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巧克力的市场营销

关于巧克力的市场营销,第1张

对中国来讲,巧克力还是比较新的食品。它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有50多年。规模生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从9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生产量还不是很大。目前全国的总生产量为7万吨左右。人均消费50-60克左右。而发达国家,如日本人均7公斤,欧洲人均基本都是在10公斤以上。可以说国内的发展很快,但差距很大。巧克力的发展是和生活水平相关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量会逐步扩大。近几年国家的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今后3-5年也是我国巧克力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巧克力行业集中度高,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状态,目前,德芙、吉百利、好时、金帝四个品牌已经占据了中国巧克力市场70%以上的份额,市场呈寡头竞争状态。竞争企业分化成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以德芙、吉百利、好时、费列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占领了高档巧克力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第二阵营是以金帝、恺撤威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主导中档巧克力市场;第三阵营是以申丰、金丝猴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占据了低档巧克力市场的主要份额。

研究数据显示:2002-2007年中国巧克力市场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1%的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目前袋装巧克力居市场主导地位,从产品口味来看,牛奶味巧克力糖果领先于其它产品。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巧克力糖果行业受益于经济大幅增长,因此消费购买力的上升。我们预计到2012年中国巧克力市场将会达到98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2008-2012年中国巧克力市场调查咨询及发展预测报告》共分十一章,首先对巧克力行业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以及其发展环境进行介绍。其次对巧克力相关行业、巧克力市场的现状、各种类型的巧克力的市场销售规模以及巧克力品牌的发展进行较深刻的解析;接下来对巧克力包装行业以及该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对巧克力行业的投资、发展趋势以及销售规模做了科学的预测。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海关、中国贸易促进会、国内外多种相关刊杂志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引用了Marc Renauld设计的使用麦芽糖醇的无糖配方. 巧克力的营养价值历来都为更多的人关注。调查显示,过去三年中,美国和北欧市场中无糖巧克力的销售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肥胖和体重控制问题最近一直很受关注,WHO和FAO组织建议糖类提供的能量不要超出需要总量的10%。

对巧克力制造商来说,既要提供无糖形式的巧克力,又要保留其传统的甜度,风味和顺滑口感,是一个新的挑战。

结晶麦芽糖醇可以作为高品质无糖巧克力中的替代蔗糖的产品,因为它得甜度和口感与蔗糖相同。可以用结晶麦芽糖醇按重量完全取代蔗糖在巧克力生产,无需改变生产程序和配方,而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高倍甜味剂或脂肪。

用结晶麦芽糖醇生产的巧克力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所有要求,低热量,低血糖,而且益齿护牙。

传统巧克力中的糖含量在30%至55%(大部分为蔗糖,牛奶巧克力中含有乳糖)。能替代巧克力中蔗糖的甜味剂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高甜度,和蔗糖相似;

低凉爽感;

高溶解度;

高熔点;

低吸潮性;

高结晶度;

低水分含量;

特殊表面积小;

而且要容易精磨、精炼、调温和储藏,易配方,有营养。

在市场上,有一系列的蔗糖替代品,包括果糖,因为它们的低血糖指标与麦芽糖醇接近,所以可应用在巧克力配方中。但是,它要求生产中降低精炼温度以避免颗粒结块,并且最终产品的吸湿性较高。

在无糖巧克力中,由于有良好的技术特性和口感特性,多元醇被当作蔗糖的替代甜味剂使用,其中麦芽糖醇最受欢迎。

麦芽糖醇无糖巧克力的口感特点

甜度和风味

使用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生产巧克力,无需再添加诸如阿斯巴甜之类的其他高倍甜味剂,不像多元醇中的异麦芽酮糖醇和乳糖醇,在使用中必须添加其他高倍甜味剂。

与味道偏酸的果糖相比,麦芽糖醇的味道纯净,甘甜。拿麦芽糖醇基的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可可含量分别为56%和39%)给12位经过培训的人员品评,和相同含量的蔗糖基巧克力进行比较:

苦巧克力的口感比较(可可含量56%)

麦芽糖醇黑巧克力 传统的黑巧克力

麦芽糖醇 43,6 -

蔗糖

- 43,6

可可液块 43,6 43,6

可可脂 12,3 12,3

卵磷脂 0,5 0,5

总计 100,0

本人从事巧克力方面工作很多年,针对亚洲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希望你生产一种无糖的巧克力产品!!!!振兴民族品牌!!!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甘蔗行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在国家列为国家重点糖生产基地在广西制糖业的发展。目前,广西有61个县(市)96蔗区2600多万人口,广西人口占55%左右的甘蔗,制糖企业,甘蔗制糖业是许多市,县的财政支柱。 2001/2002年生产周期,甘蔗种植面积829万亩,食糖产量为456万吨,占全国食糖产量的53%。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从种植,加工,销售,广西已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 *** 作系统。近年来,我区实现了制糖业的发展,在“2165”工程,“1105”工程,在广西实施“创新计划”,安排“糖综合技术开发”和其他主要的科学科技攻关项目,使本地区的制糖工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甘蔗制糖业作为支柱产业广西经济提高广西糖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广西制糖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问题也很突出:首先的原料蔗产量低,不含糖。甘蔗平均单产为4.1吨甘蔗含糖广西平均水平的13%左右制糖业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平均每亩产8-12吨甘蔗的含糖达到15%两家企业工艺装备落后。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在使用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单,蔗糖深加工的工艺设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三,发展缓慢。大多数糖厂只生产白砂糖,综合利用价值是平均不到10%,管理落后,自动化程度高。糖厂大小相同的(例如),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公司将需要约1000人,广西企业管理,先进国家的管理只需要100人。

从海外吸引投资和人才,引技术,努力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改进我们的糖

BR />

招募研究引技术项目:

,糖厂原料蔗质论价系统

项目的甘蔗含糖自动确定,按照与利弊的的甘蔗固定价格,多少的含糖计价的模式,改变过去收购甘蔗的价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蔗农种植的优良品种,增加产量,项目产业前景广阔。

甘蔗汁澄清膜过滤

新工艺广西的制糖企业主要生产亚硫酸钠生产的白砂糖,用少量的硫对人体的健康一些发达国家禁止使用在食品和饮料生产的硫白糖。因此,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在制糖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品不含有硫,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该项目的开发目标:果汁颜色值的30 50ost,的果汁纯度为83%-86%。

糖厂信息管理系统

制糖企业,包括种植,收获,加工,产品销售,仓储,异构系统的工程。发达国家的蔗糖企业信息化管理在同等规模的糖厂高度(3000T / D)和100名员工,在国外只需要国内需求约1000人。成功的项目开发,可以促进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改进生产工艺,科学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糖浆降硫脱色

新技术的药水,以减少二氧化硫的含量,降低色值,增加糖厂的白砂糖产品质量亚硫酸法,以达到国际B级糖标准,或颜色值?130IU和SO2≤15PPM。

5个糖厂关闭

糖厂冲灰水的水和其他水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水的蒸发循环水。

6个糖厂酒精废液的处理

生物技术处理糖厂酒精废水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废渣生产的生化肥料。该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

七,开发和应用的转化糖醇的

项目的目标要求

用糖为原料,经水解和加氢制六酒精混合化工,食品等行业的特殊需要,在符合行业标准。

①固体糖醇的转换成本(以干基计),比具有相同的山梨糖醇的成本降低至少40%

②转化糖醇总的酒精含量,其他理化指标,实现固体山梨醇的质量标准

(3)简化了适合工业化生产

④聚醚,聚酯和其他化学工业及日本在食品工业中使用在现有的山梨糖醇等六元醇的地方

⑤设备投资的20%以上,低于比较过程的完成年产500吨

确定

⑥试点。

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

①广西已山梨醇和甘露醇多年的试验和生产经验

②正在实施的大部分设备在每年的生产能力1250吨的六醇项目,该项目生产的测试条件。

8发酵蔗糖为原料生产的黄色胶

项目目标,需要

①黄原胶产量要求达到4.5%,提取率要求达到85%以上

②需要使用的超滤膜技术

③建议的年产5000吨成熟的生产技术

/>④发酵期为72小时或更少。

2,是否有足够的项目

蔗糖原料在现有的基础条件。

九,蔗糖,高压加氢裂化甘油

项目目标,需要

①生产,以满足资格认定的药学级和工业级甘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②总的饮酒量不超过1.1吨的每吨蔗糖,功耗不高于800度的蒸汽消耗不超过7万吨

③合理的设备选型,工艺简单,生产稳定

④吨甘油不超过8000元,吨酒精总成本不超过5000元

⑤完成年产500生产测试万吨甘油。

2,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

发酵原料丰富。

10测试

蔗糖发酵原料的味精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1)在审讯中的味精厂的蔗糖生产味精达到淀粉材料的屈服

②蔗糖味精发酵细菌的滋生和培训

③测量使用糖作为原料,味精厂环境中提取,以减少污染减少的影响,50 %

④使用糖作为原料,影响提高味精收回

⑤测定蔗糖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的生活

BR />⑥费用:300元低于淀粉质原料

⑦完成50立方米发酵罐试验,环境的污染控制和工业性试验。

2,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确保原料的供应。该项目占8%,该国的三大味精生产商,味精生产,味精制造商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使用的蔗糖原料,减少污染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I医药级蔗糖发展

1项目目标和要求

(1)生产医药级蔗糖,98版,英国药典要求符合要求的制药公司的准备

②加工每吨医药级蔗糖的成本不超过1500元

③新建生产装置年产能力1000吨,生产稳定

④工艺简单

⑤完成了年产1000吨的工业性试验。

2,现有项目的基本条件

①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糖生产基地,保证供应高品质原糖

</ ②已经有明确的市场需求

③蔗糖精制工艺路线清晰的医药级蔗糖是必须完成新设备,符合GMP管理要求。

12,蔗糖酯开发

项目目标,需要

产生一定程度的酯化6?8蔗糖聚酯产品符合FDA标准,事实证明,确定毒理学和药理学的疗效。

在此基础上,年产200吨的试验,试点所需数据的基础上的产业化,要求的收益率达到60%以上。药效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现有项目的基本条件

试生产经验丰富①广西蔗糖

(2)现有的普通广西糖酯年。

13,原糖生产的新技术

随着中国加入WTO,广西实际生产耕地白糖的项目,开发新技术的原糖要求在现有的糖厂生产原糖的改造,以满足要求提供的原料精制糖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的糖。

14,滤汁处理滤汁加工新技术

无滤布真空过滤器,以缩短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发展新技术,一次性处理滤汁,以防止蔗糖的损失,滤汁可以治疗并直接发送到蒸发过程后,滤汁治疗的颜色值150ost的以下。

45

糖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项目的浓度煮糖过程的糖厂煮自动检测使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煮糖可自动控制,确保规律性煮糖 *** 作,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16。,高浓度的酒精生产技术的研究

项目的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分子筛),以增加酒精浓度。的研究和开发的高浓度的酒精,≥99.7%(V)的浓度。

糖加工机

一、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1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165.4万公顷,糖料总产8656万吨,面积比1991年减少了29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238万吨;2001/02榨季食糖总产820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9%增加到90%左右。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01年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250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170亿元。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年上缴税收12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60亿元,涉及农村人口2600万人,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50万人通过种蔗脱贫。云南每年蔗糖产值40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25亿元,涉及600余万蔗农,“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70%来源于蔗糖业。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蔗糖业生产现状

(一)产区布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表1)。2001年广西、云南、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1991年的34.6%增加到53.8%;其蔗糖产量1991年占全国的47.3%,1996年上升至62.2%,2001年达到79.3%。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蔗糖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二)品种生产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六五”以来审定了约60个品种,其中桂糖11、粤糖63-237、粤糖57-423、赣蔗8、川蔗8、闽糖70-611等20多个品种先后成为我国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取得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但自育品种在综合性状方面始终未能取代引进品种,六、七十年代的F134、Nco310、Co740、CP49-50,八、九十年代的ROC10、F172、ROC16等都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年种植面积有的达到百万亩甚至几百万亩,已逐渐成为各地主栽品种。

我国甘蔗平均单产已从1995年的58.5吨/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63.5吨/公顷,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0吨/公顷);单产水平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福建、广东单产超过75吨/公顷,广西63吨/公顷,云南56吨/公顷,而海南只有45吨/公顷。广东遂溪县已连续十年平均单产超75吨/公顷,甘蔗蔗糖份达13.5%,面积、单产、总产、产糖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县级同类型蔗区之首;广西平均单产63吨/公顷,比1990年的47.5吨/公顷提高了33.7%,而滇西南蔗区平均单产60吨/公顷以下,占总面积80%的旱地平均仅52.5吨/公顷,干旱是影响我国主产区糖料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此外,我国各主产区品种单一化、熟期单一化十分严重,加之长期连作,甘蔗黑穗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已成为我国蔗区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病害。据调查,华南各地尤其是广西旱地甘蔗的黑穗病发病率普遍达到20%,花叶病的发病株率达到30%以上,每年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三)加工能力及水平

2000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我国糖业进行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120多亿资金关闭破产150家制糖企业,全国糖厂由539家减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万吨,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厂分别为340家和19家、制糖能力分别为695万吨和85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2000/2001制糖期全国开工糖厂数为330家,其中甘蔗糖厂282家,甜菜糖厂48家,广西、云南、广东居前三位,分别有98、84、45家开工制糖。

(四)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是生产条件较差。我国甘蔗生产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多种植在干旱、瘠薄的“望田天”,甚至是30o的坡地,旱灾为害突出。广西蔗区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还占不到8%,云南有水利灌溉的高产蔗区约50万亩左右,仅占总面积的14.4%,相比之下泰国有灌溉条件的蔗田占45%,巴西占50%,澳大利亚昆士兰为55%。

二是生产规模较小。我国户均甘蔗种植面积0.4公顷,澳大利亚农场规模大多在30-250公顷,平均80公顷,泰国每户蔗农的种植面积达25公顷,巴西户均40公顷。我国糖厂甘蔗平均日处理量为1300吨,仅是国外一般规模的1/8-1/5,其中日处理量超过4000吨以上的糖厂不到30家,而国外糖厂一般都在8000吨以上。

三是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我国甘蔗平均蔗糖分13.12%、平均产糖率10.5%、吨糖耗蔗量9.35吨,而澳大利亚平均蔗糖分15.43%、平均产糖率13.58%、吨糖耗蔗量6.8-7.2吨,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糖量仅为巴西、美国的76%、澳大利亚的56%。我国糖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出糖率低,含糖率为13%的甘蔗,加工的出糖率仅为10%多一点,即使是规模大、设备相对先进的企业出糖率也只有11.7%;我国日榨3000吨甘蔗规模的糖厂职工平均达600人以上,是国外同规模厂的3-10倍;工人人均年产糖10-20吨,与国外的200吨/年?人相差10-20倍;制糖煤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制糖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澳大利亚从1979年开始就实现了收获机械化,巴西、古巴的机械化收获率分别达到50%和72%,而我国仍处于手工收获阶段,吨蔗收获费用35-40元,占甘蔗售价的1/4,收获支出是实行机械化收获的6.7倍,甘蔗成本占制糖总成本的比例高达75%,比其他主产国高出10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的财务费用过高。我国80年代后期建的糖厂,由于资本金不足,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修建,负债率一般都在80%以上。至1998年底,制糖行业资产负债率达87.84%,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80%的企业占46%,高于120%的占14%,而国外糖厂均在50%以下。因此,我国许多糖厂平均吨糖的财务费用在200元以上,1995-1999年制糖企业累计亏损额近100亿元,此后经结构调整,行业总体效益有所回升,2000/01榨季全国食糖企业实现利润19亿元。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我国制糖成本偏高。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是世界上三大蔗糖出口国,原糖成本分别为6.5美分/磅、7美分/磅、8.5美分/磅,折合为白糖为人民币1264-1652元/吨。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制糖成本在2700元/吨左右(甜菜糖在3000元左右)。

三、蔗糖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一)国内市场需求

食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既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现为世界第五大食糖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仅6.7公斤,相比之下,世界平均水平为21.66公斤,亚洲为24公斤,发达国家甚至高达50-60公斤。食糖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据统计,我国糖精年内销量达到1万吨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400-500万吨食糖。如果加上1995-1999年年均770万吨食糖产量,“九五”期间我国糖的年消费量相当于1170-1270万吨,人均消费甜味品实际已达到10公斤。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人均年食糖摄入量为9公斤,加上工业用糖,全年食糖消费总量预计为1400万吨,若进口承诺195万吨成为现实的进口量,则国内食糖产量应达到1200万吨以上。因此,今后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

据国际有关糖业机构预测,2001/2002年度世界食糖产量为1.319亿吨,较2000/2001的1.293亿吨增加260万吨;消费量为1.325亿吨,同比增210万吨;预计库存量5990万吨,同比增40万吨,为历史最高记录,库存/消费比为46%,远大于27%的正常水平。国际糖价在2001/02榨季糖价下跌27%的基础上,预计2002/03年将继续下跌7%,国际原糖价格可能在每磅6美分左右。按照20%配额内关税(到2004年降至15%),当国际市场原糖价格8美分/磅时,每吨原糖进口加工为白糖的生产成本折合人民币约为3000元(17%的增值税、运距最短的泰国到我国每吨糖运费17美元、7%的损耗、贷款利息、装卸费等),价格每上涨或下降1美分,每吨进口糖生产成本变化300元。因此,在国际原糖价格6美分/磅时,每吨进口原糖加工为白糖后的生产成本为2400元,比国内价格低200-300元,预计配额内食糖数量可能变为现实的进口量,约占我国食糖消费总量的15%。

(三)我国蔗糖业发展潜力

从我国甘蔗生产和其他农产品的竞争力比较来看,1991-1997年甘蔗的比较优势度稳定在0.84-0.91之间,比其他农产品生产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上升,生产的社会净效益从1991年的0.34元/公斤增加到1997年的0.86元/公斤。从有效保护率看,中国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1993年得到普遍提高,到1997年多数处于正保护状态,但甘蔗仍处于负保护,有效保护率一般为-71%--88%,意味着甘蔗的潜在国际竞争力将随着有效保护的提高而增强,甘蔗与其他农产品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我国甘蔗生产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应用优良品种,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制糖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可望使我国在2010年甘蔗单产达到每公顷75吨以上,产糖率达到13.3-14.0%,吨糖耗蔗量下降到7.5吨,则保持现有栽培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年产蔗糖可达1034万吨,加上甜菜糖150-170万吨,则可满足国内需求。我国原料蔗收购费用占吨糖成本的70%以上,每吨甘蔗的农业成本为140至150元(包括蔗种、种植、肥料、砍蔗人工费等),每吨甜菜的农业成本为元。如果甘蔗单产能够提高到75吨/公顷,每吨蔗的农业成本可以降到117至125元,农民承受甘蔗降价的能力将大大增强,甘蔗收购价格可以降至每吨150元左右,食糖含税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吨2500-2600元,则通过发展国内生产替代进口的可能性增大,我国食糖供求的回旋空间就更大。所以从动态看,我国糖业正处于一个复苏和即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糖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糖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四、蔗糖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甘蔗优势区域规划和建设

优势产区规划和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糖业结构和优化糖料生产布局,改善生产条件,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动力,加快良种培育和技术引进步伐,提高糖料种植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和配套保障职能,利用WTO的有利规则,增强我国食糖的竞争力。

优势产区的选建原则是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片规模化生产带,在今后十年仍是我国糖料生产的主产区,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区中的制糖企业经过了改组改制,今后五年有可能通过兼并形成大的企业集团;制糖企业布局合理,原料生产、收获、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区域内以县为单位近四年来甘蔗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甘蔗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3。

根据以上原则,国家初步选定桂中南、滇西南和粤西为全国的甘蔗优势区域,涉及甘蔗总面积约1000万亩,占全国甘蔗面积的55%左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建设内容,一是改水治旱:加强原料区治旱工程建设,主要是田间沟渠配套、节水灌溉设施;二是良种工程建设:主要是国家、地方的育种基地、示范工程、质量标准、良种繁育、产业化建设,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良种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三是发展中介组织,提高服务功能:主要是发展农、工、贸、信息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技、土肥、植保和农机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优势产区的建设和带动作用,到2007年,全国甘蔗平均亩产由4吨提高到4.5吨,含糖份由13.3%提高到14%;项目区内90年代新育成(引进)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甘蔗生产成本减少10%,从而提高我国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有关政策建议

1、深化体制改革

鼓励以大型制糖企业为骨干,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共同发展,平等竞争,鼓励和吸引外资以租赁、承包、参股乃至兼并等形式参与糖业生产,促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减员增效、节能降耗,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糖厂要在制糖、造纸、制酒精等传统产品基础上,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糖基化工业,如开发可降解的塑料建材和薄膜以及糖基表面活化剂等,以提高综合利用率。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及村提留、乡统筹费,逐步改农业税为所得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外支出。建议比照棉花加工企业,将糖厂收购糖料的增值税进项抵扣率从现在的10%增至13%。

2、加强宏观调控

甘蔗是一次种植、多年(至少3年)稳定收获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不可能随市场供求瞬息变化而及时调整,而且食糖是季节生产,全年均衡销售,生产期需要大量资金集中支付。这些都需要一个平衡的供求关系和相对稳定的价格环境。国家应加强对糖料面积、价格体系(蔗价和糖价)、配额制度、贸易控制、储存机制等的宏观管理,通过配额生产、控制进口、贷款贴息及补贴等来进行有效干预,控制总量,稳定价格。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糖安全、卫生监测体系。建立种苗及其繁殖、产地环境、农药化肥残留、病害、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增加检疫项目,增大检疫力度,增加检疫费用,构筑我国食糖进口管理的技术壁垒,抵御外来冲击。

当前,要进一步控制和限制糖精生产与销售,增加食糖消费空间。完善食糖国家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建立宏观调控的收储机制,增加工业临时储备规模。

3、推进产业化经营

企业将糖料生产真正视为自己的“第一车间”,调动农民发展糖料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以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为龙头、以现代企业管理和高技术含量为特征、规模化高产高糖品种为原料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组建蔗农协会(组织),发挥服务和协调职能。

建立和完善糖料收购价和食糖销售价的联动机制,制糖企业对签定糖料种植合同的农户,要承诺一个最低收购保护价,并实行蔗糖价格挂钩连动。使糖厂和基地的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在此基础上鼓励符合公平交易的工农利益分配办法,如“分糖制”,“糖厂加农户”或“分阶断兑现收购款”等方法。例如美国蔗农与糖厂的利益分配一般是将蔗农交蔗所产糖的60%归农民,40%给糖厂;泰国按食糖销售的净收入计算,农民占70%,糖厂占30%。

4、建立健全国家糖业保护资金和风险资金

按WTO农产品协议的规定,目前我国“黄箱”政策尚有较大扶持空间,可用以增加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支出,恢复政策性信贷,扩大支持生产的贴息贷款范围,为生产者低价提供大宗农产品新品种的补贴,以及提供低价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油、农业机械的补贴。还可应用农产品协议中规定的可免于减让的国内支持措施对糖业进行保护。加大对农业研究、农作物虫害和疾病控制、质量监测、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原料基地建设,并提供营销和促销服务,提高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扩大国家储备库容,提高调节能力。

建立、健全国家保护基金和糖业风险基金,建立以政策性糖业保险为导向、以农民合作保险为主要形式、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糖业保险体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53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