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携手京东如何打造“AR青岛啤酒节”?

青岛啤酒携手京东如何打造“AR青岛啤酒节”?,第1张

2018年8月7日消息,日前,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启狂欢模式。如果不能亲自参与青岛国际啤酒节怎么办?青岛啤酒携手京东AR全力打造“青岛啤酒节狂欢AR现场”,带你身临其境,感受青岛啤酒节狂欢现场。

“物有形,界无限”是京东AR技术的理念,结合3D展示,AR购物,VR购物的创新应用,让你在家尽享现场带来的冲击。8月4日起,打开京东APP中的“AR扫”,扫描青岛啤酒LOGO或标语,即可瞬间穿越到热闹非凡的青岛国际啤酒节现场:看酒客们恣意狂欢、举杯欢庆,让豪情直冲云霄;性感DJ带来动感音乐嗨翻全场、炫酷节目让你与舞台零距离;青岛啤酒洁白的泡沫、此起彼伏的干杯,带你身临啤酒节现场,感受节日氛围。

穿越“AR青岛啤酒节”,感受青岛啤酒节带来的视听冲击,只是一饱眼福怎么够?据悉,8月10日起,青岛啤酒将进一步升级“AR”体验,携手京东打造青岛啤酒VR全景酒吧,通过“AR青岛啤酒节”传送门可进入“VR全景酒吧”,用户会在一个720度的VR神奇空间,发现青岛国际啤酒节上的酒水陈列其中,青岛啤酒经典1903、纯生、奥古特、白啤、黑啤、皮尔森…啤酒节上的明星产品,看中哪款?伸手去拿,想买就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504.7万千升,同比增长61%。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315.9万千升。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各行各业都开始恢复正常,中国啤酒行业也开始复苏。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啤酒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有所改变,渠道改革成为行业高端化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来看,啤酒厂商的渠道升级主要呈现出两大趋势:经销商赋能及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高端化趋势下,经销商地位越发重要

高端产品集中于现饮渠道,升级趋势更加明确。按照销售终端的不同,啤酒渠道主要分为现饮和非现饮两类,2019 年我国啤酒现饮/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 51.4%/48.6%,2020 年现饮渠道受疫情影响占比有所下降,预计现饮/非现饮占比为 48.6%/51.4%。

现饮渠道多销售中高端产品,具备较高的门槛和溢价水平,而非现饮渠道主要销售中低端产品。因此,啤酒行业高端化的结构升级将主要集中于现饮渠道。

赋能经销商,做大高端市场。由于餐饮、夜场等销售终端议价能力较强,且较长的结账周期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提出了挑战,经销商资源禀赋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高端渠道之下,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利益关系转变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厂商需要更多地赋能经销商,给予经销商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并制定严格的考核计划,引导经销商配合企业的高端产品战略,携手共拓高端市场。

线上协同线下,电商助力发展

电商推动产品高端化,品牌形象有望提升。随着啤酒渠道从传统的餐饮、零售向更多元化的场景发展,电商也逐渐成为渠道改革的一大热点。

尽管由于啤酒产品对新鲜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啤酒在中国的主要饮用场景为在外聚餐,啤酒行业的线上渠道发展较为缓慢,但电商渠道依然可以作为对其他渠道的补充。

此外,电商也是各大啤酒厂商的产品展示平台,线上渠道主要推广中高端产品,有利于公司推动产品高端化,提升品牌形象。

百威、青岛、华润领衔线上发展。根据2019 年阿里线上渠道销量数据来看,百威、青岛、华润在线上渠道的发展领先其他同业公司,市占率分别达到 32.9%(其中哈啤 13.81%,百威 13.67%,科罗娜 5.42%)、14.76%、8.53%。

百威英博: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百威在2014 年切入中国电商市场,与天猫达成深度合作,开设线上啤酒旗舰店。

2015 年,百威成立电商事业部,专门开拓线上市场。百威线上旗舰店主攻高端产品,并通过天猫全球酒水节、天猫超级品牌日等新零售手段,不断重塑品牌形象、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构建并不断拓展“互联网+”渠道体系,通过搭建电商渠道专业组织,不断放大“官方旗舰店+官方商城+网上零售商+分销专营店”的立体化电子商务渠道领先优势,并积极与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多渠道满足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消费体验。

华润啤酒:2018 年 7 月,华润雪花啤酒与京东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电商新营销。

本次全方位深度合作主要包括四方面:

1)持续打造用户的极致体验。

2)全方位提升华润雪花品牌形象。

3)助力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4)做好市场开拓与布局。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43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广东省以近84万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和福建省数量次之,均拥有超过50万家相关企业。

截至2020年10月19日,我国去年已新增超过120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

其中,前三季度新增超过111万家电商相关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长65.98%。第三季度新增近50万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6.77%。

全国市场群雄割据,龙头企业各显神通

行业格局呈寡头垄断,五大厂商各踞数城。2010-2019年,我国啤酒行业CR5由60.4%提升到 73.5%,但相比美国在 1990 年就达到的 90%的 CR5 水平,中国啤酒市场集中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啤酒厂商所占据的优势地区各有不同,华润、青岛、百威三家基本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其中:华润对应贵州、四川、安徽等地区,青岛对应陕西、山东等地区,百威对应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区;

燕京、嘉士伯的区域化属性更加明显,其中:燕京对应广西、北京等地区,嘉士伯对应新疆、宁夏、重庆等地区。

华润+喜力:渠道赋能品牌,剑指高端市场

华润携手喜力,成就天作之合。早在1983 年,喜力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喜力口感偏浓厚,难以得到惯饮清淡型啤酒的中国消费者的认同,且喜力自建销售渠道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其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被百威后来居上。

2018 年华润啤酒与喜力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二者将在渠道端和品牌端进行强势互补,携手共拓中国啤酒高端市场。

搭乘华润渠道快车,喜力有望实现全国化发展。华润已基本形成全国化布局,贵州、四川、安徽、辽宁都是其基地市场,市占率超过60%,在江苏、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市占率也超过 40%。

未来喜力将借助华润的市场优势,搭建高端销售体系,实现全国化铺市和销售;而华润则可以借助喜力既有的品牌影响力和中高端渠道运营经验,大举开拓国内高端啤酒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二次改革显决心。华润的第一次渠道改造发生在2002 年,雪花啤酒在啤酒业传统的“厂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终端”经销模式之外,开始了以服务终端为核心的深度分销模式,即华润直接进行终端渠道维护,以增强对渠道的把控力。

2018 年 6 月,华润雪花宣布启动全国渠道二次改造,其核心理念 CDDS模型包括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模型,由渠道模式、分销管理模式、经销商经营模式和业务员工作模式构成。CDDS 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终端的掌控力,在终端建立强壁垒。

青岛:渠道模式灵活,适配不同市场

加强终端掌控,巩固市场地位。作为国内啤酒行业巨头之一,青岛啤酒不断深化市场销售网络,加强对终端客户的维护和掌控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基地市场的优势地位和新兴市场的占有率。

目前青岛啤酒在陕西、山东、上海、山西、海南等地的市占率达到了50%以上,在河北、甘肃、广东等地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根据渠道调研数据,公司在餐饮/夜场/流通/KA 渠道占比分别为 50%/10%/30%/10%。

青岛啤酒采取独特的“大客户+微观运营”渠道模式。大客户模式是指通过选择、培养经销商,提升其营销能力,使其成长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大客户,从而支撑公司业务成长。

微观运营模式是指借助区域平台,通过对基层业务团队进行严格的定格、目标、行为、追溯和绩效管理,不断强化青岛啤酒业务团队的执行力和对终端场所的掌控能力,最终实现价值链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渠道运作因地制宜,厂家经销商分工协作。青岛啤酒会根据区域市占率、经销商能力等在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

在市占率10%以下的市场选用“密集型模式”,在市占率 10%-50%的市场选用“混合型模式”,在市占率 50%以上的市场则选用“独家型模式”。

因地制宜的渠道运作模式能够更好地适配不同市场的需求,最大化公司渠道效益。

百威:高端运营自成一档,渠道管理独具匠心

公司足迹遍布全球,尽显霸主本色。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厂商,旗下拥有超过500 个啤酒品牌,销售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

2019 年,百威英博全球销量达561 亿升,销售收入达 523 亿美元,其中北美/中美洲/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亚太地区销量占比分别为 19.3%/23.9%/25%/15.3%/16.6%。

百年酒企进军中国,战略布局彰显实力。1995 年,百威通过收购湖北地区酒厂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多年不断收购中国本土啤酒厂,为日后的战略布局打下基础。

2011 年,百威英博在中国启动核心城市战略,在六大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成都)依托大商制度买断夜场、餐饮等销售终端,迅速抢占高端市场。

根据 Global Data 的数据,2018 年百威在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中占比高达46.6%,而当前百威亚太中国区餐饮+夜场渠道占比合计达 55%,足见其在高端化运营方面的实力。

专注发展高端市场,渠道运营经验丰富。百威自进入中国起便着力于高端市场的开发拓展,多年来在高端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从渠道建设角度来看,百威有一套完整的渠道建设模型,通常先通过全面覆盖KA 渠道快速打入空白市场,随后逐步布局夜场、餐饮等高端渠道,打造高端化基础,最后实现产品和渠道的全方面覆盖,形成基地市场优势。

从渠道管理角度来看,百威创立了高端公司模式(HEC),专门服务品类框架中的高端及精酿啤酒品牌,为其配备专业的高端及超高端核心经销商和渠道资源。

嘉士伯+重庆:组织重塑提效率,渠道改革助发展

重大重组引资源整合,渠道升级有望加速。嘉士伯最早于1978 年进入中国市场,1981-2005 年间通过密集收购逐步占据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市场,成为西部地区绝对龙头。根据公司年报,2019 年嘉士伯在中国西部地区市占率达到 63%。

重庆啤酒的优势市场则在重庆、四川和湖南,2019 年公司在三地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2%/20%/7%。

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嘉士伯和重庆啤酒将整合现有渠道资源,进一步推动渠道建设与升级。

“大客户制”赋能经销商,数字化升级助力发展。嘉士伯在西部基地市场积极推动品牌升级,实现高端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则实行大城市战略,通过大客户制给予经销商足够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发挥渠道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拓展市场。

截至2019H1,公司大城市战略已覆盖 36 个城市,在中国区业务中占比达 20%。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公司“扬帆 22”战略的一大核心,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对渠道的数字化升级,通过后台对销售、经销商等的行为分析,制定地区策略及 KPI,进一步赋能经销商发展。

天风证券表示,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关注行业环比改善机会。啤酒四季度催化较少,但明年的布局机会已经逐步显现,建议绝对收益资金开始重点关注。

预计啤酒行业将加大中高端啤酒的推广力度,不断升级品类,加速全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

川财证券表示,目前,国内消费场景逐渐恢复,啤酒动销环比持续改善,拉动对啤酒厂商的需求。

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市场集中度提高叠加消费升级,啤酒行业高端化稳步推进,头部酒企有望持续受益,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北证券,中外行业研究整理推送

2019年是青岛啤酒第6个线上运营的年头,这一年在双11这一天在晚上刚刚过去15分钟就已经超过了18年线上销售的双11全天记录,最后统计数据,得到2019年青岛啤酒线上销售额,在京东比2018年上涨212%,增长速度位列第一,在酒类的销售量上,在京东也是第1名。

能够做到现在这样的成绩,显然与平台与线上运营团队与产品的本身有着很大的联系,青岛啤酒本来就是较为有名气的,啤酒在咸咸的销售情况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说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线下的话走的更多的是销售的网络,而线上基本上都是直达客户手里,所以说盈利的空间相对来说更大了一点,这样就可以做出相应的让利空间,价格可以更低,然后在配送方面也是几经周折,因为这种东西并不像手机,它的重量很轻,所以说在仓库的建设方面也是经过好几次的变化的。

最开始的时候采用的是自建仓库的模式,然后发现自建仓库的成本太高了,而且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速度也比不上那些专业的电商仓库,之后就转为租用其他的电商仓库,因为这样的话更适合线上销售的模式,反应的速度更快了,发货速度更快了,在刚开始的时候,线上销售的团队运营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线上销售的模式和线下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这种询问的及时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它和线下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线上运营的团队也不够专业。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系列的变革之下,比如说对仓库的变革,对线上运营团队的变革,以及加大宣传迎合平台政策等各方面的改动,使青岛啤酒的线上销售出现了非一般的增长,6年就创造了一个线上啤酒销售的神话,现在已经名列第1名,在未来我觉得也仍然会是第1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20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