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别人来到高邮,我应该怎么向他们介绍高邮的咸鸭蛋?急需

假如别人来到高邮,我应该怎么向他们介绍高邮的咸鸭蛋?急需,第1张

这是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介绍的高邮鸭蛋

参考一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 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一)端午五黄之一:咸鸭蛋 「五行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中医认为「四季、五脏、五色」的具有对应关系,有所谓的「五色养五脏」之说。 古人认为五月初五之端午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日,所以,要吃「黄色」食物解毒、制煞。 引自【注1】 因此,中国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食五黄」的习俗,所谓「五黄」指的是「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雄黄酒」。【注2】 其中「咸鸭蛋」的「黄」肯定就是指的「蛋黄」。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期待之一,主要就是可以吃到美味的「咸鸭蛋」,特别是形似蟹黄、流着红油的的蛋黄,筷子轻轻一挑,香气弥漫,入口咸鲜沙糯,美味又下饭。 这么多年过去,咸鸭蛋依然是我的最爱,冰箱里总有十几个「存货」,碰到赶时间、或者没人做饭,切一个咸鸭蛋就一大碗米饭,美味又快捷。在外面吃煲仔饭,绝配必须是咸鸭蛋。 (二)、咸鸭蛋小传 中国人食用咸鸭蛋的历史久远,考古学家在江苏句容寨花头西周的土墩墓中发现过一坛子2500多年前的咸鸭蛋: 图引自【注3】 最早记载咸鸭蛋的文献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养鹅鸭》:作杬子法:……取杬木皮浄洗细茎,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具用。 当时是用杬木皮的汁和盐腌制,所以叫做【咸杬子】,宋元笔记亦有记载: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齐民要术》有咸杬子法,用杬木皮渍鸭卵。今吴人用虎杖根渍之,亦古遗法。 元·陶宗仪《辍耕录》:咸杬子,今人以米汤和入盐、草灰以团鸭卵,谓曰咸杬子。按《齐民要术》用杬木皮淹渍,故名之。 去年考古学家在南海1号——宋代沉船上也发现过咸鸭蛋,可见美味、方便且容易携带的咸鸭蛋,也是古人的家常菜: 引自:注4 咸鸭蛋要属江苏高邮为佳,「高邮咸蛋」在宋代就名满天下,「高邮咸蛋」以我国名禽——高邮麻鸭蛋制作: 一些历史名人如秦观、苏轼、袁枚都是「高邮咸鸭蛋」爱好者【注5】。 清代的剧作家兼美食大拿《随园食单》记载: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江苏高邮作家汪曾祺烧得一手好菜,也写得一手十分好的美食散文,文风率性朴实,读来趣味盎然,与梁实秋的美食散文可谓双峰并峙。 汪先生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也对儿时端午节吃到的「油格外多」的咸鸭蛋恋恋不忘:【注6】 可见一颗完美的咸鸭蛋,古今皆同,要有三大特征:流油、黄亮、起沙。 三、臭鸭蛋和皮蛋 有很多老饕偏爱一种腌制时间很长的「臭鸭蛋」—— 用刀切开,蛋黄红油四溢,蛋黄外面一层已经微微泛绿,中间凝固一颗很硬的「小珠子」,这是臭鸭蛋的精华之所在。而蛋白则有一种淡淡的臭味,吃起来有跟臭豆腐一样的别样风味。 臭鸭蛋如下图所示,蛋白臭,蛋黄的中间部分又硬又糯: 臭鸭蛋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臭鸭蛋偶尔能治小儿痢疾: 《本草纲目·卷47》:俗传小儿多痢,臭咸鸭蛋食之,亦间有愈者。 李时珍的这句「亦间有愈者」用今天统计学的话来说是「不完全归纳(inplete induction)」,没有「因果关系」,只有「相关关系」。这也是中医遭人诟病的地方之一。 「嗜臭」不是中国人所独有,比如:西方有「长白毛」的奶酪、「三百公里之外都能闻到臭味」的臭鲱鱼。 从陈晓卿导演的美食节目《风味人间》可以看出,瑞典人吃臭鲱鱼之前必须要「高能预警」,通知街坊邻居,否则就是「臭味扰民」。 图引自《风味人间》 但是,中国的咸鸭蛋、臭鸭蛋这种普通、廉价、易得的美味,竟然是中国人的「专利」,西方人好像是不吃鸭蛋这种食物的。 西方人吃蛋类食品,一般是煎鸡蛋加培根之类的早餐,或者是烤制类的蛋挞、蛋糕。我想,大概是鸭蛋腥味较重,并不适合西式料理法。 我记得有一次,家里的鸡蛋吃完了,恰好有还未腌制的鲜鸭蛋,我尝试用鸭蛋做荷包蛋,简直就是没法子吃,腥味很重! 所以,「鸭蛋料理」是典型的中国菜。因为鸭蛋并不适宜「鲜吃」,所以中国人用腌、糟的方法去除腥味。 闻达全球的「黑暗料理」——皮蛋,腌、糟加石灰卤制而成,黑中泛绿的颜色,奇怪的「松花纹饰」,被西方人称为「魔鬼之蛋」: 连吃遍「生猛海鲜,山珍野味」——吃蟑螂不吐肠子,吃老鼠不吐骨头的贝爷都无福消受! 贝爷吃皮蛋 中国人视皮蛋为家常美味,认为皮蛋能够「清火」,我就挺喜欢吃皮蛋的。 CNN的iReport栏目曾将皮蛋评为「世界最恶心的食物」的第一名: 意大利甚至称「皮蛋」是「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物: 某些白人真的有点沙雕了,为什么要以自己的那把「尺子」打量全世界?「皮蛋不适合人类食用」,中国人不是人类? 臭鲱鱼真的是比屎还臭的一种食物,法国Vieux Boulogne奶酪一股香港脚加腐尸的「复合味」,别谈人类,恐怕火星人都不愿意碰的东西: 瑞典臭鲱鱼 法国臭起司 如果我们在报纸和电视上说奶酪和臭鲱鱼是最恶心的食物,甚至不准进口,理由是「不适合人类食用」,这些白人怎么想? 三、「祖传」的咸鸭蛋 网上有个段子曾说:对中国人来说,世上只有两种食物——能吃的和想法子变为能吃的。 新鲜的鸭蛋并不好吃,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中国人就开始腌制鸭蛋,去除鸭蛋那令人不悦的腥味,变成流着红油、沙糯咸香的美味小菜。南北朝时代,中国人用香料杬木皮和盐腌制鸭蛋。 宋元时代,「 *** 、黄大、油多」的「高邮鸭蛋」已经名满天下。当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远航船只,源源不断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输往海外,也许是某位水手,临行之前带上家乡的咸鸭蛋,但是这次航行,突遇暴风,他可能殒命南海。 一千多年以后,我们在南海1号沉船上面发现了那几个「宋代咸鸭蛋」! 端午时节,家家必备的咸鸭蛋,这种如此不起眼的中国菜,随便考证一下,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颗「祖传咸鸭蛋」,承载着历史,也有我们那恋恋不忘的中国味道。中式鸭蛋料理法,腌、糟、石灰卤,为鸭蛋找到了好的「归宿」。 另外,广东的竹升面是用鲜鸭蛋和面,但是不加水,利用杠杆原理,用非常长的毛竹当擀面杖和面,可能是「大力出奇迹」,竹升面没什么腥味,而且非常d牙。 竹升面用长毛竹和面 阿基米德用杠杆翘起地球,我们用杠杆来和面! 参考文献 李颖. (2011). 端午节文化精神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师范大学). 叶大兵. (1990). 中国风俗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页135 田名利, 郝明华, 周润垦, &张浩林. (2007). 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 文物(7), 20-38. 广东电视台,触电新闻(2019),宋代咸鸭蛋长这样 !「 ”南海I号”船上文物多达16万件(视频),最新的考古发现,发掘报告未出版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高邮咸鸭蛋,from:://cgi.gov./Products/Detail/1197/ 汪曾祺(2015). 食豆饮水斋闲笔,花城出版社,,页23-27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邮咸鸭蛋正规品牌有秦邮(高邮市兴区路8号),邮星(高邮市中心大道),三湖(高邮市三阳南路与年合路交叉路口西南侧)等等老牌蛋企,在蛋源选择和腌制工艺上,都决定了高邮咸蛋的本质区别,就跟洪泽湖螃蟹一个道理,红太阳(高邮红太阳物流园)近年蛋源不推荐。

正规蛋企不仅有行业守则,还有高邮地方政府的高度监管,大家要秉承着便宜无好货的想法,入口的东西,宁愿买贵的,不买便宜的!要么小作坊出品(不是说不好,体量跟不上,蛋质时好时坏,腌制师傅在高邮,为什么有人能做到技术大拿?),要么是破损的蛋,要么是腌制不好的需要销毁的处理的。如果蛋质优良的话,厂家会做出来销售不掉?想想看为什么天上要掉馅饼啊?

合作社也好,私人家庭式流水线也好,只要原料和工艺包装,也是正宗高邮咸鸭蛋。不发展企业,能做到的局限性也更大,特别是近几年的海鸭蛋的网络层层洗脑式的概率推广营销,实际上是抓住了吆喝的精髓,传一个下线又一个下线的层层盘剥价格利润。而老一辈踏实人都低头做事,总是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时代主流就是靠着套牌,傍名牌,找网红高价推广等方式出名,不像以往都是靠口碑积累传播的,连国字头的红太阳也越来越接地气,可见所有认真一份耕耘的手作者如果不能及时宣传,那么能得到一份收获也将越来越窄,从而好吃的正宗高邮麻鸭蛋就要消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664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