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行业市场现状

大米行业市场现状,第1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跨越,我国的大米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9年,中国稻谷产量2.1亿吨,消费量1.94亿吨,大米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需加快转型升级速度。

种植面积持续下降

2018年开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69.4万公顷,同比减少49.6万公顷,减幅为1.6%。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减弱所导致的再加上少部分新改的水田地,由于产量低、效益不好,被改回旱田,稻米种植面积出现下降。

仍呈现结构性过剩状态

从产量来看,有托市价托底且价格相对较高,此外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水稻产量不断增长。虽然近两年我国重点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开始,水稻种植面积开始下降,但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稻谷单产量持续上升,稻谷总产量基本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根据国际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单位种植面积产量为7.06吨/公顷,同比增加0.032吨/公顷,增幅为0.5%产量为2.10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减幅为1.2%。

从消费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主食米饭逐渐转为副食,人均大米口粮需求量持续下降,大米食用消费逐年减少。不过,饲用及工业消费逐年上升,从总体来看,稻谷的消费量仍呈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稻谷总消费量为1.9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80万吨,增幅0.41%,同期稻谷产量为2.10亿吨,过剩问题显著。2019年度全国稻谷结余1401万吨。

稻谷价格行情走低

2019年以来,我国稻米市场价格持续走低,2019年1月份时均卖价为4153元/吨,到了2019年12月31日的均价已经跌到了3765.5元/吨,其跌幅达到了9.33%。一季度,国内忙着春耕备耕,政策性稻谷尚未出库,地方储备稻谷拍卖轮出不断,加上临储稻谷库存庞大带来的心理压力,稻米市场呈现稳中走弱迹象二季度,受农户新稻库存偏多、地方储备稻谷持续轮出和大米需求平淡等因素影响,稻米均价下滑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多数主产区市场粮源消化至尾声,部分优质稻米价格存在一定反d空间四季度,由于陈粮拍卖陆续结束,新稻开始上市,价格总体有所提升。

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过去50年,中国一直是大米出口大国,早在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时,中国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增加,但需求增加得更快。但自2011年,我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而到2013年一举成为全球大米最大的进口国。不过,随着国内稻米市场重心持续下移,国产大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我国大米进口快速减少,出口持续增加。2019年1-11月累计出口大米253.5万吨,同比增加72.2万吨,增幅为39.8%累计进口大米217万吨,同比减少62万吨,减幅22.6%累计净出口大米36.5万吨,同比大增134.2万吨,2012年以来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2019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对稻谷生产而言,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办法,预计2020年仍将继续实施,且最低收购价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米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上海大米市场行业现状保持偏弱走势。上海成品粮大米市场供需依旧保持宽松,市场总体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面临高温、多雨的环境,无论是居民饮食结构或是集团性消费,总体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经销商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将会进一步聚焦高端大米采购,推升部分高端品种价格上涨。从粳稻供给来看,不论是东北粳稻还是圆粒水稻,监测数据显示,当前主产地原粮库存皆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17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