目标分解-寻找30个忠实用户(定义为无论首套是送还是卖,有复购的客户)
——如何完成,需要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力?
用量:
1. 水光利润:274.5元/1.5盒水光/月;
2. 孤芳利润:70元/2盒/月;
3. 秘制油利润:240元/2瓶/年;
4. 洗面奶:5瓶,
共计:274.5+70+240=584.5元
平均584.5元/人*30人*12个月=210420元(21万元)
销售代表第一步:
听520产品知识,了解初曦历史,理念,愿景;
销售代表第二步:
建立用户档案,对用户提供私人定制,专业护肤。
第三步:参会
销售代表尽可能的参加线下聚会,没有条件的,由上级总代远程指导。
第四步:设定目标
设定30忠实用户的目标,分解任务,每日进步一点点。
例如:计划6个月完成30个忠实用户的目标。
分解:
1.第一个月铺出去15个并建档。
2. 第二月铺出10个并建档,售后跟进第一批的回购。
3. 第三个月铺出10个并建档,售后跟进第一、二批的回购。
4. 第四个月铺出10个,建档,跟进前面三批的回购。
5. 第五个月,铺出10个,建档,跟进前面四批的回购。
6. 第六个月,铺出5个,建档,跟进前面五批次的回购。
用户积累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铺种子-建档-售后跟进-回购跟进如此重复,重复,重复做同一件事,你就会成为专家。
销售代表阶段,通过以上步骤,利用碎片化时间半年-1年时间,有机会进入年收入十万的行列。
二、总代理如何辅导三家及更多的零售点。
1、业务知识的指导(给资料-回访跟进-验收)
2、针对销售代表的建档、检查(进货,出货,铺货,跟进,指导,纠正,鼓励)
3、品牌价值观的构建,输入给到销售代表;
4、基本领导力学习,因材施教,读人,提高带销售代表的能力。
三、经销商(含想晋级经销商的总代)核心:
系统化的模块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
2018追梦陪伴计划核心:
1、陪伴销售代表进入初曦社群,快乐成长;
2、活出最本真的自己,诠释初曦即生活;
3、以固定的聚点,每周开始,抱团前行,给予代理力量与智慧;
4、理解初曦作为商业项目的诗意之美,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5、帮助代理塑造个人品牌,与众不同的初曦事业;
四、聚会的类型:
1、专业产品及销售这块,所有代理前来,内部的学习交流;
2、分小分队,分人群类型的小私密聚会,3-5人,给意向解读初曦事业;
3、初曦美好生活,做真正的初曦生活的输出者,引领众生向往。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生活品质的方向,文化,内涵自我修为的提升。做个有趣好玩的灵魂。
4、中大型分享会,要少而精,品质为主,品牌影响力,比如答谢会之类。
五、周六活动案例分享:
1.活动案例1:
淳朴温情做木工,拾之毫厘不负卿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夏荷盛开,清香徐来。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而有时候,我们离诗意的世界,往往只有一块木头的距离。这个夏日,让我们拿起木工锯,拿起木刨,拿起雕刻的小刀,对着一块自然生态的木头,把我们的风格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看到自己作品的刹那,你会感知自己内心的温情犹如木的温度,舒适自在。这个夏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辆猬身的投石车,妈妈在刻画卡通味十足的外形,爸爸刨平榉木,孩子在打磨勺子型的投石器,多少年后,无论孩子走多远,这辆儿时记忆中的小战车永远在你在孩子最柔软的心里。这个夏日,我们可以专注的为自己雕刻打磨一只胡桃木的手镯,原木特有的肌理,不同风格不同质感,我们不能去命名生活,却可以给自己专属的礼物,刻入了木的温度,更刻入了心的柔软。
相约8月4日,带上你的小伙伴,带上你的孩子一起,花上一天或者花上两三个小时,当一回小木匠,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活动时间:2018年8月4日9:00-全天(你也可以选择来半天)
活动地点: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
2.活动案例2:
一抹风情在耳畔
在中国漫漫的时尚史中,美女们摇曳在脸颊的耳环,曾经吸引了多少倾慕者的眼光,或优雅,或清新,或民族。夏日的风吹过,一边是耳钉,一边是长耳坠,不对称的造型特别适合长发MM,可以将一侧的头发轻轻挽在耳后,风情万种。 择一日午后,就着一杯清茶,挑一副自己喜欢的款式,用自己的手亲自制作精美耳钉,让我们沉浸于双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参与是一种状态,欢声笑语中参与,找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享受最纯真的快乐时光。
3.活动案例3:
翩然画扇.追梦夏日时光
hello 森林,请赐予我们一间山屋小院落,hello时光,让我们回归自然暂别喧嚣,hello初曦,让我们翩然画扇渡过悠然一夏,hello追梦人,让我们山屋相约诗酒作伴
活动主题:森林茶饮茶食、糯米小酒里翩然画扇
活动时间:2018/07/22(周日)14:30-18:00
活动地点:长沙.
4.活动案例4:
【初曦社群活动:大师手把手教你制作传统手工绳结】
分享嘉宾:吉祥老师,初曦代理,非遗民族文化创新品牌钰禧绣创始人, 吉祥老师是我们湖南益阳人,在交谈中笑称自己枉为益阳人,因为不够美。但自认为不够美的她,却有手指之秀,钟情之美。 现代社会里,机加工大行其道,然而珍贵的都是手工制造,就是因为用心使然,而机加工则不可能有心。纯手工之贵,贵在一心。物件何以贵?贵在有心。物件何以成?成在用心。不用心的物件是不足以成为精品的。 吉祥老师是个有心的人,她的手工创新作品,不但传承了四大名绣的古典制法,她更能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开发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充分体现了古典之美的修身饰品。不落时代,不落俗套,不舍古典,不舍精工。 吉祥老师除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制作传统手工绳结外,还将分享旗袍如何搭配配饰。
【时间】2018年7月28日下午2-5点销售十九部
莫以事小而不为,细节的把握决定人生的差距。晚安,亲爱的人。
1997年4月中旬,《南方都市报》登载了一篇讣告:《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占了小小的一点版面。
此时,已经离王小波过世过了好几天了,《南方日报》才如此后知后觉,而当时的版面编辑却问写这篇文章的张晓舟:“他真的著名吗?”
是啊,王小波生前,真的算是无人问津。他自己曾经自嘲:“提起王小波,大家准会想到宋朝的四川拉杆子的那一位,想不起我身上。”
可到他死后,他的作品却从不断退稿,变成不断加印,王小波成为了出版界的神话,更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其中包括高晓松。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曾言:“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但我相信,新的一代90后对于这些“捧上神坛”的论述大概是不感冒的。在90后的眼里,王小波只不过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罢了。
2003年,当年负责对接王小波的《北京文学》编辑李静写了一篇《王小波退稿记》,详细透露了王小波作品从不断退稿的过程。
李静研究生毕业之后上岗,她一直将出版优质的文学作品当做事业来做。也正是在这样的事业心驱动下,她“打着鸡血”给王小波写了封信,之后又打了通电话,询问王小波是否有作品需要出版。
王小波倒是很淡然,不紧不慢的说:“有一堆压箱底的。”
时间是1996年8月,李静第一次见到王小波。地点在西三环外岭南路的一套单元房里,李静拿到了《红拂夜奔》的稿件,她兴冲冲的上交给杂志的执行主编,没想到得到的回应是必须要改到3万字才能出版。
18万字的心血,王小波在两周的时间内吭哧吭哧改到了3万字,最后还是被认为“格调低下”,发不出去。
李静的笔下记录,王小波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咧嘴笑了起来,是感到了极大的荒诞的那种笑。”然后淡然的说了句:“没什么的。”
王小波曾写过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别的猪被阉割、被安排生育,然后送上屠宰场,被规训着过着庸碌的一生。但这头猪像山羊一样敏捷,猪栏根本拦不住他,经常不见踪影。它要谈恋爱,它还学会了汽笛叫,最后一走了之,浪迹天涯。
王小波在文章的最后讲:“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这头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的自拟。他辞去稳定的教职(人民大学会计系)后专职写作,他和妻子结婚约定好不要孩子……种种,都与世俗不大相同。
当然,这头“特立独行的猪”显然是体会到了特立独行的“恶果”,在那个年代,王小波的作品大部分都难以出版。
《黄金时代》花了2年时间才在国内出版,但各类营销活动却无法开展。王小波和编辑就推着自行车,在路边叫卖起了自己的小说,直到死前,售价12.8元的《黄金时代》第一版都还没卖完。那些看似荒诞的却实足幽默、坦荡的文字,在风气未开的年代遭到冷遇,也算一种常态。
时代三部曲封面
总之,王小波的作品也只是小圈子里知道罢了。
但从不断退稿到不断加印,却只隔着一个“死亡”的距离。
1997年4月11日11点半,王小波楼下邻居听到两声非常痛苦的惨叫。第二天发现, 王小波已经故去。他死的时候头静静抵着南墙,弓着身体,墙上有几道牙齿的痕印。
那时候时代三部曲还没有印好,出版社赶制了封面,放在了王小波遗体上盖着的床单上。
而后,时代三部曲一路绿灯,再也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销量也是一升再升。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曾言:“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王小波是可以和卡夫卡媲美的。”
这样的说法存在于许多知识分子的视角当中,进入21世纪后,人们仍然是喜欢封神,喜欢给各类的文人扣上各式各样的名号。在书商和粉丝的热捧下,王小波成为一种“消费符号”,一种“上流”的、有思想的表征,仿佛谁家里没有一本王小波,谁就不是纯文化人。
这自然是王小波可能失望的事情,但实际上90后年轻人第一次听闻王小波,极有可能是他和李银河的感情故事。
“一想起你,我的丑脸就泛起微笑。”“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这些撩人的情话刻进了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当中,俗套中又流露出美好。
1977年,此时已经是《光明日报》编辑的李银河读罢王小波《绿毛水怪》,因为好奇心见了见王小波。
而此时王小波只是一个街道扫地工人,连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李银河后来说:“没想到这么丑,不如不见。”
没想到第二次见面,王小波就主动找上门问李银河有没有男朋友,问他看看自己行不行。李银河嫌弃他丑,王小波说:“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
我是觉得,现在这么跟姑娘说话的,可能要被扣上钢铁直男的帽子,可就是在3年后,两位情侣结婚了,而后度过了近二十年的婚姻生活。
后来他们的情话,流遍了大学的校园中。
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你肯用这样的爱情回报我吗?就是你高兴我也高兴,你难过时我来安慰你,还有别爱别人!……
以至于,不少姑娘的择偶标准一下子从韩剧里的长腿欧巴,变成了王小波那样“有趣的灵魂”。大学的图书馆里,王小波的书开始不断被借阅,长得和王小波一样丑的男孩儿们倒是希望从这位“撩妹高手”的故事里学上几招。
这个类似“屌丝追女神”的传奇故事,往往比起那一个个吓人的头衔,更显的有人情味。王小波以“撩妹高手”的全新标签,走进了新的一代人的视野当中。
人们向往这般爱情,而后去了解王小波,最后自封为“王小波门下走狗”。
于是乎,王小波被人们解构,人们像看待一个朋友一样看待王小波,从“神一样的存在”到“有趣的灵魂”,人们解构王小波,之后解构自己,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人情味。
王小波这般通脱的人,若是在天看到他在今天人们的视野里是这样一个角色,大抵会高兴吧?
王小波活的通脱,算是淡泊名利之人。假如没有大红大紫,他亦不太可能像太宰治那般抑郁自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大胆的猜猜,大约王小波对自己的短暂的人生,算是满足了吧。
当他的妻子李银河被问到,如果见到王小波,想问他一个什么问题?李银河说:“我想问小波: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你的灵魂还在不在?”
王小波已逝,谁都回答不了李银河的问题。但我们还是能和这个有趣的灵魂进行沟通。人总说看书等于交朋友,看王小波的书,差不多也算和王小波交了朋友,也是我们目前和这个有趣的灵魂沟通的唯一方式。
有些朋友觉得时代三部曲读来甚是晦涩,由于其特殊的写法,不少人难免有时间的错乱之感。但王小波的杂文集还是非常好读的,也收录了他许多的“奇思妙想”。王小波自己都说“我以写小说为主业,但有时也写些杂文,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