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农资产品?农资市场营销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经营农资产品?农资市场营销的技巧有哪些?,第1张

说到农民,光是名字就让人觉得很美。人们认为农民也应该过一种非常小气的生活,不必担心钱。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农业资产人却不是想象中的小资产人。大多数农资经销商对于新时代、新模式感到茫然,对于营销的困惑,似乎总是进入这个时代。那么,农资人到底怎样做才能提高成绩呢?

农民不购买农产品,而是希望获得稳定的收成。不同层次的产品,代表不同的角色,满足不同的需求。农民手中是“粮神”,经销商和制造商手中是“收入”。事实上,作为一个整体,农药产品是解决需求的桥梁和工具。产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有结合市场需求才会体现其价值,所以这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我们与竞争对手在资源使用上的竞争。我们希望在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附加值。这种附加值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农民并不缺乏化肥、杀虫剂、种子和技术。

所缺乏的是如何将这些东西充分组合起来,以确保它们获得丰收。让农民了解我们,而不是产品本身。学会使用联系人,客户也是自己的联系人资源,学会使用客户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客户,我们应该知道老客户的价值是新客户的10倍以上,这是口碑!学会真正作为一个团队战斗,使用团队的力量。如果你说公司或部门不支持你,这意味着你没有使用公司的资源。

帮助别人更多,无论是作为教练还是学生,“给人玫瑰,手留芬芳”,“播下一粒种子,得到一片森林”,都是这样的道理,只有我为大家,才能为我保证!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果我是另一个人,我会怎么做?”学会发现核心问题,因为许多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连锁反应,只有核心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会解决。如果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使次要问题得到解决,问题也会在未来再次出现。同时,我学会了找到核心问题,然后我会利用这种因果关系来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匆忙思考对策。

 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做农资销售是能够保本的,不出大的意外,注意了下面4点,都会有个比较好的结果。若做不到下面4点,还是要仔细掂量一下的。

晋西北某肥料经销点,农民驾马车拉肥料

 一、千万不能赊账,即使赊账也要在可控范围内

就在刚刚,陕西永寿县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今年不开农资门市了,全县粗看有一半的农资门市关闭了。我倒是不信会有一半关闭,但有人关门是能够预见的,原因就是现金流不动了。

农资经销商跟农民的想法是不同的,农民认为农资商非常赚钱,说起来就恨,他赚我们那么多钱,我们就应该赊,而农资商也确实有些产品利润不错,那就依农民的想法赊账吧。这头一开了,就堵不住了,说好的三个月回款,半年也给不了,说好的收果回款,两年也给不了的比比皆是。

农资行业里公认的农资商倒闭的主因就是赊销,现在已经被现实证明了,不用再考证了。

如果非要用数字说话,简单这样讲吧,一吨肥料3000块,赊账的话,这些肥料款经销商是要借的,利息1分很低了吧,一个月就是30块,如果一年回不了款,就是360块。其它的不讲了,肥料是要不断保持库存的,来回倒替又需要资金,下乡催款是要费用的,店面人员是要工资的,细算账谁都撑不住。

到厂家实地调研生产状况是经销商的必修课

 二、选择好产品,并不是利润高的都是好产品

看了上面的,有人会一笑,你不知道我的产品利润有多高,就如一些农民认为的,一些经销商也讲过的,他们的利润一吨有上千块,区区几百块的费用那是小菜。

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高利润是怎么来的?无非两点。一是定价高,产品是硬需求; 二是产品好,品牌硬,有市场竞争力。

但这两个高利润产品其内里有说不出的痛。定价高、产品有硬需求是暂时的,只要市场同类产品饱和,价格一定降下来,而且这里不乏利用低质原材料进行生产、偷含量换包装等方式进行销售的拙劣厂家和产品。若不信,你到山东那个化肥厂最多的地方看看,是不是有无数“皮包公司”,指着一个厂子就敢说是自己的,指着一款肥料就敢说是自己给他们代加工的。

产品好、品牌硬但价格高利润好的肥料产品有,但据我看总量不会超过15%,你敢保证你能代理到这些硬通货产品吗?我看未必。

所以选择产品还是尽量靠近产品好、品牌硬、实力强、营销政策好的厂家,这一定是您农资门市能坚持下去的基本保障。为什么这么讲,你随便进一家农资门市,只有一个品牌的门市不会超过50%,原因您自己利用脑细胞尽情发挥。

线上销售是现代农资经销商必备的技能

 三、有做线上营销的准备和基础

这不是我提出来的,是行业实践得出来的。

前几天,有个菌肥厂对接我想做个产品推广,各项资质、认证、肥料登记材料一应俱全,也是老厂子了,但是现在除了陕西和海南做了些业务,本地做政府项目对接,全国这么大,他的产销量、空白区域还有很大,这就是所谓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一些大厂都想着法子做推广,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经销商不稳定,今年做明年可能就不做了,原因不就是利润、质量的问题嘛; 二是同质产品太多了,你争我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老百姓认为都差不多,就决定了你产品的生死了,所以找不到产品卖点永远就在同质化里转圈圈。

厂家是这样,经销商更是这样,不积极地寻找产品卖点和客户、推广品牌,干上一两年就干不动了。而寻找到有线上营销的厂家,而且自己也能学到些线上营销的方法,在寻找客户和推动产品上就会相对持久一些。

为什么?现在随便进地里头问一下农民,特别是经作区的农民,他们会告诉你农产品销售的第一对接人就是微信宣传得到的,还有各网络平台得来的。说明什么,农民并不傻,傻的是农资经销商还认为农民好糊弄,肥料嘛,农民何尝不想直接从厂家进,或者从网上找,至少可以对比个价格嘛,你不从线上做营销就代表你会失去一部分客户,我想这大家应该够明白了吧。

我个人的意见,不在线上做文章的经销商,或者没有线上经营想法的经销商下一步会更难。

农资商下乡挂牌,帮助基层销售商

 四、有50%的时间是在下乡,做不到会丢业务

据我的观察,下一步投身做农资经销商的还有一批人是持有丰富资金的人,当然更多的是有农资销售经验的农资人和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职业农民。

因为今年就有不断有各行各业的人咨询我如何做农资销售以及问其中的一些细节,我都推荐他先看我的专栏,这样更能系统化地了解一些行业详情。

想做农资销售的人原来有做酒类销售的、有厂家业务、有种植大户、还有做汽车销售的,有一个还是做农村电商的,不管是哪类人,我都告诉他们是否有准备长期下乡。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的,说实话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农资店,其下乡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当然不是指老板自己要下乡,至少要制定出计划能让自己的员工下乡找回第一手资料来,哪个乡镇种植是情况是啥,现在到了哪个节点了,用了咱的肥与其它产品的对比效果,出现什么病虫害了,有没有预防措施,如何应对。与农民间的客情关系怎么处理?如何让客户成为长期客户,要不要开农民会,怎么开,要取得什么效果?

这些都是需要下乡的,去了解民情,去感知农民的心理,山东平度有个农资店做得非常好,相信我一提大家就知道是哪家了,为什么他们做得好,就是下乡能力强,但这个前提是已经有了下乡计划,要做到下乡的目的、结果的完整报备。而老板并不是坐在老板桌后面喝茶水,他做的其实就是第三点,说到这里你也就大体明白了吧,还不明白的继续脑补。

经销商和受灾的农民在一起应对灾情

我认为想做农资经销商的要做到上面4点才行,挺简单,但也是有难度的,不赊账或者少赊账、选好产品、准备线上销售、拿出50%的时间来下乡,准备做农资经销的你能做到吗?但愿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12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