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成功的原因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实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奇迹。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海尔集团有很多的优秀之处。
海尔 文化 的核心是创新。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道德经》中的经典,更是海尔创新文化的蕴含所在。海尔认为无形的东西始终比有形的东西更为重要,产量和利润对于企业的发展固然意义重大,但 企业文化 与氛围,企业的灵魂才使企业的核心主旨.
海尔秉承“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宗旨,强调先卖信誉后卖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根本,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营销不是“卖”而是“买”,是通过销售产品的环节树立产品美誉度,“买”到用户忠诚的心,充分体现了“舍真诚服务、得企业信誉”的“舍得情怀”和“先解客户忧、再寻发展乐”的“忧乐情结”。
海尔奉行“人人是人才, 赛马 不相马”的人才机制,海尔认为人才始终不缺少,缺少的出人才的机制。“赛马机制”强调公平竞争,任人唯贤职适其能,人尽其才合理流动,动态管理。旨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海尔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海尔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海尔的无形资产,是具有海尔特色的意识形态。企业理念即思路是经营企业总的指导思想,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形成了许多实用的新的理念及思路。这些理念又具体体现为具有海尔特征的企业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制度等。这些理念又具体体现为具有海尔特征的企业经营策略和各种规范制度等。
海尔集团通过争创国际名牌来实现自身的影响力。1998年以来,海尔集团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创国际化的海尔。海尔提出的“国门之内无名牌”的思想,实质是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的地位后,要到国际市场上竞争,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良好的品脾形象。争创国际化的海尔是海尔集团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海尔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海尔的必然要求。
海尔公司成功用人之道海尔集团有两万多人,其中有研究生,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在张瑞敏眼中,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人才。他说:“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领导,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要能够容人之短,用其所长。”为此,他提出过一个概念:“管理即借力”,意思是说,管理的实质就是挖掘和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之形成合力。
张瑞敏以他的人本主义情怀努力为海尔营造着人人都是人才的氛围,他想让人人都有公平感,人人都有成就感。用他的话说就是:“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海尔就给你们搭多大的舞台。”
人人都是人才,意味着人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所以海尔不仅仅把管理的兴奋点锁定在促使员工生产行为规范化和高标准上,还努力通过信任、关心和激励等 措施 使其升华为一种能动的自觉和内在的渴望。
在海尔普遍开展了“自主管理班组”活动。在这个模式中,员工以班组为单位自己管理自己,库存、材料规划、人事安排、生产目标、成本目标、产品质量等都是自主管理的主题班组内的员工必须学会交流和批评,形成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承担起自主管理的责任每个员工根据同事的要求而不是某位监督人员的命令行事,他还必须从掌握一项技能开始,学习班组内其他各岗位的技能,以便满足班组内协调和配合的要求。这样,一个具有技术和管理才能的员工就可能脱颖而出。很多单位在此基础上还搞了进一步创新,比如,有的创造出“25分钟班长制”,即每天有25分钟时间实行班长换位,由替换班长的员工行使班长职权,进一步鼓励班组成员共同了解管理、参与管理。有的创造了“班长回访制”,即每个班长每天定时回访下道工序,询问和了解下道工序的情况和意见,从而及时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据说,在国外一些实行了先进的自主管理的企业里,“工人”一词已作废,在有些公司,甚至“员工”这个词也不再用了。认定“人人都是人才”的海尔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并实践着“努力工作和认真就是领导”的管理理想。
随着自主管理的不断深化,员工的积极性像喷泉一样喷涌而来。“免检班组”、“信得过工位”大量涌现,革新与发明层出不穷。工人蔡永利一年就提出了15条合理化建议,有90%以上被采用。他说,没有人逼我这么做,作为企业的主人,我觉得有责任这样做。有人向他讨诀窍,他回答道:“哪有什么决窍,我不过是热爱我的工作,一留心周围的事,点子就出来了。”
据粗略统计,冰箱、冷柜、空调三个企业每年产生的较大革新发明成果均有十几项,若加上员工小改小革约有几十项。员工革新发明已在企业的生产、技术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员工发明蔚然成风,更加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为了激励员工“自我设计”、“自我表现”,张瑞敏提议专门设立了“海尔奖”、“海尔希望奖”,重奖有发明创造的人才。近年开发的新型分离式250L冰箱,上下箱体一直用螺丝连接,既不便于消费者拆卸,又易损箱体。刚刚大学 毕业 来到海尔的马国军,仅用两天时间便设计出改革方案,年节省费用30万元。为此,他获得了海尔银奖,他所设计的定位垫块,被命名为“马国军垫块”。
用普通员工的名字命名发明,在海尔已是制度。云燕镜子、晓玲扳手、启明焊q、秀凤冲头、素萍支架、天佑圆锯、孟川三通阀……让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蕴藏在普通员工身上的巨大热情和能量。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海尔员工的创造层出不穷绝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海尔人树立了主人翁意识,能动性和责任感被充分激发的必然结果,当然也是企业蒸蒸日上的一种体现。
美国OAK公司是专门制造大型冲片机的专业化公司,是该行业的领头羊,世界上一些著名空调生产厂都采用其设备,海尔空调生产线目前也在使用。1997年7月,这个公司的副总裁Perry先生一行来海尔参观考察。当他们看到海尔的空调员工自己动手改革,把原设备效率提高了一倍时,惊讶地说:“海尔员工的创造性简直不可思议,我们回去后也要研究改进。”
整个组织各个层次都在思考,而不只是高层领导在思考,这正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性。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是以青岛电冰箱总厂为核心企业,以冷柜厂、空调器厂为紧密层企业,于1991年12月20日组建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把它的企业文化归属于“文化控股型”,是因为:一方面,从所有制角度看,海尔集团属于国家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它的核心部分——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另一方面,海尔文化具有移山填海般的神奇力量,被海尔兼并企业的起死回生,主要不是靠资金和设备,而是靠文化。
“海尔”这个名称象征着什么呢?大概引起了人们三种想象。第一种,这像个外国名字,大概是个合资企业,是我国开放的产物,其目标是要走向世界,办成跨国大公司。这种想象,从它“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报道中,充满生命力,前程远大。这种想象既从海尔大楼前面的孩童雕塑,也从海尔职工带着浓重胶东口音所作的‘海尔’是‘孩儿’的直接解释中,得到了证实。第三种,“海尔”是“海啊”,博大精深,辽阔无际。这种想象同样也得到了证实,在孩童雕塑的基座上,就镌刻有海尔总裁张瑞敏这样的题词:“海尔是海!”
“海尔”这个名称,究竟象征着什么呢?让它作为文化悬念,叫读者去想象吧!我们还是来看看海尔集团公司的实际。
一、成功取决于观念转变
海尔集团的核心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原本是一个600多人的落后小厂。1984年认错 ,在中国已经有不少电冰箱厂为争得国内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争夺之时,它才从德国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是最后一个由国家批准定点生产电冰箱的厂家。1985年的三件事实,颇能说明它当时的素质和水平。第一件,在当时出台的第一个管理文件《十三条》中,竟然有“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之类的内容,由此不难想象当时生产现场的脏乱差程度!第二件,生产出来的电冰箱,许多质量不合格。第三件,亏损147万元,工资发不出。
从1985年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海尔发生的变化却真可谓“翻天覆地”。为了便于对比,我们还是从同样的三个方面,来看一看现在的海尔吧:
第一,现在海尔的生产现场,可谓谁见了谁佩服。
任何生产现场,无非一是人,二是物,三是事。用几句简单的话来描述海尔现在的生产现场,那就是: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物物皆清理,天天都平静。
到海尔的厂区和车间里走走看看,就会发现,海尔的现场管理水平及其效果确实令人称绝:厂区内,大到设备,小到花草树木,就连每一块玻璃,都有专人负责,都擦得明净光亮车间内,流水生产线上的空中传动链,都用干净的蓝布罩着,且布罩上也一尘不染。海尔的 规章制度 已成为员工遵守的自觉行为。比如厂内不准吸烟,整个厂房看不到烟头。
《上海证券报》的两位记者采访、参观海尔后,其中一位写道:“我看后曾开了一个不够恭敬的玩笑:青岛海尔车间的管理艺术,已近乎于‘洁癖’了。”
第二,现在海尔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已经是世界级水平了。
中国电冰箱行业惟一的国家质量管理奖,是海尔夺走的。在全国消费者“最受欢迎的轻工产品”评选中,海尔冰箱连续九年(1987—1995)夺得了冰箱类第一名。1993年德国《TEST》杂志对德国市场的产品进行抽查,海尔产品以八个“10”的得分夺得第一。海尔集团还获得了国际星级服务顶级荣誉“五星钻石奖”,是亚洲惟一获此殊荣的家电企业。到1997年,海尔集团的冰箱、冷柜、分体式空调、柜式空调、洗衣机相继通过了ISO9001认证,成为世界级的合格供应商。中国家电行业中,有五个主导产品通过此项认证的,只此海尔一家。产品已经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仅1998年上半年,就出口冰箱16.3万台。海尔不但出口产品,还出口技术。1998年7月,西班牙MOLI公司与海尔达成协议,以便在西班牙境内建立合资工厂,生产新一代变频空调在西班牙及欧盟各国销售。这是国中企业首次向欧洲输出变频空调技术。
海尔根据未来冰箱“营养化、环保化、节能化、智能化、多元化、隐形化”六大发展趋势,1998年上半年成功推出了我国第一台变温冰箱,第一台变频冰箱,第一台整体带画冰箱。1998年7月27日,海尔与德国METZ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全媒体、全数字化彩电——海尔“先行者”彩电,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该技术被认为达到了国际尖端科技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第三,现在海尔的经济效益,在中国家电行业中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电冰箱部分,在整个海尔集团中,利润率最高。仅以1995年为例,海尔的人均销售收入是46.3万元(电冰箱公司为95万元),人均创利税40101元(电冰箱公司为129000元)。
简单说:质量+信誉+策略。下面是我给你找的资料看看就明白了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海尔集团现任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旧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 “新顾客时代”的开始。海尔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海尔已经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编辑本段]〖海尔集团发展战略〗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海尔大事记〗
2008年海尔集团
●10月,中国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改革三十周年功勋(贡献)人物/中国改革贡献单位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获 “中国改革30周年功勋人物”奖。此次论坛由《财经界》杂志社和新浪财经联合组织,评选结果由论坛专家组、秘书处推荐,经媒体公示、由读者投票最终产生,评选出了30位三十年来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功勋人物,以表彰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卓越贡献。获得这一殊荣的功勋人物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八届最大500家企业暨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关于中国大企业集团的最新统计信息,海尔集团名列2008年度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1位。此次发布的2008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信息,是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统计方法,对我国企业集团现状进行跨行业、全方位、多指标调查所取得的最新数据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按影响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因素分为能力指标和机制指标。能力指标包括生存、发展、潜力三类共计47个指标,机制指标则根据含义分为制度、决策、激励、管理和创新五类共计11个指标。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指数汇总成竞争力指数。
海尔集团跃居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一,与其全球化的发展和成功的奥运营销带来的品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分不开。2008年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经济文化实力,开始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主流社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体现。民族品牌也一样,通过奥运跳板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商业环境、适应全球化的公共关系。作为2008奥运会的赞助商,海尔集团从2005年就开始了奥运营销的步伐,从成功为37个奥运场馆提供6万件绿色节能产品到奥运会期间 “一块金牌一所希望小学”金牌公益计划的实施,海尔集团借助于奥运会舞台充分向全球展示了自己“全球化品牌”的势力和新形象。“海尔一开始'走出去'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现在'走进去’、'走上去’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创造。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海尔将借信息化时代提供的最好的时机,整合全球的资源打造全球化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网络,向着创全球化品牌的目标扬帆远航。”张瑞敏说。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海尔夺得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冠军的原因所在。
● 3月25日,由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共同推出的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榜单公布,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同时,《北大商业评论》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总榜和行业榜,海尔荣登家电企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榜首。
● 3月25日,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结果揭晓。海尔等本土品牌在境外品牌的强势竞争下,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海尔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三个品类同时荣登第一。
● 3月,海尔集团申报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家电装配生产过程,跟踪与调度系统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
● 3月,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第三届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海尔”商标荣获“中国综合行业标王”和“山东省标王”,成为唯一一个荣获“双标王”的家电商标。
● 3月13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7年来服务质量“明察暗访”调查结果。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陈传意说:“海尔是唯一做到被抽查的所有产品、所有城市、合格率均为100%的企业,堪称‘中国式服务’的典范!我们共在48个城市抽查了海尔8类产品,全部合格。”
●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在代表团审议结束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代表们中间,与代表们一一亲切握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人民权利报》对杨绵绵总裁与胡总书记的见面是这样描写的:“海尔是著名的世界品牌,总书记曾亲自出席他们在巴基斯坦建设的海尔-鲁巴经济区揭牌仪式,并视察海尔工业园。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向总书记汇报说,海尔工业园已经投产,而且效益很好。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并叮嘱杨绵绵,要把海外的项目搞好。”
●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作为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 2月,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报社等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人物发布暨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获“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 2月16日,第57届NBA全明星赛在美国新奥尔良体育馆隆重举行。作为NBA唯一家电赞助商,海尔品牌LOGO在球场周围十分醒目,海尔成为赛场上闪亮的品牌“明星”。海尔与NBA共同推出了“Haier,Shooting Star——海尔混合投篮比赛”,吸引了全球NBA球迷的目光。
● 2月,两款海尔洗衣机在日本大型消费电子渠道Bic Camera的销量超过了同容量段的松下、东芝等著名品牌。Bic Camera渠道在其电视广告中免费对海尔洗衣机进行主推介绍,并在其网站上主推海尔;海尔成为其首推的第一个中国家电品牌。
● 2008年值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刊》在北京发布首份《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榜单。“百人榜”是这样评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张瑞敏成就了“海尔中国造”的品牌,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奇迹,更成就了国人拥有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的梦想!”
● 1月11日,“海尔集团2007全球年会”在中央研究院隆重举行,主题是“开放、对等、共享、全球运作”。全球七大区的海尔经理人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会议。
● 美国拉斯维加斯时间1月6日,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第四十一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展)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拉开帷幕。“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领先品牌TOP10”在CES展会上揭晓,海尔被评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第一品牌。海尔连续两年荣登十大品牌之首,体现了海尔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