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三问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法国画家保罗·高更曾创作过一幅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哲学的“终极灵魂三问”。这三个问题自从柏拉图提出后就成为从古至今各方神圣一直争论的问题。它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考虑的完全是人的问题,以人的自由意志为核心。
1、我是谁?
灵魂三问的第一问是我是谁。如果单指个人的姓名,这个问题其实简单得很。但如果这么解答出来,又略觉遗憾。因为无数思想家都曾追问过自己,自己是谁,为什么存在等等。
这个可能是个人生哲学问题。
2、我在哪?
灵魂三问的第二问,我在哪?从地理空间上,我们的答案可以是我在家,我在公司,或者我在学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这个答案没有毛病,也确实如此。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所身处的地方也绝不只有周边环境。
我在哪,也可以看作我们所在的社会环境,身处的阶层来看。
3、我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可以回答,我哪里也可以不去。我在原地与在异地,其实都是一回事。我并没有因为去哪里而改变。我只要往内在走就好了,内在是唯一与万法主体链接的渠道。因此我要到哪里去呢,我需要把我去掉,回归真我,同于自然,顺其自然;同于大道,与道同行。
总结
灵魂三问,其实,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可能会在回答的方式上不一样,可能会在答案上不一样,也可能会在思考上会不一样。虽然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一样,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过好我们有限而又美好的人生。
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自从柏拉图提出后就成为从古至今各方神圣一直争论的问题。它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考虑的完全是人的问题,以人的自由意志为核心。
我们不断地失去权衡轻重的判断力。而权衡轻重是哲学家们擅长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在得知他在海难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的时候淡淡地说:“命运让我成为少点拖累的哲学家。” 这样的反应让“哲学的(philosophical)”这个词代表了镇静、深谋远虑和坚韧刚毅,简言之,能权衡轻重。
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我们所称的“哲学史”包括了由千百年来为解决人们愚蠢这个问题的种种努力和尝试。比如古代雅典,苏格拉底特别关注人们思想混乱的问题。他感觉到人们并不了解一些关键思想的确切含义比如勇气、正义或者成功即便人们总是用它们谈论人生。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套方法(现在还以他的名字命名),通过故意唱反调用来明确你的想法。目的不是要改变你的想法,而是测试你用来指导人生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脚。几十年以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试着让我们面对大问题更加自信。他认为最好的问题是问一个东西有什么用。
在很多著作里他都这么做,他问道:政府有什么用?经济有什么用?金钱有什么用?艺术有什么用?换做今天他可能鼓励大家问:新闻媒体有什么用?婚姻有什么用?学校有什么用?色情作品有什么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