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真言好不好

十二字真言好不好,第1张

十二字真言好。把话说好的十二字真言是礼、诚、理、趣、情、方、圆、智、巧、忌、别、策。说话是一柄双刃剑,说的好,自然是能说会道好办事,说得不好,也容易祸从口出,说话尽管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要想把话说好,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秉承12字真言去参考说话的艺术大有益处。

鬼谷子12字真言分别是:道术、取予、常变、方圆、利害、生死。鬼谷子的大智慧不必多说,民间有传言说鬼谷子在人世间只活了100余年,然后就骑牛升仙走了,留下一身绝学于人世间,其中这12个字箴言就是其中之一。道术,即指道与术。在鬼谷子看来道是一条河,术是一艘小船。河流代替这方向,小船代替这走这条路需要用到的工具。取予,即取与予。想要取得什么,先要给予什么,不给予休想得到对应的东西。通过‘给予’来解决利益之间的平衡。常变,即指常与变。常是平常,变指变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的一生是在变化中度过的,谁能够掌握住这种变化,谁就能把这一生度过的游刃有余。方圆,即方与圆。事物都有方圆两种状态,做人做事也有方圆两说,就比如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得不为了某事而曲折前进,外方内圆,头顶圆天,脚踏方地,对外豁达八面玲珑,对内刚直不阿,凛然大义。利害,即利与害。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大将都会选择避难就轻,分清楚利害,就拿诸葛亮来说,行军打仗应该派何人去何地执行什么任务,分的清清楚楚。生死,即生与死。舍而生,取而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大道至简,需琢磨才能领悟,领悟后才可投入切身实践。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育儿故事。但是,我们是否理解了这十二字真言背后的真正寓意呢?

“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这个几乎会出现在每一个家庭中的狗血画面,证实了我们对这十二字真言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了表面。

我们在“昔孟母,择邻处”方面,做得甚至比孟母更好。可我们的孩子却还是不能像孟子那样的热爱读书。

谈到学习这个问题,相信我们很多父母都会感到头痛、闹心、无助、迷茫。我们苦口婆心的给孩子讲了一堆的大道理,可孩子就像是自带了一个屏蔽器,听不进去半句。

“恨铁不成钢”让我们恨的牙根直痒痒。这种感觉,我们是否会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呢?

在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那时我们还太小,不知道什么是有用。有用带给我们的,显然没有玩带给我们的快乐来得更直接。

随着我们踏出校门,步入社会。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老师口中的“有用”带给我们的实际收益。繁忙的工作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们的艰辛。

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父母的复制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面对不爱学习的子女,我们也开启了父母那喋喋不休地教育模式,偶而会对孩子恶语相向,甚至有时还会对孩子大打出手。我们丝毫没有发觉自己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这就是我们和“孟母”之间的差距。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三次搬迁,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孟子贪玩”的事实和“孟母自省”的育子思想。

我们都知道在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孟母觉得墓地附近安静,希望儿子一边缅怀自己的父亲,一边用功读书。这样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于是,她带着年幼的儿子一起搬到了丈夫的墓地附近。但是,她却忽略了年幼的儿子还只是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父亲的过世在小孟子心里,或许只是觉得父亲没有回家。

搬到墓地附近后,小孟子经常看到送葬的人。好奇的天性让他跟在送葬人群的身后,效仿他们哭哭啼啼地走来走去。

未经世事的孩子对一切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我们无法把孩子从他们的童话世界中强行拉到我们的成人世界里。就像我们无法让他们在一夜之间就快速长大。

孟母没有指责走在送葬人群身后的儿子,觉得是自己选错了地方。于是,孟母又带儿子搬到了集市附近。小孟子又学起了集市中揽客的商人,在大街上大声地吆喝。

有时我们觉得的好,并不是孩子心中觉得的好 。

对于生活而言,谁不是一边尝试一边成长呢?可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就把教育中的挫败感,通过愤怒统统转移到了他们身上。这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和厌恶学习。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学习,逃课了,我们会怎样?我们会做到孟母那样,对孩子不责备、不数落、不打骂吗?

很显然,这就是我们和孟母之间的距离。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不允许女子进入学堂的。孟母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单亲妈妈,在窘迫的生活环境下,却能把孩子培养成受众人敬仰的——“亚圣”。

而在学历方面、物质方面都略胜一筹的我们,却又为什么无法把孩子培养成才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孟母的育子心经,看看她是如何把孟子培养成才的。

父亲过世后,孟子和母亲的生活来源,只能依靠母亲日以继日的辛苦织布来勉强度日。

当小孟子看到集市上的生意人卖货时,他也想学会卖货技巧,把母亲辛辛苦苦织出来的布,卖上一个好价钱。

有时我们总觉得孩子顽皮,竟做些让我们生气的事儿。可我们却从未问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林肯曾说过: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

孟子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母亲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母亲让他产生了学习意识,并养成了读书习惯。

孟母没有责备在大街上吆喝的儿子,她再一次把家搬到了学堂旁。希望儿子会在“近朱者赤”中热爱上读书。但顽皮是小孩子的天性。玩和学习,如果让孩子选择,孩子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就选择前者。

当小孟子逃学回来时,孟母正在织布。她知道如果没有让儿子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做什么都只是徒劳。所以,她没有讲一句大道理,也没有打骂儿子一下。

她选择了当儿子的面把织布机的梭子弄断。对儿子说:“你学习,就像我织布一样。梭子断了,织了一半的布,无法再继续。半途而废,只能一事无成!”

小孟子或许不懂得什么叫一事无成。但母亲的做法,让他知道了:第一,母亲确实很生气。第二,不学习的严重性,就相当于断了梭子的织布机,意味着断了母子二人的生活来源,而自己和妈妈也将会被饿肚子。不学习,那么自己以后也将会饿肚子。

从此以后,小孟子开始了用功读书,成为了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母正是遵循着“养不教,父之过”的信念,在教育儿子的道路上,一直做着换位思考,一直在用儿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正确教育、引导他。

小孩子,其实是很简单。他只在乎他所在意的东西。

如何从我们觉得,转变成让孩子觉得的真正的教育 ——这才是古人要带给我们的育子理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607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