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出来卖的》
文 申豆先生
营销界有一句著名的调皮话,大家都是出来卖的。
这句话源自港片红灯区小姐的名言。
可是话糙理不糙,你想一下,手机微信里存在的那些人,大部分不都在“卖”吗?卖产品,卖服务,卖自己。
最古老的营销方案,是姜太公钓鱼,用一个直钩,还离水三尺。
那能钓上鱼吗?
放在现在,他就是在作秀,如果当时有抖音短视频,点击量肯定10万+
诸葛亮在隆中盖一间草棚,自比管仲乐毅,号称卧龙,让水镜先生到处推销自己。
最可笑的是那个齐名的“凤雏”,带兵征四川,还没到,就被石头砸死了,原来那个地名叫“落凤坡”。
怨地名不对,可见地理知识没有学好。
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亮见到刘皇叔,先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换成现代话就是说咱是一个老百姓啊,啥也不会,光会种地啊!看起来多么淡泊名利啊,但接着啪啪啪一大篇文章一一《隆中对》。
告诉刘皇叔,天下形势是这样的,你应该这样这样,直接指点起江山来。工作汇报准备的很充分嘛!
放在现在,这叫饥饿营销,也叫神秘营销。
大家都在传说那个村谁算卦很准,还会变蛇绝技。心里有疑惑不知道下来该咋办,就去算一卦。算准了,真神奇。算的不准,是自己八字不对。
唐太宗有三面镜子,每天都要照照自己:衣冠正不正?兴亡的原因搞清楚了吗?我有什么毛病被小伙伴看出来了吗?
其实,看电视,看文章,逛微信群也是在照镜子,如果从有些台词、微话照见了你的隐私,别不好意思,说话的人真不是说你的。导演,演员,作者说这话时都真不知道,今晚你会去看这个戏,读这篇文章,他们都只是在营销自己!没有想那么多。
提到网红,很多人都会想到现代的主播行业,但是其实在我国古代也同样存在着网红,他们主要靠的就是街头卖艺,皇宫演出以及其他的走街串巷!
街头卖艺的网红
其实街头卖艺的网红这个大家不能理解,她就像现在的说唱歌手和走街串巷的歌手一样,他们通常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也没有固定的演出节目,通常都是随意的停留在街道的哪个位置,发现人多了他们就摆起了摊儿卖起了意。摆摊儿卖艺的人多才多艺,他们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的会耍杂技,有的还会耍猴……
宫廷演出的网红
在古代还存在着第二类网红,那就是这里网红,他们通常会被官员在皇宫的宫廷演出之中邀请而来。因为在重大的祭祖或者祭祀的活动之前,往往宫廷都会进行一些演出。而这些演出的演员通常不是皇帝亲自指派,往往都是由皇帝派遣一定的官员,而官员到乡下或者是到下面去搜寻相关的艺人。而这些艺人一旦能够走进宫廷的演出,那么离他们窜红的日子就不远了!
乞丐类的网红
古代还有第三类的网红,那就是一些完全不固定的乞丐类的走街串巷的表演。你提提乞丐想到的就是丐帮,他们都衣衫褴褛破衣不整,然后整天就是要饭的状态。其实在宋代以及明代的时候,有相当的一部分乞丐他们转型了,他们开始了他们表演乞讨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们一边表演一般乞讨,在表演了一些精彩的节目之后,有很多人便会更多的施舍他们!
《隆中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正是在隆中对的故事中,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招揽到了诸葛亮,在这次谈话中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如何实现兴复汉室的战略步骤。
现在回头细看《隆中对》,结合一些史料,我仿佛看到了另一幅画面。刘备与诸葛亮的合作与其说是两人的不谋而合,倒不如说是两人别无选择,唯有对方才最适合自己。
原文中是这么介绍诸葛亮的:“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在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是个想干番大事业的谋臣。讲白点,就是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要想成为那样的权臣,就得跟对一位有可能打下江山的老板才行。
在那时的历史背景下,如果投奔曹 *** ,显然是不可能实现那样的抱负的。为什么呢?因为郭嘉、荀彧一干颍川士族集团的人早就围在了曹 *** 周围,要想脱颖而出,显然不大可能。
不跟曹 *** ,跟孙权行不行呢?孙权代表的是江东士族集团的利益,做为一个外来户,诸葛亮投奔过去至少要从基层做起,要想火箭式上位,除非攀上高枝,例如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否则也不太可能心想事成。这一点看看他哥哥诸葛瑾在孙权政权中的位置就能知道答案。
在本地继续发展呢?刘表垂垂老矣即将死去,荆州士族没有代表性人物能一呼百应。
在这种情况下,刘皇叔找过来,这不正是诸葛亮最期待的那个人吗?刘备有个皇叔身份,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能打的大将。缺的是什么?没有一个像样的谋臣。诸葛亮过去,正好能补上这块短板,并能马上占据高位。
回过来看刘备,那时混得正是比较惨的时候,除了几个大将,兵没几个,连块真正的地盘都没有,甚至身边还没有一个能真正给出好建议的参谋。刘备找诸葛亮,表面上是因为徐庶的极力推荐。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诸葛亮在荆州的背景。
看了诸葛亮的亲戚和朋友圈就知道了,他在荆州的背景非常强大,招揽到他就意味着刘备在荆州的局面真正打开了。在招揽诸葛亮这点上,刘备最看重的其实是他的背景,而不是他的才华。如果只看隆中对,我们可能只得出个刘备求贤若渴不惜自降身份三顾茅庐的印象,但当你深入下去,你才知道原来如此。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这不就是一种饥饿营销的手法吗?三次来求,将自己未来的地位摆高了,这样才能卖出个好价钱来。同时,前两次的拒绝,也为自己对未来老板的心性如何拉出了一个尽调的准备。
而刘备在关键时候也没掉链子,清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三顾茅庐装装孙子也无所谓,只能要你能加入进来就行。这才是这位能与曹 ***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 *** 盘手的真正底色。
哪有什么君臣相遇,原来无非是各取所需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