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建自主品牌的主体,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创建自主品牌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一是“无能力而为”。有些企业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总认为企业没有做到那么大,考虑品牌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满足于贴牌生产,借船出海,对创建自主品牌漠然置之;二是“有能力而不为”。这些企业小富即安,缺乏创建自主品牌的热情和长远设想,通过贴牌生产,外商嫌走了利润大头,毫无怨言,表现出一种出奇的无奈、温和与顺从。
选择OEM生产方式有利有弊。采取OEM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在较高制造平台上起步,产品得以畅销并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采取OEM生产方式的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加工费,造成我们生产的许多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与产值利润不成比例。
我国的工业企业应把OEM生产方式作为提升加工技术水平的一个过渡期,而且这一过渡期越短越好,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拥有自主、设计、研发、品牌及市场的自主品牌建设系统。
2、立志建百年企业
世界级品牌都有相当长的历史。如法国巴黎梦特娇(创建于1880年)、美国可口可乐(1886年)、美国“吉列”剃须刀(1895年)、法国路易·威登(1896年)、美国“宝洁”(1905年)、瑞士劳力士手表(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1908年)、法国“雪铁龙”(1913年)、美国“波音”(1917年)、美国“万宝路”(1924年)、瑞士“誉巢咖啡”(1938年)……与上述企业相比,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缺少这种建百年企业的志向。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增强办好百年企业的勇气和耐心,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做好应变市场竞争和面对挫折的准备。
3、重视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我们已经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在许多领域,我们的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品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能为世界上的许多顶级品牌OEM生产,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我国品牌建设的致命要害。
以劳动密集型的家具生产和销售为例,在家具生产最集中的广东省,尽管有企业6000多家,但专业设计师不足600人,很多企业靠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缺乏原创性。所谓的创新,也只是临摹或改进国外的设计,由于没有从设计专利上下功夫,产品缺乏独创性,不仅让国外家具商挣足了利润,还要经常面对“反倾销”的指控。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建和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2002年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研究开发活动的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有0.75%。而据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低于销售收入的3%,企业就会缺乏长远发展的潜力,如果低于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极易被淘汰。
4、走出低价竞争
中国许多企业的领导者有一种“薄利多销”的思维定势,企业过多考虑降低成本,包括加工成本、人力成本等,却忽视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这种经营模式的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产品缺乏特色,共同挤在了价值链的底端,陷入恶性竞争。
当然,低价竞争也不能一概反对,为了实施品牌战略占领市场,低价确实是一种重要的策略。但长远看,必须进入高端市场,企业才能持久发展。
5、建立品牌支撑体系
培育自主品牌,单靠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要建立科学的支撑体系。
第一,品牌塑造。包括品牌的定位与命名、设计与发布、推广与传播、管理与延伸、评估与提升等多个层面,它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品牌定位与命名,即为特定品牌确定适当的市场定位,使商品在顾客心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当某种需求一旦产生,人们会先想到某一品牌;而命名则能为品牌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品牌设计与发布,是指按照确定的品牌形象对品牌进行一系列包装设计,并通过特定渠道向外界发布的过程,不仅包括形象和标识设计,还包括产品、服务、价格、包装发布等在内的内容设计以及系统设计。
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对已经进行包装设计和对外发布过的品牌,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市场以及消费者进行广泛宣传。企业通过广告、销售终端、公关、促销等各种方式推广品牌时,应该让每一分钟的传播费用都能产生最大的传播效益。
第二,品牌管理。主要是对已有品牌的管理,对内是以品牌为核心目标进行组织结构建设,制定相应的品牌文化,并通过企业文化内涵影响外部客户;对外是实现与顾客的立体化沟通,加强顾客对品牌的记忆、理解、认同和忠诚。品牌的管理还包括现有品牌资产的日常管理。需要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品牌评估与提升。它是通过一套科学的方法对品牌价值做出合理准确的估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
二是进行品牌延伸。品牌的持续成长离不开合理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利用某一成功品牌从现有产品扩展到其它产品,借助成功品牌的影响,快速启动新产品市场的行为。因此,品牌延伸是借力使用、省心省力之道。借助已成功的品牌,就好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率大大增加。中国的海尔、美的、春兰、联想、TCL等产品,运用品牌延伸策略,取得了成功。
品牌延伸策略主要有一牌多品、一品多牌、单一品牌、多品牌、次品牌、副品牌等。以一牌多品为例,其本质是对原品牌形象和个性的克隆。这不仅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费用迅速打开市场,也有利于企业树立形象。例如,金利来通过一牌多品战略形成领带、西装、衬衫、T恤、内衣、皮具等系列畅销产品,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当然,一品多牌不是无度扩张。如果不讲成活率的粗放延伸,最终将导致母体品牌的忠诚度、美誉度下降。品牌延伸要切合企业实际,量力而行,切忌“消化不良”和“虚胖”,要控制延伸的“速度”和“长度”。品牌的合理延伸应该是活一个,成一个,而不是生一片,死一批。
第三,品牌维护。近年来出现的苏丹红事件、不粘锅事件、巨能钙事件,有些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有些则是新闻报道不实,这些都曾使一些企业和品牌一度陷入困境,产生了危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其后果可能使组织及其产品品牌、资产和信誉造成巨大伤害。
品牌维护要注意品牌核心价值的维护和巩固,一旦某个品牌受到伤害,发生“信任危机”,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从容应对,重塑诚信。否则,品牌的信任度、忠诚度将大幅下滑,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6、企业负责人应是创品牌的领军人物
创造自主品牌是企业长期获利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因此,企业品牌的领导者应是营销方面的顶级高手。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品牌领军人物,通常应是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精心打造自主品牌。
7、借奥运商机推广品牌
企业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推广自己的品牌,在发达国家早已司空见惯,而我国的企业界却很冷清。中国参与体育赛事营销的当属健力宝赞助北京亚运会,虽然是开了个好头,但此后十几年却少有人问津。
体育营销不等于赞助和捐赠。事实上,体育赞助是指企业和赛事之间以支持和回报交换为中心、平等合作、共同得益的商业行为。其中“支持”和“回报”的交换是中心。因此,赞助绝非只是“卖广告”或“冠名权”,而是双方资源重新配置的深层次合作。有人统计测算,投入体育赛事营销,其回报率是普通广告投入的3倍。
也许企业还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中国电视广告“标王”大战虽然争夺了好几年,但很少见到外国知名品牌的参与,对企业宣传动辄一掷千金的跨国公司不屑于“标王”之战,恰恰说明了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差距。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最近我们看到一批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8、注重品牌文化建设
品牌建设中的文化缺失,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弱点。品牌文化是指品牌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形态,凝结在品牌经营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品牌的要素之一是忠诚度。顾客的忠诚度一旦形成就很难受到竞争产品的影响,而忠诚度主要来自于品牌的文化内涵。
可以预见,中国创建自主品牌的步伐将迅速加快,中国企业跻身世界顶级品牌之列不再遥远。中国企业界应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创建出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企业缺乏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识
从生产环节上看,很多企业集中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鞋业、食品、五金、玩具等。在这些企业中贴牌生产十分普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主技术,但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又没有什么风险,因此比较热衷。据一份广东东莞市2004-2005年对企业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建的压力和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是 “科技企业”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动意识。试想这些科技企业都没有创新冲动,其他企业就更难以让人期待。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没有形成互动
我国产业集群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有了很大发展,且产生一些基于制造工厂意义上的知名区域品牌。但是许多区域集群缺乏对区域品牌重要性的理解,对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够,使我国区域自主品牌建立处于不理想的状态。有些集群企业依托区域品牌和区域技术支撑体系,相互模仿,不注重创建品牌, “搭便车”心理强。企业自主品牌对区域品牌没有形成更有力的支撑,没有形成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的效果,从而使集群品牌衰落下去。如在金华火腿业和景德镇陶瓷业这两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品牌之下,几乎没有知名的企业品牌。江西景德镇陶瓷业由于没有做强单个企业品牌,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淡薄,使其业主地位遭到佛山、潮州等地的挑战。其结果是,2004年“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
企业界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
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与人才,使企业缺乏打造品牌的理论和经验。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品牌高度雷同。我们品牌数量很多,但是核心价值不清晰、缺乏个性、品牌气质趋于雷同;品牌不带来销售。很多品牌非常有名,却没有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没能在消费者内心根植品牌的核心价值,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持续的销售,其后果就是广告一停,销量马上就下滑;品牌防御性很差。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马上垮掉,甚至是内部人事的变动也会导致品牌的贬值;品牌价值难以获得持续增长。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如何打造自主品牌缺少一个清晰完整的体系认识,从而造成了企业做品牌的盲目性,花巨大成本做了大量的广告,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品牌的建设没有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没有进行长远有效的规划。曾风光一时的标王 “秦池酒”和“爱多 VCD”昙花一现,不久就在市场上消失了,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自主品牌创建应当制定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和融合企业的一切营销价值活动,同时以品牌化战略和品牌架构,不断推进品牌资产的增值。
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历来就缺乏商标及品牌的保护意识,从而造成了缺乏对品牌的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缺乏对商标的保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许多很有市场前景的商标被国外公司抢先注册,产权落到他人之手。其中不泛“英雄”金笔、“红塔山”香烟和“康佳”彩电等国内著名品牌;与外商的合资中没有重视民族品牌的保护。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或收购我国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品牌,将其放置高阁而培育自己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使我国许多有成长潜力的自主品牌被封杀。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加上长期计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品牌建设的完整体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没有积极的引导企业品牌建设,从而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创建品牌的良机。
1、渠道成员之间存在冲突影响合作
由于渠道成员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因此在企业实际的渠道管理工作中,渠道冲突常常可能发生,难以达成有效的合作。渠道冲突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关于销售回款的冲突。一般来说,企业都希望各个分销商尽快回款,以达到自身加快资金周转的目的。
然而,就各个分销商来说,却希望尽可能地拖延付款时间,甚至发生恶意地占用、拖欠等现象,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坏账和呆账,销售业绩难以转变成实际收入。
2、渠道运作存在多方面不确定性
渠道运作中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一般是通过影响企业的产品库存给营运资金来带影响,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的内部生产往往涉及到多种工序、多个部门,需要全体员工分工协作才能够完成,工序越复杂,涉及部门越多,内部生产的不确定性也就更加严重,不仅拖延时间,更造成了资金的挤占。
②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市场需求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商品市场供应充足,物资丰富,消费者的理念也与时俱进,消费习惯逐渐多元化,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出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容易造成产品积压的局面,造成销售渠道资金占用严重。
渠道管理工作包括:
①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②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③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供产品服务支持。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