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故里之争的背后800字作文

名片故里之争的背后800字作文,第1张

李白的故乡在何方?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特别是江油和安陆两地,干脆放弃了学术争鸣,当地政府赤膊上阵,文攻笔战,一个名人故里之争,上升到官方层面,这在国内极其罕见。

哪个是李白故里谁说了算?

关于李白的身世、祖籍和出生地,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因而,“李白故里”也远不止新闻里所说的四处。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在他的著作《李太白别传》中就列举了如下几种说法:

陈寅恪认为,李白家本西域胡人;

胡怀琛认为,李白乃突厥化之中国人;

麦朝枢认为,李白先世是凉武昭王后裔李达摩后一代,即唐高祖李渊从兄弟辈;

郭沫若认为,李白是生于中亚碎叶之汉人;

罗香林认为,李白是玄武门之变中死难的李建成之后。

倘若展开充分的讨论,参与“李白故里”争夺的,就不止目前的两国四城,而会更加纷繁,热闹。

关于李白身世、籍贯的种种说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李白自己的叙述,第二类是李白生前亲友的记载,第三类是后世学者的意见。

以我的了解,关于李白家世、籍贯的争议,将长时间地持续下去,不大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甚至有可能,永远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我认为,与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还不如:大家暂时放弃、忽略后出的各种观点,把事情简单化,回归本源,认真地倾听、尊重一下李白本人的意见。换言之,究竟何处是李白故里,由李白自己说了算。

李白本人前后三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家世,如下: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长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三处诗文,分别作于李白30岁、34岁、57岁时,皆为心智成熟的时期。综合三次自述,其祖上先后居住之地分别为:金陵、陇西(咸秦)、楚汉。李白族叔李阳冰《草堂集序》和生前挚友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也都说李白先辈是陇西成纪人,跟李白的自述相吻合。综合他的自述及亲友记载,可以确定:李白的出生地是甘肃天水,生长地为四川江油,远祖发源地可追溯至南京。

文学史家之所以在李白家世、籍贯问题上争论不休,主要原因据说是李白诗文中自述似有难言之隐。其实,这种猜测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它有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李白自述的粗疏,可能是诗文特点(措辞简要)所致,并非李白有意掩盖真相。所谓难言之隐,不过是后人的多疑或不怀好意。诸种说法,皆起于近代以降,颇有近人为学术而疑古立异之嫌。先把李白当做一个撒谎者,接着又对李白生前亲友的话置之不理,然后去研究他的身世,这跟缘木求鱼有什么两样?

即使按照清人王琦的说法,有“当隋之末,其先世以事徙西域,隐易姓名”之事,仍然可以肯定,李白是汉人。

商标化李白难载厚重文化期待

在我们的文化表达中,崇拜先人多半要去其故地瞻仰一番。李白出生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追忆与膜拜,俨然成为朝觐的诗国圣地。自然有必要弄清诗仙生于何处,这关系到你我的朝觐路不致迷失。当对着“冒牌货”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不仅是浪费感情,更是玷污了心底那份文化期待。

四地争夺李白故里,本身并无不妥。真相越辩越明,争论之后,或许终会给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答案。这个答案,无疑是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追忆与崇拜情结负责。

而问题是,既有争论模式真的能还原历史真相吗?从新闻呈现的信息看,江油与安陆将对“李白故里”的争夺,诉诸工商总局批复和法律裁定。就这样,原本纯粹文化范域的分歧与“工商”、“法律”等词汇有了联系。然而,工商总局与法院果真能成为这场纠纷的合格判决者吗?需要厘清的是,行政与司法裁定从来不是解决文化争论的最好方式。“李白故里”的商标归属地并不必然等同李白出生地。尽管工商总局或法院有权判定商标的使用权,却终究无法给李白生于何处做出定论。

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看似热闹,而背后的逻辑很是滑稽。争来争去你来我往,在意的始终是“李白故里”的商标使用权,而非为了求证出一个真相。尽管公众看到种种经济手段加入了这场争论,但始终没有等到严格的文化考证。一个本属学界争论的命题,政府成了主要的诉求体,其本身就寓意丰富。实际上,就算商标争夺战尘埃落定,于“李白故里是何处?”的最初发问也没有多少意义。

又有谁真的在乎李白生于何处呢?江油?安陆?天水?托克马克?都在乎,抑或都不在乎。这场纠纷,本该有更现实的注脚。无非是为了一个市值可观的商标,仅此而已。热闹背后,答案更加迷离。该去何地寄托对诗仙的膜拜?显然不是商标化的“李白故里”。一个民族的文化情结,终究不能被一个商标所牵引。概念化的“李白故里”,承载不起全民朝觐的厚重执着。

谁动了我的李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神的也好,物质的也罢,留下的好东西可谓灿若星河。被人拿走几件东西,实属正常,慈禧老太太就曾经说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要友邦满意了,咱东西多的是!于是大英帝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都将那些来自东方的神器奉为至宝。但是,无论是外国友邦还是国内的一些地方,有些东西不是说想拿走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拿走,比如李白。

为何两国四地对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如此看中?显然与市长、宣传部长家的族谱没有太大关系,而实为增加地方文化底蕴、提升地方知名度、提高当地民众自豪感、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噱头。中国人都有寻根问祖的传统,追溯到上古时期甚至石器时代也不无可能,于是各地都纷纷申报远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伏羲、女娲等这些无详细历史记录可考的名人为自己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因为谁也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服其他人,只好各地共享。

共享是个很美妙的词语。如果不能确切地表明对某个事物的拥有权,又不想挑起争端,就可以使用“共享”。我国的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和吉尔吉斯斯坦国的托克马克市比较能够与时俱进,他们也想对“李白”进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拥有话语权的四川江油就不答应了,凭借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们宣称“李白”这杯羹只能独吞,不许共享!

古代建筑、名人、传说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品味和历史底蕴,不知道吉国对“李白”是如何进行文化营销的,但江油、安陆、天水都打出了口号、做出了实效,李白没有做过的事情“被他们传说”了,李白没住过的房子“被他们遗迹”了,李白没到过的地方“被他们导游”了……凡此种种,无非是一个“利”字。

利,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之意,咱可以引申为“为钱财而快刀斩乱禾”,先下手为强。在“李白争夺战”中,既得利益者为的是物质利益之争,除此之外也会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豪感,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湖南两地关于徐静蕾祖籍的拉锯战,这种完全出于免费“寻根”的做法令人唏嘘不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人效应与地方文化、地区经济之间有了一种天然的纽带,某人一旦成了名人,集万千宠耀于一身,满地皆为贵气,鸡犬便可升天。至于像我这种无名小辈是永远不会“被冠名”的。

“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近日,出现在央视四套的这条形象宣传片,再次引发四川江油与湖北安陆两地的“李白故里”之争,烽烟四起,硝烟弥漫。 稍涉文史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主流文化界,对于李白的出生成长经历已有大致定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他乡,而李白出生于唐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5岁又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在今湖北安陆,他娶唐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并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寓居生涯。而故里之谓,按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指出生、成长之地,显然,四川江油比安陆更靠谱。更何况,早在2003年,江油市已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李白故里”的城市商标。 如雪说:“什么是故里?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比如唐· 李中《送人南游》:‘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江油市区南15公里青莲场(旧彰明县治)。唐诗人李白故乡。包括青莲镇李白故里、市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武馆及太白洞等景点。是以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的故居为主的人文景观长廊。距绵阳市40公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中亚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5岁随父入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场(今属四川江油),青少年时代在江油青莲乡度过,对其仙风道骨般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自号“青莲居士”。25岁离蜀,在蜀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场南渡口原有“太白故里”碑,今已迁祠内。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后倚天宝、太华诸山,峰峦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点有太白碑林,陇西院、太白祠、名贤祠,李白衣冠墓、磨针溪、洗墨池、粉竹楼、月园墓等,已列为省级文物单位。 我们去了江油。那是许多中国文化人的魂牵梦绕之地。 李白纪念馆是1962年纪念李白逝世1200年筹建的。纪念馆三面环水,竹柳成荫,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太白书屋、晓雅斋、怀榭轩、临江仙馆。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宝,记载诗人青少年时代在青莲的两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与纪念馆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园,园内展布楼亭阁榭,林木丰茂,环境优雅。陇西院是李白青少年时居住的地方。后面有其胞妹李月圆墓。相传“铁杵磨针”的故事就发生在院前的磨杵溪。在李白漂泊的一生中,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魂牵梦绕的记忆。 江油公园里绿树成荫,还有一片翠翠的竹林。一条昌明河穿过公园,更显得有些许的灵气。公园里有一处提供穿着古装照相的小店,我们去的时候,女店主正趴在柜台上睡觉呢!我挑了一套清朝皇上的龙袍穿上照相,也还像模像样的,只是我戴着眼镜,多少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又挑了一套民国时期富家少爷的长袍穿上,戴着瓜皮小帽,倒还有点风流潇洒!再来一套博士服,可惜没有唐朝的大学士服,要不然也过一过瘾,体会一下饱读诗书,功成名就的感觉......以上每款照相只要花2元租服装,比起在大城市的类似服务项目,实在是“划得来”。 “看来,还是到小地方旅游好,不仅可以享受悠闲,还可以享受便宜”。如雨说。 “当然当然,她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我指着如雪说。 “你们别拿我消遣啊”,如雪抗议:“你们得了好处还不知好歹,看明儿我就带着你们到‘熙来攘往,如春登台’的春熙路去享受‘尊贵’”。 如雪姐妹俩穿上古代淑女服装也照了相,很美很美! “‘梦回唐朝,走进盛唐’!你们天天就这么嚷着,今天可如愿以偿了”。如雨打趣。 公园的河上,还可以乘坐飞艇,花上3元钱,船主就发动飞艇,“呜呜”飞驰起来,速度很快,在河上兜圈子。区区几分钟,就让你可以体会一下遨游大海的气势。 夜晚的街市,不少商店都早早关门了。夜宵摊都摆出来了,烧烤的香味飘出很远,融入在诗仙故里的茫茫夜色中...... 我们来到这里,还因为有李白故里之称的四川省江油市是5.12大地震灾区之一。可以看到,从唐朝保留至今的李白故居陇西院山门在地震中完全倒塌,同样位于灾区的成都杜甫草堂也有部分建筑倒塌。据四川文化系统最新统计,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的文物古迹大面积损毁,全省至少有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严重受损。 中国国家文物总局曾经紧急派人前往灾区查看文物受损情况。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理县桃坪羌寨、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丹巴古碉群、峨眉山古建筑群等一批珍贵古迹受损,有的甚至全毁。 汶川地震已对巴蜀文化造成不可复原的伤害。位于江油市的李白青莲故居陇西院,这栋青砖绿瓦结构的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建筑曾经全面封闭,不准外人进入。工作人员说,里面的文物古迹损毁严重,许多建筑物摇摇欲坠,怕有人进去被砸伤,其中太白楼的三、四楼结构毁坏严重。 在李白幼时居住的陇西院,从唐朝一直保存至今的“山门”完全塌在地下,变成一堆残垣烂瓦。走进山门,可以看到李白书房和卧室损毁严重,房子的瓦顶上震出很多洞,像筛子一般。墙体也有多处裂痕,卧室内一片狼藉,一地碎块。两名工作人员说,这些东西都是千年古物,即使全倒了,将来也要重修,他们必须守在这里,怕有一砖一木被人盗取。 四川省文物局向中国国家文物总局的报告中指出,在地震中,文化遗产损失极为严重。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例,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倒塌,成为废墟,有不少游客被掩埋;伏龙观地面塌陷、开裂,遍地瓦砾,仅存建筑已成危房,现场惨不忍睹。 在成都,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屋脊部分出现断裂,墙面剥落。著名的杜甫草堂东院落建筑垮塌十间,两个清代瓷花瓶破碎。另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的墓顶开裂,藏品受损情况不明。 另外,有些文物保管库房垮塌,导致文物大批毁坏。例如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两件陶器从展具上震落,进、出口上部的鸟头装饰断裂,砸裂天窗玻璃;汉源县文管所的文物库房被夷为平地,219件文物全部被埋;彭山县文管所馆藏文物有31件受损,其中二级文物两件,三级文物8件。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了。目前,这些文物正在修复之中。 我们来到这里,还因为“李白故里”之争。8月24日上午,湖北安陆市专函江油,就8月以来在央视国际频道播放的“李白故里”形象宣传片广告词涉嫌侵权遭遇江油强烈抵制一事作出说明,并进行沟通,希望两地“共享李白”。但江油市政府法制办表示,“李白故里”专属江油,已经发律师函强力叫停。 “李白故里”之争引起了大众关注。有观点认为,李白生于中亚碎叶,5岁才随家人移居江油,因此江油也不算其“故里”,对此江油市委宣传部冯副部长表示,学术上“李白故里”确实没有定论,但两市“李白故里”之争更应该是个法律问题。李白太过出名,自然会被不少城市打主意挖掘城市品牌营销的“潜力”。李白生活了10来年的安陆此次自称“李白故里”是一例,李白终老之地马鞍山举办中国李白诗歌节 “打造李白诗仙品牌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又是一例,池州城市形象片中借李白推广秋浦河为诗河又是一例。名人少而城市多,有时一个名人又在几个城市生活过,这样的争议就难以避免。当事城市安陆,此前还与云梦争夺过“黄香故里”名号,也是类似争论,其营销城市寻找标签之难,已不言而喻。 争名人、傍名人是不少地方的“传统项目”。湖北襄樊与河南南阳争过三国时诸葛亮躬耕之地,宁夏和甘肃争过中华针炙鼻祖皇甫谧的归属地,辽阳和铁岭争过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河南卢邑和安徽涡阳争过老子故里,还有“七仙女下凡地之争”,“愚公移山地之争”,西施、花木兰故里之争,甚至小说中金瓶梅、花果山、孙悟空、十字坡的归属也争得不亦乐乎。最具黑色幽默意味的当属影星徐静蕾的籍贯之争,将某些地方“不蒸馒头争名人”之癖好演绎得经典而传奇. 安陆方面表示,该片是否修改或停播尚无通知,从感情上而言,他们对江油的做法难以接受。“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8月中旬起,这条广告词频频出现在央视4套的安陆市宣传片中,引起江油网友的不满。19日,一位网友在百度江油吧发表《江油遭受“李白故里”危机,央视4套是帮凶》的帖子,引来许多网友跟帖论争。原来,早在2003年,江油已将“李白故里”注册成为中国首个城市旅游商标,网友们据此认定安陆的广告词侵权,不仅贴出李白在江油出生的历史、商标申请的经过,还要求江油市出面维权。 21日下午,江油市委宣传部分别向央视和安陆市委宣传部发函,要求停播宣传片。江油重申“李白故里”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并表示,若安陆继续播放宣传片就是侵权,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对此,24日,安陆市委宣传部给江油回了函:首先,李白在安陆十年,娶妻生子,安陆人对他有感情,是从感情出发把该地视为其故里;其次,“李白故里”是安陆人口口相传多年的说法,事先并不知道江油已经注册,也不想去争这个提法。仰正林还表示,安陆和江油因李白结缘,都建有李白纪念馆,是友好城市,汶川地震时,安陆第一时间向江油捐款50万元,“对江油的做法,我们在感情上很难接受。” 安陆市广电局则说,对于江油的要求,目前安陆市委市政府还在讨论,力求积极、正面解决此事,但广电局尚未接到停播或修改通知。按计划,该片将从8月至12月,在央视4套中午12时《中国新闻》之后、19时13分黄金剧场之前和21时重播《中国新闻》之后三个时段播出。 安陆可否称为“李白故里”?各方众说纷纭。 我们又来到安陆。只见高速公路入口处有一尊李白雕像,诗仙醉卧安陆名胜桃花岩,头枕酒壶,手捧诗卷,若有所思。 “安陆十年是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岁月。”安陆市李白纪念馆馆长王清说,李白的许多名篇佳作诞生于此,如《静夜思》、《蜀道难》、《行路难》等,“这里是李白全面接触唐朝社会的开始,是他以诗文名扬天下的起点,研究李白,安陆是绕不开的一处。他在四川反而罕有有影响力的作品。” 王清介绍,李白在安陆留下了十八处足迹,而安陆回馈的是多部研究专著,“目前已有《李白在安陆》、《李白文选》等多部著作,从情感和学术重要性上,说安陆是李白故里无可厚非。” “故里一般是指老家,但有时,某个名人在某地住了相当长时间,该地也可以称为其故里。”如雨说:“单纯强调某人的故里意义不大,关键要看这里对他的影响有多大,安陆对李白的影响是很大的,李白在安陆的传说,还入选了湖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我不是湖北人。” 如雪反驳说:“江油市2003年申请‘李白故里’注册商标在前,安陆市使用该提法在后,在使用时就需要征得江油方面的同意,或者支付费用,否则就构成侵权。尽管安陆市不知这四个字已被注册成商标,但也无法免除责任。同时,安陆并非李白的故乡,从法律的角度看,‘故里’的提法与历史不符,就不能以‘李白故里’自称。” 盛唐诗仙的来处归属,不仅仅牵动着江油、安陆两地人的神经。 如雨说:“李白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无论江油还是安陆,都应将李白文化发扬光大。李白出生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什么地方让自己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出生地最多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我们所关心的是李白如何把自己大写成浪漫主义诗人,仔细分析,李白的成长历程,与湖北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有两座高峰,一是屈原,一是李白,很有幸这两座高峰都与湖北有密切的关系。李白25岁仗剑出蜀,云游楚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他的艺术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就在这里度过,他是湖北的上门女婿,在湖北开创许多个人生中的‘第一’,也留下150多篇诗文,其中直接畅抒湖北的有62篇,《月下独酌四首》、《行路难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诗人行走湖北时留下的不朽吟唱。” 我说:“关于李白生平,有‘陇西成纪人’、‘谪居碎叶’、‘本家金陵’等多种说法,但最著名的恐怕要数《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诗句,这何尝不是诗仙言之凿凿的自我交代? 其实,湖北四川人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人:蚩尤战败被杀以后,他的部落被胜利者强制流放,在西南三省的叫‘南蛮’,在湖北湖南的叫‘荆蛮’,都是胜利者眼中的野蛮人。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安置在山东的蚩尤部落的这部分‘野蛮人’,后来却与黄河部落的黄帝部落同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学问、道德礼教---儒家。 江油与安陆之间产生的‘李白故里’争议其实并非坏事,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两地都将李白这位世界级的诗人视为自己的文化资源,意识到了文化给某个地方带来的附加值。 浩瀚千年过去,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事实其实早已模糊在岁月中,所谓研究结论,常常只是根据史料进行的考证与推想,因为前人有李白出生在新疆或前苏联的说法,所以江油称自己‘李白故里’,未必就一定能站住脚。其实文化本来就不该有地域之分,两座城市都应该珍惜这个重要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加以运用,把李白文化发扬光大。李白不仅仅存在于历史考证之中,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渗入中华文化血脉之中,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如雨说:“不,李白故里在哪儿,这是问题的关键。关于李白出生地,至今被学术界认可的仍然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到了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的‘青莲乡’。为了夺得‘李白故里’的名号,这些年,江油市大做舆论上的准备,还斥资上亿打造了‘青莲李白故居’;不仅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城市商标……但是,这些努力,显然无法排除李白出生在碎叶城的可能。如果李白的出生地存在争议的话,那么,李白在安陆生活了10年,娶了第一个妻子,却取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如果李白出生在碎叶城,江油应该是他的第二故乡,而安陆则可称为他的第三故乡。在出生地未有定论的情况下,江油能自称‘李白故里’,安陆当然也可称‘李白故里’。非要拼个有我没他,恐怕法律也会很为难”。 如雨又说:“李白在安陆生活了10年,并且娶妻生子;李白5-24岁在江油隐居读书,也就是说,在江油居住了19年。生活了19年的地方可以称为‘故里’,为什么‘生活了10年,并且娶妻生子’生根发芽的地方,就不能称为‘故里’”? 如雪反唇相讥:“近日,各种媒体盛传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的李白故里之争,不禁让我想起农村一句俗话:‘叫花子争门楼——天亮后都是人家的’。虽然天亮了‘门楼’是人家的,但还可以有一夜栖身的地方,为什么不争”? 我说:“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故里’一词的确切含义。按《汉语大词典》,对‘故里’的解释是:故乡;家乡。对‘故乡’的解释是: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可见,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也可以叫做‘故里’。李白是否出生在江油?学术界并无定论,而最新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李白的出生地当在碎叶’。这是郭沫若的考证结果,而他正是四川人。 其次,李白曾经自述他是安陆人。李白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其中写道:‘乃浮汉阳,入云梦。乡枻云叩,归魂亦飞’,‘乡中廖公及诸才子为诗略谢之。’李白在这里是与蔡十以‘乡人’相称,而‘廖公’就是李白《送戴十五归衡岳序》中之‘郧国之秀,有廖侯焉’之廖侯。所以原中国李白研究学会会长詹锳先生在《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中说:‘此篇当作于开元二十二年春,蔡十,安州云梦人。李白与他交情甚厚,又同为安陆乡人。在江夏时他们暂得遇会,紧接者蔡又要还乡,李白与廖公做为他的安陆乡人和江夏诸友为他设宴饯别,并约他秋天同游会稽。云梦,唐时属淮南道安州。又云:乡中,指安州。廖公,当即《送戴十五归衡序》中之郧中廖侯。’(见《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4096页) 其三,李白是安陆的上门女婿,在安陆安身立命,成家立业。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述:‘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按杜甫有《哭王彭州论》一诗,曰:‘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杜臆》:“见招,是招王为婿’。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中说:‘入远构石室,选幽开山田。’李白亦曾自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可见,李白是入赘许府,在安陆居住了十年久,并生下了一儿一女。 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安陆称为‘李白故里’也不是不可以的。不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李白的第二故乡’。如果安陆能够将那个广告词修改为‘银杏之乡,李妻故里,李白的第二故乡!’我想,那就皆大欢喜,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姐妹俩掩嘴大笑。笑声中,化干戈为玉帛。 应该说,江油和安陆目前各执一词,都有自己的理由: 2003年经江油市政府组织申请,成功将江油城市旅游形象图标及城市旅游理念系统经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商标(商标注册证第1953474号)。“李白故里”为邓小平亲笔题写,寓意深刻,便于识别,是江油旅游形象专用名。《中国CIS年鉴》手卷称,“李白故里”是中国第一个城市旅游商标。 【主要遗迹】李白纪念馆、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归来阁、醉仙楼及会馆等。有李白生平事迹展、历代藏品展、李白诗意画展等。 李白二十岁时开始周游各地,在今天的湖北安陆的白兆山附近居住了十年,并娶妻生子,留下了“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的佳句,以及“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其间娶妻生子,作诗访友,留下了百余首不朽诗篇和桃花涧、洗笔池等历史景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285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