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谈谈红包类产品的设计之道(竞品分析

从0到∞|谈谈红包类产品的设计之道(竞品分析,第1张

从0到∞|谈谈红包类产品的设计之道(竞品分析

从14年开始,微信红包第一版上线后,红包这种集互动交流、支付、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产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国。除了一年一度的“新年红包大战”,红包已经成为许多社交和电商平台上的新兴营销工具。

如今,从最初的固定金额的微信红包和苦苦挣扎的红包,逐渐衍生出多种创意新玩法:裂变红包、AR红包、口令红包、刷红包、图片红包等。除了用于社交场景的互动破冰,还广泛应用于各种非社交产品的营销场景,逐渐成为日常使用的“工具”。

不管你怎么玩,没有它红包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笔者恰好有幸参与了红包产品的设计。基于经验,我尝试总结分析了红包产品的功能结构和玩法特点,探讨了红包产品的设计方法。

本课题主要分为四章,从

“红包的演变历史”“C2C、B2C类红包的产品结构”“市场上主要红包产品的玩法”“笔者对红包玩法的创新设计”

对红包产品进行分析研究。

目录第一章:红包的演变史:从0到∞第二章:红包的产品结构:从外到里第三章:红包的“微创新”:案例浅析第四章:红包的进击之路:脑洞大开的“创新”第五章:不是后记的后记第一章:红包的演变史:从0到∞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是指农历新年时长辈给晚辈用红纸包好的钱,象征着拜年的意思。尤其可以看出,传统红包的三大核心要素是:通过红纸表达祝福(意思)(视觉氛围)和金钱(动机)。

最早的时候,微信的一个开发同学抱怨发红包很麻烦,于是就有了把红包“数字化”的想法。几经打磨,第一版微信红包应运而生:个人之间的固定金额红包和群体中的固定金额红包、辛苦红包。

无论是红包发送流程,还是红包拆包流程,都已经非常简单流畅,相当接近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红包收发流程。

后来虽然微信红包经过多次迭代优化,提高了红包产品的安全性和流畅度,但玩法的主要流程基本保持不变。

“如果能给红包,请不要说话。”除了节日问候的场景,收发红包也逐渐成为日常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在群里,将人性的贪婪和妄想暴露的淋漓尽致。你看不到藏在阴暗角落里的红包接龙赌博活动。

发红包和收红包本质上是一群人的互动,但衍生出来的红包成倍放大了红包的社会影响力。炫耀是人性的本能。炫富仇富,晒“穷”,嘲讽,已经是SNS里的日常。

红包产品早已超越了节日祝福的原始定义,成为一种可以使用的社交(营销)传播手段。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业务特点,中国的PM们的大脑编造了各种游戏,并把它们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红包”,填满了我们的IM和时间轴。

类似于微信红包,如果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没有额外的 *** 作条件或者额外的分支流程,笔者称之为狭义红包。

与之对应的是广义上的红包,无论是最近的春节抢购:支付宝扫红包,手Q滴红包和刷红包,微博的粉丝红包,陌陌的炸d红包;早已作为电商平台的日常营销工具:搜索红包、购物红包等。,都是利用红包的概念进行更丰富的玩法包装。

广义上,红包可以理解为:红包+X,X是一个附加的互动游戏,可以识别图片、猜密码、集赞等等。通过丰富收发红包的娱乐元素,增加整个红包产品的体验深度。

而且红包里的激励也不再局限于金钱,可能是卡券、兑换码、实物、明星问候等。

为什么会变出广义的红包?

除了产品设计的“硬创新KPI”,更重要的是微信红包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大家都知道网民喜欢玩红包,市场被先行者教育过,只是没有太多的竞争门槛(除了春节期间红包活动的高并发),所以各大巨头的各类产品都利用了红包,以为自己的生意也可以通过红包一夜走红。

当然,完全照搬微信红包必然没有出路,于是互联网圈的神秘武器“微创新”就扮演了产品经理的灵感救命稻草。Premierinternetplus,我们有“红包plus”,所以我们有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的各种“红包”产品。我有幸成为“微创新者”中的一员,经历了几次。

但是,无论鹅和红包产品如何变化,都离不开红包的领取和发放两个过程。

第二章:红包的产品结构:从外到里

如前所述,如今的“红包”已经不再只是活跃在微信IM中的小游戏。加了很多“duang”的特效后,开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样子。但归根结底,红包永远是骨子里的红包。

玩了这么多红包,引用电商的两个概念,把市面上的红包产品分为两类:C2C红包(普通用户发出和收到的)和B2C红包(企业用户发出的,明星网红等。并由普通用户接收)。

2.1 红包的场景

从用户体验的动线来看,你可以把以上任何一款红包产品拆解成以下五种场景:

红包入口

红包的入口展示方式会随着红包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影响红包的互动方式。

C2C类红包主要出现在社交、IM产品中,与社交通讯互动流程紧密结合,因此红包入口常设置在IM窗口的菜单选项、timeline页、feed发布页中、钱包类功能聚合页。B2C类红包常与平台类产品的运营活动集合,侧重营销引流,因此常占据APP首页的下拉刷新(跳转)、首页首评bannner位、搜索结果页、订单详情页等。

红包的分发

红包的发放方式是C2C红包产品的核心场景之一,决定了红包的领取和传播方式。类似B2C的红包一般都是在平台端发放,所以发放场景很少。

市面上的各种“创新红包”除了填写金额、数量、祝福文案三个基础字段外,还支持红包UI个性化、红包领取门槛、用户群体设置,从而生成更具用户个性特征的红包,更符合年轻用户的“互娱”需求。

接收条件的多元化设置,虽然保证了红包发放者有足够的娱乐体验收入,但也必然会增加接收端的参与成本。

收红包

领红包是另一个核心场景,决定了红包的互动娱乐效果。从催收场景来看,可以分为直接催收和有条件催收:

直接领取顾名思义用户无需额外的 *** 作条件;条件领取则要求用户在领取红包前需要完成额外的 *** 作步骤,如:分享链接、回答问题、上传图片等,才能最终领取红包奖励。

例如:

陌陌的任务红包:领取者需先上传图片,待发放者审核后才能完成最终领取)饿了么订单红包:必须分享先完成分享 *** 作,才能从分享链接中领取自己的红包(卡券);除此之外还:限制领取用户的性别、是否关注(包括领取后默认关注)、领取之后自动回复口令等。

红包的传播

C2C红包在强调传播上是新的,因为它往往是一种基于固定社交圈的互动手段。更重要的是,谁都不希望自己的红包被平白“摊”掉。

但大部分B2C红包游戏会侧重于引导用户进行社交。三种常见的引导方法:

分享红包链接之后才能领取红包内的奖励。分享 *** 作作为一个必要领取条件。此方式常见于各类电商平台购物后,平台赠送的购物红包,需要先进行分享 *** 作后才能领取红包内的优惠券。某年的微信新年摇一摇红包也有类似的分享条件设定。用户在领取种子红包可以选择分享邀请好友“集赞”,集赞数会影响红包金额的增加,以此来刺激用户自发传播。分享红包链接可以获得赠送的额外拆红包机会。

这些都是基于“兴趣”和一点点“情感”的刺激,让用户不断分享和传播红包活动,达到“病毒式传播”的效果,增加红包活动的最终曝光率。也许一个红包被只有100万初始用户的平台分流了。用户自发传播后,最终会额外吸引500万用户参与。

红包引流

与C2C红包在用户群体中强调“自我满足”不同,B2C红包几乎从PMs设计开始,就被植入了营销导流和转化的“使命”。

红包出现:满XX减XX券、XX7天体验权之类的词是不是挺熟悉的?是的,没错。派发代金券和兑换码是这类红包的共同使命。

另外,这个红包界面往往有显眼的按钮,帮助你一键跳转到消费场景;或者嵌入在“商品/服务”推荐区域中。

当然,这只是一个硬而粗糙的引流改造,或者会有相对温和的方式。红包页面的关键位置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广告品牌元素”,对用户的心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2 红包的逻辑

以上是从红包产品的体验感动场景总结的功能点。体验动景的背后是功能实现逻辑。因为两类红包的产品形态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所以分别阐述:

C2C红包

这种红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是个人用户,红包奖励都是现金(钱)。

所以这里涉及的交互设备有:用户客户端、红包产品服务器、银行服务器。

实际上会有多种服务器协同工作来处理红包的不同功能,这里只是指一个统一的简称,下面同样适用。由于不同类型红包的功能逻辑不同,为了简化描述(其实作者比较懒),将不同类型红包的功能逻辑合并成一个统一的描述。本文旨在作为一个总结,而不是一个严格的需求文档。

发放(生成)红包流程:

客户端:用户打开包红包页面,填写本次红包的相关字段(必要字段和非必要字段);客户端校验字段数据填写是否有效红包服务器:响应本次请求;生成唯一的红包id;返回红包信息与相关支付信息给客户端客户端:用户确认支付银行服务器:完成扣款或扣款异常红包服务器:生成红包或提示支付异常信息

收(开)红包结束流程:

客户端:用户打开红包消息;请求查询红包是否领完、用户身份有效性红包服务器:返回红包剩余数量、用户身份有效性客户端:红包被领完;红包未领完但用户身份无效;红包可领,展示红包任务页,完成指定 *** 作(回答问题、上传照片等)客户端:完成领红包任务 *** 作(回答问题、上传照片等)红包服务器:下发消息通知发红包者进行任务审核;或再次查询红包剩余数量,并执行红包抽奖算法,返回红包中奖信息客户端:根据返回结果显示已经领完或者红包金额;钱包余额更新

类似B2C的红包

这类红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放端一般为平台方,接收端为个人用户,红包奖励类型多样化(现金、卡券、兑换码、虚拟特权或道具)。

所以这里涉及的交互设备包括:用户客户端和红包产品服务器。

发放(生成)红包流程:

红包活动系统:填写本次红包相关字段:id(或系统生成)、有效时间范围、参与用户群(或通过用户身份判断接口实现)、红包奖品列表(种类、数量、中奖概率)、奖品数据包(兑换码类奖品);系统校验字段有效性红包服务器:生成红包

平台方往往负责B2C红包的生成。对于工具成熟的B2C红包,红包字段的录入通常是在红包活动系统中填写(简单来说就是PC版的红包页面);对于一次性或未固化的产品,产品或运营需要提前确认红包字段,提交给开发者在红包功能中写死的代码(当然不是完全写死,但是每次修改都要重新发布,不过开发者最不愿意重复发布)

某种程度上,这种红包也是一种“抽奖”。

收(开)红包结束流程:

这个过程类似于C2C红包,最大的区别是:用户点击按钮打开红包后,红包服务器判断红包未收到后会调用红包抽奖服务,按照红包制作者设定的概率随机抽取然后根据抽奖结果调用奖品分发服务(不同类型的奖品有自己的分发逻辑):

现金类则如C2C类红包,通过内部支付接口对用户钱包余额进行充值相应的金额。卡券类则调用发券接口进行发放到用户的卡券包中。兑换码类则稍微有点麻烦,还需要从兑换码数据库中按预设的顺序取一个出来返回给客户端展示。虚拟特权或道具与卡券和兑换码比较类似,常采用这两者之一来代替实现。

很多类型的奖品导致这个红包调用更多的附加服务接口。实际上 *** 作中往往会涉及到与第三方企业的合作项目,此时会调用一些第三方服务接口。

而且如前所述,B2C红包往往与节日日活动相结合,会有更明显的“运营节奏”。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可能会设置相应的分发逻辑,比如时机概率调整、上架和下架的奖品类型、受众差异化等。

这是区别于C2C红包的功能特性,但往往不一定是GG喜欢开发的(一个小红包需要那么多种判断逻辑和分支处理,能玩的开心吗)。

以上产品功能对两类红包产品进行了逻辑梳理和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验的流畅性,大部分红包都采用异步领奖的策略,即客户端显示中奖结果时,奖品可能此时并未支付到账户。当然,这对于日常经验来说几乎是无法察觉的。

红包游戏从诞生至今,已经到了第三个年头,依然有各种企业的各种产品在更新提示中声名鹊起:在线XX红包功能。说明中国的网民真的很热衷于参与“红包大战”。

第三章:红包的“微创新”:案例浅析 3.1 微信系

争红包

微信红包中,最容易“上瘾”的应该就是拼红包了,因为每个子红包都有随机金额,金额最高的专属logo,以及极具话题性的红包领取信息列表,深深打击了用户的贪欲,让每一个抢到和打开的瞬间都让肾上腺素爆炸。而“聪明”的网友利用玩法的特点来开:接龙、炸d、大小、奇偶数,甚至公然用红包赌博。

早些年在知乎上有一个讨论奋斗随机算法的话题,包括作者两年前的类似分析。而且一直说X是一轮中运气最好的,可见这个游戏有多迷人。现在已经成为红包产品的标准功能之一。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抢红包是最好的社交游戏,没有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0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