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结核新药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它的副作用明显减少,但是依然对很大部分的患者依然有不可抗拒的伤害,所以还需要继续研发突破。
2015年,全球新增结核病病例约为1040万,当年有140万人死于结核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盟委员会批准贝达奎林和德拉马尼德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然而,这两种药物仍然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和较高的价格,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据了解,耐药结核病是指被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耐药和多药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极其困难,主要是因为缺乏新药和敏感药物。随着疾病的加重,治疗自然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目前科学选择以二线抗结核药物为主体的长期治疗方案,仍有一些患者无法治愈。
目前,耐多药、泛耐药或全耐药结核病菌株的快速增长,加上结核病和艾滋病毒并发感染的出现,给目前已经严峻的结核病防控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新型高效低毒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依拉霉素E的发现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科学家从深海放线菌中发现了具有抗结核活性的活性物质。并通过生物合成技术的优化和改造,获得了复方埃列欧霉素E,这对医学界来说是一项重大突破。
抗结核药中只有利福平的抗菌谱较广,具有你所说的消炎作用。你看一下药品说明书就清楚了。据我的经验,若血象中白细胞不超过10,000,只用抗结核药即可,若超过了10,000,还应加用其它抗菌素,甚至静脉注射消炎药。若还有黄痰,建议:暂去掉乙胺丁醇,换为阿米卡星或左氧氟沙星静注。这两种药不但对结核菌有作用,也可杀灭其它细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