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平台能力的沉淀,在组织架构向扁平化、年轻化和灵活性变革的过程中,永辉将“战区制度”调整成了“省区制度”,其次是区域自治能力的提升,基于扁平、灵活、年轻化的组织架构,平台给予了省区更充分的自主权,一线作战人员拥有了更强的主动权。
永辉生活是永辉旗下主打“生鲜电商即时配送到家”的APP,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性价比的新鲜食材、品质商品和贴心的消费服务体验。永辉超市于2015年上线永辉生活APP,通过全渠道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购物体验。
疫情之下,生鲜电商大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熟悉网上买菜。生鲜电商爆火背后,是刚需、高频的生鲜消费需求。这是个万亿级的大市场,也因此引来了各路资本和英雄纷纷布局该赛道。
生鲜电商风起云涌之下,但生鲜市场整体格局未变。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大卖场和超市仍然是重要的生鲜购买渠道。与此同时,新兴渠道如新零售、O2O平台、社区生鲜等凭借着购物便捷、体验良好以及到家服务等因素,在快速推进市场渗透的同时收获了一批忠诚的消费者。
但无论是主打“生鲜”品类的商超亦或是新零售,起步于福州的永辉超市(601933.SH)无疑是绕不开的。作为国内率先以“生鲜品类”作为差异化经营战略的连锁商超上市公司,永辉超市所拥有的400多亿生鲜销售体量是其他公司都不具备的,生鲜没有规模则做不了供应链。其生鲜品类收入占比连续十年在40%以上。
如今,在全国拓展线下门店、夯实“到店”业务的同时,永辉超市也在不断 探索 新零售,发力线上线下全渠道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活消费需求。
2020年恰好是永辉超市成立的第20个年头。站在20岁的路口,主打“生鲜为王”的永辉超市,又该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生鲜赛道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进一步发挥“到店”和“到家”业务协同优势,迎接下一个10年、20年呢?
一
破400亿
永辉超市“生鲜之王”的名号源自于20年前。彼时,以麦德龙为代表的外资超市已经在福州开业,且颇受民众青睐;福州当地政府则在大力推进“农改超”(将农贸市场改造成生鲜超市),希望借此改善市容市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一边是强大的竞争,一边是“农改超”的 历史 机遇。众多本地超市选择参与“农改超”寻求发展机遇,永辉超市也是在那时入场,成为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企业之一。
永辉超市店内布置
2000年7月,永辉超市在福州市屏西路开出了第一家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农改超”超市,超市中“生鲜区”的经营面积占据整个超市的50%~70%。自此,生鲜成为永辉超市的一大特色。2002年9月,国务院七部委联合检查组考察永辉超市时,更是将其誉为中国“农改超”的开创者,并提倡在全国范围推广“永辉模式”。
如今,生鲜已经成为永辉超市的王牌品类。根据公开数据,永辉超市门店平均生鲜经营面积达到 40%以上;行业生鲜损耗率约为20-30%,而永辉超市生鲜损耗率仅为3-4%。2019年,永辉超市生鲜及加工业务实现营收414.4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7.25%,显著高于同行公司。近十年来,生鲜及加工业务在永辉超市营收中的占比从未低于40%,这在所有商超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400多亿销售体量的背后是供应链。没有销售体量做不了供应链,而没有供应链能力支撑也无法扩大规模。
“生鲜之王”的背面就是供应链。
二
20年积淀
生鲜行业中最大难点在供应链。生鲜供应链建设周期长、耗资大,见效相对慢,因此许多生鲜销售商往往选择采取外包或者联营方式,将供应链的重任交给成熟的第三方运作。
但是,永辉超市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自成立以来,永辉超市就一直在不断构建自身的供应链,致力于将原先极低标准化的生鲜体系升级为标准化的现代化供应链。所谓标准化,最基本的,一方面是指要根据产品外观、口感等进行品质分级;另一方面是指分拣、包装、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 *** 作。
永辉超市春节保供应
在采购端,围绕“品质、品牌、源头”三大核心原则,永辉超市建立了“源头直采+区域直采+自有品牌”的三重模式,并成立了专门的买手公司,建立三大层级采购体系,降低采购成本,压缩流通环节的费用,减少长尾商品损耗。
而在物流端,永辉超市通过产地直发、集成配送等举措,形成了“基地—物流中心—门店”的扁平化供应链体系,最大程度上缩短配送时间,保证货品新鲜程度。
以香蕉采购为例,永辉超市直接与获得质检机构SGS或中检认证的蕉园合作,买手团队遍布海南、广西、厄瓜多尔、菲律宾等国内外香蕉产区。同时借助加工仓,永辉超市可以运用现代化的库房存储保鲜技术把控香蕉品质。今年6月份,最高日出货量可达万件的香蕉加工中心四川彭州仓已经正式启用。
根据永辉财报,截至2019年底,永辉超市的物流中心配送范围已覆盖全国28个省,在全国已拥有19个常温仓、11个冷链仓,总运作面积60万平方米。
永辉物流
随着经营体量和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近些年来,永辉超市也开始,及有能力布局全球供应链。
2016年,永辉超市深化与达曼国际、东展国贸的合作,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2019年永辉超市设立一二三三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打造S2B全球消费品供应链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国外直采商品进口效率。
据兴业证券测算,永辉超市过去15 年来,已在全链条的供应体系打造上投入超 50 亿元。同时,永辉超市通过创新应用内部合伙人制度、赛马机制等管理方式,培养出一大批对生鲜产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掌控力的生鲜人才。
三
差异化
永辉超市于当下市场最厉害的一点是,构建了一套领先行业的生鲜运营能力。这套运营能力的背后则是基于生鲜品类做差异化经营眼光,以及20年发展所积淀的人才体系。
这既是巨大的门槛,也是永辉超市能持续增长的动能。
众所周知,生鲜是刚需、高频次的消费场景,能够明显吸引客流,带动商超门店活力。东兴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有44%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水果,有37%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蔬菜,有36%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肉禽蛋。这样的消费习惯,正是永辉“借生鲜盘活超市”的经营逻辑。
2003 年,永辉超市销售额达 10 亿元,名列国内零售百强之一。但手握生鲜利器的永辉超市并不小富则安。借助在生鲜品类上的差异化优势,永辉超市在2004年落子重庆,开始向福建以外扩张。
重庆人口密度高、消费市场广,且在当时商业地产资源丰富。永辉团队依据重庆实况,在超市的经营模式上进行了调整和创新,突出永辉“农超对接”的模式,最终通过新鲜安全、价格便宜的生鲜商品成功打入重庆市场。
在生鲜品类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不仅为永辉超市敲开了重庆市场的大门,更让永辉超市顺利走向全国。2009年,永辉超市为庆祝门店数突破100家,举办了“百店同庆”大型促销活动。截至2020年6月30日,永辉超市已开业大型门店合计941家,筹建中的门店197家,突破1000家大关指日可待。
从区域向全国扩张的同时,永辉超市保持着稳健的发展节奏。自2010年上市至2019年,永辉超市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9.89%,保持了长期稳健的增长能力和盈利能力,营收规模距离千亿元大关也只有一步之遥。
永辉超市2020Q1财报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6月份发布的“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中,永辉超市以全年销售931.50亿元(含税),销售增长率21.3%的成绩位居2019年中国连锁百强第六位,也是前十强中销售同比增长最快的企业。
四
新格局
据欧睿数据预估,2020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可超5万亿元,驱动增长的一大动因就在于疫后生鲜电商的崛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预计2020年可达2638.4亿元。
尽管当前生鲜电商在整个生鲜零售市场的渗透率仅有5%左右,但经过疫情对线上消费习惯的培育,线上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生鲜销售渠道之一已经毋庸置疑。面对新挑战,面对更广阔的未来,永辉超市要如何把握新兴消费群体,如何顺应新的消费趋势?
永辉超市在20周年内部信中给出了答案——提升 科技 支撑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大“线上店”投入,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打造“手机里的永辉”。
一方面,永辉超市正持续通过云化、智能等技术手段完善数字化门店建设,提升门店管理效率及用户购物体验另一方面,永辉超市也在通过建设线上线下全渠道营运营销平台,全力支持到家、到店业务。在重庆、成都、福州这三大标杆城市,永辉超市以“永辉生活”为抓手、营销为驱动,打通供应链资源、聚焦履约基础能力打造,全面推进全渠道数字化转型战略。
财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永辉超市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永辉生活app更是实现大爆发,3月份永辉生活app占到家业务比重已提升至56.86%。
永辉超市618战报
今年618期间,借助永辉生活以及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永辉的“到家”业务已覆盖24个省137个城市共计1117家门店。6月18日当天,永辉“到家”业务GMV增长超过去年同期4倍,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生鲜超市先行者”到“生鲜之王”,永辉扎根生鲜零售已有20年。伴随着疫情之下生鲜电商的崛起,这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市场足够大,行业则比较分散。有能力建立线上、线下两端竞争力的企业,未来,可能会迎来新一波发展。
永辉超市在线下已建立很强的经营优势,永辉的生鲜品牌已经建立了。无论是做线上还是线下,生鲜是一个供应半径短,都依赖线下门店支撑、依赖供应链支撑的品类市场。
因此,当永辉从线下走向线上,开始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时,它的优势还是很明显。
对于永辉来讲,多业态、全渠道,以及密集网点和背后的供应链、人才梯队优势,构成其发力市场的基石。
由此,当生鲜品类线上端步入快速增长通道之时,其实,永辉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受益者。这将是永辉的一个机会,既可以分享线上成长机遇,也可以扩大其线上线下生鲜市场总体份额,进而整合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