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教育心理学》章永生著,河北出版社
知觉
郭卜乐 今日心理 http://www.cptoday.net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离开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但是,知觉又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我们的知觉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作整体反映,是因为:一、客观事物本身就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有机整体,二、我们的大脑皮层联合区具有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的机能。
知觉的基本特征在于:
一、选择性。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都清楚地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同一时刻里,他总是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得特别清楚的部分称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比较模糊的部分称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依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常转换。如图,当我们把黑色作为背景时,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花瓶,如果背景是白色,则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除非恍惚使知觉选择中心模糊,我们不能够同时既看到一个白色花瓶,又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
在知觉过程中,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凡是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及以往经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二、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当它们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分别作用或者先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但人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刺激物的性质、特点和知觉主体的经验是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物理化学强度很弱的因素,因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关系,也会成为很强的刺激成分。
三、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比如听一首歌,如果是您会唱的,才放一个片段就会知道是那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您能知觉出那首歌所需的片段的长短。但这片段不能够无限地小,总有一个合理限度。也就是说要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经验是最重要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言语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等的影响。
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一块象小狗的石头,也许开始您会看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提醒,就会越看越象。很多旅游风景也是如此。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
四、恒常性。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视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一个人站在离我们不同的距离上,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而事实上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都会当它是圆盘。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这不妨碍我们感觉煤块的颜色比粉笔深。知觉的恒常性还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类知觉中,例如同一支乐曲,尽管演奏的人不同,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我们总是把它知觉成同一支乐曲。
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我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我们决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一般,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形状是由轮廓及其所包围的空间组成。人借助于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可以形成形状知觉。当一个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该物体及其背景一起投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此时还不能形成清晰的形状知觉。当眼睛的视轴沿着物体的边缘轮廓扫描时,视网膜、眼肌及头部就会把学习传到大脑,产生形状知觉。视觉在形状知觉产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或者物体位置改变,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的投影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人的形状知觉之所以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一方面是由于有了多次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经常得到触摸觉的验证。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单凭触摸觉也能形成形状知觉。
人关于物体大小的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形成的,其中视觉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视觉中,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大小知觉的重要线索。影响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1、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2、物体到眼睛的距离;3、眼球水晶体的调节。远处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可能比近处小物体的成像还小。这时仅凭视网膜像的大小是无法知觉物体的大小的,必须借助眼肌动觉信息的帮助。此外,人的大小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经验,熟悉的环境或事物对大小知觉可以起参校作用。实验表明,当排除了熟悉的环境的参照作用时,人的大小知觉就会发生困难。
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
1、对象的重迭。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住了另一个物体,那么前面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近些,被遮掩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远些。
2、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近处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而在远处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这种线条透视的效果能帮助人知觉对象的距离。
3、空气透视。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透过空气观察物体,由于空气的影响,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清楚、细节分明,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模糊。根据经验,对象的清晰度可以作为判断远近的线索。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离得近些,灰暗或阴影下的物体离得远些,这是物体明度上的规律,亦可作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5、运动视差。当人于环境发生相对运动时,近的物体看起来运动较快,这种经验也是距离知觉的线索。
6、眼睛的调节。为了获得清晰的视觉,睫状肌会调节眼球水晶体的曲度,物体越近,水晶体越凸。这样,睫状肌的紧张程度便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7、双眼视轴的辐合。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象都要落在中央窝上,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个视轴的辐合。如果物体较近,视轴的辐合角度就大;如果物体较远,视轴辐合的角度就小。于是控制两眼视轴辐合的眼肌运动状态就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8、双眼视差。深度知觉主要是靠双眼视差实现的。人的两只眼睛在构造上是一样的。两眼之间有一定距离。如果我们观察的是一个立体的物体,那么在两只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形成两个稍有差异的视象,及两眼视差。这种差异传至大脑,就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结构级差、颜色分布等也都可以称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方位知觉即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如对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的知觉。
物体在空间的方位是相对的,我们的方位知觉也只能是相对的。为此,我们必须先确定参照系。东西以太阳出没位置为参照系,南北以地磁为参照系,上下以天地为参照系,前后左右以观察者自身为参照系。
人主要借助于视觉、听觉、触摸觉、动觉、平衡觉等来对物体进行方向定位。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辅以其他感觉。但在特殊情况下,仅仅依靠触摸觉和动觉也能进行方向定位。例如在黑暗的森林里用手触摸树干确定南北方向。
在完全失去参照系的情况下,人是无法辨别方向的。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中活动。时间无始无终。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起落,月的圆缺、四季变化等,成为人们时间知觉参照系。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创造了日历、时钟等计时工具,使时间知觉更精确。人体的生理节律和人们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也常被用作时间知觉的参照系。人们常用数数、打拍子、节假日、上下班等来确定时间。
参与时间知觉的感觉有听觉、触觉、视觉、机体觉等。在判断时间间隔方面,各种感觉的精确性是不同的。听觉的辨别时距最高可达0.01秒,触觉是0.025秒,视觉是0.05-0.1秒。
人们对不同时间间隔估计的精确性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长时距的估计往往不足,而对短时距的估计又往往过长。实验表明,人对一秒钟左右的时距估计得最准。当然,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活动内容的多寡、有无趣味,人的情绪和态度、运用时间标尺的能力,都能够影响人们的时间估计。
人除了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参照系产生时间知觉外,似乎存在某种自动计时的体内装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钟现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制度必须按24小时的周期来循环,否则人就会睡不好,精疲力竭。即使在失去了所有的时间知觉的参照系后,人的生理过程和节律性活动仍然基本上保持24小时的周期。这就是说,人体的确存在着某种生物钟。
在动物身上的实验表明:生物钟并不是动物对外界周期性现象的条件反射。实验中,把刚出生的动物连续几代都放在新的生活条件下饲养,它们仍然按照通常生活条件下的时间持续表现出节律性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在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大量研究人体的长期生理节律。如今已在工作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是人体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详细内容请看人体生物节律,我还专门为人体生物节律设计了测算程序,请到CPO咨询热线下载。
所谓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参照系。参照系可以是某些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观察者自身。没有参照系,人便不能产生运动知觉或者产生错误的运动知觉。例如在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过了一段时间后,会把静止的光点看成是运动的。这是因为在视野中缺乏参照系之故。
人的运动知觉有赖于物体运动的绝对速度和与观察者的距离。离得太远甚至觉察不出事物在运动。这可以用角速度来分析。角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视角范围。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运动知觉的下阈是1-2分/秒,上阈是35度每秒。
人有专门感知光波的眼睛,专门感知声波的耳朵,却没有专门感知物体运动的器官。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知觉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当人观察运动物体的时候,如果眼睛和头部不动,物体在视网膜上映像的连续移动,就可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用眼睛和头部追随运动的物体,这时视象虽然保持基本不动,眼睛和头部的动觉信息,也足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我们观察的是固定不动的物体,即使转动眼睛和头部,也不会产生运动知觉,因为眼睛和颈部的动觉抵消了视网膜上视象的位移。
参考资料:http://www.zgxl.net/cptoday/nous/zhijue.htm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于我们是及其的重要,常说人类是视觉动物,依赖着视觉来辨识周围的事物。我们依靠着视觉便有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了解,并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的视觉审美都在无形中产生不同的变化,相比以前而言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碎片信息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获取非常多的视觉信息。
在目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中,信息集其了四种传播形式分别为: 图形 、 视频 、 文字信息 、 音频声音 ,视觉体验也深深影响着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视觉,是哪类传播形式的信息更便于我们快速的概览想要关注信息呢?
在传播效率上来看,图片与文字信息占据比较大的比例,视频与音频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信息的分解,只有文字与图片更便于我们对信息的快速理解,文字与图片相比图片的浏览更容易让我们记忆与理解,也比文字更为轻松。在 “格式塔理论” 中学者研究认为,人们在辨识事物的时候,是从眼前每个图形部分组合成大脑可认知理解的整体图像。
人类大脑记忆图形图像远远大于文字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小时候看的漫画再回看时是那么的记忆尤深,所以一张富含想法的图片就很容易的引导我们得到想要关注的信息。
对于审美的辨识,我们可以观看下下面两张海报图片的对比,相信都比较容易直观的判断美观度,就因为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经历过非常多的视觉信息,基本都有了自己对于审美基本的标准,懂得什么是劣质的视觉信息。
可想而知,目前我们对于视觉的要求都有一定的标准的,一些重复、劣质的图文信息很难再被我们得到关注,一切好的视觉体验都以好的视觉设计开始。
到底怎样的图片才能吸引我们深入的关注?我们可以先了解下“ 七秒定律 ”,七秒定律是营销行业中是一个著名的定律理论,指的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我们只需要七秒就可以确定对这商品是否感兴趣。我们大可套用到现在互联网大量的信息中,如何在大量的图文信息中知道我们是否对此信息产生兴趣,一张好的海报或图片就此产生,设计师为了吸引我们的眼球,在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致使我们的视觉审美不断改变。
如此一来图片的重要性已经是吸引我们视觉的基本要素,要想在众多的视觉信息中得到我们的初步关注,需要的是一张脱颖而出图片,这样才能使我们对信息产生深入了解欲望。
@猩蜂蚁一站式品牌服务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析了痛点界定,基于痛点界定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痛点。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成智营销从产品与客户角度, 设计出痛点提炼 “ 双轨五阶 ” 分析模型。即:更好的功能、更高的性价比、更快地享受、更佳的体验、更尊严的品位。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阶:需求——功能
当客户在购买某一款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性,即是否有很好的功能,能够满足消费的目的。
如果你想买一台玩游戏的电脑, 首先考虑的是电脑的流畅程度,而如果你买电脑是为了做设计,首先考虑电脑分辨率是否过关。
客户首先追求的是产品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满足购买后的使用目的。这是购买的第一阶需求。
在第一阶痛点提炼中,你需要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客户最在意产品的哪些功能?
哪些功能(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哪些功能会带给客户 *** 作上的麻烦与不便?
聚焦分析客户的核心功能需求,创新优化产品功能,同时思考如何省去客户的不便与麻烦,这就是第一阶的痛点界定。
在功能这一阶上,客户期待的是效果显著, *** 作简单。也就是 “ 不让客户想,不让客户烦,只让客户爽 ” 。 360WIFI 路由器就是这么一个产品。
360WIFI 路由器主打四句宣传语:上得了厅堂,穿得过厚墙,教得会老妈, 防得住流氓。
从功能上看,360WIFI 路由器抓住了客户的痛点与需求点,抓住了客户的 主要诉求,并为客户省去了 *** 作的麻烦。
第二阶:价格——价值
如果市场上产品都能同样满足客户需求时,此时客户就会开始考虑产品性价比问题。 客户更愿意追求具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期待更低的价格,买到超 值的产品。
如何刺激客户性价比的兴奋点?关于性价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是产品的价格。
因此你的第一选择是考虑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价值,让产品价值超出同类产品的价值,从做工、用料、设计、产品形象、产品功效、产品品牌价值等方面提升价值。
第二选择是降低产品的价格。降低产品价格意味着你要降低产品成本费用、 渠道费用、推广费用,从而降低产品价格。
小米生态链中的产品一直扮演着价格屠夫的角色,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推广与渠道成本,达到降低零售价的目的,从而用性价比引发客户尖叫!
第三阶:效率——流程
客户第三阶的追求是:如何更好的获得满足。客户在想:我现在就要得到满足,谁能最快捷地满足我?客户期待购买最方便、行动最简单,最快速度享受到产品带来的快感与满足。
提高效率,意味着为客户节省了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此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让客户更便捷地购买到产品或享受服务?
如何让服务流程或 *** 作流程更短,节省客户的时间?
如何提升物流速度或服务上门速度?
提升效率意味着一方面你要在管理与流程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你要在渠道布局上面下功夫,布局更多的便捷渠道与客户消费触点。
有没有 “ 吃饭要等半天,吃完饭后还一肚子火 ” 的情况?这就是客户在等待方面的痛点。
人人湘米粉是一家具有信息科技含量的米粉,走进餐厅大门,右边是一台智能点餐柜,你可以在智能点餐柜上点餐,支持刷卡、微信、支付宝和 Apple pay 这四种时下主流的在线支付方式。与智能餐柜正对的墙上,安装了 3 台电 视显示系统大数据,依据餐品销量自动优化排序,排在最前列的就是该餐厅的爆款,省去了选择的烦恼。
人人湘米粉运用科技手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与服务流程,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升了客户体验。
与人人湘不同,河狸家则是在渠道上进行升级与优化。过去人们需要到美甲店去美甲,坐车一来一去,在路上花费了不少时间,一旦遇到堵车,可能半路上就打消了去做美甲的念头。河狸家在创立之初,就盯上了上门美甲的服务,通过一辆装潢豪华的大巴车作为移动美甲店,提供给客户最快、最便捷的享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美甲服务。
全面布局 O2O 渠道也是为了提供给客户更便捷,更快的享受,关于 渠道布局在后续章节中再详细剖析。
第四阶:体验——服务 / 环境
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性一直在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获得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好的满足体验,换句话说,人总是在有限的生 命里追求最多的幸福体验。
当客户享受到快与便捷之后,开始追求良好的购买体验,无论是购 物前咨询了解、还是购物中的服务与环境体验,又或是购物后的产品体 验与售后服务,客户都期待有个美妙的、享受的购物旅程。
客户的第一体验在于视觉与感觉层面,你必须优先照顾客户五官的 感受。产品的包装形象,产品的内在形象与质感,门面的装修形象,整个视觉系统都需要带给客户舒适的感觉。苹果公司相当精通此道,简洁的包装设计,产品的质感,都让产品体现出时代的气息与美感。
客户的第二体验是情感与心理层面,极致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在 其他产品上从未获得的内心愉悦感与荣耀感。
第五阶:情感——概念
客户更高层次的追求属于情感追求。消费升级时代,客户不仅仅购买产品的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购买产品的精神属性。情感需求体现客户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客户期待借助产品来体现自己。比如身份象征、 价值观体现、情感表达等等。
你会发现,那么多小朋友 “ 卖肾换 iphone ” ,用来体现自己是个时尚控。因此你需要在产品概念这一块做足文章。首先制造能够打动客户内心、感染客户的概念。比如 ROSEONLY 的玫瑰花,它所要表达的 是 “一生一世的专爱”,从而让很多明星都趋之若鹜!其次为你的产品打 造故事,用故事去丰满你的产品概念。
在这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情感显得弥足珍贵。人们不再是购买产品,而是在购买一种生活方式,购买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客户的痛点,就是你的赚钱立足点。痛点挖得多深,你的市场占有率就有多少。
你可以运用“痛点挖掘双轨模型”,站在用户角度,立足于用户体验,从痛点界定开始,到痛点的双轨五步分析,再到痛点市场检测, 最后确定痛点,并伴随着市场变化,快速迭代,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提升客户的体验。
以上。文字来源成智大兵老师著作《突破》。
这本《突破》是大兵老师这3年多时间移动互联网营销经验的精华总结提炼的营销方法!从最开始如何清晰定位客户,到如何打造尖刀产品,再到如何快速引爆传播,再到绝妙的成交策略,以及最后如何玩转社群营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