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网络营销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海尔网络营销方面的优点和缺点?,第1张

优点在于强大的售后和形象展示中心缺点在于反应速度过慢机构过于臃肿  二、海尔与格力的营销渠道模式 1.海尔模式——零售商为主导的营销渠道系统 海尔营销渠道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海尔几乎在全国每个省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海尔工贸公司;同时不论在省会城市还是县级城市海尔公司都建设有自己的分支机构,建立销售渠道与网络。海尔工贸公司直接向零售商供货并提供相应支持,并且将很多零售商改造成了海尔专卖店。 在海尔模式中,百货店和零售店是主要的分销力量,海尔工贸公司就相当于总代理商,所以批发商的作用很小。同时,海尔的销售政策倾向于零售商,不但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而且保证零售商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率。除此之外,海尔模式的批发商不掌握分销权力,留给他们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批发毛利率一般仅有3%~5%,在海尔公司设有分支机构(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地方批发商活动余地更小。不过海尔销量大、价格稳定,批发商最终利润仍可保证。在海尔模式中,制造商承担了大部分工作职责,而零售商基本依从于制造商。 2.格力模式——厂商股份合作制 格力渠道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力公司在每个省和当地经销商合资建立了销售公司,即所谓的使经销商之间化敌为友,“以控价为主线,坚持区域自治原则,确保各级经销商合理利润”,由多方参股的区域销售公司形式,各地市级的经销商也成立了合资销售分公司,由这些合资企业负责格力空调的销售工作。厂家以统一价格对各区域销售公司发货,当地所有一级经销商必须从销售公司进货,严禁跨省市窜货。格力总部给产品价格划定一条标准线,各销售公司在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节制地上下浮动 。格力模式的根本性的变化在于格力公司与经销商组织建立一个地区性、格力为大股东的合资销售公司,以这个公司来充当格力的分公司管理当地市场。各区域销售公司董事长由格力方出任,总经理按参股经销商的出资数目共同推举产生,各股东年终按股本结构分红,入股经销商形成一个利益联盟。对入股经销商的基本要求是当地经销商大户,并且格力占其经营业务70%以上。格力模式中制造商由于不再建立独立的销售公司分支机构,很多工作转移给了合资销售公司。 三、对海尔与格力的营销渠道模式的思考 我们从上面的海尔与格力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两种营销渠道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那种渠道模式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渠道。 如果一个企业在海尔与格力这两种营销模式中选择的话我们会发现:由于格力采取的是一种厂商股份合作制的营销渠道模式,格力模式在早期销量低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与固定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海尔营销渠道模式在早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组建自己的销售队伍,企业在早期的固定成本较高,这时海尔的销售成本要高于格力渠道模式的销售成本。但随着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格力模式销售成本的增长速度要大于海尔的自建渠道的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在销售量到达如图所示S点销售水平的情况下,海尔的与格力这两种销售渠道模式的销售成本会出现相等的情况,然后随着销售量的继续增长我们会发现海尔自建营销渠道模式的成本要小于格力厂商股份制的销售成本。如下图所示: S点是一个企业选择海尔模式与格力模式的损益平衡点 海尔选择以零售为主的营销渠道模式主要是尔由于自己的资金优势及其在市场上的份额,加上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无疑是正确的。格力选择的是厂商股份制的营销渠道模式。由于格力走的是专业化的道路,在其市场份额还没有达到足够强大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厂商股份制的形式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当然由于企业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任何一种营销渠道模式的选择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四、海尔与格力的营销渠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海尔营销渠道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海尔强大的资金实力,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其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海尔会进一步实现渠道的扁平化,淡化一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主要加强与连锁企业的合作,大力加强对二、三级市场的开拓。加强自己的专卖店,专营店的布点,加强对终端市场的控制,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和功能强大的营销管理软件能够对众多经销商反馈的大量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渠道扁平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问题,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迎刃而解,这极大地推动了渠道扁平化趋势的发展,海尔也必然会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加快扁平化建设。 2.格力的营销渠道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家电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当中,格力的营销渠道称为家电业内的“单打冠军”。当前格力会加大对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销售公司”的控制力度,但格力会减少流通环节,进一步降低渠道成本。强化对二、三级市场控制。加强自身的专卖店,专营店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合作。毕竟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在一级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这些大型连锁企业在二、三级市场的扩张,企业自建渠道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 但从长远的观点看,随着格力实力的增强,在市场上份额的提高,企业将来也可能会走上多元化的道路,目前这种渠道模式也会随市场环境及企业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 3.对我们的启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海尔还是格力,不论采取什么营销渠道模式都将会减少流通环节,使渠道尽量扁平化,只不过侧重点所不同。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环境,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的营销渠道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渠道模式。由于海尔与格力是中国知名的家电企业,这两个企业的营销渠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家电企业未来的营销渠道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未来的中国家电企业会进一步加强对流通领域渗透,基本上要改变为厂商均衡合作的渠道模式,当然也可能会自己组建全国性的家电连锁渠道,加强对终端市场的控制,使营销渠道进一步扁平化,强化对二、三级市场的控制力度,整个营销渠道的重心将进一步下移。 从中国家电企业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特点来看,未来的中国家电企业的营销渠道必然会呈现以下的趋势:渠道层级减少,渠道缩短,而渠道宽度将大大增加。

1、做强主业,打造品牌是企百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做强主业,创度造知名品牌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企业竞争最终反映在人才竞争上,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用好这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用人机制。

3、成功企业必须掌握娴熟高超的公共关系艺术,建立牢固可靠的社会关系链条。

4、成功企业善于利于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开展公关活动,以树容立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拓展资料: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

1、是非观: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这两者形成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特征:不因世界改变而改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这一基因加上海尔人的“两创”(创业和创新)精神,形成海尔在永远变化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特征:世界变化愈烈,用户变化愈快,传承愈久。

2、发展观:人人创客,链群自驱。

人单合一文化下,海尔生态的发展观是“人人创客,链群自驱”。海尔生态的基本创新单元是拥有“三权”的小微,每一个小微可自主抢入“链群”,“链群”是没有层级、没有中心的自适应非线性网络,如同水母一样,所有神经元是自组织的网络。

3、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永续经营的保障

海尔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海尔,主要包括创客、用户、股东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网络化时代,海尔与全球创客、利益攸关方等共同组成生生不息的生态圈,共赢共享共创价值。只有海尔这个开放的平台生态圈中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共赢,海尔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不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形成和完善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整个创业创新平台才能不断自演进、自优化。

4、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为员工提供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为每个员工发挥两创精神提供资源和机制的保障,使每个员工都能以自组织的形式主动创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海尔集团二次创业的成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海尔”是大型的家电品牌,在我国也是选购率的家电产品。但就是这样一个传统企业,在随着互联网大潮来临时,及时做好了企业转型,打造了共赢的新平台,2017年的天猫双十一海尔的销售位列前三。网络营销作为时下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得实施的营销模式,今天我们从海尔互联网营销之路得到的启示有哪些呢?

海尔基本情况介绍

在10年前,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海尔作为国内外一家家用电器公司,2000年3月开始与SAP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ERP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代表企业。

海尔集团执行官张瑞敏在评价该物流中心时说:“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没有物可流。对海尔来讲,物流不仅可以使我们实现3个零的目标,即零库存、和零营运资本,更给了我们能够在市场竞争取胜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来采购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余种。新的物流体系将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资金减少了67%。

海尔互联网营销之路的开始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978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20%,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32.5%,实现三个JIT(justintime即时),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在企业外部,海尔CRM(客户关系管理)和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用户资源网、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目前,海尔100%的采 购订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低到3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20%。在企业内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海尔在物流方面所做的探讨与成功,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协同电子商务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745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