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折腾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中国首都北京顺义区仍然处在“战时状态”。欧美各国更是因为这场疫情,仍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
对中国冰箱行业来说,2020年疫情突袭而来继而蔓延扩散,令中国线下市场惨淡经营,又令海外市场需求爆棚。这一场不知还要持续多久的疫情,着实让冰箱行业“心惊肉跳”——出口业务的惊喜充满着不确定性、内销需求的理念分化和规模下滑让销售压力与日俱增。一位冰箱企业高管说:“不要被规模上量所迷惑,其实我们如履薄冰。”
2020年的惊吓与惊喜
回顾2020年的冰箱行业,从惊吓到惊喜,走出了一条行业 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V形反转曲线。
此后的9个月时间,冰箱行业的发展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下,各个冰箱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一方面加快对内需市场的回补供应,以应对包括“618”在内的报复性回d,另一方面在追赶此前推迟的出口订单。在这一过程中,海外市场疫情持续恶化,欧美消费者对冰箱采购需求出现增长的同时,欧美当地冰箱制造企业开工困难,中国几乎成为全世界唯一能够稳定制造冰箱的国家。整个下半年,为了供应出口市场,很多冰箱企业排产持续爆满,如此高的产能利用率,在家电下乡结束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事实上,如果只统计2020年下半年的冰箱出口量,其同比增长速度将达到40%。如果按照2020年下半年的冰箱生产节奏全年排产,那么全年总产量将可能突破1亿台。据悉,由于出口订单仍然维持在火爆状态,可以预判,这样满负荷的生产节奏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维持。
这样的生产规模让冰箱行业过去几年产能利用率持续偏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2020年绝大多数冰箱企业没有增资扩产,整个行业全年产能维持在1.3亿台的水平。虽然出口订单持续火爆,但各个冰箱企业均对进一步增资扩产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未来一段时间冰箱行业的产能规模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尽管2020年下半年冰箱零售规模呈现正增长,但其中回补上半年的消费需求占据了很大部分,内销需求总体规模从长期来看仍缺少强有力的正向支撑。多个冰箱企业销售负责人均表示,即使有报复性反d态势的下半年,终端市场“不促不销”的状态依旧没有改变。
原料价格暴涨,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在冰箱市场如此动荡的情形下,中国冰箱行业多年来品牌格局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海尔居首,美的、海信、美菱依次居后的排序以及奥马仍然是出口量第一的格局没有改变。
但内销市场承压给企业带来的不同影响已经显现。线下渠道在疫情后遭遇史无前例的重创,不论KA连锁还是区域门店,“门可罗雀”的窘境遍及全球。这也令销售比重偏向线下渠道的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也让及时转型发力线上市场的品牌得到收益。
海尔方面表示,中怡康第50周年累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50周,冰箱国内线下市场零售额、零售量分别下降11.1%、16.8%。海尔冰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零售额、零售量同比下降5.8%、7.2%,但市场份额为39.3%,依然位居第一。
美的冰箱有关负责人也表示,2020年线下渠道受到巨大的冲击,美的全面增加了线上渠道的销售比重和产品覆盖,通过数字化营销体系的建设实现线下门店增效、线上渠道增流的快速转型,从5月开始,冰箱销量几乎每个月都实现约20%的同比增速。也因此,美的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成为2020年全行业内销量增速最快的主流企业。
除海尔、美的之外,其余内销量规模在百万台以上的企业,均如行业整体一般,因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而承受相应的业绩压力。
如果说大企业承受着内销市场的经营压力,那么众多中小冰箱企业面临的是严峻的生存危机。这场危机从疫情来临时就已开始,中小企业应对疫情能力不足、疫情后招工也面临严重困难,冰箱本就属于占用资金较大的重资产行业,上半年遭遇复工艰难的小企业,在下半年还遇到了原材料价格暴涨等一系列问题。
大宗原料价格暴涨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全球冰箱生产供不应求,对上游原料的需求激增,另一部分则来自寡头垄断的原料加工企业借势起价、谋取暴利。以MDI价格为例,在此双重影响下,MDI价格从年初的1.4万元/吨一路上涨,到10月巅峰时期超过1.9万元/吨,几个月时间内价格暴涨近40%。此外,钢材、塑料、铜材的价格也在一路飙升,一些主流企业已经在出口订单中涨价,一些企业则在内销市场中扛在价格底线。
面对原料价格暴涨的情况,因疫情而遭受生产危机的中小冰箱企业采购 *** 作稍有不慎即面临“灭顶之灾”。某小型冰箱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如今电商下沉、价格透明,在大品牌持续低价引流的打压下,小品牌没有利润空间,无法抵挡原料价格风暴。
2021年的底气
在原料价格持续高企、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难以控制的冬季,中国冰箱行业以全速的姿态跨入了2021年。
对国内市场的预判,多数主流企业均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一致的判断是“更新”需求将占据大部分市场空间。这种更新需求包括三四级市场中十年前的家电下乡产品,也包括城市市场中普及三门冰箱时期的传统产品。某冰箱企业高管直言:“冰箱就是耐用消费品,不是快消品,在上一代产品的质量大部分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激发换新的需求是全行业的重大课题。”
此外,三四级市场更新需求仍然偏重价格这一特点,同样让冰箱企业左右为难。如何融合电商渠道与传统经销渠道的价格,并恢复传统渠道的生机,将三四级市场的销售利润提高,是2021年留给冰箱内销经营管理者的挑战。
多方数据均对2021年的内销市场给出谨慎乐观的预测,零售同比增速预计不会超过5%,而内销总产量预测也将持平。
对国际市场的预判则充满不确定性,目前的订单已排至2021年第一季度,但出口受到运输困难、原料价格上涨以及国际贸易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出口市场是否能对中国形成长期依赖,大容积冰箱出口量虽然激增但占比仍低,导致出口利润仍然偏低的同时,海外市场是否会出现透支未来消费的情况。
冰箱行业的未来,还会更好。
在疫情期间,冰箱已成为密封区内人们的“梦想对象”。上海的交通运输能力很紧张,社区居民不应该购买大型冰箱。冰箱只是需要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邻居确实买了四台冰箱。购买它们的主要原因是冰箱坏了,冰箱原来的容量不够,而家庭隔离需要储存粮食、油、蔬菜和肉类很多天。
在社交网络中,一些人发帖寻找团购渠道,最近对冰箱的需求大幅增加,产品的搜索人气与天猫的“双11”相同。自上海本轮疫情以来,许多消费者打电话给吴志购买冰箱和冰柜。顾客推荐了七宝镇的店主,导致大量订单,其他类别的家用电器没有这种情况。
什么样的需求、单价、冰箱或冰柜,然后找到能送货的人。由于运输人员短缺,很难在当天送货,也没有办法像往常一样送货上门。只能送货到社区门口。消费者只能购买一套,而不是团购,只要仓库里有货。徐汇区一家家电经销商告诉时报财经,所有的冰箱都是冷冻的商店里的冰箱和冰柜都卖完了。鉴于冰箱和冰箱的热销,最近对冷冻柜的需求大幅增加。
从销售额来看,3月份美的冰箱在线销量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26%。用户对冰箱和冰柜的需求正在显著增加。面对冰箱、冷柜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正在加强供应d性,对整个价值链进行专项管理,为“保民生、促稳定”做出贡献。美的集团通过用户搜索、购买等大数据维度发现,在后疫情时代,用户对大容量、超薄嵌入等维度的需求较往年有所增加,更关注维度功能的卖点,如保存效果、保存期限、保存时间等,净味杀菌和营养健康管理。
销量一般上市2年间 容声“除新冠”冰箱收获近50万家庭青睐
cici2022年12月31日 19:00 0
可以“除新冠病毒”的容声健康冰箱,自2021年初上市以来,已相继完成在WILL系列、双净系列等多个产品线的布局,累计收获近50万家庭的信任与青睐,成为他们在持续多变疫情环境下的“家庭健康守护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