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汤”——一个超级符号的爆红

“孟婆汤”——一个超级符号的爆红,第1张

前段时间,地摊经济红火。在河南郑州的一个商业广场,“孟婆汤”爆红。一名女子乔装成神话中的“孟婆”,现场熬制“孟婆汤”。现场上万人排队,市民一边拍照,一边等着品尝。据说,有人为了能尝到一碗杯孟婆汤,甚至从几百公里外赶过来。

“孟婆汤”成为现象级营销事件,从一个角度印证了华与华兄弟“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理论。

所谓“超级符号”,核心原则就是不要凭空创造新的概念,而是将品牌概念寄生在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符号上。

比如,央视春晚,它寄生在春节这个文化母体上,一推出就是爆款。虽然现在非常平庸了,甚至比不上随便一期快乐大本营。但是,它的影响力是芒果台的任何一档爆款栏目所不能比拟的。央视春晚,本身就成了一个超级符号。

腾讯的微信红包也是如此。一方面,它寄生于“红包”这个文化母体;另一方面,它借助央视春晚这个超级符号,一炮而红。

孟婆汤的爆红,和微信红包有颇多相似之处。

从商业逻辑讲,一切创意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孟婆汤”这样一个概念,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认知成本、决策成本和传播成本。通过超级符号的运用,把一个全新的品牌,瞬间转化为大家熟悉的品牌。

试想,如果它不叫孟婆汤,而是“忘情水”、“忘忧茶”,恐怕就很难达成现在的营销效果。在这一点上,“孟婆汤”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意。

不过,尽管如此,“孟婆汤”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为什么呢?首先,它的营销场景不可复制。一方面,疫情导致的大范围的迷茫、失落、绝望,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疑惑,是很难复制的;另一方面,爆发式的群体情绪往往不可持续。

第二,产品功能欠缺。男人们遇到难题,习惯喝一场大酒,一醉解千愁。第二天醒了,难题依然在那儿。

“孟婆汤”这个超级符号,因为社会背景、群体情绪,可能红极一时,但如果没有后续的功能、营销、创意的跟进,恐怕不太容易走得长远。从这个角度看,它更像一个概念炒作,一个营销噱头。

“孟婆汤”如果想做成一个持久的品牌,还需要系统化的策略跟进,比如继续讲故事,固定的店面,主题化包装,仪式化流程,以及饥饿营销手段,添加情绪疏导功能等等。

一个金点子,可以激活一个爆款,而只有系统化的设计,才能支撑一个品牌。

传说人死后要经过黄泉路,投胎转世要经过奈何桥,奈何桥上有位慈祥的老奶奶叫“孟婆”,不停的在煮着一锅以“遗忘”为调料的汤。凡是要投胎转世的人必须喝下孟婆煮的汤,喝了这碗孟婆汤,就会将前世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这几乎是所有人听说过的有关孟婆汤由来的版本,其实这还不是有关孟婆汤的全部!

应该说对孟婆汤理解最深的,没人能比得上刘德华,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刘德华的那首《忘情水》吧,很多人可能记不住全部的歌词,但是不妨试着把你耳熟能详的那两句哼唱出来,现在就试试,怎么样,是不是这句“啊啊,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夜不流泪”或者是“啊啊给我一杯忘情水,换我一生不伤悲”,被我猜中了吧?其实你知道吗?你所熟悉的这两句当中的“忘情水”其实就是孟婆汤!

所谓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相见不相识。所以说,你们得是对身边的人有多大仇恨,才排这么长的队伍去喝这忘情水啊?

孟婆汤火爆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无处安放的精神空虚!

据说有人驱车几百公里到郑州就是为了喝一碗孟婆汤,还有人组团包车专门赶到郑州去品尝孟婆汤,不得不说卖汤的这位这个创意绝对称得上是技高一筹!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明显就属于炒作,所谓的孟婆汤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饮品的营销方式,能够在全国形成这么大舆论,除了创意本身确实可圈可点以外,其实更加重要的是凸显了互联网时代无处安放的精神空虚!

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去看本书,或者几个好友围坐在一块品茶闲聊,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慢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奢侈!不管是996的紧张工作模式,还是为了拼生活的自我施压,互联网时代给到人的压力并没有因为技术的革新而有任何的缓解迹象,反而感觉身边的人压力越来越大!重压之下,人们总希望能有一个发泄内心压力的突破口,于是乎网红现象应运而生,不管是充当键盘侠在网上对于一些热点的热议,还是以蹭热点的方式趋之若鹜,其实都反映出互联网时代人在心态上的浮躁与无法平静!

热点总会过去,孟婆汤打卡地也总有一天热度会散去,但是反过来,我们每个人还是需要去面对紧张的每一天,其实我觉得对于所有人来说,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拥有一颗平常心最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因为外界纷繁芜杂的诱惑而打乱自己既有的秩序与平静,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孟婆汤也罢,忘情水也好,都只不过是一种传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相对于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一个传说呢?

“秋天第一杯奶茶”莫名其妙地着火了起来。是什么意思呢?秋分之际,天气凉爽。喝一杯热乎乎的奶茶觉得很浪漫。不少情侣在朋友圈秀恩爱。截图显示对象发52元奶茶钱给她,让她可以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是远距离情侣互相取暖的场景。结果许多情侣也效仿起来。红包必须是52元表示“我爱你”,即使奶茶店都不知道是什么含义,对销售的冲击也措手不及。这个梗就这样被跟风的人炒了起来。不少情侣也争相模仿让对象发红包喝奶茶。小于52元的红包会被嘲笑和拉黑。这道“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心理?有网友表示这是因为女性不再满足于平时的节日,开始应对二十四节气。有人说这是奶茶店的销售策略。

从市场营销方面来说,“秋天第一杯奶茶”肯定是一场教科书级的病毒营销策略。有人发起这样的话题,然后就有人跟风模仿,甚至还衍生出了各种玩法。比如,地产商们的“秋天里的第一套房”美肤品的“秋天里的第一套化妆品”,还有男人们玩的“秋天里的第一盒中华”。即便是不知所以然,一脸的“懵逼”,网友们依旧玩的不亦乐乎。

你还记得网红的孟婆汤吗?因为一碗“孟婆汤”,很多人千里迢迢奔赴那个地方。每个人都毫不犹豫地排着长队等待购买。似乎喝了这碗汤,就可以忘记过去和现在的痛苦。这是公众的盲目跟风行为。不管你是否需要,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也想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说明你不爱我,你比较小气,或者你对感情没有仪式感。甚至感情都会因为一杯奶茶而被点亮一盏红灯。如果你这么说,那些不小心忘记了各种节日的直男就注定是单身吗?这根茎之所以会变得莫名其妙的原因是因为许多女性太物质化了。她们渴望男朋友在情人节、妇女节、春节等节日送红包,也希望男朋友尽全力帮她们清空购物车。被物质欲望控制的人,往往喜欢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的感受。她们喜欢比较,认为男朋友送的东西越多,感情就越真实。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的顾晓菱就是这样一个拜金女。她喜欢钱,希望嫁给有钱人。她在一家高档俱乐部做服务员。学习艺术品鉴的目的是结识一个有钱人。

         

《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也是这样的人,住在合租的房子里,参加各种高端派对,只为做个“捞女”,摔了跟头之后才发现有钱人他们也不是傻子,只是在玩弄她,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这种关系就是一方图财,一方图色。他们有自己的需求,并且互相使用。怎样才能产生真挚的感情?所以,女孩们都该醒醒了,女人应该是经济独立,而不是依靠男人活成傀儡一样生活。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我们最需要的是为自己的喜好买单。感情也是如此。真挚的感情是纯洁的,没有任何杂质。一旦感觉与物质事物联系在一起,我们所要面对的就是依靠他人过上我们的生活。被别人命令,你必须失去一些东西作为代价,而不是自由或自尊。

所以,走捷径的人也有走捷径的代价,努力的人也有自己的努力回报。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人生的道路,自己一步一步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果您真的等不及要赶风了,那就自己上青云去。所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一定要自己喝,即使你必须是一个为物质买单的人,人生的选择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以上的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期待与你一起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212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