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传》:现代营销之父的人生故事

《菲利普·科特勒传》:现代营销之父的人生故事,第1张

今日解读第1到第10章。

这一部分侧重于对作者的介绍,故事性更强一些,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和观点是穿插其中的。我把它分为两条线来介绍,一条是科特勒的家庭及生活方面,一条是他的个人成长方面。

菲利普·科特勒生于1931年,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他的父亲是俄国人,17岁移民到美国,在芝加哥安顿下来。他的母亲是乌克兰人,12岁移民到加拿大,后来也到了芝加哥。他们相遇并成婚,他母亲在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当售货员,他父亲在洗衣店和鱼店打工,最后开了自己的鱼店。

菲利普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用我们的话说,虽然他们出身工人家庭,却都酷爱读书,长大后都成为了知识分子。

二弟比他小4岁,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法学,曾在一家政策研究所工作,后来创立了科特勒咨询集团,带到中国以后,被评为中国第一大营销战略咨询公司。

三弟比他小10岁,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在华盛顿的史密森协会工作,毕生致力于研究博物馆和其他非营利机构,不幸的是,72岁时因白血病去世。

科特勒与太太南希是在哈佛大学的一个派对上认识的,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这对伉俪,相识于微时,都是学生,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

南希在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读了两年后随科特勒结婚到了芝加哥,并在芝加哥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北大学攻读英语硕士及博士学位。之后她去了洛约拉大学,获得法学学位之后在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这对夫妻婚后在繁重的学习和工作期间生育了三个女儿,是美满幸福的一家。这就是关于科特勒的家庭状况。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个人成长。

科特勒从童年开始,每当他听新闻报道说谁做了一件大好事时,他就渴望也能做一件那样的事。比如,读到一篇关于宇航员的文章后,他就想当一名宇航员;当他读到有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时,他就想当个科学家和数学家等等,他为什么会不断梦想着将来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呢?这是因为他受了许多读过的书的影响。

可见,读书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坚持。

他在读高中时,开始表现出对写作的兴趣。他为校刊撰写文章,对当时的时事进行评论,他还是高中辩论俱乐部的头儿,在高中生时,他就开始思考他的未来。

身为犹太人的孩子,常常有人劝他们考虑从事三种职业:医生、律师和工程师,但科特勒却对这三种职业都不感兴趣。他决定要做会计,因为在学会计时,能学到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个职业可以得到比较好的稳定的收入。

题外话,因为我是职业规划咨询师,出于职业病,我认为科特勒是非常早的、有做职业规划意识的成功案例。我们自己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并不需要顾忌父母、朋友的眼光,而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于是,科特勒把入学申请书投到了德保大学,这是一所在芝加哥的知名大学,它可以提供全额奖学金。科特勒计划拿一个会计学学位,再拿一个法学学位,因为有了这两个学位在商界会非常受尊敬。然而,一年以后,他感觉这还不够,还缺了点什么,他应该追求比会计学和法学这两个实用知识更远大的目标。

当时有一个“阅读经典”运动,向读者介绍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思想,列出了一个包含100本最优秀经典著作的书单,让人们深入讨论人类面对的基本问题。这个运动对科特勒的影响很大,而且这个运动是在芝加哥大学开展的,所以在德保大学读了两年之后,他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系。

科特勒20岁出头就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可谓是青年才俊,然后他进入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并且在保罗·萨缪尔森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这些老师对于科特勒一生的经济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萨缪尔森教授提出的问题,让他对劳动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带着新婚的南希到印度做了一年的研究工作,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毕业后他寻求教授劳动经济学的教师职位,就到了罗斯福大学经济系任副教授。但是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研究领域。

福特基金会有一项计划,选择50人到哈佛大学学习高等数学。当时美国的很多商业管理中都用到数学分析来解决问题,所以来自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的教授们一起参与了这个计划。

科特勒因为对当时经济学研究中,在需求和供给问题上对定价和定价结果所做的描述和分析很抽象和理论不满意,所以他有意地接触了几位教市场营销的教授。

加入营销团队对他的影响是两方面:一方面,他开始考虑把主要研究兴趣,从劳动经济学转到市场经济学上去;另一方面,他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学和营销学中,数学对改善决断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他开始考虑写一本题为《营销决策制定:建模方法》的书。

从哈佛大学回到芝加哥之后,科特勒接到了去西北大学教授市场营销学的工作,他见到了诸如理查德·克莱维特、拉尔夫·韦斯特菲尔德等营销专家,从此开始在实战中实践营销理论,而不去教经济学了。

到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就职之后,因为一位销售人员的拜访,对他的《营销决策制定:建模方法》提出建议之后,随后的两年,科特勒撰写了《营销管理:分析、计划与控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本书现已发行到第15版,是市场营销管理的主要教材。

科特勒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企业应以客户为核心,并理解他们的需求,研究他们的品位和喜好等。营销不仅仅包括分发优惠券、投放广告和进行减价促销,其意义在于根据4P的营销理论: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制订出一个完善的营销计划,然后实施并控制计划的执行。

在第10章里,作者讲到了营销的起源。最早的企业是把营销部和销售部分开的,销售部自然是负责销售,而营销部是开展市场调研并做好推广宣传以此来帮助销售部提升销售。最终,营销部门超越了制定营销计划的职责,其根据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营销理论来制定营销决策。

书中提到,小型的营销部和庞大的销售部之间会发生冲突,这是很正常的。

现实中,现在有一些企业是分市场部(等同于书中所讲的营销部)和销售部,单就价格而言,市场部根据竞品的价格为本司产品提出定价建议,但是对销售部来说,面对客户,价格是否成立不仅取决于竞品和市场,还取决于自身产品等各种复杂因素,而销售部为最终的业绩负责,所以两个部门是经常会产生摩擦的。

聪明的企业会把市场部和销售部合并为大的营销部,营销总监为最终指标负责,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进行定价。

以上就是前十章的内容,后面科特勒会继续讲解营销的扩展。

人物概况

菲利普·科特勒作为现代营销学之父,具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及苏黎世大学等其它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同时也是许多美国和外国大公司在营销战略和计划、营销组织、整合营销上的顾问。这些企业包括:IBM、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AT&T、默克(Merck)、霍尼韦尔(Honeywell)、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北欧航空(SAS Airline)、米其林(Michelin)、环球市场集团(GMC)等等。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管理学院主席、美国营销协会董事长和项目主席以及彼得·德鲁克基金会顾问。 同时他还是将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为《哈佛商业评论》、《加州管理杂志》、《管理科学》等第一流杂志撰写了100多篇论文。

菲利普·科特晚年的事业重点是在中国,他每年来华六七次,为平安保险、TCL、创维、云南药业集团、中国网通等公司作咨询。他的理论深受全世界总裁,营销、经济、管理、教育等各界人士推崇,演讲场面震撼,座无虚席。

菲利普.科特勒在GMC总裁论坛作专题演讲

菲利普·科特勒本人,也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研究。相对于经济平稳发展的欧美国家,中国充满机会。1999年底,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科特勒咨询集团(KMG)在中国设立了分部,为中国企业提供企业战略,营销战略和业绩提升咨询服务。自2010年其弟弟米尔顿来华参加GMC总裁论坛后,菲利普·科特勒这位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也表示希望来华与中国企业总裁进行交流。2011年3月,GMC制造商联盟正式邀请菲利普·科特勒来华巡讲,得到菲利普·科特勒的热情回应,“中国GMC总裁论坛菲利普·科特勒专场”已于2011年6月初在中国广州、杭州、宁波举办,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大量媒体。

相关荣誉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菲利普·科特勒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勋章和褒奖,包括 “保尔·D·康弗斯奖”、“斯图尔特·亨特森·布赖特奖”“杰出的营销学教育工作者奖”、“营销卓越贡献奖”、“查尔斯·库利奇奖”。他是美国营销协会(AMA)第一届“营销教育者奖”的获得者,也是唯一三次获得过《营销杂志》年度最佳论文奖--阿尔法·卡帕·普西奖(Alpha Kappa Psi Award)的得主。

1995年,菲利普·科特勒获得国际销售和营销管理者组织颁发的“营销教育者奖”。

主要著作

《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著作众多,许多都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58个国家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宝典。其中,《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

《营销管理》

他的《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967第一版,与凯文·凯勒合著)不断再版已是第十四次再版,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营销学教科书,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它被选为全球最佳的50本商业书籍之一,许多海外学者把该书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在大多数学校的MBA项目中,这本著作是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教材,它改变了主要以推销、广告和市场研究为主的营销概念,扩充了营销的内涵,将营销上升为科学。彼得·德鲁克是敦促管理界重视市场营销的第一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术的华丽版本,和创新一样,它是企业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企业必须积极地创造并滋养市场。

《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

2009年5月,由菲利普·科特勒博士与约翰·卡斯林博士联手推出的新作《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在

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

中国正式面世。在《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一书中,菲利普·科特勒和约翰·卡斯林进行了耐人寻味的论述:这些混乱的时期并非失常,而是常态的新面孔。这个世界灾难总是降临无准备者,机遇却总是青睐有准备者——那些强有力的、有能力迅速预见并有效应对潜在威胁的企业。通过众多具有启发性的活力四射的企业成功驾驭动荡的实例,以及诸多对降临它们的混乱束手无策而濒临破产企业的惨痛事例,《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提出了深度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战略,不仅为了度过眼前的经济不景气,也为了在未来的跌宕起伏中取胜。

其它也被采用为教科书的还有:《科特勒营销新论》、《非营利机构营销学》、《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及《教育机构营销学》。2008年又出版了《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

成就贡献

提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的观点。

在菲利普·科特勒之前,市场营销是4P营销组合(product:产品,pricing:价格,place:地点,promotion:推销)的同义词,随着市场营销概念的不断拓宽,重新定义4P成为当务之急,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企业必须积极地创造并滋养市场”。“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是他的名言。

市场营销学涉及市场安排、市场调查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菲利普·科特勒曾经写到,市场营销是“创造价值及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准”关键所在,它能在“赢利的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一直试图将有关市场营销的探讨提升到产品与服务之上,1987年出版的《高度可见性》(High Visibility,1998)就是围绕着市场营销的地点、理念和知名度展开的,他的一些论著专门针对特殊的听众,其中包括了非营利性机构、宗教、甚至博物馆等。他深信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市场营销工作应该“带给人们更多的健康和教育,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根本的改观。”

致力于研究互联网对市场营销概念的影响。

菲利普·科特勒在他的《科特勒营销新论》(Marketing Moves: A New Approach to Profits, Growth and Renewal,2002)中有深入的阐述,他为全方位营销下的定义是“……公司将创业资源的安排、供应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换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这就需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组合成合作网络以取得发展,它将是全方位的,因为市场营销不再被看作是以各个部门为单位,不相往来的活动,它还必须成为“企业中供销链和合作网络的设计师。”

市场营销必须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它的重点必须是在客户身上:“在一个产品泛滥而客户短缺的世界里,以客户为中心是成功的关键。”他审视了亚马逊等公司,亚马逊似乎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它没有庞大的固定资产,但是它必须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以建立品牌形象,维系客户的忠诚度。

营销思想的研究

菲利普·科特勒谈杰出CMO的五项修炼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研究等。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 "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等,被人们广泛应用和实践。

人物评价

英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评价说,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与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鼓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学者或者商业作者做得都多,从而把市场营销从一种边缘性的企业活动,提升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二、他沿着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趋势继续前进,把企业关注的重点从价格和分销转移到满足顾客需求上来。

三、他拓宽了市场营销的概念,从过去仅仅限于销售工作,扩大到更加全面的沟通和交换流程。 全球大部分产业产品过剩,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供给层面,而是需求层面。过多的产品在追求过少客户的青睐。与此同时,全球化、资讯科技以及网络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变化,对企业生存环境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这些都要求企业进行转型。只有逃脱传统的营销局限,转而由营销来打造企业战略,才能对市场容量及企业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才能在此次转型中蜕变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589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