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结婚前,多是自由自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今朝有钱今朝花,从不考虑积蓄问题;但结婚之后就不一样了,这时“管家婆”就要出来干涉“财政”问题了,所以人们经常说,男人只有结婚后才变成熟。企业在控制营销费用方面,道理也是这样。所以,企业管理者、销售老总或销售经理应该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当好自己的“管家婆”。
每个企业、销售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专职财务人员,但是许多财务人员并没有将营销费用控制得很好。问题出在“管家婆”身上,与财务人员的直接上司更有直接的关系。
要想控制好营销费用,首先应该制定出详尽的营销费用使用制度。“制度重于一切”,现在的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而且十分复杂,单靠个人的自律和财务人员的个人努力是没法对营销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的。企业(含销售分公司)必须制定详细的财务制度,大到销售额、回款、冲账、促销费用、市场建设费用、广告宣传费、工资奖金、赠品费、活动(展会、座谈会等)费、报账等,小到办公用品的采购、内勤杂务以及其他事项,这些都是必须明确的。
其次,必须将这些制度贯彻到底。企业营销费用控制不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令不行”,“管家婆”和直接上司对这些财务制度视而不见,“上行下效”,下面的营销人员对这些制度更是不屑一顾了,控制营销费用变成一句“口号”。我初出茅庐,到一个销售分公司任职时,财务人员和销售经理都很重视“大”的营销费用的控制和使用问题,比如,市场建设费用控制,促销经费控制,工资奖金发放,每月报账冲账等等,但是对于一些“小节”则疏忽了(或者是为了缓解员工紧张情绪吧)。那时,我们租住的房子整天都开着空调,亮着灯,水是哗啦啦不断的流,办公室里面的纸张、墨笔以及其他用品四处乱扔,促销礼品被员工分次邮寄回家……实情如此,试问我们的营销费用又怎能控制呢?
最后,要学会唱红脸、白脸。有的财务人员能够制定完善的营销费用控制制度,而且也能贯彻执行下去,但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财务人员还要有灵活而非死板的头脑,同时要学会“演戏”。表面看上去,这对于控制营销费用并没有太多用处,但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财务与销售经理、销售人员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对于控制营销费用将起到令人惊异的效果。比如,在与商家谈判时,销售经理唱红脸,表示理解;而财务唱白脸,坚决反对,不肯付款,商家一般会主动降低门槛的,这对于降低营销费用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事实上,找到一个好的“管家婆”,控制营销费用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当然,这个前提是“管家婆”的直接上司有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之领导才能,且受到“管家婆”的信任与尊重。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费用在房地产企业成本支出的占比也越来越大,营销费用支出逐年上升。众所周知的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利润 = 收入—支出,尤其是在今天外部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省钱即为赚钱。所以控制不好费用支出这部分,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管理方案,利润目标就难以下达。通过系统自动控制营销费用预算,避免预算超支,控制了营销费用风险,实现营销费用的有效管控。具体的管控要点有如下几个:1、预算管理——从支出管理到预算管理的蜕变
如何做到费用的事先管控?答案是将营销支出管理变为合同预算管理。在项目初期,项目公司可以通过项目整体预算、项目营销周期与项目重要营销事件节点,来为整个项目的预算做个年度划分,得出项目营销年度的各个年度预算。审批通过后,该预算即为各年考核合同签约金额标准。此后,每签订一份合同,或者一笔日常支出,都对应预算科目金额,一旦预算用完,无法进行合同登记,确保预算不超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信息系统可以及时通过对比预算,来判断合同是否允许继续登记。
2、分类管理——专款专用,精细控制项目营销费用合理预算
在营销费用过程中,对于某些费用类科目如代理费、日常管理费、空置物业管理费、销售中心及示范单位费用等,相对固定支出的,则采用科目封锁,确保专款专用。以此避免前期广告推广等活动做得太多,占用日常科目费用预算,造成项目销售后期连日常水电都无力支付的情况发生。将营销费用分科目进行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控制了营销费用使用风险。
3、合同管理——预算执行的载体,费用支付的依据
合同是预算执行的载体,也是费用支付的依据。在营销管理系统中,所有合同必须录入系统,否则无法进行支付。每签订一份合同,或者一笔日常费用支出,都对应一份预算,一旦超出科目预算,无法进行合同登记,以此进行预算强控。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准确的通过对比预算,判断是否允许继续登记相关合同。
4、支付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营销费用超支
任意一笔费用支付,都必须对应相应合同进行支付登记,再通过系统进行工作流审批。由于在合同登记阶段已经确保了合同所在科目有余额,因而彻底避免了营销费用超支的发生,达到项目公司费用强管控的目标。
成本控制方法的主要方法
1、绝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个绝对的金额中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是绝对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2、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要从产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关系来控制成本的方法。
实行这种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多大的销量下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当企业的销量达到多少时,企业的利润最高。所以相对成本控制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是基于实时实地的管理思想,更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的管理来实现成本控制。
3、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有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成本形成中的全过程、企业内所有员工参与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围绕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和特点,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确定以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相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实施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的全面成本控制制度。
4、定额法
定额法是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及时提供 实际发生的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5、成本控制即时化
成本控制即时化,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项目经理或者交接班人员的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
6、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7、经济采购批量
经济采购批量,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货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使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总和最小的采购批量。
8、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成本、销售数量、价格和利润之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它是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基础内容。
9、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数量方法,线性规划方法是企业进行总产量计划时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支,理论上最完善,实际应用得最广泛。
10、价值工程法
价值工程,指的都是通过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使目标以最低的总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11、成本企划
成本企划是流行于日本企业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其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而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d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12、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选择成本控制方法首先需要了解成本的特性与分类,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成本发生的变动性与固定性,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化,固定成本则不受产量因素的影响;
2、成本对产品的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生产成本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间接生产成本则样关性并不明显;
3、成本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可按成本与不可控成本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会发生相互转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