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的发展

读《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的发展,第1张

在最开始,《政和白茶》讲述了白茶的历史发展,那第三篇它更加深入地讲述了政和白茶的发展历史。

第二篇中我们已经了解,在斗茶赛中屡屡获胜的关隶县因为所产的茶品质上乘而备受宋徽宗的推崇,宋徽宗甚至将自己的年号赐予这个小县以示喜爱。

但即使更名为政和县,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县级建制来说,它仍然是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因此,政和产出的茶并没有作为独立的贡茶推出自己的品牌,只能长期作为北苑贡茶的一部分进献朝廷。

元朝时期,古籍中对政和茶的记载还非常的少。直到明朝初期,才开始在县志中记载茶事。根据县志记载,到了万历二十七年的时候,茶叶的分布范围已经非常的广泛,而茶叶生产已经成为山区百姓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升。但茶叶的商品化并没有带给政和茶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茶叶商品化后,建茶整体没落,武夷茶开始兴起。政和县位于山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商业并不发达,在当地售卖往往很难售出好的价格。因此,茶贩会不辞辛苦的将自己家所产的茶长途跋涉运往武夷山,充当武夷茶进行销售。

清初的时候,政和茶借由武夷茶的销路经由晋商销售到俄罗斯、再进入欧洲;也有一部分茶通过水路运到广州卖给东印度公司,进入欧美。

政和白茶的商品化是在清朝中期,得益于大白茶茶树品种的发现和推广种植。据考证,光绪六年,政和县对良种大白茶树进行大量的种植推广。光绪十五年,政和县正式开始采制白毫银针。相传,下里铁山人周少白试制了四箱银针,探销非常的成功,于是在第二年他又与邱国梁共同制作了四箱银针销往国外。随着银针销量的慢慢发展,政和茶逐渐进入产业化生产的鼎盛时期。

民国时期,政和县凭借着资源优势,将茶业发展成为政和的主要经济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政和白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07年3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政和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政和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正式启用。2008年3月,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2012年,政和白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政和县在因年号得名之后,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生命!

政和皆如意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旗下白茶品牌皆如意。公司地址位于政和县金鸡山路50号,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以中国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经政和县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的,所产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种的小芽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铁山发现大白茶树种(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逐广为栽培,并以此为原料制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白毛猴、莲心等多个优质白茶品种。

现在白茶的市场也十分的火热,它的种类很多。因为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是我们的传统名茶,名气一直很旺。种类还有很多,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等等。

比如白毫银针的名气就十分的大,他有着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也有茶中茶王的美称,看出他知名度是很高的,白毫银针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

因为白毫银针制成后,形状很像真色泽也是如白银一般,所以因此而命名为白毫银针,泡茶时入口清鲜爽口,真的不愧为十大名茶之一啊。

同样白牡丹也是深受欢迎的,因为它的绿叶里夹着银白色的毫心,看起来很像花朵,所以被称作为白牡丹了。而且根据原料不同又会细细划分成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白茶。而且冲泡之后叶子托着嫩芽也显得如花朵一般绽放,自然得此美名。因为能降火退热,所以也有很多人愿意喝。

新工艺白茶的历史发展较久,是后来人们新创立的一种,原料和白牡丹相同,但是不需要那么嫩的芽了。而且冲泡之后味道较浓,颜色也相较于其他茶类深一些,比较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上也有许多的需求。

白茶市场现在也十分的火热,这么多的茶类,例如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等等也十分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且现在经济发达,人们也越来越愿意为这些需求付出金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940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