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
日前,金立的供应商欧菲科技表示,金立欠款6亿余元且逾期两个月以上,目前公司已停止向金立发货。
金立的资金链危机被坐实。其表示,由于供应商的断供导致资金无法回笼,对方申请的财产保全措施导致金立无法出售资产以套现,短期内难以还款。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在接受采访时承认,金立的资金问题是由于2016年和2017年营销费用和投资费用投入超限,其中营销费用就60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手机行业内先供货后结算也是行业惯例,尤其对于这些大品牌来说,其采购量大,资金量充足,供应商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通常都会允许品牌方先拿货。不过,一旦手机厂商遇到资金问题,如果所有供应商一起来讨要货款,就会带来连锁反应。
具体在金立的表现为:金立无法偿还货款,因此供应商申请冻结其财产,并停止供货,导致金立无法依靠出售资产和手机获得回笼资金,金立也就无法在短期内还款。刘立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整个资金链危机的过程中,只有欧菲科技一家重要供应商停止供货,受其影响,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份货款回笼下降较大,欧菲科技断供45天影响了至少30亿元货款回笼。”
目前,经欧菲科技等供应商申请,金立在微众银行、南粤银行持有的股权、刘立荣及其妻子名下的数家公司股权和房产等被查封保全。金立回复欧菲科技表示,“短期对公司没有还款计划”。
手机营销策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创始人D.E舒尔茨曾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惟有“渠道“与“传 播”能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渠道的作用在我国手机市场显现的十分突出,大量的手机库存使得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完全买方市场几乎成为了现实。对于厂商来说,谁占有市 场,谁就占有先机,就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渠道是产品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是 产品生产者与市场联系的桥梁,掌握和控制销售渠道就掌握、控制了市场。 如今,手机在功能、外观、价格乃至广告等方面都趋于同质化,单凭产品的独立优势 赢得竞争已经非常困难。而渠道的差异化竞争正越来越成为我国手机生产商发展的重点 ,因而在未来的几年中,厂商的市场竞争应该在营销渠道上。 一、我国手机渠道模式发展历史 我国手机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与手机的普及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根据渠道的发展形 态和主流经销商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电信独揽手机销售市场阶段 在我国手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之初,一方面由于移动电话的价格较高、普及率较低且 用户集中在城市;另一方面由于移动通信市场被中国电信垄断,所以这个时期是由中国 电信包销的时期。销售手机的场所仅有中国电信的营业厅以及随后出现的一些小店铺, 后者则主要以经营水货手机为主。在这个时期无论从分销还是从零售的层面看,中国电 信主导着市场,在中国电信包销的状态下,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渠道体系尚未形成。 2.全国性总代理控制销售渠道阶段 这一阶段手机营销渠道变化的背景是中国电信放开了手机的销售,专业性的手机零售 店出现了,并迅速在全国一二级城市大规模涌现。在此阶段,完整的分销体系形成逐渐 形成,全国性总代理控制了手机的销售渠道,成为主宰手机市场的主力。 3.多种销售渠道模式并存阶段 这一阶段渠道模式的变化源自于国产手机厂商的迅速发展,即从2002年开始由于国产 手机厂商进入市场,得不到全国性总代理商的支持转而以省级分销体系来打破国外品牌 对全国分销体系的市场垄断。随着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全国性总代理的地位开始 下降,此外,该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种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兴起,而终端零售 商的数量和销售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从2001年开始家电 产品的专业连锁企业开始进入移动电话销售领域,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依靠和家 电厂商合作的历史优势开始以国产手机销售为突破点,向移动电话的渠道渗透。同时有 的代理商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品牌零售连锁店,构筑强大的终端网络。而运营商在销售 中的地位重新增强,另外大卖场的模式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出现。 二、我国手机市场渠道成员的构成 我国手机市场的渠道成员主要有生产厂商、代理商、零售商和运营商。 1.生产厂商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发展到2002年的 37家,厂家的手机已从“资源”产品变成普通产品。生产厂商也从原来所处的产业链的 龙头地位逐步退出,而逐渐被渠道商和运营商所牵制。在目前的状态下,在中国手机市 场上随着产品的同质化、价格的快速跟进化、渠道的公共化、推广的雷同化,已迫切需 要所有的手机制造商正确认识到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摆脱过去和市场、业 务脱钩的做法,充分发挥整个手机产业链条协同作战的能力。 2.代理商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手机普及率迅速提高,市场容量扩展很快。目前,中 国手机市场的容量超过2亿部。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手机生产商往往没有能力也没有 必要直接将手机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手机经销商、代理商就成为必须。 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机卡分离和大量国外品牌的手机涌入中国,出现了像中邮普 泰、天音、蜂星这样的全国性总代理商。手机代理商也可以说是终端渠道商,它们的崛 起几乎完全是与国外品牌在中国的业务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全国总代理是 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部门,也是国际品牌手机的受惠者。我国的手机分销体系一直沿 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建立起来的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市县代理三级分销体系。国 外手机厂商一直是大代理商的合作伙伴和主要业务提供者。 由于手机厂商们日益对传统的层级代理制不满意,传统代理商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消 失。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冲突时时发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各种分销模式共 存,但毫无疑问的是曾经主导中国手机渠道的层级代理制已经不再是市场主流了。 3.零售商 中国手机零售商有专业零售商、家电连锁店、专业连锁店、综合型卖场(商场、超市) 等。2001年开始,手机销售渠道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该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种销 售模式和销售渠道兴起,零售终端的数量和销售规模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以北京、上海 为始,中国的手机市场出现了例如迪信通、协亨电信、中复电讯这样规模和资金实力都 比较强大的专业手机连锁零售商,而家电产品的专业连锁企业也开始进入手机销售领域 ,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依靠和家电厂商合作的历史优势,开始以国产手机销售为 突破点,向手机的通路渗透。同时也有代理商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品牌零售连锁店,构 筑强大的终端网络。同时,网上销售商场及超市等销售渠道也开始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传统零售终端的销售日益下降,消费者购买手机日益集中到这些连锁店和大卖场之中 。 4.运营商 在移动通信行业发达的国家,服务供应商(即中国的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往往牢牢控制着移动电话的销售渠道,但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它的零售和分销却是 两个分离的独立体系。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网络服务供应商通常从诺基亚或者摩托 罗拉这样的手机制造商处大批量的购买移动电话,然后将手机和相应服务配套体系一起 销售给消费者本人。为了吸引用户,供应商往往推出大幅折扣手段,将手机本身的价格 压低,将利润点转移在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上,通过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费用来赚取 利润。在中国,从2003年开始,移动通信运营商与手机制造商的密切合作又开始逐渐发 展。运营商在手机产业链中的龙头地位越发显现,手机定制、手机捆绑销售使得运营商 直接介入手机的市场营销,对手机的功能、价格、应用也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三、我国手机市场渠道发展的新趋势 在手机销售越来越像普通快速消费品的趋势下,大卖场模式开始走俏,以通过销售量 上的优势获取利润。此外,传统的IT分销商也杀入手机分销市场。尽管目前IT分销商在 手机销售方面还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但强大的渠道覆盖能力已对传统经销商构成威胁。 未来的几年之内,手机渠道可能有以下几个变化趋势: 1.渠道扁平化发展趋势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使顾客拥有了自主权,顾客的目标成为企业交易的价值所 在,因而现代营销的核心也已经由对产品功能的诉求转变为对顾客价值的诉求。这就要 求厂家与消费者有更直接、更快捷的沟通,而其它渠道成员产品推广功能的下降和经销 利润空间的缩小、厂家对渠道辐射力和控制力的更高要求,使渠道只能变得越来越短。 渠道扁平化作为一种销售模式,简化了销售过程,缩短了销售成本,使企业有较大的 利润空间。扁平化并非是简单地减少哪一个销售环节,而是要对原有的供应链进行优化 ,剔除供应链中没有增值的环节,使供应链向价值链转变。因为渠道扁平化的实质是削 减冗长无用的环节,提高渠道运作的效率,在厂、商、用户间构筑一个完整、有机、高 效的网络体系,使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这个网络同厂家、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 手机从手机厂商到最终消费者,在经过渠道层次的传递之后,约有高到15%—20%的利 润被中间渠道抽取。压缩中间渠道,自然也就意味着厂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我国手机市场已经处于渠道扁平化的阶段,并正在继续。渠道进一步扁平化,以降低 渠道成本,控制零售终端已经成为手机销售的成功的根本点,因此,对于国际品牌手机 厂商来说,要花大力气去推行区域代理制,减少渠道中间环节,以降低渠道的中间成本 。但是,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则要注意到渠道不能无限制的扁平化,物极必反、渠 道过于扁平化反而会导致手机厂商在渠道上面的成本加大,因此厂商需要考虑效益和效 率的平衡点。 2. 渠道多元化发展趋势 由于手机消费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开始多元化(商务人士、学生、农村消费者等等), 从而产生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消费习惯的多元化。有的消费者喜欢到手机专营零售店购 买,有的愿意去手机连锁超市,还有的可能更乐意到综合性的电器大卖场,不一而足。 如果要覆盖到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自然就要相应发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多元化的渠道模式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我国的手机市场渠道正处于一 个由厂商、代理商主导转为由零售商、运营商主导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将 会考虑如何有效地规避各种不同渠道模式的风险,降低这些渠道模式可能带来的利润损 失等问题。而多元化的渠道模式正是这个过渡阶段中的权宜之策。 3.渠道的中心化 目前整个手机产业链还基本上是以制造商为中心,由他们来组织研发、生产和销售。 但随着渠道商的市场力量越来越强,可能将来他们会取代今天制造商的地位,成为产业 链的组织者。当然,这需要很多条件。第一,渠道商的专业化程度。当市场需求日益多 样性,消费者日益多元化,谁能最了解消费者,谁就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从而 成为产业链上的决定力量。渠道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最近,这是它的天然优势。但目 前的渠道商的专业化程度还不足以全面、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第二,研发 、生产的标准化。只有当研发和生产都标准化之后,这些资源才能够比较容易地从市场 上获得,作为“外行”的渠道商才不会受制于人。 4.运营商介入手机终端 中国联通为了确保CDMA的推进,不得不亲自出面救市,以包销的方式向手机厂商采购 大批量的CDMA手机来供应市场。中国移动为了推广GPRS业务,也向东信、摩托罗拉等一 次性采购了百万台以上的GPRS手机。而中国移动更是在最近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法规 ,拿到了手机销售牌照,并准备正式进入我国的手机渠道。 作为一股新势力,运营商的加入加剧了手机渠道的竞争与复杂性。国产品牌要向国际 品牌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必然需要激发渠道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手机大卖场等的市场地位日益凸显 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店加入手机零售市场给手机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家电连 锁店对原有的手机销售渠道产生了根本的冲击。其覆盖面广、进货量大、经营灵活等优 势,是传统手机经销商所无法比拟的。只不过手机厂商顾及传统渠道的利益,大多只让 家电连锁店包销部分机型,暂时缓解了矛盾。否则很可能造成急速膨胀的大卖场渠道迅 速取代原有代理商的情形。 我国手机渠道的新趋势不仅给渠道成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对 于那些处于弱势的渠道成员,如何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渠道结构中取得竞争优势将是其继 续发展的基础;对于那些目前处于优势的渠道成员,如何主动调整渠道、追求效率与效 用的结合并寻找其平衡点是其增强实力,确立渠道地位。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普及,手机逐渐成为大众电子消费品。我国的手机产业发展迅速,国产手机厂家经历了艰难的市场导入期后,市场占有率一路飘升,到2003年底取得}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对国内手机市场的综合调查与分析,通过SWOT工具分析了联想手机面临的竞争和威胁以及优势,并通过了解、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国产手机销售提供一些帮助。关键字:国产手机 营销策略联想 SWOT
一、绪论
1.国外研究现状
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看其能否灵活运用营销策略将各种资源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在整个60年代,营销战略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理论问题。60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小阿尔福莱德的《战略与结构》一书问世,揭开了企业营销策略问题研究的序幕。1971年,美国管理学者安德鲁斯出版了,《公司战略思想》,他首次提出了营销战略思想问题,充分阐述了制定、实施公司营销策略的分析方法。
90年代由于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已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竞争态势下,西方企业都在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更有效实现扬长避短,制定有效的竞争方略?企业如何能抢先研发出新产品、抢先生产和占领市场?企业如何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方向?
正基于此,西方各国理论界开始用新的工具、新的思路来研究企业营销策略,例如,曾一度盛行的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营销策略的再适应,它强调在环境的变化中企业营销策略的调整,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竞争优势。
国外手机企业认为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在手机这个涉及高科技的商品领域,普通的消费者没有能力准确把握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与价格之比是否合理,所以更多地倾向于认牌购买。同时,他们针对手机这种特殊商品的特点,即科技产品和时尚产品二位一体,致力于研究创新,从外型、功能、质量等方面不断改善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例如,诺基亚的主要目标消费群是中高收入的白领阶层,摩托罗拉则是以追求潮流与时尚的年轻族为目标。正是由于他们的卖点不同才能够共存,不至于你死我活,头破血流。再次,他们也重视促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提高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的营销环节。
2.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使得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建国以后则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又把发展商品经济的措施均当成“资本主义”加以反对,改革开放才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开始运转。国内在营销机理及营销管理的研究上,无论从框架体系,还是方法手段乃至观念都难于超越国外模式,基本上处于追赶型研究状态,但我国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显然在以递增的速度缩小。
1996年,国产第一部GSM手机首次面世,起步比洋品牌晚了整整十年,1999年,国产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实现了从零到3%的突破;2003年国产手机依靠营销模式的创新,推行自建通路途径成功实现了集体突围,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56%0 2004年,国内手机企业因上游零配件供货紧张、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和资金链不畅,导致企业竞争力明显下降,同时,国外手机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吸收优秀的本土渠道模式、调整产品结构体系以及实施低价价格策略厂使其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国产手机市场份额下滑到44%左右。2005年,国家颁发了3G运营牌照,移动通信产业又迎来了一个几年期的高速发展期。国产手机企业必须通过营销组合策略,在保持原有渠道及终端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营销创新,才能使国产手机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3.写作目的与意义
我国的手机制造业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手机行业中来,国内企业的数量众多,但是仍然以国外企业最具有实力,是什么使国内企业一直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都处于怎样的竞争地位,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国内企业能否通过战略的转变获得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战略集团理论能够让国内企业对行业结构和自身竞争地位有更好的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1)能够明确竞争对手的竞争位置。通过对中国手机市场各竞争对手的分析,能够将众多的竞争者划分到不同的战略集团中去,从而确立各竞争者在市场中的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
(2).分析手机行业各集团之间以及内部的竞争激烈程度。针对各不同制造企业的战略集团划分,能够确定各集团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市场依赖度,以及各集团之间的战略差异。同时还能够对企业所处集团内部的竞争程度分析,确定企业在本集团内部的相对竞争地位。
(3).为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依据。通过对各集团的移动性壁垒分析,能够为各集团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为企业选择进入不同的战略集团提供依据。
(4).为企业在手机行业提供发展建议。以战略集团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为企业在手机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
二、中国手机市场概况
1.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开通第一部手机是在1987年。1990年全国手机用户仅为1. 8万,1997年突破1000万大关,1998年,国内手机用户新增1800万,1999年新增1200万,2000年猛增3000多万,2001年新增量又超过了3000多万,我国手机拥有量达到1. 2亿,2002年中国手机市场仍保持40%的高速增长,全年手机用户轻松突破了2亿,手机销量超过6000万部,国产手机一路攀高,国内手机市场份额超过30%而2003年国内手机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市场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公布的数据,国内品牌手机在2003年取得群体性突破的基础上,首次占领了国内手机市场近55%的份额,夺得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可惜好景不长,在国外品牌的全面反击下,市场份额又急剧萎缩,到2004年,市场份额不足30%,自此以后,一路高歌猛退,连年下滑,表现出全面的劣势。截至2005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3. 9879亿。目前,我国拥有的手机量占全世界总拥有量的1/4,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消费国。
2.中国手机市场现状
(1)手机制造商
国际手机巨头的触角早已伸向中国,并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成长逐渐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其中,最早在中国落户的是摩托罗拉。俗称“大哥大”的大块头模拟机和寻呼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并一直成为身份和时尚的代名词。更多的国际手机巨头无一例外地将目光瞄准中国,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研发销售。同时,在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下,由国内的一些知名家电生产企业演变的国产手机制造商也纷纷上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有30多个品牌,生产厂商40多家。其中GSM20多家、CDMA 19家。从GSM看,手机市场保持着“寡头”格局,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飞利浦、NEC等著名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在70%-75%。其余被以联想、波导、夏新、TCL为龙头的国产手机瓜分,他们凭借政策的支持,依靠对国内渠道的熟悉在苦苦支撑,守护着国产品牌的尊严。
(2)手机分销商
手机分销商在这里包括所说的代理商、经销商和零售商,他们组成了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中国手机分销商是伴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一天天成长起来的。
1997年之前手机是随着运营商捆绑销售。中国电信当时几乎独揽了手机的分销零售。1997年机卡分离后,中国电信淡出分销和零售市场。这块大蛋糕留给了先行者,经过几年的扩张、合作、竞争形成了现阶段手机分销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爱等进口品牌为代表的三级分销制,即“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模式”。第二类是以国内手机企业为代表的借鉴家电企业分销渠道模式,缩短渠道长度的模式,“直销制”的分销体系。
中邮普泰公司得益于前身邮电器材总公司的国企背景,凭借其巨大的渠道和资金优势,稳守代理商的头把交椅。排名第二的蜂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分销商,它在中国做大也是因为它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两家手机领袖的全国一级代理。排名靠前的还有深圳天音,利用民营资本拓展,灵活、高效的渠道及先进的管理,令业界侧目。现有各代理商己经羽翼丰满,二级分销网络的建设也趋于完善。所以在分销渠道上做洋手机,一级代理的大型代理商基本上控制了手机分销市场。目前,国资、民营、外资三种势力在手机分销市场上三分天下,他们把数以百万计的手机覆盖到全国市场,到达零售层面。还有就是以苏宁、国美等大鳄为代表,利用全国大连锁,强势介入手机零售领域,凭借其庞大的下货能力与厂家直接签订大单,通过其全国星罗棋布的卖场,优质的服务,还有不小的价格优势蚕食各个主要市场,是一股庞大的力量。目前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成为无论是本土代理商还是零售商喊打,阻击的对象。
(1)基本情况
手机一族中男性比例较高,青壮年为主。手机一族中男性占55. 1%,女性占44. 9%,男性多于女性。拥有手机者60. 5%为25-45岁的青壮年。
消费者关注方面。消费者对质量、功能、价格、款式、服务的关注程度不一。69. 6%的消费者把质量放在关注程度的第一位,20. 8%消费者把款式放在第一位,10. 9%的消费者把价格放在第一位,5. 6%的消费者把服务放在第一位,还有6%的消费者把功能放在第一位。手机信息来源、购买地点、心理价位方面。消费者了解手机的信息渠道分散,电视排在第一位,另外“户外广告”,“报纸”,“亲友介绍”也是主要信息来源。自己购置是手机消费的主要来源0 81. 4%的消费者目前使用的手机是自己购置的,单位配发和亲友赠送等来源合计15. 9}'0。超过六成消费者愿意接受价格在1000——2000之间,愿意接受1000以下和2000——2500的价格的消费者不相上下,另外有9. 9%的消费者愿意接受2500以上价格的手机。(2)品牌认可度
消费者品牌认可度。品牌认可度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对手机市场各种品牌的了解程度做出可以评价的比例。消费者对各品牌手机质量、功能、款式、服务的认可是各品牌的无形资产。调查显示国外主要品牌认可度明显高于国内品牌认可度。比较好的品牌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飞利浦。
(3)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消费体验和各方面的消费信息在参考其他品牌后对自己使用的手机品牌在质量、功能、款式、服务等方面评估较好的比例。表现较好的品牌仍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可以看出,首先国外主要品牌由于进军国内市场较早,经过多年的经营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较高的认可度。国内主要品牌起步相对较晚,绝大部分品牌没有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从消费者实际使用国内品牌手机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对国外主要品牌的满意度依然高于国内主要品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