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潘卫东:开放共享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新模式

浦发银行潘卫东:开放共享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新模式,第1张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技术创新和迭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认识到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可能一夜之间改变当前行业格局,各行业都在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行业,新技术已经贯穿于整个金融产业链中,金融科技正在引领新金融变革。各金融机构纷纷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提升竞争实力,并先后成立科技公司,实施技术输出。而互联网巨头则逐步“去金融化”,转向科技赋能金融。

在此格局下,浦发银行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引领,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的战略目标。信息科技是核心驱动力,不仅要运用科技开展持续性创新,提升业务效能、解决业务问题,更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业务模式突破,换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

拥抱生态,探寻创新发展新动力

为了构建科技核心动力,浦发银行在内部不断夯实科技队伍、推进科技与业务融合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在外部合作方面,积极拥抱生态,走共享发展之路,建立“科技合作共同体”。

浦发银行发起成立的“科技合作共同体”是一个由银行、科技公司、科研单位等机构共同组成的“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平台。作为一个银行,发起成立科技合作共同体,有多方面的内外部驱动因素。

1。银行天然具有平台属性。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如同纽带连接B端、C端、G端,融入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银行一直担当信用中介角色,具有极强的公信力,天然就是一个平台。

2。银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银行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标准的职业 *** 守,在合作过程中,讲求平等守信,崇尚合作共赢。银行肩负着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服务、推进普惠金融的责任和义务。

3。技术逻辑决定业务展现。数字生态银行是技术逻辑基础上的业务展现模式。技术是基石,技术决定了我们每个业务流程、业务模式。未来银行的业务形态将是颠覆性的,不是基于传统零售、对公、资金业务板块和架构,而是在新的技术架构上展现全新的业务模式。

4。科技是发展核心驱动力。技术与数据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解决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离不开科技思维和科技手段。不论是客户智能服务、普惠金融拓展,还是内部风险控制、运营效能提升,都需要运用科技。科技是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9月20日,浦发银行在京发起成立“科技合作共同体”,并与首批十六家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签署科技合作共同体合作备忘录,创新金融科技业务新模式。这是浦发银行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引领,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的重要举措。

谋篇布局,推进合作共同体成立

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的驱动下,浦发银行对于科技合作共同体的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方面,通过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方式开展实践探索。2018年初,浦发银行先后与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了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包括专注金融领域开源技术应用的“浦发·华为开源技术创新实验室”,重点针对智能营销、智能风控和智能交互场景应用的“浦发·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探索智能语音及语义技术应用的“浦发·科大讯飞智能交互实验室”,以及探索5G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浦发·中国移动5G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推动,在客户服务、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业务运营等领域,实现了以科技助力业务模式转变、业务效能提升。

另一方面,在科技合作共同体的发展模式及运作机制上开展研究。在理念层面,科技合作共同体的解决方案要基于“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生态发展理念,通过金融场景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在意识层面,在科技合作共同体初步构想的基础上,浦发银行与各科技公司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沟通,促进各方对共同体价值与意义的理解,认同开放共享的趋势,同时也坚定了共同参与数字生态银行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在机制层面,各个合作伙伴的规模、领域、技术专长、文化背景各不相同,需要通过业务场景共享、技术创新研究、解决方案对接、风险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并考虑不同企业的特性,找到共同利益切入点,凝聚力量,发挥最大价值。

经过前期充分筹划,9月20日浦发银行“科技合作共同体”正式成立,并与第一批16家合作伙伴签约。这不仅是浦发银行“打造一流数字生态银行”的重要举措,也是浦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创新机制,实现合作模式新突破

在科技合作共同体中,浦发银行和合作伙伴构建了新型的伙伴关系,新机制在合作目标、合作环境、合作方式上取得了三大突破。

1。在合作目标方面。共同体内伙伴之间的合作不再是局限于完成项目,不再仅仅锁定短期的交付目标,而是着眼于长远利益,共同成长为能够改变银行未来的金融科技企业。

2。在合作环境方面。依托于数字生态环境,将客户、科技公司、研究机构、上下游供应商和消费者聚合起来,充分发挥共同体的网络能量,碰撞出创意火花,探索跨界融合的全新金融科技应用。浦发银行提供业务场景和平台,加速创意落地,转换为生产力。

3。在合作方式方面。除传统的项目和研发合作方式之外,开辟新的合作方式,即通过科技合作共同体的论坛、大赛、课题等形式组建敏捷作战团队,快速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对于具有潜力的科技公司,下一步浦发银行将建立金融科技企业股权直投基金,提供财务管理,培育孵化种子公司。

通过新的合作模式,银行可以快速应用创新技术,科技公司在银行真实业务场景下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应用。在合作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我们就发现不少科技公司有好的技术,但缺少业务场景。一旦双方对长期合作和发展模式达成共识、共同投入,就能快速形成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深入合作中,还将衍生出众多子课题,延展出新的合作机遇。例如,前期我们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智能语音交互、声纹认证技术,创新推出国内首款智能APP,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并由此产生了语义分析、语音助理等新的研究方向。我们与另一家初创公司合作开展大数据智能营销,大幅提升营销精准度和营销活动组织管理效率,双方也正在探索下一步深度合作。

11月,浦发银行举行第一届“浦发银行国际金融科技创新大赛”,选拔出优秀科技公司,提供合作及投资机会,使新技术研发成果快速创造商业价值。

共建共赢,打造金融科技发展新平台

浦发银行与合作伙伴对“科技合作共同体”寄予厚望,各方共建共赢,打造金融科技发展新平台。

1。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平台。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入融合,从零和博弈的传统竞争格局中跳出来,倡导“创意共享、能力共享、成果共享、收益共享”,共同开拓数字经济时代更广阔的蓝海。

2。聚能、赋能的平台。聚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不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场景对接,共同提升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能力、金融科技的业务应用能力、跨界融合的创新突破能力。

3。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科技公司的平台。发掘具有潜力的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新的业务场景,以及衔接产业上下游的商业机会,让种子找到合适的土壤。投资孵化具有商业成长价值的公司,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公司。

4。数字生态银行共建平台。把数字化思维、场景思维、平台思维融入到数字生态银行建设中,用先进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能级,为个人、企业、政府等客户提供极致服务体验。

未来五年,浦发银行将围绕“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依靠信息科技,从客户服务、业务模式、增长动力等方面实现创新转型。随着科技合作共同体成员的不断增加,创新合作项目的陆续落地,将有力推动浦发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速,也将助力中国金融科技的“聚变式”增长。

(文章来源:投资者网)

应对创业风险需要的不是从创新解决,而是与收益之间进行抉择与权衡,既不能为了收益而不顾风险的大小,也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错失良机,而是要在争取实现创业成功的前提下,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规避风险。

如果创业者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素质,就会局限在产品的创新上,而忽略了市场、管理方面的创新,给企业带来风险。

创业者在企业初期往往是最终的决策者,决策一旦失误则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自己的偏好或凭经验、运气,不进行科学分析的决策都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

新创企业的迅速发展如果不伴随这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往往会成为企业潜在的重大危机,随着企业的发展解决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扩展资料:

金融创新风险的构成

(1)设计风险。设计风险是由于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的可能性。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变动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价格。不同的衍生产品所涉及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履约风险,是衍生交易中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持有者在找不到适当的对手时,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衍生工具出售所造成的风险。

(5) *** 作风险。 *** 作风险又称运作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而导致的风险。

(6)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由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而出现的判断错误、记账错误、结算错误、交割错误以及和约错误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7)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利用金融创新进行投机而导致的风险。

(8)伙伴风险。伙伴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伙伴关系而导致的风险。

(9)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由于交易合约内容不合法律规范,交易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或其他方面的法律原因,而给交易主体带来的风险。

(10)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由于 *** 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和法规或其他原因,而给组织金融创新的机构或交易中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35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