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外国品牌进入中国营销失败的案例?

有哪些外国品牌进入中国营销失败的案例?,第1张

佐丹奴服装营销案例分析港资品牌“佐丹奴”在90年代初开始进驻国内市场,短短几年里,其专卖店数量发展迅猛,而且其销售和利润率都跃居同行业榜首,成为成功实施品牌战略的经典之作。现在在走下坡路了。

有消息称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计划在芝加哥地区大规模裁员,裁员人数达一半以上,被裁掉的员工将在4月6日前离开公司。联想在声明中称,本周的确计划缩减摩托罗拉在芝加哥地区的业务,但本次裁员人数实际还不到联想全球员工总数的2%。1987年,摩托罗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一款“3200”型号的移动电话让摩托罗拉在中国被人熟知。在那个年代,手持摩托罗拉3200“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时间又过去了7年,由于移动电话业务的快速增长,摩托罗拉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3,收入达220亿美元,利润接近20亿美元。2005年,摩托罗拉开始进入衰退期,业绩开始大幅下滑。2008年,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加速了摩托罗拉走向衰落的速度。

这一年,iPhone 3G正式上市,智能手机时代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伴随苹果、三星等新一代手机品牌的诞生,摩托罗拉逐渐被市场引领者甩在身后。2014年,联想集团斥资29亿美元从谷歌手里收购摩托罗拉也依然未能力挽狂澜。时至今日,已是摩托罗拉正式进入联想的第四个年头,这四年来,除了保有一部分消费者的情怀,摩托罗拉早已失去了市场地位。被市场抛弃的不止摩托罗拉,还有另一位曾叱咤风云的手机霸主——诺基亚。2004年,被称为历史上全球销量最多的三大手机,除了排名第三的摩托罗拉V3,前两名分别是诺基亚1100和诺基亚3210,销量分别是2.5亿台和1.6亿台。2013年9月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三年合约到期后诺基亚回收了手机品牌。2017年年初,诺基亚带着它新推出的“情怀产品”Nokia6宣布回归,但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诺基亚的粉丝们发现,这款备受期待的新产品很难与当下手机市场的巨头们抗衡。最终这款独家在中国市场首发的产品,遭遇大面积遇冷。在昔日手机巨头陆续倒下时,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在国外强势崛起了。从2003年开始,中国手机品牌华为的名字与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运营商联系在一起。华为最初进入的国际市场主要是亚太、非洲和中东国家,在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后,开始选择发达国家市场进行突破,先是切入欧洲腹地,之后开始进军美国市场。

今年1月,OPPO宣布进军日本市场。根据此前OPPO CEO陈明永透露,下一步OPPO还将进入欧洲市场。但对专利重视度极高的欧洲市场,进入门槛也更高一些。相比华为和OPPO,小米进军海外的时间更晚。2014年,小米将首站选在印度。取得不菲成绩后,开始进军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尼等市场。2017年,小米的产品和营销逐渐走向成熟,尤其在专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后,开始踏入欧洲市场并加速进入美国及周边其他发达地区。与OPPO同属于“步步高系”的VIVO,海外扩张路线与OPPO比较相似,首站也选择了泰国。之后相继进入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印尼、印度、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根据VIVO计划,2018年年初将进军非洲市场,陆续和深化拓展欧洲与非洲市场。

有分析称,东南亚地区目前正处于智能手机普及阶段,需求量大。再加上“一带一路”与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相关政策落地,东南亚市场相比而言更容易打开。中国手机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东南亚市场对于中国手机品牌的吸引力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南亚手机市场的电信运营商势力不像美国市场那样强大,竞争相对开放。此外,苹果、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在东南亚较为弱势,导致其他厂商机会相对均等。雷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将印度选为突破国际市场的第一站,首先考虑的是印度的人口红利和由此带来的市场规模。另外,印度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还较为温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4520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