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馆的下游延伸有什么服务

拳击馆的下游延伸有什么服务,第1张

2018 年健身产值 816 亿元,其中健身房产值 720 亿元。中国健身俱乐部 TOP10 品牌店面数目仅约 1200-1300 家,总营业额 100-110 亿元,其中一兆韦德以近 20 亿元年营业额排名第一,平均单店营业额排名第二,约 1500 万/店,仅次于舒适堡 2000 万/店。市场集中度 CR10仅 16%,反映出健身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行业内未出现独角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作为体育产业的细分领域,2017年休闲健身产业在我国只占不到 2.3%,而体育用品销售占高达80.9%。健身休闲产业中,根据招商证券资料显示,2017 年中国健身房场地+教练产值占比 90%,围绕健身房为中心的周边餐饮、服饰、培训等服务市场仅占 10%,反映出我国休闲健身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健身行业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例如健身培训,健身餐饮等。

地域上,健身房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全国各健身房连锁品牌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在全国一线及主要的二线城市中健身俱乐部数量为健身工作室的 2-3 倍,北京及上海工作室均超过 3000 家,健身俱乐部超过 1000 家,除一线城市以外,成都,杭州,重庆表现抢眼,与深圳广州健身房数量基本持平,从一定程度反映出过去几年一线城市及部分准一线城市健身市场需求较大。但是未来一线城市随着新开店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竞争会更加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整合,产品特色及以客户服务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根据易观统计及资料整理, 2018 年国内健身会员市场渗透率仅 0.7%。健身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占比 46.10%,二三线城市占比逐步递减。主要由于一线城市的健身场馆设备及公共运动健身资源都比较丰富,更有利于培养用户健身习惯及形成良好健身氛围。其次,一线城市工作节奏更快,健身也逐渐成为提高身心健康和减压的有效方式,居民对健身的需求更高。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健身也越来越具备社交属性,一线城市文化更多元的特征及居民工作生活的社交需求也促使更多用户参与健身活动。同时,近年来海归数量渐增,这部分群体把欧美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文化带回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促进了当地的市场发展。

根据资料整理, 2014-2018 年期间,健身房会员人数由 547万增长为 1014 万。发展趋势有所减缓。2014-2015 年会员增长迅猛,可能与期间互联网+在健身行业的应用发展有关,伴随着社交属性和时尚潮流的健身风潮开始盛行,而近两年来,2017 年同比增长 14.97%,2018 年同比增长 13.02%,随着人均GDP 增长率放缓,及人们对健身潮流热度的降低,会员增长速率也逐渐减缓。但总体上,会员数平均年增长 21.34%,反映过去几年我国健身市场需求加大,健身氛围提高,居民健身意识增强。

根据理财 APP 挖财《2018 健身支出报告》人均健身年支出由 2015 年的 1077 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1502 元,呈稳定上涨趋势。其中,2017 年上海以年均支出 3493 元高居全国健身支出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年支出为 2886 元,广州和深圳次之,分别为 1655 元和 1660 元。新一线城市也表现抢眼,杭州以 2143 元位居健身支出总榜第 3,南京、苏州等也跻身全国前10。

报告还表明,62%的人健身目的是希望保持身体健康,33.5%的人期望减肥塑形,获得好的形象,剩余 4.5%受访者表示希望通过健身建立社交关系等其他目的。

根据易观数据,目前我国健身人群的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等消费能力及中高等消费能力,占比约 64%。低消费者占比不到 10%。表明针对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的健身市场潜力较大。根据我国不同城市消费水平情况来看,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在二三线城市占比较高,结合健身人群的地域分布现状,预计未来几年二三线城市的健身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根据尼尔森数据 2017 年我国健身用户年龄分布看,健身年龄层主要分布为 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 62%,41 岁以上用户仅占 10%。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最高,考虑主要原因是这部分用户精力较为充沛,且大部分未结婚成家,休闲时间较多,经济压力较小,有时间也有经济实力参与健身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 21-30岁年轻用户代表的是未来的新趋势,随着该用户群体健身习惯和健身意识的养成以及经济能力的提高,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该用户群体依然是健身行业的消费主力军。

产业链结构:构建产业生态链,抢占行业制高点

该部分通过目前健身行业的产业链结构阐述,分别对上中下游产业及其细分赛道进行剖析,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健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上游:教练培训市场逐渐兴起,多元健身场景悄然而至

健身器材供应商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健身器材供应商和教练培训产业。目前国内健身器材供应商规模仍然较小,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品牌有英派斯、好家庭、万年青 WNQ 等,产品涵盖健身所需健身器械及相关设备。近两年在智能健身的趋势下,一些企业也推出智能健身设备,监控用户健身数据,并有针对性提供健身训练方案。例如 keep 去年推出家庭智能跑步机,为家庭健身用户提供更便捷健身体验。总体上该领域产业规模较为稳定,且国外的健身器材供应商产品质量更好,人体工程设计更为合理。然而国内产业链上游市场营收占比极低的现状,厂商如何稳定自身市场占有率,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利用新兴技术升级产品需求,例入智能化,数据化对健康进行全面管理,其次是挖掘新的场景需求,如家庭健身,室外健身等寻找新的增长突破点。

教练培训行业

相对于设备供应商,教练培训行业则是一片蓝海,目前市场上的相关机构有 Kingbo,R-Star 等。知名机构较少,专业度及细分度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市场上很多培训都是短期班,表现为培训周期短,入学门槛低,毕业门槛低,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然而很多健身教练都以获取相关教练证书为目的参加培训,专业素养,知识体系,以及职业素养与国外健身教练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尼尔森和国家体育总局资料,2016 年中国专业教练 15,560 人,人均教练只有 0.12/万人;而美国拥有专业教练 240,000 人,人均教练达到 7.5/万人。

然而目前行业内私教或团体课程是主要营收来源。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大品牌的私教课程已经超过年卡会籍营收入。根据草根调研以一兆韦德和威尔士结果为例,会籍营收与私教营收比例约为 1:1.5。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教练将越来越被视作公司的核心资源。对教练的高标准高要求是市场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的培训行业也将逐步向国际标准看起,例如 NSCA,ACSM,ACE 等认证机构。同样,对于培训行业也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创造更大的健身

培训市场。

行业中游:传统与新兴健身房的博弈

健身行业中游主要是以传统健身俱乐部与新型健身工作室两种形态存在,另外包括部分其他细分场馆,例如舞蹈室,瑜伽馆等。传统健身俱乐部中已出现一些较强势品牌,普遍成区域性分布,仍然没有形成全国连锁的大品牌。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有一兆韦德,古德菲力,威尔士,古德菲力等连锁品牌。该类健身房的特点是场地大,设备齐全,盈利模式多以预售,年卡季度卡以及私教课销售为主,资金链风险相对较低。现金流层面一般可在提前预售期到开业 2 个月内收回,然而同样面临人工成本高,地推销售,教练销售客户体验差等问题。对于连锁健身品牌,通过其品牌效应以及资金实力,总体发展较为稳定。市场上新兴健身房主要以私人健身工作室,新兴 24 小时智能健身房存在。其共同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人工成本较低,坪效相对较高。私人健身工作室多数以健身爱好者自己或合伙开店,其工作室特色主要与老板的健身理念相关。智能健身房通常以团体课或者私教课等单次课程为主要盈利模式,以后台数据作为运营基础。目前一部分连锁智能健身房已经初具规模,并持有实力较强的企业资本投入。该类健身房健身注重环境装修等细节,注重客户体验度,更加吸引九零后零零后等年轻客户。中游市场上的两种主要形态,无论是传统健身房还是新兴健身房,面对市场同质化较高等问题,如果不能做出自己健身房的特色,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面前都可能面对被淘汰或是被收购的局面。

行业下游:依靠品牌认知抢占赛道先机

下游市场建立在上游及中游市场的基础上,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未出现领导品牌。涉及领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健身服饰、健身食品、健身 APP 等满足健身进阶需求产品。其中健身服饰是较为传统领域,包括国内外大的服装品牌。近几年也发展处一些自营健身服饰类,以时尚,舒适度为产品特色。健身 APP 是以健身服务为主的运动管理类产品,包括跑步为主的跑步社交工具,代表产品有悦动圈、咕咚、悦跑圈。还包括以健身为主的健身社交工具,比如 Keep、火辣健身、FitTime 等。比较有代表性的Keep 与猩猩健身都是依靠自身品牌认知开始发展周边产品,如健身服饰,背包,相关设备等。

从产业链整体来看,竞争生态主要还是细分市场之间的博弈,目前还未出现行业内的独角兽。传统健身企业发展较为平稳,但是仍然是在各自赛道纵深发展,而不少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健身企业,如Keep、猩猩健身等企业表现出向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逐步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抢占新的赛道。

Keep 于 2014 年通过线上平台起家, 四年时间累积了超过 1.6 亿的用户及 22 亿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大量数据资源作为发起点,精准定位,于 2018 年在线下发展了三家健身房 keepland,并配合线上数据推出客户需求的相关课程产品。 同时期推出智能产品线keepkit,涉及产业链上游的健身设备,如智能跑步机,哑铃等健身器械;产业链下游的健身服饰,智能穿戴设备等周边产品。截止 2018 年年底,Keep 跑步机已累计销售近 5 万台,其中 80% 的消费者会跟随 KeepApp 跑步课程进行训练。光猪圈、等新兴智能健身房同样推出健身智能设备,收集数据迭代优化产品升级服务,同时推出营养餐吧等健身下游产品。猩猩健身则在产业链上游“健身培训”领域发展起来,建立了“超猩学院”为教练培训赋能,试图以更系统的方式持续孵化教练群体。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谁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才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健身行业巨头除了在自身领域垂直精深以外还需抢占新的赛道,提前为更大的健身市场布局。

健身房竞争生态:传统 VS 新兴,谁是未来的赢家?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行业内最大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行业中游,竞争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传统健身房及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的存在历史较久,最早的品牌在九十年代就已成立,而近年来分刮市场的新兴健身房大多是在 2014 年以后的一波健身浪潮及互联网+的概念中诞生。资本市场为何纷纷投向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未来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该部分主要通过观察行业内竞争生态,以典型案例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纵向分析与横向对比,总结典型案例成功原因,为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

逸马集团专注于连锁领域16年,目前逸马有会员企业三千余家,学员企业超过三万家。我们现在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希望与同行及对健身行业感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

在深圳开拳馆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深圳的发展好,经济效益高,人流量大,在深圳开拳馆客源多,容易挣钱。拳馆为格斗爱好者设立,场地设施有沙袋、简单器械、手靶、跳绳、脚靶等相关训练器材。

只要教练功夫好,经营到位,前景还是不错的。

武馆是为数不多的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生意,况且现在很多人都提出了回到古代的口号,想必是不错的,只要有好的教练和足够影响力的品牌其实都是不错的。大街上各种班各种馆不都比比皆是么,想做什么东西,最好寻根问底地去看。经常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虽然这未必是真的,但至少大家提起少林寺的时候第一印象都是武功高,这就是牌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58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