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种植基地内,半人高的艾草在微风中随风起舞。西七夼村土地资源丰富,但村内老年人口偏多,致不少荒地闲置,为缓解资源浪费问题,村委决定同威海市白手杖公益服务中心合作,引进艾蒿园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是人都知道艾蒿,这种草长满祖国南北大地。艾叶做的青团是南方人所喜爱的黏食,艾灸治病和保健,自古已经被广泛利用。孟子曾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不好的病,用生长三年的艾草可以治疗好。在《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古籍中也都有用艾的处方。
艾草属于菊科,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祛除蚊虫,净化空气。又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有抗菌、抗病毒、止咳、平喘、抗过敏、止血、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它还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病和呼吸道疾病。
日本人特别注意用艾棒灸足三里,以求达到保健作用,而且往往从年轻人就开始进行了。
我国农村百姓主要是用艾叶做青团,或把艾草晒干编成辫子,傍晚点燃熏蚊子。如今有了各种蚊香和灭蚊器,艾草也许用的不多了。还有的挂在大门外辟邪,都是千百年的风俗习惯了。
但太多人不知道它的其他作用,艾叶还可以煮茶,煮粥,煮鸡蛋,泡脚,洗头,洗澡,洗脸,一时也说不完。
煮鸡蛋一定要把鸡蛋打到煮沸的艾叶水里,不能连皮煮。泡脚可把艾叶煮几分钟,然后放温热了,泡过脚面或小腿。洗头可以把艾叶水煮的浓一些, 如有头皮屑或头油,最好把艾叶水涂在头上待一会儿,用毛巾包一会儿,效果更好。总之艾叶水起了护发素的作用,又无毒杀菌,纯天然啊!
自从知道艾叶的作用后,就到处去寻它。在珠海,为了找到艾草,走遍了圆明新园公园,没找到一棵。去了一些小区,也没有发现,于是怀念山东威海乳山的大海边,那里到处是艾草啊!
最近终于回来了,果然满眼看到的都是它。无论在马路边,还是田野上,艾草萋萋,香气袭人,春去夏初,艾叶尚油绿绿的,形状又美丽,摘也摘不完!每天闲暇时间一边散步一边采摘,真是一大乐趣。
回家把艾叶洗干净晒干,可以装枕头,放在床铺下面可以驱虫。平时放在窗台上,桌子上,会闻到阵阵清香。晚上泡脚,疏通一下血脉。
想起南方健美院的姑娘们,曾跟我回忆小时候妈妈给做艾叶糍粑的美味。如今妈妈在乡下远离她了,再也吃不到那美食,别有一番惆怅。
看着我们这里一堆堆、一片片的艾草,真想给她寄些去呢!
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
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端午节前后采摘艾叶制作艾绒正当时,而端午采艾挂艾是威海地区的习俗之一,艾在我市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丰富,俗称艾绒。那么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
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1艾绒护理宝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调经安胎功效和疏通经络等作用。艾绒是艾叶经过反复加工后制作而成,艾绒保留了艾叶的功效特别是对瘀血、虚寒、阳虚体质,可治疗痛经、头痛、失眠、咳嗽等多种疾病。假如经血不断,子宫外溢症状也可以用艾绒治疗。湿热和阴虚者不宜使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做护膝,来达到局部温暖的效果。
艾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艾绒是艾草的衍生产品,药用价值很高,是艾草经过反复加工后得到的产品。艾绒筛除了艾草的杂质,止血功效比较好,经常被用于调理月经量过多过少问题,还能减轻产后出血多症状。吐血咳血的时候,用艾绒有一定的止血效果,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
艾绒的功效还有祛湿,艾绒和花椒一起贴肚脐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水肿减轻体重。艾绒也有预防风寒感冒的作用,温度下降身体受凉的时候,用艾绒可以促进排泄,帮助身体降温。皮肤长湿疹的时候,用艾绒改善症状效果好,也能增强体质保护皮肤健康。
艾绒还有回阳的功效,阳气不足,身体比较怕冷,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用艾绒贴肚脐有利于补升阳气。艾绒也经常被用于做艾灸,驱寒除湿效果好,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只是艾绒做的艾灸,在使用的时候,注意不能距离皮肤太近,会造成烫伤。皮肤感觉温热不烫,在可以接受范围内,艾灸的距离就刚刚好,艾绒放在药包里泡脚,活血化瘀功效也不错,有助于女性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2艾草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止血消炎作用的中药,艾草护膝可以缓解膝关节慢性疼痛性疾病带来的不适,如慢性风湿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膝关节的骨刺等。
艾草护膝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其中艾草油作为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活血的功效。此外艾草护膝还含有薄荷油、磁粉、桉叶油等中药成分,具有一定芳香走窜、活血通络、止痛镇静的功效。
对于在阴天、下雨等天气变化时,膝关节疼痛明显或者夜间疼痛明显,而在夏天、白天或者局部加热、热敷时疼痛减轻的人群,用艾草护膝可以帮助其缓解疼痛,减轻膝部肿胀、积液,也可起到一定的保暖功效。
艾草护膝不能在有破损、感染的'皮肤上使用,不然会加重病情。在使用前应该检查是否对产品过敏,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有可能会给适用人群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掌握使用艾草护膝的方法。
艾绒护理宝有什么效果3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可安胎,调经,止痛,温经止血,散寒祛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神经痛,关节痛,跌打损伤,胎动不安,心腹冷痛,久痢,下血,头痛,肠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痢疾等症。
根:味苦,性微温。叶:味苦、辛,性温。小毒。入肝、脾、肾经。艾实:味苦、辛,性热。
散寒止痛: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
温经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
安胎:用于孕妇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艾草主治
现代药理研究,艾叶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煎剂或挥发油均有广泛的抑菌和抗真菌作用;艾叶油对多种过敏性哮喘有对抗作用,并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尚有利胆和兴奋子宫的作用。
艾草成分
艾叶所含的挥发油类成分具有止血、抗凝、抑菌、镇咳平喘之效,艾叶油还具有抗过敏休克、利胆的作用。
艾草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干艾草10~18.5g,艾叶35~10g,水煎服。
艾草禁忌
阴虚血热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艾草选方
1、血崩
组成:艾草11.3克 山茶仔头18.8克 鲜侧柏叶18.8克 地榆11.3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
2、子宫出血
组成:艾草11.3克 鲜侧柏叶18.8克 生地15.0克 陈棕炭11.3克
用法:水煎2次服。
3、习惯性流产
组成:老枝艾草15.0克(用清水洗净) 鸡蛋1个
用法:将艾草及鸡蛋同放入磁器锅内,加水煮熟,吃蛋。
4、肠炎、痢疾
组成:艾草18.8克 红乳仔草37.5克 含壳草18.8克 凤尾草18.8克 大飞扬18.8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去药渣,加黑糖溶化,调匀分2~3次服。
5、调经止痛(肝气郁结引起月经不调,经痛)
组成:艾草11.3克 香附15.0克 当归11.3克 白芍15.0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6、虚寒性痛经
组成:艾草11.3克 香附15.0克 红糖适量 益母草18.8克
用法:水煎加红糖调服。
7、妇女阴痒症
组成:艾草37.5克 蛇床子18.8克 白矾11.3克
用法:将艾草,蛇床子,共研粗末(包煎),加水煮好时,放入白矾溶化,调匀,熏洗患处。
8、月经失调、经来延迟、有紫色块、腹部胀痛
组成:艾草7.5克 香附11.3克 乌药7.5克 川芎7.5克 白花益母草15.0克 炒白芍11.3克 当归11.3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9、脚麻无力
组成:艾草75.0克 牛筋草头75.0克 葱白根75.0克
用法:米酒3瓶,和三味草药共煮沸,蒸气薰蒸患处,每次半小时,每日数次,药汤可连续使用。
10、肠炎、久痢
组成:艾草12.0克 陈皮8.0克 生姜12.0克 鲜石榴树叶30.0克
用法:水煎服(或加食盐少许调服。)
11、经行腹痛
组成:艾草12.0克 黄糖20.0克
用法:水煎2次,经前2天温服,连服至经来或经后2天。
12、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
组成:艾叶10.0克 辣蓼10.0克 车前80.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服,早晚各1次。
13、鼻血不止
组成:艾草适量
用法:将艾草燃成灰,用艾灰吹鼻。也可以用艾叶煎服。
14、妇女白带淋沥
组成:艾叶(杵成绵状,扬去尘末和梗,酒煮一周时)300.0克 白术、苍术各150.0克(均用淘米水浸泡后晒干炒熟),当归身(用酒炒)100.0克,砂仁50.0克
用法:将三种药研成末,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15.0克。
15、盗汗不止
组成:熟艾草10.0克 内茯神15.0克 乌梅2个
用法:加水1碗,煎成八成,临睡前用温开水送服。
16、湿疹
组成:艾叶炭、枯矾、黄柏等份
用法:将三种药一起研成末,用香油调成膏状,外敷。
17、腹泻、便秘
组成:艾草适量
用法:将艾草加水煎成浓汁,早晚各服1次。
18、行经腹痛
组成:炒艾叶12.0克 炒香附10.0克 黄芪15.0克 当归10.0克 玄胡索10.0克 肉桂3.0克 炒吴茱萸3.0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