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群营销必备的功能就是微信群和微信红包,只要利用好这两个功能,就能为自己店铺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那么社群营销是怎么做才能盈利呢?下面用一个例子让大家直观地感受下社群模式的威力:
在某小区门口有一家水果店,刚开始的生意很好,但随着周边同行数量的增加,且一家比一家开的大,一家比一家开的好,导致这家店很难维持下去。
后来他们通过在店豹App学到的社群营销的知识,想到用组建社群的方式进行盈利。自从用了这个社群营销,这家水果店的销售额明显提升。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建立微信群。
把前期来过店里买过水果的每一个顾客都加进群里。当然,如果前期没能获得太过顾客信息的话,可以把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员工拉进群里,然后让他们转发水果店在店豹App学到的朋友圈文案:
您好,这是xx水果店的专属社群,本群每天晚上8点定时发放一个30人的红包,手气最佳者即可免费获得获得水果拼盘1份,第二天凭红包截图领取水果拼盘。
群内每日定时发布店铺信息 。
群内的工作人员每日都会将店铺的水果清单/促销活动/秒杀商品等等信息发到群里,这些活动能很好地增加购买率和曝光率。同时他们还接受提前预定,让顾客在晚上9点~11点时间内预定自己需要的水果。
这样一来就能将第二天需要进货的水果数量规划好。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效果很好,客单价人均20元,一天至少卖到200分。
切入周边写字楼,吸引更多客流 。
后来这家水果店老板让员工去收集周边写字楼的资料,然后跟几家公司合作,因为有些公司平时会有茶话会或者会议需要用到水果,他们将所需水果包下来送过去这些公司。
那么要怎样才能跟这些公司达成合作呢?
针对关键人物寻找精准顾客
首先针对各公司前台,因为如果公司开茶话会的话,物资一般都是由前台负责采购,所以供应商的资料,他们都会存档备用。
了解后,水果店通过赠送小份水果的名义添加前台的微信,并跟他们宣传通过微信下单,免费送货上门,以及还能获得优惠折扣等。
刺激种子顾客
与这些公司达成合作后,还不是全部。水果店又将添加到的前台微信都拉入群,并让前台拉同时入群,成功拉新人入群可以得到红包一个。拉人入群的目的是为了打响水果店名声,形成裂变传播。
后期水果店同样通过社群营销模式对这些公司员工进行发布红包信息/促销信息/群内秒杀等内容。比如,手气最佳可获免费水果拼盘1份等。
优化服务,优化产品
针对群内的附近写字楼的顾客,水果店还提出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因为有些员工到了下午时想要吃水果,这时候就能在群上跟同事拼团买水果。而且这家店的水果都是可以切好片上门的,食用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因为店内的员工经常给顾客送水果,渐渐了解了顾客对水果的喜好和需求,所以他们又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优化第二天的产品和之后的供应链。
就是通过这样的社群模式,以及一系列的售前售后服务使得这家水果店获得从濒临倒闭到月入30万多的好成绩。
第一要定位你想做什么行业,任何行业都可以用社群来运营。做社群之前你要了解你行业里的人群的需求是什么?社群是一个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的一个群体!你要做什么社群群很关键。
现在很多微信群在运营过程中,把人拉进来,偶尔分享个文章,时不时抛个话题,心情好时发个红包,结果就是只有红包还能炸出一些潜水的人,其余时间群里平静的,就像一潭死水,这样的群俗称死群,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社群的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手段四处拉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大家拉到这个群里,然而没过多久这个群便丧失了活力,成了怪罪,群广告群或者是变得悄无声息,相信这个很多群主头疼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尝试着建立社群无论是qq还是微信群,最后发现这些群,要么沦为刷屏灌水群,要么变为靠不停发福利才能激活活跃度的群,这表明基于短期利益的群往往缺乏活力,只有在社群内逐渐形成一种群成员共同的认可的价值观,并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群文化,社群才具有活力的和粘性。什么是社群?游客工厂的创始人毛大庆有个形象的比喻,不是我们都喜欢吃烤鸭,就会形成一个社群,而是一群喜欢吃烤鸭的人互相认识,在一起讨论烤鸭有多少种吃法,怎么吃最可口?在什么样的场景应该怎么吃?这才是社群企业的打造社群,接着用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这种关系并非简单的消费和品牌之间的交易关系,而是为了实现交易之外的情感连接,社群不是简单的人群聚集,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只有不断的提升用户感知,用户才愿意留在群里,社群的本质不是快速变现,也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是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