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富有创造力的21世纪,每个人都不甘平庸,都有一颗成为主角的心。人如此,城市亦如此。
见惯了风花雪月,见惯了物是人非,见惯了人来人往,这一切的行为,都发生在叫做“城市”的地方,所有人都在这里生存,每一座城市都拥有专属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成为品牌的权力。
知名城市与那些城市之间,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差距。
传统知名城市给市场带来经济已日渐饱和,打造更多具有特色标签的城市,成为时下开拓市场的重要方式。十一黄金周,各景区的饱和,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在家度过珍贵的假期,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一方面,人们的这种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谁也不想把这么珍贵的假期放在“人群拥挤”体验上。
创造给更多的知名引流城市,成为时下开拓市场的新趋势。在这样信息爆炸及人群注意力极度匮乏的时代,如何为赋予城市“年轻”“活力”“鲜明”的标签呢?
1、风景——得天独厚的城市
2、文化——源远流长,愈久愈加醇厚
3、经济——用财富标榜价值
4、产品——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念念不忘
“品牌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是多维度,各方面的。在这里只是简单的列举一下较为明显的差别,还有很多更深层次优势,用文字很难直接清晰的表达的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城市品牌打造与企业品牌打造,其实从 *** 作原理上讲,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一个承载品牌的是企业,另一个是更为宏大的城市。除规模外,其实还有一处有着本质的差距,那便是产品。
企业是先定位市场,然后确定产品。城市品牌打造是现有产品,然后确定市场。
通过风景、文化、经济、产品四种城市品牌分类来看,风景是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是历史底蕴的积累,经济是政策及环境使然,这三者可 *** 作性空间较小。
因此,在这里笔者所描述的城市品牌打造,只要是给产品赋予品牌这一类。.
品牌营销
1.时代特征的把握对于城市品牌传播而言,最需要把握的时代特征就是传播环境,或者叫传媒生态的变化。
过去十多年间,世界范围内的传媒格局因为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流失,首先是报纸类的平面媒体出现读者和广告的双重流失;接着是广播媒体的衰落与复苏;现在包括电视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都出现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担忧。与此相对照的是,网络传播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Web1.0时代的海量信息轰炸,到Web2.0时代的互动传播盛行,再到社会化网络媒体的关系圈的建立,网络传播平台正在不断深入地“嵌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果对现在的媒体传播环境没有准确到位的了解,还以曾经得心应手的传统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城市品牌的推广,不管是以什么形式,都会令人丧气地发现,曾经赢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手段正在从大众注意力的中心地带向边缘转移,而那些曾经不起眼的网络传播平台,正在越来越有效地触达各类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群。因此,当以社会化媒体为核心的网络传播平台已经成为新传播生态链上不可小觑的一个重要环节的时候,任何忽视它存在的传播都是短视的。
城市品牌和形象推广也是这样,今天固守传统媒体肯定不行。现在很多城市的宣传和旅游部门都有自身的官方微博,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并实时与网民、粉丝互动,可以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以及受众的情感依赖度。
当然,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并不等于跟风式地追逐潮流,在一些传播效果还不确定的传播形态上,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形象推广和品牌宣传。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传媒的社会公信力都是经过长期积累之后才得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的,新兴媒体或传播平台,因为其传播模式的不稳定以及公众认知度偏低等原因,公众的信赖程度往往也偏低。在这样的情形下,整合营销的思路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传播渠道的整合,实现传播手段和触达人群的互补,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传播时机的研判
所谓传播时机,就是某一信息的发布时间正好与受众对此类信息的饥渴状态相对应,在恰当的时候,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饥渴,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从来就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们常常通过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心理过程,实现对信息的过滤和重组。从积极的方面看,当受众对于某类信息正处于接受的兴奋状态的时候,更容易对相关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够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这也正是许多城市争先恐后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或国际会展的重要原因:因为当人们对于某类赛事或会展充满兴趣并保持强烈的信息需求的时候,对这个活动的举办地的相关信息在不经意间也得以留存了。
前文提到的巩义市相关部门的官方微博在“杜甫很忙”事件在微博上热炒的时候,适时推出杜甫故乡游的约请,让那些正处于兴奋状态的网民们不经意间接触到了关于杜甫故乡的信息,并因此深入人心,可谓四两拨千斤。稍感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恰当的时机和时点推出的这样一个活动没有能够精心策划,也没有具有可行性的活动配合,削弱了这一传播活动本来可以达到的效果。
3.传播时点的选择
如果说时代因素我们无法选择,但传播时机我们可以发现,甚至可以营造,而传播时点则完全在于传播者的选择。
恰当的传播时点,就是在现有的传播环境下,在有利时机已经形成的情势下,可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时间节点。因为,不同的传播环境下,信息对受众的心理意义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月只能接触到一张报纸的时候,只要在一个月内发布的信息都可以构成有效信息,得以保留在受众的近期信息库中。但现在一个小时之前发布的信息,如果没有后续的更新措施,都有可能已经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了。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品牌和形象传播必须选择最佳时点,实现最精准的传播。
顺势而动:优势、劣势、趋势
如果说因时而起是对传播者时间掌控能力的考验,那么顺势而动则是对传播者空间回旋能力的测量。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要想准确而有效地将自身的品牌和形象传播到目标受众,就必须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更为开阔的环境下,在与同类城市的比较中找到自身可以冲击受众心灵的核心力量所在。
1.发现优势
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发现优势,不是关起门来自家摆好,而是要在不同城市间的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发现不是为了自我表扬而凭空杜撰出来的,而应该是普通大众能够感知的优势。比如,气候条件的温和宜人,自然景观的独特优美,创业环境的配套到位等,但是,又不能如此这般的大而化之,因为社会大众的记忆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成为他们记忆中的第一,所有同质化的传播内容都有可能被舍弃。
因此,发现优势的过程不能仅仅将目光盯着自己的城市,还要和具有资源竞争性的城市进行比照,从而发现其中的差异化的优势,这方面古人在口耳相传的对比方式可供学习,“华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在对比中寻找独特性,可以凸显地方的个性化优势,将某一特征性记忆嵌入受众的脑海中。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信息过剩,对于传播者的独特诉求和个性化表达的要求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高,这是每个城市的品牌传播者都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2.规避劣势
任何一座城市在与其竞争性城市进行比较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的劣势。这些劣势有的是由于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比如西部地区的交通不便,相对闭塞;有些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比如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在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有些是因为转型没到位而形成的,比如一些中部地区城市的空气或水质污染等。这些劣势中,有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有些则是难以根本改变的。面对这样的情形,在品牌和形象传播中就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加以规避。规避的方式可以是避重就轻,可以是避实就虚,也可以是从劣势中发现好处等等。
当然,规避劣势不是回避劣势,作为城市管理中的一部分,城市品牌价值的打造和提升不是文过饰非,而是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提升城市的总体品质,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对于那些因为管理原因而造成的城市负面形象,要勇敢地加以纠正,并通过真诚的道歉赢得公众的谅解,换回公众失去的信心。
举个例子,今年春节期间,一些游客通过微博“晒”出自己在海南三亚的“被宰”经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声誉由此受损,被戏称为“国际宰客岛”。随后三亚市相关部门的应对不力,造成网民的强烈反应。二月初,三亚市委、市政府举行媒体见面会,海南省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对于龙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反映的海鲜排档、出租车及个别景区“宰客”现象向大家表示歉意。姜斯宪称,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虚心接受批评,努力向国内外优秀旅游目的地学习,实实在在做好市场监管,真正把三亚打造成高品质的度假家园。实际上,如果负面信息一开始出现,相关部门就能够诚恳地接受批评,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改进,对于城市形象所造成的伤害会小得多。
3.顺应趋势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年孙中山先生对于大变革时代的世界形势的判断,放在今天讨论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语境下依然适用。
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品牌传播中要顺应趋势,就是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的流动范围空前广阔,流动速率空前快捷,流动方向空前多元。在这样一个广阔、快速、多元的资源流动环境下,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变化趋势需要精心研究,细心把握。同时,人们的社会心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改变,于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既有规定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大趋势,也有渗透到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微趋势。
一座城市的品牌传播,既要与世界变动的大趋势契合,又要发现和利用大众生活中不断变化着的微趋势。一个鲜活的例子是,一些江南小镇顺应人们在高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对田园慢节奏生活的向往,刻意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意境,最终成就了一座座风情古镇。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突出特色,宣扬其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与众不同,经过长久时间的锤炼后得到公众认可信服的结晶。它的主旨在于通过外在形态和内在实质,传递给人们这个城市在某个方面的优异性,以其在同类型产品或人群中突出的品质和事件,吸引人们近一步了解这个城市,增加城市的无形资产,促进城市道德良性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