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润增130%康龙化成比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更值得看好?

扣非净利润增130%康龙化成比药明康德、恒瑞医药更值得看好?,第1张

近段时间,医药板块回调幅度较大,但贝壳投研认为医药板块长期配置逻辑仍然存在。这几天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在医药板块的CRO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康龙化成有着较强的国际背景。 康龙化成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美国独资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它的现任董事长也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楼博士是美国美籍,曾在加拿大、美国、中国多个地方工作。 今年上半年,康龙化成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元,同比增长34.01%,公司表示承接了更多来自于海外客户的订单,与此同时公司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这是什么原因?

除此之外,对于CRO企业来说,它们比制药企业(比如国内抗肿瘤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究竟有何优势?

一、竞争优势凸显,康龙化成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不同于老大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的专业领域并没有覆盖药物研发的全产业链,而是主要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但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康龙化成也在逐步拓展包括临床后期开发及商业化生产在内的下游业务能力。 CRO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便是实现药物研发的全产业链覆盖。

近几年,康龙化成的业务结构有了明显的调整, 分产品来看,截至2019年,虽然实验室服务仍为公司贡献了大多数的营收,但公司的CMC(化学和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临床研究服务近几年增速更快,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前端到后端的发展模式顺应药物研发自身的周期,对于促进公司业务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

康龙化成竞争优势凸显,使总营业收入维持了高速增长, 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6.6%,且每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维持在25%以上,此增长速度远高于医药行业水平。除此之外,近五年康龙化成的扣非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竟然达到了66.8%, 不得不说,在维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康龙化成还兼顾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康龙化成盈利能力提升的背后原因是毛利率的提升。 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康龙化成的毛利率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通过分析发现企业毛利率提升(营业成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随着市场竞争地位的提高及科研技术能力的提高,公司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

2)康龙化成的人工成本占了总成本的50%左右,随着员工技术及经验逐步积累,人均产值持续增加;

3)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增强,早期投入较高的业务单位固定成本有所下降;

4)近几年均收购物业的行为使租金及物业成本占比进一步降低。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康龙化成的发展更多的依靠技术人才的支撑, 一方面,企业规模和企业人员数量有着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今年上半年康龙化成营业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企业的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合计8052人,半年增加了1651人;另一方面,人工成本的降低或人均产能的增加将直接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康龙化成已稳居国内CRO行业老二。

二、与恒瑞医药相比,康龙化成的优势

现如今,在国内外众多制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进程中,康龙化成仍然表现出强劲的成长动力, 与一般的制药企业相比,拥有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医药外包企业康龙化成股票(300759)似乎更令人肯定。

1、来自"to B和to C之间的较量",康龙化成的规模增速更快

对于康龙化成来说,它的下游客户是制药企业,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它的下游客户可以说是消费者,二者从属于不同的商业模式。 首先,两者间的主要差别便是成长性不同,显然, 康龙化成的成长性要大于一般的制药企业。 这个成长性可以理解为增长的动力,康龙化成的订单收入来自于下游制药企业,医药市场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市场渗透率将直接决定企业的规模。

数据显示,全球医药市场的研发投入正逐步稳定提升,尤其是我国市场增速更快,而外包服务市场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为加快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或风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药企选择外包企业。

当然,如果制药企业自己进行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势必将会承担较大的风险,就算经过若干年研发成功的话,这一药品也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高预期的收入和利润,据悉,2019年一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39亿元,历年来投入巨大。

在创新药上市预期之下,恒瑞医药当前的市盈率也没有超过康龙化成,原因便在于康龙化成的成长性更确定,且增速较快。 相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恒瑞医药的药品终端销售下滑,但是康龙化成股票(300759)仍然维持了较高的收入增速,企业仍然承接了较多的合同订单。

2、康龙化成的另一大优势:费用投入较少

虽然CRO企业受产品价格和成本的限制并不能维持较高的毛利率,但CRO企业为此也保持了较低的费用率。

相对比来看,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上, 康龙化成与恒瑞医药从属于不同的商业模式也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差距。首先,康龙化成不需要进行药品市场的推广,而制药企业则需要花费大量的市场费用;其次,康龙化成没有覆盖药物研发的全产业链,且不需要长期布局药物的研发,因此花费的研发费用较少。

对于康龙化成来说,它的大部分订单来自于老客户,药物研发属性使它与客户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而它的研发投入也与所涉及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未来随着企业业务的拓展,它的研发投入以及毛利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总结

总的来看,基于较强的竞争优势,康龙化成从前端到后端的发展模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业务拓展使企业的规模收入、盈利能力都得到了稳步提升。

而与恒瑞医药相比,虽然康龙化成的整体盈利水平较差,但康龙化成目前最大的投资价值便是它的成长性更突出,加上企业较强的经营能力,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未来康龙化成仍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ty005)

保险行业:保险业拐点何时到来?

类别:行业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一峰 日期:2021-07-23

2021年上半年保险板块跑输大盘。2021年上半年A股保险股均下跌,相较而言H股表现较好,保险板块跑输大盘,各险企估值中枢不断接近 历史 低位。人身险方面,开门红叠加新旧重疾险定义切换,继保费2021年年初迅速增长后,后续支撑力不足,保费增速承压;财产险方面,车险综改压力延续,车险保费承压,非车险占比提升,支撑整体保费;投资端方面,长端利率震荡下行叠加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拉低保险指数。

产品创新进入瓶颈,人力渠道问题逐渐凸显。过去粗放式发展的保险业推动力主要在于产品创新及政策指引,人力渠道的本质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过去并未暴露。投连险和万能险发展承压,百万医疗件均单价较低及寿险每年固定增长限制其规模空间及利润,养老年金险因税优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吸引力较低,重疾险因旧产品需求提前释放导致新产品销量不及预期,保险业急需新高业务价值率产品拔高短期业绩,但并未有新的销量较突出的且满足市场核心需求的产品。因此人力渠道的粗放式发展问题逐渐凸显,保险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对标友邦,国内险企代理渠道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友邦中国最优代理人改革业绩成效经历三阶段:(1)代理人数量下滑阶段(2010-2013):年化新保费增速下降,人均ANP保持增长但人均VONB增速下滑;(2)代理人数量迅速提升阶段(2014-2018):年化新保费迅速增长,人均ANP与人均VONB增速先下滑后上升;(3)代理人保持稳定增长阶段(2018以后):年化新保费、人均ANP及人均VONB均维持稳定增长。整体来看,对标友邦中国,国内险企虽积极推进代理渠道改革,但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代理人清虚、人均FYP上升,人均NBV下滑阶段,保险业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拐点仍需等待。

我们认为,保险业或将在半年至一年后迎来拐点:1、未来供给侧转型三条主线:渠道转型、 科技 赋能、产业协同。(1)渠道转型方面,近年来保险营销员学历结构逐渐优化,新增营销员总体素质上升,保险代理人增速呈周期性变化,目前人力出清接近尾声,预计半年至一年后或将出现新一轮增量。(2) 科技 赋能方面,众安坚持 科技 赋能战略,打造“产品+系统”发展模式,互联网渠道迅速扩张,综合成本率不断降低,成功实现降本增效,国内上市险企也正积极推进 科技 赋能,预计行业未来将突破人口红利周期,通过 科技 赋能+互联网进一步拓展下沉市场。(3)产业协同方面:各险企打造康养产业链,利用社区吸引客户,通“产品+服务”增强客户粘性,从而促进养老、 健康 保险产品销售,提振NBV。2、需求端:保险密度深度落后,寿险保障缺口巨大,养老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疫情后人们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3、投资端:短期来看,权益市场有望回暖释放权益类投资收益,助力保险股估值修复;长期来看,险企投资依旧保持以稳健型的固收类资产为主,长端利率虽趋势下行,但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逐渐缩窄,仍然看好资产端对估值的提振作用。

投资建议:推荐股息率较高且估值较低,寿险转型不断深化,积极布局“保险+ 健康 +养老”产业的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较早布局金融 科技 领域且内含价值最为稳健,积极推进转型的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保险线上化走在前端,打造保险医疗生态圈并积极 探索 保险 科技 创新应用的众安在线(6060.HK);聚焦高端市场,代理人业务质量较高,新业务价值占内含价值营运利润比重逐年提升,长期内含价值回报率有望稳步提高的友邦保险(1299.HK);长期ROE保持稳定10%+,股息率高的中国财险(2328.HK)。

风险提示:保费收入不及预期;疫情大范围内反复;疫情对居民保险和 健康 意识影响不及预期;利率下行超预期;监管部门政策变动;管理层变更。

农林牧渔行业:农业周期如期下行 成长标的更为坚守

类别:行业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鲁家瑞 日期:2021-07-23

基金持仓:成长股持仓坚挺,顺周期板块获重点布局21Q2 农业板块重仓持股总量减少约7%,但成长股海大集团、牧原股份的重仓排名优势地位稳固,持股总量逆势提升;此外,重仓持股总市值提升明显的标的还有:瑞普生物、民和股份、荃银高科、回盛生物、佩蒂股份、登海种业、中宠股份、天康生物、金龙鱼、立华股份等。景气度高的动保、宠物及种子板块,以及前期低估值白鸡标的得到重点布局。

行业观点:景气布局种业板块,长期坚守海大与牧原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看好种植链景气上行,考虑到转基因可能带来颠覆式的行业变革,建议板块性配置。2)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进行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推荐管理层优秀的成长股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3)生猪:

投资建议

自下而上推荐成长股,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的种植与动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鸡行业。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苏垦农发、中粮糖业;3)动保推荐: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鸡:益生股份、仙坛股份和圣农发展等。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1、近期种业迎来多项重要催化,看好种植链景气上行,考虑到转基因可能带来颠覆式的行业变革,建议板块性配置。

2、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农业将经历工业化和数字化的供给侧革命,行业内提前进行数字化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自下而上核心推荐熵减进化、持续突破增长的成长股海大集团,生猪成长股牧原股份,以及厨房食品龙头金龙鱼。

农业整体投资观点如下,自下而上推荐成长股,核心推荐:海大集团、牧原股份、金龙鱼。自上而下看好顺周期的种植与动保以及低估值的白羽鸡行业。其中,1)种业推荐: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2)种植推荐:

苏垦农发、中粮糖业;3)动保推荐:科前生物、生物股份;4)白羽鸡:益生股份、仙坛股份和圣农发展等。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非瘟常态化下,2021 年疫情会更加奖励管理能力强的养殖群体,业绩分化可能更为极端;猪价下行速度放缓,规模养殖市占率快速提升。

第二,粮价后周期与转基因带来成长共振,种植链长期景气上行。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我们不仅仅分析标准农林牧渔子行业板块持仓指标,还从生猪板块角度探讨当前基金对生猪板块资产配置的趋势与偏好变化,为未来把握生猪领域投资机遇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未来如果转基因玉米与大豆放开,国内玉米种业将由周期性行业转为成长行业,头部企业最为受益,市占率将大幅提升。

第二,生猪养殖龙头市占率快速提升。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第一,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农业的种植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种子公司也需要种植才制种。如果发生恶劣天气,可能造成上市公司产品损毁,造成公司损失。

第二,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引发的潜在风险。农业畜禽养殖企业主要以规模养殖为主,如发生不可控动物疫情可能会造成公司的畜禽高死亡率,造成较大损失。

医药行业:医药仓位持续回升 核心资产继续分化

类别:行业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杜向阳 日期:2021-07-23

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

21Q2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4.54%,环比+0.8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11.14%,环比+0.8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12.98%,环比+2.35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10.1%,环比+1.05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药明康德(907家)、迈瑞医疗(634家)、爱尔眼科(338家)、智飞生物(333家)、恒瑞医药(309家),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药明康德(+346家)、爱尔眼科(+146家)、通策医疗(+76家)、迈瑞医疗(+66家)、爱美客(+62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博腾股份(25.2%)、迈瑞医疗(24.6%)、南微医学(21.1%)、通策医疗(19.4%)、泰格医药(17.2%);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博腾股份(20.7%)、通策医疗(19.4%)、药明康德(16.9%)、凯莱英(15.6%)、长春高新(15.5%)。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药明康德(780.3亿元)、迈瑞医疗(590.4亿元)、爱尔眼科(381.3亿元)、通策医疗(256.1亿元)、智飞生物(244.3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311.9亿元)、爱尔眼科(+174.3亿元)、通策医疗(+136.2亿元)、迈瑞医疗(+90.8亿元)、泰格医药(+72.4亿元)。

从陆股通持仓来看

21Q2外资持有医药生物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3.27%,环比下降0.2pp,持股总市值为3079亿元,环比+399亿元。

从持仓占比情况来看,

1)流通股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迪安诊断(18.6%)、泰格医药(17.8%)、迈瑞医疗(16.4%)、益丰药房(15.7%)、康龙化成(15%),从变动情况来看,艾德生物(+4.4%)、科华生物(+4.2%)、理邦仪器(+2.8%)、康希诺-U(+2.5%)、益丰药房(+2.3%);

2)总股本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15.2%)、迪安诊断(13.7%)、恒瑞医药(12%)、金域医学(11.8%)、泰格医药(11.5%)从变动情况来看,凯普生物(+1.3%)、大博医疗(+1.3%)、老百姓(+1.2%)、博雅生物(+1.1%)、海尔生物(+0.9%)。

从持仓市值情况来看前五分别为,恒瑞医药(520亿元)、迈瑞医疗(392亿元)、药明康德(271亿元)、爱尔眼科(250亿元)、泰格医药(193亿元);从变动情况来看前五分别为,迈瑞医疗(+109亿元)、爱尔眼科(+86亿元)、药明康德(+76亿元)、片仔癀(+32亿元)、泰格医药(+29亿元)。

风险提示: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是基于wind基金数据库内开放式和封闭式公募基金披露的2021Q2季报重仓持股明细汇总,存在因为部分股票在十大重仓股之外导致的样本误差风险。

机械设备行业:硅料价格三连降!光伏需求迎向上拐点;力推颗粒硅、异质结设备!

类别:行业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 日期:2021-07-23

硅料价格三连降!组件成本降低有望刺激光伏需求;光伏需求将迎来向上拐点1)自7 月初以来,硅料价格三连降!根据硅业分会报道,本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20.8 万元/吨,近三周下降4.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0.6 万元/吨,近三周下降3.5%;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20.35 万元/kg,近三周下降3.2%。

2)自2020 年12 月以来,硅料价格上涨超150%,压制行业终端需求。近期CPIA 发文呼吁光伏行业 健康 发展,硅料价格开始下降,组件成本有望下降。预计未来硅料价格将形成拐点向下,进入良性区间,光伏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3)光伏将成为碳中和的绝对主力。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30GW,我们测算203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1200-1400GW,未来10 年将迎10 倍左右增长,CAGR 达25%-27%。

光伏/光伏设备:拥抱三大新技术——颗粒硅、异质结、大尺寸? 颗粒硅:优势渐显、产业化进程将提速,有望成新一代硅料技术,助力光伏降本1)需求端:5 月晶澳公告采购专门的颗粒硅近15 万吨,万吨级大规模采购表明颗粒硅获得市场认可,标志着大规模产业化的开端。此前,中环、隆基均有与协鑫签颗粒硅长单采购合同。目前上机数控、晶澳、中环、隆基等主流硅片厂商已纷纷试用颗粒硅,掺杂比例较此前已大幅提升。在量产N 型晶棒中使用颗粒硅料,品质参数稳定、且拉晶成本降低。

2)供给端:目前保利协鑫在徐州、乐山、内蒙古3 地合计规划颗粒硅产能达50 万吨。其中上机数控与保利协鑫合资建设30 万吨,上机在一期6 万吨颗粒硅项目中参股35%,将强力推动颗粒硅产业化进程。我们预计上机数控和保利协鑫的30 万吨颗粒硅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2 年中国颗粒硅产能将达10-20 万吨,未来将加速释放。6 月保利协鑫颗粒硅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正式投产,将加速颗粒硅产业化量产进程,预计市场对颗粒硅接受度将加速提升。

异质结:近期华晟、通威等项目重大突破,大规模应用临近,未来5 年行业CAGR 超80%1)光伏异质结对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在全球大范围推广从而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是光伏“未来之星”。未来将取代PERC 成为光伏电池片第三代主流应用技术。

“大尺寸”:“降本增效”,带来新一轮迭代需求,设备开启大尺寸更新迭代时代大尺寸具有“降本增效”优势。我们判断,2021 年大尺寸(210/182)将成为市场主流,2022年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新增设备需求基本上大部分按照210 向下兼容标准实施,将逐步替代存量设备。长晶炉、切片机、电池片、组件设备厂商将明显受益。

2) 光伏异质结设备:重点推荐金辰股份(浙商7 月金股)、迈为股份、捷佳伟创;3) 大尺寸:重点推荐上机数控、金辰股份、迈为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天合光能、金博股份,看好中环股份。

风险提示:光伏产品或技术替代的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疫情对海外需求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仓位回落 次高端白酒及啤酒获基金青睐

类别:行业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宇光 日期:2021-07-23

2021Q2 基金重仓食品饮料比例持续回落,二季度板块涨跌幅跑赢大盘2021Q2 食品饮料基金重仓持股比例9.2%,环比回落0.64pct,但持仓比例仍处于高位。分子行业来看,白酒配置比例由2021Q1 的8.3%回落至2021Q2 的7.8%水平。二季度多数白酒的持仓呈现出分化特点,一线白酒被基金减持,次高端白酒被增持较多。估计原因应是与次高端白酒业绩增速较快,成长性凸显有关。非白酒食品饮料中,除啤酒外,其余行业配置比例均略有回落。2021Q2 整体非白酒食品饮料的基金重仓比例回落0.18pct 至1.37%水平。我们预判二季度白酒业绩尚可,大众品增速由于基数原因可能略有压力。同时考虑到下半年部分公司增速可能回落,三季度食品饮料持仓情况可能持续承压。

排名前十分析:基金减配食品饮料,次高端白酒及啤酒获得资金青睐(1)从食品饮料公司持股基金数来看,2021Q2 排名前十的公司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泸州老窖的持有基金数量下降,其他企业的基金持有数量均有回升。

排名变化在于,百润股份、海天味业跌出前十,酒鬼酒、青岛啤酒进来补位。(2)从基金持股市值占比来看: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百润股份、酒鬼酒、重庆啤酒的持股市值比例有所回升,其余的持股市值比例回落。从排名来看,安井食品、顺鑫农业跌出前十,酒鬼酒、重庆啤酒进来补位;洋河股份、百润股份排名提升,伊利股份、古井贡酒排名下滑。整体来看2021 年二季度基金减配白酒较为明显,业绩增速较高预期的次高端白酒公司以及啤酒企业获得机构青睐。

基金十大重仓股中食品占有3 席,消费公司仍占据主流观测2021Q2 市场整体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食品饮料占有三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十大重仓股中消费公司占有五席(除食品饮料公司外,还有医药行业的迈瑞医药以及药明康德),消费公司仍是配置主流。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需求放缓、原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房地产行业:重重政策之下 各家房企拿地战略如何?

类别:行业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由子沛/侯希得/肖峰 日期:2021-07-22

2021H1全国 土地供应及成交情况

土地供给方面,2021H1 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9%,其中,6 月单月土地出让金同比-5%。2021H1 全国全口径累计推出建面为24.3 亿平,同比-6%,累计成交建面19.1 亿平,同比-6%,全口径出让金达3.7 万亿元,同比+9%,其中住宅出让金达3.1万亿元,同比+10%。从溢价率数据来看,2021 年上半年,一线城市溢价率不高,2 月和4 月溢价率为上半年高点,之后逐步回落。而二线及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自年初攀升后,均在4月达到相对高位,此后,溢价率在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流拍率方面,2021H1 全国流拍率水平自1 月份以来,逐步走低,从1 月的8.8%下降至6 月的5.5%。

高总价及高溢价率地块的城市分析

2021H1,高总价地块数主要分布在集中供地实施的5 月和6月,开年市场热度不高,之后逐月递增,高总价地块在5 月创上半年新高。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H1 总地价超过50 亿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从高溢价率城市数目来看,2021 年6 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目较5 月减少了2 个城市。从全口径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6 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47 城(4 月、5 月分别为42、49 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22 城(4 月、5 月分别为33、29 城)。从住宅土地溢价率数据来看,6 月单月溢价率超过25%的城市数为58 城(4月、5 月分别为66、56 城),溢价率超过35%的城市数为29 城(4 月、5 月分别为47、35 城)。高溢价率城市数目始终保持高位。

2021H1 样本房企拿地情况梳理

2021H1 龙头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上升15%,成长型房企同比下降10%,中型房企同比上升6%。从各梯队拿地同比增速表现来看,2021H 龙头房企整体拿地金额提升最快。59 家样本房企自2018 年以来拿地溢价率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但“两集中”政策实施后,2021H1 招拍挂拿地溢价率大幅上升至21.2%,其中,龙头房企及成长型房企的拿地溢价率均明显抬升,成长型房企拿地溢价率达25%。2021H1,样本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由2020 年的18%降至17%,在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由54%上升至57%,在三四线城市的拿地金额占比为26%,下降3pct。样本房企拿地区域仍以二线城市为主。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

销售回暖不及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其具有弱周期性、产业链长、行业及产品生命周期差异较大、竞争结构分化等特征。因而医药行业研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选择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再通过“自下而上”确定投资标的的方法,要做到这点,则需要对医药行业有基本的认识。

1.医药行业的特征

   

周期性特征: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药的需求刚性大、d性小,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因而医药行业具有防御性强的特征。

      产业链特征: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料企业到研发和生产企业在经过中间的流通领域,到达医院或零售终端,最后再面向消费者。

      医药行业根据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同,上游原料企业主要有化学原料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中游生产企业主要有化学药制剂、中药、生物制药等,下游流通企业主要有医药商业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医疗服务等。

      在这条产业链中,上游原料药和下游医药流通比较稳定,中药则一直不温不火,相对来说容易出现牛股的是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因为一般新的化学药出来如果效果好的话,会持续给公司带来巨大收入。

      比如:恒瑞医药在2011年推出了针对癌症的阿帕替尼片,成为我国首款获得广泛认可的抗癌药。由此,恒瑞医药从2011年至今股价翻了10倍有余。

      再例如生物医药的智飞生物,2017年代理了默沙东的宫颈癌疫苗9价HPV,业绩飞速增长,股价也在2年中翻了近3倍。

      医药行业的生命周期:医药行业整体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细分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大部分医药产品都处于成长阶段,但其中相当部分生物医药产品和一些创新药品还处于初创阶段,如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等,还有一些产品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磺胺类等药品已经进入衰退阶段。

      这么一说,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医药股股性活,而有些医药股死气沉沉了。简单的举个例子:从股性的角度上讲 恒瑞医药(创新药,成长型行业) >鲁抗医药(青霉素、成熟型行业)>新华制药(磺胺类,衰退型行业)

      医药行业竞争结构:医药行业由许多不同的子行业所构成,各个子行业的运行情况与行业竞争结构各异。

总体比较下来,生物制药和医疗服务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的竞争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行业内的各个细分领域,又有很大的差异,如在化学药制剂中专利药品和独家产品的竞争环境也非常好,普药则很差;中药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品牌中药的竞争环境很好,普通中药则很差。在对竞争环境的分析需要针对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2.医药行业的核心—供需

单颗药物对量的需求较低,所以一旦药物量产,满足市场是很容易的,因此,医药行业研究的重心在于需求端。

      从宏观上来看,影响医药需求的因素是人口结构,比如老龄化程度、男女比例等都对医药的需求产生影响。

      微观上来看,具体细分领域的需求还需从以下几点考虑:(1)该细分领域疾病的发病率;(2)各项政策,特别是医保政策是否会对该类药品的消费有拉动;(3)这种需求的增长能否落实到具体公司。

      例如国内我们通过肿瘤的发病率快速提高这一信息,跟踪到抗肿瘤药物市场正在高速增长,而在全民医保的拉动下,抗肿瘤药物又是受到拉动最大的一个领域,从而得出抗肿瘤药物龙头企业相关产品将高速增长的结论。

3.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和业绩增长来源

   

带来医药行业投资机会的点比较多,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寻找投资机会:

      (1)细分行业和领域的整体景气度的提高,可以从行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情况,利润率的水平,现金流的情况以及行业内主要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

      (2)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一种新的重磅药品往往对一个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制剂企业来说,对其新产品的研发进行跟踪,和了解公司产品在渠道中的销售状况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国内企业以仿制药为主,需要掌握同类药品专利过期的时间,产品价格波动等。

      (3)行业环境和政策因素,需要对政策导向进行解读,看政策是否会对行业产生大的影响,如一致性评价政策对仿制药企业的影响;

      从医药行业的各子行业来看,不同类型的公司,其分析方法和投资逻辑差异很大,推动公司增长的动力也不相同。

3.1 化学原料药

      化学原料药行业习惯上被分为大宗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两类公司的盈利模式存在很大的区别。

3.1.1 大宗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对企业利润的推动往往决定于价格和销量。

    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近两年股价大涨的新和成,近几年来它的主营维生素一直在涨价,但这个涨价并不是因为需求强劲,而是由于环保政策影响,维生素开工受限,以及维生素的核心技术仅掌握在巴斯夫、新和成、帝斯曼等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这几家公司联合挺价。所以,维生素出现了趋势性上涨。

3.1.2  特色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和大宗原料药相比,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讲求速度。特别是新药刚出来的时候能够快速实现原料供应,溢价能力逐步减弱,容易出现暴涨暴跌。比如早期的华海药业、天宇股份。

      但近几年中,由于行业成长性的阶段性弱化(绝大部分领域的原料药都很明朗),使得这一领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3.2化学药制剂行业

      化学药制剂企业可以分为仿创型化学药(创新药)企业、OTC制剂企业和普药制剂生产企业。OTC的化学药和中药企业共性很强,其中中药OTC企业特征更为明显,因而我们放在中药部分讨论。

3.2.1仿创型化学药企业

      仿创型企业的典型是恒瑞医药,公司过去主要通过抢仿专利药商在国内未获保护或者是专利保护过期的产品而开拓市场。后来,随着公司的研发实力增强,开始了发展创新药,形成了仿制药+创新药结合的产品线。

      当然,我国大多数药企转型都是在走同样的路线,其中往创新药转型比较成功的还有: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等。

通过创新开发新品,这类公司是医药行业最容易出现牛股的公司,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举个例子,兴齐眼药一直是一家普通的眼膏剂企业,但2019年4月公司披露研发出了针对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疾病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在国内尚属空白,未来前景可期,公司股价则由20元涨至100元附近,涨幅近5倍。

3.2.2普药制剂生产企业

      普药即常规药物,相对于新药而言的,这类产品通常已经上市销售多年,市场相对成熟,没有专利等保护壁垒。国内的化学药制剂企业大部分是普药制剂生产企业,这类公司大多产品毛利率低,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其可能的看点主要在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费用压缩带来的利润增长。

      这种类型的公司股价一般走势平稳,比如:华润双鹤、现代制药、中国医药、华东医药、京新药业、普利制药等。

3.3中药制剂

    中药主要分为4种,中药饮片、品牌中药、现代中药、中药OTC

3.3.1中药饮片行业

      中药饮片由于其市场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有限,毛利率通常低于50%,品牌中药企业较少涉足这一领域,中药饮片领域以准入标准低,规范程度差,市场分散为主要特征。

所以这个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赛道。

      我们也看到,上市公司中康美药业、红日药业、香雪制药、太龙药业等股价长期表现很一般。

3.3.2品牌中药

      品牌中药是中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公司,其产品品牌往往是历史的原因形成的,如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具有独占性和不可复制性,由于其品牌的稀缺性和需求的相对刚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

      从以往来看,这类公司的业绩增长往往依赖于两点:(1)产品价格的提升;(2)产品应用领域或者是品牌的延伸。典型代表企业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

      例如:云南白药找到牙膏的突破口,股价在16-18年间有不错表现,而片仔癀则拓展护肤品路线,股价也十分强势。

      但同仁堂和东阿阿胶,近几年产品一直比较单一,股价则表现一般。

3.3.3现代中药企业

      现代中药企业区别于品牌中药的企业的特征在于其产品的创新性,包括剂型创新和产品本身的创新,这类企业往往没有历史的传承和积累,其发展往往依托于产品的创新,从无到有,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实现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形成丰富的产品梯队,推动公司的持续快速增长,例如天士力、康缘药业等。

      但注意一点,中药注射液一直在临床上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安全问题,很难大规模推广。如天士力在美国开展的复方丹参滴丸大型国际临床试验,迟迟未能交出满意结果。

3.3.4  OTC药

      ORC药即非处方药,该类产品特点有:(1)主要通过零售渠道销售;(2)患者是产品消费的决定者,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3)品牌是OTC类企业最重要的要素。典型的OTC中药企业有江中药业和华润三九。

      在国内,部分OTC产品在市场上长盛不衰,如三精葡萄糖酸钙,三九感冒药系列,但更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营销不能持续创新,新品不能出现,增长就很难持续。

4.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企业的类型众多,在国内市场,目前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主要还在诊断试剂、血液制品、疫苗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制药企业还没有形成气候。A股单纯研发生产创新型生物药的公司非常少,大多数都是化药/中药企业转型。此外,该类型公司大多处于研发阶段亏损较大,赴港股及美股上市的较多。

4.1 疫苗

    疫苗分为必打疫苗(一类苗)和选打疫苗(二类苗),一类苗市场规模大,但被国家严格控费,此外需求量也是计划型。比如,上市公司中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华兰生物(免疫规划苗)等,这些公司的一类苗往往是公司的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二类苗现阶段随着个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增长是比较迅猛的。我们疫苗企业纷纷加入二类苗研制,比如智飞生物的HPV宫颈癌疫苗、沃生生物的肺炎疫、流感疫苗等。

      这几年,二类苗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蓝海,并且由于安全性问题,国家对疫苗行业是高度管制的,进入壁垒十分高,玩家就那么几家公司。因此,疫苗行业是医药中不可多得的好赛道。

      近几年小儿手足口病严重,华兰生物凭借着在流感疫苗的龙头地位,业绩高速增长,股价也从去年至今翻了一倍有余。

4.2血制品

      血液制品的典型企业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因为血液制品的特殊性,除人血白蛋白之外,其他血液制品均不允许从国外进口。从2001年起,国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企业。目前政策性壁垒使国内的血液制品行业成为一个没有新进入者的封闭性行业,有利于行业内公司尤其是龙头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不过,血制品行业整体上已经比较成熟,行业增速不高,对这个行业的研究重点则在于:(1)终端血制品价格政策的变化;(2)企业分离技术进步对吨血浆的产值的提高程度。

    比如,在早期上海莱士的血浆分离技术是业内最强的,整体毛利率也高于华兰生物,公司市值一度冲破千亿大关。但此后,由于公司经营问题以及其它公司技术的赶上,公司的优势日渐消失,股价才开始转弱。

4.3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行业本身是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国产企业由于在诊断仪器方面较为落后,早期发展多以代工贴牌生产诊断试剂为主,后逐步向仪器试剂同步发展,所以也有将该类型公司归类为医疗器械行业。代表公司有安图生物、科华生物。

      对该类公司的分析重点在于:(1)后续产品的研发进度;(2)新的应用领域。

    比如:安图生物早期在诊断领域完全不低外资企业,但是公司陆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于 17 年 9 月顺利发布了国产首条TLA 流水线。该流水线使得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具有能与外资企业在大型医院主战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并一举奠定了公司股价从17年以来持续走强的基础。

5.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个利润非常丰厚的行业,但是国内的企业产品层次普遍不高,研发能力薄弱,还属于初级制造业水平。目前国内大型医疗器械市场都被海外巨头占据(以GPS为代表),国产企业和这些国际巨头相去甚远,但差距大同样意味着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大。

      国产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做的最好的是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分析仪器和监护仪器,目前已完成美股私有化后A股上市。此外在某些高端器械领域如心血管支架,国产替代也较为成功,代表企业乐普医疗。

      医疗器械公司研究主要关注:(1)生产成本:中低端产品对钢材等原料成本比较敏感;(2)产品档次:高端意味着高利润;(3)研发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6.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是一个低毛利率,依靠规模和服务取胜的行业,医药商业有批发和零售两个层面,医药批发主要企业有上海医药、中国医药、国药一致、九州通等,零售企业主要有:一心堂、大参林、益丰药店、老百姓等。

      医药批发商受到医药终端多样性的影响,在医药行业批发环节将一直存在,零售环节受制于国内医院以药养医的影响,总体规模偏小,但发展迅速较快。

这也是为什么医药批发行业的股票股价要远比医药零售走得差的原因。

      在美国,3大医药批发商占据了全市场97%的份额,而我国最大的国药控股的市占率也不足10%,因此未来的主要看点在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7.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分很多种,比如CRO、CMO、民营医院等均属于医疗服务范畴。

7.1 CRO/CMO

      CRO即临床医疗服务,比如一家药企要成为强研发强注册的公司是很难的,所以在研发国产中很多工作需要外包出去,于是就形成了CRO企业。随着创新药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CRO行业十分景气,并且这种景气趋势可能会随着创新药的浪潮延续5-10年,甚至更久。

      比如:泰格医药从2017年开始,连续净利润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股价上涨近5倍。

      相关的企业还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博腾股份等等。

      除了CRO之外,由于医药的品种多样化及细分领域需求较少的原因,有些企业不愿意自己投入大量资金自建产线,所以它需要将药品生产外包,这类承接外包生产业务的企业叫CMO,可以理解为医药生产代工企业。

      一般CRO企业也会有CMO业务,相对在代工业务做得比较凸出的有凯莱英、博腾药业、药明康德等。

      另一类与CRO息息相关的即是小分子库,因为医药的研发需要运用到大量小分子,但小分子的研发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干脆买让别人帮忙设计或者买别人的成品,这里的小分子设计龙头即药石科技、药明康德等。

      由于创新药的研发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历史上重庆啤酒研发乙肝疫苗失败,带来了股价的暴跌。CRO/CMO行业由于只收取服务费,所以业绩会更加稳健,是投资创新药的不错方向。

7.2民营医院

      国内目前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都是非盈利性医院。近年随着医药加成取消公立医院创收能力大幅下降,公立医院的扩张主要依赖政府资金的支持。

      民营医院受制于公立医院一直发展畸形,一方面是公立医院对优秀医疗人才的虹吸现象,事业编制限制了人才流出。尽管医生多点执业正在试行,但民营医院总体上医疗人才依旧匮乏。另一方面,医院对设备要求较高,民营医院在昂贵的检测设备投入不及公立医院。目前来看,医疗服务发展较好的主要有两个方向:(1)专科连锁。这类商业模式一般对设备要求较高而对人力资源要求较低,可复制性强。典型的如体检公司美年健康、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2)高端医院。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户,收费昂贵但是服务好。代表如复星医药参股的和睦家医院。

对于这个行业,我们主要关注的则是:(1)模式的可复制性、(2)规模扩大后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举个例子:通策医疗通过兼并,将浙江地区几家大的口腔医院占据,成本和管理非常好,业绩十分优秀。而它的模式完全可以向全国进行复制,所以通策医疗10年涨幅近20倍,同样的还有眼科医院爱尔眼科

相比之下,美年健康的模式也可复制,但是其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不佳,股价表现平平。

8.监管及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强监管一直是行业常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具体的影响政策统计为以下几点:

8.1医保政策

      药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以及进入的层次对其销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医保目录由医保局(此前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年制定一次,这方面的政策动向也是关注的重点。

8.2新药审批政策

      以往国内药品的批准非常容易,买卖药品批文现象严重。如今医药行业审批十分严格,这对优势企业是个利好,有利于具有很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没有以前那么激烈,新药进入市场能否获得更大的优势。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对仿创型化学药制剂企业、现代中药企业和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影响比较大。

8.3生产批准政策

      药品的生产主要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制。在生产环节,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完善,在麻醉品、血液制品、疫苗等领域还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这意味着行业门槛的提高,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监管严格的血液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等行业。

      比如:2001年,国家停止了血制品行业的进入审批,那么有血制品牌照的几家公司则成为了行业的寡头,此后,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步入长牛模式。

8.5环保政策

      国家环保总局对制药企业排污标准在不断提高,这方面监管的越来越严将导致小企业逐步退出,行业的门槛和集中度将不断增加。

环保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原料药企业。

    比如:维生素行业污染比较严重,2017年环保因素关停了许多小的维生素厂商,导致维生素价格上涨,新和成、亿帆医药等股价大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979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