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玉器品牌

中国十大玉器品牌,第1张

周大福 (始创于1929年香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著名及最具规模的珠宝首饰品牌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

2.周生生 (始创于1934年,大中华地区最大的珠宝零售商之一,亚太地区著名品牌,专业生产珠宝的企业,周生生集团)

3 谢瑞麟TSL (创于1971年香港,上市公司,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珠宝零售及制造商之一,谢瑞麟珠宝(国际)有限公司)

4 六福 (香港上市公司,十大珠宝品牌,香港名牌产品,专业致力于珠宝生产的大型集团企业,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

5 老凤祥 (始于1848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大型首饰企业集团,十大珠宝品牌,亚洲品牌500强,上海老凤祥集团公司)

6 潮宏基 (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业影响力品牌,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7 明牌 (始创于1987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首饰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标志性品牌,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

8 周大生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十大珠宝品牌,专业致力于珠宝设计生产的大型企业,周大生珠宝有限公司)

9 金至尊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珠宝品牌,大型珠宝集团公司,专业致力于珠宝设计生产的企业,香港资源控股有限公司)

10 戴梦得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民族珠宝品牌,行业著名品牌,致力于钻石设计/切割/销售的企业,骏业珠宝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 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

在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研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听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獏、爪兽、硕弥猴和免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匼河文化匼河村属山西省芮城县,位于西侯度西南的黄河岸边。1959年调查时发现若干石器地点,1960年对其中几个点进行了发掘,总共在十一个地点发现①吴汝康:《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第1期。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石制品一三八件,以及烧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②。除6055地点是发现于红色土之下的泥灰岩层中以外,其余都是发现于红色上之下的砾石层中。前者很少受水冲磨,后者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冲磨现象。

石制品的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多数是采自当地河滩的石英岩砾石制成的,不少制品还保留有原砾石的岩面。匼河石器的制法主要是锤击法和碰砧法,也有砸击法,有的用原砾石的平面作台面,有的则用已打过石片的疤痕作台面。石片大多宽短。石器器形有砍斫器、刮削器、太三棱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也有由石核制成者(如石球等)。砍砸器分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刮削器则多为单面加工,即从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

与石器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三趾马、肿骨鹿、斑鹿、剑齿象、纳玛象、水牛和野猪等,其时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人的年代接近。

文化概论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时下"文化"这个词很流行。但说起它来,许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浅的。比如一谈到文化,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场、书店书摊、游艺室、歌舞厅,就是读读报刊、看看电影电视、演演文艺节目,搞搞书画之类。或者把它到处滥用,弄出一些类似"灯文化"?quot鬼文化"、"厕所文化"之类的名堂来。当人们这样看待文化时,心里也许对"文化是什么"有一些感觉,但是要认真地考究一下,却又常常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说不完全。

这种朦胧的感觉,说明对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个层次,提高到哲学上来把握。只有在哲学上,才能给这样复杂而普遍的问题提供一套比较概括的说法。当然,哲学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依照马克思的哲学,尝试着给文化一个说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来很复杂。据说仅有据可查的定义,统计出来就超过了160多种,可见其复杂程度。但许多复杂的问题,其秘密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基本的事实中,"文化"的秘密也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文化问题实际就是"人"的问题。文化的本质应该从"人之成为人"的事实中去寻找。

国际上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说,它最初是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发育的培养,后来就进一步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国外最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学者克鲁柯亨和凯利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尽管说法有许多种,但是看得出来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

从哲学上说,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谓"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状态: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从文化与"非文化"或"无文化"的区别谈起。

首先,"文化"是指与"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状态"相反、相对的"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与"文化"相对立的词,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蛮"等。 "文化"与"自然"相对而言,就是说,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变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没有人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无所谓"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灵明之性,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东西,即使在人看来非常合乎规律、非常和谐和壮美,但也只是给人以那样的体验,并非是它们有意取悦于人。许多物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绝,似乎有某种绝顶聪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调适、相互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它们有严格意义上的目的和自觉意识。

人的出现,中断了自然界的纯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纯自然状态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觉自由地)生存、发展、演化这样一种情形。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

撇开纯生理现象不说(文化当然不是指纯生理问题),人是唯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独特个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觉自由意识,以自己的灵明之性,以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从混沌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从浑浑噩噩的蒙昧状态中醒来,开始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既按照自然的规律性,又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审美理想进行设计、劳动、创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变。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了的东西。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好像一下子苏醒了,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头是自然的,人打造、磨制和(为了欣赏而)移动过的石头是文化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没有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高山是自然的,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风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释的宇宙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其真实性如何,另当别论)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意味着它是人超越纯自然状态、改变纯自然状态的活动及其成果,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据理想和价值、创造理想和价值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为扬弃天然的陌生、异己和黑暗感而对自然进行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满足于天然的规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动及其成果,总之是人自觉地生存、发展这样一种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状态。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标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变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迹,从而更适合于人。

人将自然"人化"的表现,包括观念和实际两大方面:

(1)在观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动中,人把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万物,都变成了自己的对象——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是第一层,也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彻底的"人化"方式。

"对象"这个词本身,就有是谁的"行为目标"的意思。在哲学上把成为对象的东西叫做"客体",就是指它是主体(行为者)的对象。"对象"和"客体"都只能相对于主体而言。人类把世界变成对象,就是确定了自己的主体地位?quot人类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观察、描述、思考、想象和塑造世界。这样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眼睛中的世界。

人类原本来自大自然。但是人类之为人类的一大特征,就是他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自立于天地之间,并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区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于是,地球上天空、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资源"和非资源的区分,有了"好天气和坏天气"、"优越环境和恶劣环境"、"肥沃土地和贫瘠土地"的区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动物,也有了"益虫和害虫"之类的区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一样存在的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就成了与人有关的、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人所用的东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没有、或者无所谓有无的东西,比如想象、联想、神话、虚构、推理、预测、方案中的许多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用脑子这么一想,就能够在认识中和观念中联系起来、创造出来。比如自然界本来没有语言文字,没有思想,更没有宗教、科学、哲学和艺术,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这一切都出现了,并且它们都从一定的方面反映着这个世界。

这种"人化"通常表现为人创造的一套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用这套系统人可以首先从认识上、观念上,在头脑中整合纯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总之,人一旦把什么东西当作了对象,也就是把它纳入了自己的范围,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断和选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人类眼中的世界",就总是一个观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这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态度,暂不论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一个事实,是人类迄今为止生存发展所特有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就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2)在实际上,即人类通过实践同世界打交道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也是:人类不断地把上述观念上?quot人化"变成行动,从而不仅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甚至还创造出了原本没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给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并没有衣服、粮食、生产工具,也没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论据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为自己创造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价值目标改变自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这套成果作为客观的东西,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

人的实践归根结蒂就是自觉地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因此实践愈是发达,人类的文明越是发展,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广泛和普遍,人类就愈是远离自然状态而进入人工环境。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都会感觉到:现在,要想让自己的双脚踏上一块天然的土地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的脚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饰过的土地。如今,我们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自我对象化"——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对象——的世界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气中,而是生活在空调下;我们很少饮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种饮料。我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不是面对面地实际的交往,而是越来越依赖广告、传媒,越来越依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email),我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电力和其他人工制品……总之,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虽然"越来越远离自然"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即:这种"远离"也意味着更深地进入和依赖于自然。譬如对电力的依赖,实际上也就是对发电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阳能、核能等天然资源的依赖),不是唯一的趋势,但它毕竟是一个基本的、越来越强有力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了问题,产生了不小的疑问和顾虑:这样越来越远离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论答案如何,有一点同样是必须承认的,这就是:不论人类对自然越来越"远离"还是越来越"依赖",都意味着要以人的尺度来改变自然,就像无论是破坏环境还是保护环境,都意味着要通过行动,使自然更适合于人、有利于人一样。

无论在观念中还是实际上将自然"人化",都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赋予自然以属人的品质,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过创造成为现实,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体的主体化"。更进一步说,"人化"意味着在人的作用和干预下,世界有了某种意义,有了一套价值坐标。"人化"的过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价值内容。人要从中实现和体验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谐和自由、崇高和神圣等价值。这是人改变自然的动机和动力。因此从内容方面看来,我们有理由把"价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的核心。

人类因为追求、创造和享有一定的价值系统显示出文化,文化因为有价值渗透于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脱离兽性、原始蒙昧等状态,从而"更加成为人","越来越象人"。这可以称作人的"向文而化",简称"化人"。

由于人不同于动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人和人的创造物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人如何以及应该如何生存?人的生活应该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的发展趋势指向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文化"与兽性、动物性、本能状态等相对。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扬弃自身最粗俗物欲的活动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来说,人离动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着动物的痕迹。从纯生理角度说,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与动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说:"人去禽兽者几稀但人也最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要侮辱一个人,最严厉的恐怕就是骂他"畜牲",甚或"禽兽不如"。"文化"一词恰恰就是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角度说人,恰恰就是说人的非动物性、非兽性。换句话,文化恰恰是从动物性出发而超越了动物性的表现。如果没有文化,人和动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说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过教育、修养和锻炼等,把人身上本属于动物的、纯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这些本性符合了社会的文明标准、人的标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种行为,若称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须有�谌顺�阶约旱亩�镄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鲇诙�镄缘某煞郑�谷说玫缴��⒏呱衅鹄础@�缛死嗟男孕形�ü����园�榈姆绞绞迪帧H绻�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鹑说脑�急灸堋⒙�闳说亩�锸叫枰���寺�阕畲炙椎奈镉�饷挥斜鸬募壑担�敲凑庵稚�詈托形�兔挥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与人类早期的野蛮状态相对而言,指人从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开化、不自由状态发展起来,走向开化、文明、自觉和自由。人离开混沌的、动物式的状态,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亦猿亦人的遥远古代,我们说人类始祖的生活还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们只说"蓝田人"、"元谋人",而不说"蓝田文化"、"元谋文化"。只有当人们开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并且确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统地创造人的生存状态时,我们才说它是文化。例如"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质生理状态得到改造,开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生民之初,我们的远古祖先相去动物并不遥远。我们设想那元谋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体,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情形,无疑会觉得他们实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开始了实践活动,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动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觉,那么,人的活动及其成果反过来会改造人。比如当人用火取暖、烤肉、防御猛兽的时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会改变人:熟食改变人的饮食结构进而改变人的生理机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联翩,这就促进了人的思维的发展,推进了大脑的发育。但是人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改变自己,把自己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使自己成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物的类--人。

人的充分社会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的本质固然是人化,对于人自己来说,是更加成为"人",显示人的本质和潜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会引出一个大问题:那么说到底"人"又是什么呢?世界上关于人的本质有各种说法,其中马克思的观点是最科学、最强有力、也最著名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就是说,看人是什么,不能只从每个人的身上单个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个体,只看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什么共同的、不变的东西,因为那样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动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现实。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层,只看人们的动机、思想和言论,因为那样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现,还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在于人的社会存在,即人的社会性。现实的人是什么样、为什么那样,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会关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实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为人的标志,是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劳动和交往中,产生共同的语言、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习惯,人把社会价值内化,使自己被周围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所"化",成为该社会的一部分。孤零零的个体,没有深刻联系的个体(假如有这回事的话)只能像火花一样,一闪即灭,没有他人社会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会成为文化。人只有以群体的方式、社会的方式结合,互换劳动、思想、语言和能力,才成为现实的人,即确实存在着、有其表现和作用的人。而在群体、在社会中,每个人的智慧、力量、劳动经验等等都无须从头开始,而是直接从他人、社会的既有成就上开始;每个人的劳动和活动成果都不会随自己的死亡而彻底消失,而是溶进了社会的整体中。这样,人的经验、智慧、思想、劳动成果等等,就只能采取社会性的方式保存和发展。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过程。文化的最大特征,也正在于它的这种社会历史性。

显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着人充分的社会化,意味着个人通过介入社会、生存于社会,通过教化、教育,获得社会认可的社会角色、知识系统、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等,发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系统,从而被"化"为现实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如果离开社会,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样。

人的充分社会化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看:

从社会的角度说,人的本质的形成,意味着人们之间形成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有建立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交往,才有人的和发展,也才能创造文化。文化之为文化,就体现为人的社会系统--经济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既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又是各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具体创造,它体现着人们对"人",对"文",对人的存在和基本价值的理解,是人的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是人木咛宕嬖诜绞剑�蚨�褪俏幕�H魏紊缁峁叵刀忌�敢欢ǖ娜宋木�瘛I缁岬娜税匆欢ǚ绞浇岷掀鹄矗�飧鼋岷戏绞奖旧砭吞逑秩嗣嵌哉嫔泼馈⒗�胍濉⑷ㄓ胧频燃壑档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伞⒙桌淼赖碌壬缁峤岷戏绞骄褪俏幕�模簧缁嶙苡幸欢ǖ囊馐缎翁��馐缎翁�旧砭褪俏幕�模�绱说鹊取U焦�逼谒枷爰臆髯釉缇涂吹搅苏庖坏悖��运�担�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但人能驯服牛马为人效力,是什么缘故?就是因为人能结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道理,彼此分工协作地生活。

从个人的角度说,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显现的。个人溶入社会,成为关系中的一个要素,被他周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交织着,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职业等等,完全服从这些关系所组成的整体网络。中国传统文化对人进行"伦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为"化内之民",就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意识形态去训练特殊的人格。人有了这种关系,被溶进关系网络中,于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隶属关系,也就是被社会化、被文化了。反过来说,要确定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就的从他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会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标志着人成了社会的存在物,文化与社会化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人是如何通过社会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况是:

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实现确定好了的社会关系网中,是这个关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等事先就确定下来了。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作为外部的文化世界,规范和约束着人们,就象一个预制的模子,把人置于其中,按照它来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们是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认同的,我们是在与周围的人、与家庭成员、与亲属、与社区的交往中,是通过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而获得人之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过生活、"游戏"而继续被社会所"文化"。人生活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方式中,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穿衣吃饭、生产劳动、走亲串友、参加或观看各种仪式(例如婚丧嫁娶仪式)、欣赏文艺作品、接受传播媒介、过节日,等等,都是在学习运用社会化的文化。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是处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课堂中,这种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规则、文化仪式和文化话语。人生的各种社会活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把它们比“游戏"。依据"游戏规则"使用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个人溶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人通过有目的的系统教育而被社会所"文化"。现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统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训练: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终身教育。我们通过学校、老师、书本、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等途径和手段,得到知识、价值观念、方法、技艺等等的训练,接受社会取得的既有的成果,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会文化所"化"。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断"化人"的过程中,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理结构--大脑、四肢、整个躯体,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装"和"改装";人创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创造出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实施方案;人懂得试错法,懂得检讨自己的行为;人有自己的人格结构,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有各种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准则--道德、宗教、科学、审美等等。这些使人之为人的东西,有一个主导的进步取向,就是表现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断升华,表现为人向理想的迈进。

人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样才发展得更好、更充分,对"人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当人们意识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样子",就意味着人有了一套标准,一种理想和一套办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过自我教化、修养和锻炼,按人的标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赋予自己以崭新的、自然状态所没有的品质,这也是"文化"的本义。文化是一个描述人的本质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不断深化、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的动态范畴。

三、双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与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来实现,总起来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意味着: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一体化进程。

说到这里,人们常想到一个有趣的"难题":先有人还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还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开始的?这很像那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许多人把这类悖论当成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反映出人的思维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从历史和实践上寻找出路,其实所有悖论都是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历史的和实践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来说,之所以绕不出恶性循环的圈子,问题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为你说的"鸡",只是指现在看到的这种由蛋孵化出来的鸡;而你说的"蛋",也只是指现在由鸡所生的这种蛋;既然已经如此,那么要问二者之间孰先孰后,当然就无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个实际上的现象,就可发现毛病在哪里: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只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只是一个语言和逻辑上的困难,并不是历史和现实中真正存在的困难。因为事实上它并没有导致鸡和蛋的出现有什么困难。那么这个问题在历史和现实中是怎样解决的呢?这些固然可以请专家来做权威的具体解释。但我们要从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个普遍的道理:原来,我们现在所说"鸡"和"蛋",并不是从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它们是由别样的形态、别样的关系演化而来,形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和关系的。也就是说,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种禽类,最后变成了现在的卵生鸡种。

说到文化与人、人化与化人的关系,道理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历史地发生的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在双向互动、交替上升中实现着。"人化"和"化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它们实际上是同时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中,要做到把它们当"一回事""同时说出来"很困难,所以才不得不分开来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识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为下面也还有时要这么说。

人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过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产生开始的,而人的产生,则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发展形态——文化为标志。

"劳动创造了人"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科学结论。而劳动创造人的含义,显然不能理解为先有一个东西叫"劳动",是他象上帝一样创造了人。而是说,有一种自然界的高级动物——类人猿(还不是人),是他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活动方式,通过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最初还不是劳动)以适应环境,包括同时用这种新的活动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劳动)去改变环境,以使之适合于自己(这时也就逐渐使自己变成了人)。经过一个实际上非常漫长的演化过程,一部分类人猿变成了一种以劳动为自己生存活动方式的新型物种——人。

如果说,进化中的类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态,那么劳动就是人类文化的最初表现形态,并且后来它也是人类文化最本质、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形态。"从类人猿到人"与"从最初的劳动到发展起来的劳动"之间,就是人与文化之间?quot人化"和"化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这一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就是如此开始、如此发生的。

"如何开始"的问题弄明白了,以后的情况就比较容易想象了。实际上,"人化"和"化人"之间始终是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7654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