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对营销有哪些借鉴

买椟还珠对营销有哪些借鉴,第1张

买椟还珠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这个故事当中的郑人被作者认为只注重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被作者认为可笑。当然,这个故事有一定的讽刺意义,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并非杜撰,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发生着,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我想从营销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故事。营销的本质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之需。故事中的郑国人和楚国人实现了通过交换满足各自所需,郑国人买到了心仪的珠宝盒,楚国人赚到了钱。如果从营销心理学角度分析,郑国人并没有错,他所欣赏的是珠宝盒而不是珠宝,他认为珠宝盒的价值高于珠宝的价值,那么此次交换满足了他的需求。一件物品价值几何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在交换过程中体现。比如一件古画,如果没有收藏家的追逐是不会显现出其高价值的。在古代由于冶炼技术的局限,曾出现过铜比银贵的现象。现代有因供求关系变化和囤积居奇出现绿豆比肉贵的现象等。从楚国人的角度看,他是一名高超的营销高手,因为他学会了通过过度包装提高商品价值的技巧。正是由于他对珠宝盒的精致包装,才获得了超过同行的高额利润,因为留下的珠宝依旧价值不菲。过度包装现象在现如今非常普遍,比如月饼和粽子的过度包装,远远高于裸月饼和裸粽子,过度的包装也迎合了部分送礼消费者好面子的心理。新闻媒体曾报道过天价月饼,原因是月饼盒里放有金条,价格自然不菲,购买这种月饼的消费者恐怕就像那个郑国人一样,买的不是里面的月饼,而是月饼以外的东西,留下月饼肯定也不心疼。正比如现在炒得非常热的学区房,买房者买学区房的目的不是房子,而是买房能够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名校就读,房子以外的东西更有吸引力,所以最近太原某家楼盘和实验中学合作,开发商向购房者承诺,买房子送名校教育,很有吸引力。生活当中你我可能也像那名郑国人一样,为了商品的包装而购买商品。有一次看到超市某品牌牛奶搞活动,买牛奶送喝啤酒的杯子。当时正值夏季,为了几个杯子我一口气买了五包牛奶,结果牛奶因为没有及时喝掉坏了,最后我看着几个杯子傻笑自己,买椟还珠啊!还有一次,我到姨姨家窜门,看到柜子上摆了一个非常精美的花瓶,正赞赏姨姨眼光的时候,她说那个花瓶实际上是一个白酒瓶,因为她觉得这个瓶子不错就买回家了。我问酒哪去了,姨姨说擦玻璃用了,我甚是惋惜,如果是我就把酒喝掉瓶子扔掉。但事后想想也有道理,姨姨认为瓶子的价值高于白酒,她的行为没错呀!看来商家精明啊,白酒不仅抢占了男人市场,女人市场也兼顾到呀!高明,实在是高明!看来姨姨也是那位郑国人。

“买椟还珠”的典故,用营销学中的价格-价值权衡原理分析是:椟是消费者的需求价值,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他就认为物有所值,而珠的价值,非他所需或者根本认识不到,也就不能用价格体现了。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方法,就不多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08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