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张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快速发展和应用,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启数字化转型之门,新兴金融 科技 逐渐应用到客户服务、风险管理等银行核心业务之中。

在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浙商银行进一步加强大本营建设,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实际上,浙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以归纳为3个“shu”,即“树”立数字化的思维和理念,强化“数”据积累和应用,强化技“术”创新应用,通过一系列数字金融“硬核”成果的持续发布,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流动性服务、财富管理服务”三大差异化竞争优势,扎根浙江省大本营建设,构建互联互通金融服务生态,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蓝图成为现实。

加强普惠金融 赋能区域数字化发展

浙商银行充分利用平台信息共享、普惠金融和抵押登记线上化等功能模块,不断优化自身产品和服务,推动业务创新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提升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慢、融资繁”问题,浙商银行强化数据赋能,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驱动普惠金融快速迈进数字化、线上化、移动化,不断丰富“大数据+线上化”普惠金融服务,践行金融服务便民利企。

为实施普惠金融流程再造工程,浙商银行推出了“点易贷”“循环贷”“随易贷”“还贷通”等系列产品,实现贷款申请、审批、签约、提还款等线上全流程、7 24小时全天候融资服务。通过“点易贷”产品服务省内中小微客户超4万户,累计授信4.25万笔、金额400亿元。

浙商银行还通过多渠道协同发行博时凤凰领航混合型基金,破6项新发基金记录,着力布局浙江发展新机遇,培育财富管理服务特色优势,加强普惠金融惠及百姓,推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以用户、场景为中心,浙商银行持续迭代优化“五大”业务板块系统功能,促进板块间业务协同融合,创新产品服务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促进跨条线、跨机构、跨行业的数智金融生态共建,推动产业优化和结构转型,全面赋能“五大”业务板块新发展格局,搭建“开放+共享”技术输出生态,赋能区域数字化发展。

构建风控闭环 提升内部管理智治体系

浙商银行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数字管理决策、数字营销运营、数字风险管控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建立敏捷高效型组织,重塑业务管控流程,构建与业务创新数字化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智治体系。

浙商银行基于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平台实践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的区块链、物联网基础设施,综合运用“大数据+知识图谱+多方安全计算”等金融 科技 ,致力打造行业级数智闭环风控平台,聚焦“风险实时预警”小切口,谋划“金融风险处置闭环”的大场景,全面对接多方数据, 探索 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的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智治机制,实现贷前准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的风险防控和预警全流程闭环管理。

数智闭环风控平台目前已广泛引入外部相关数据、模型,领先搭建知识图谱平台,填补关联关系管理、贷后管理、预警管理、财务分析、客户画像、移动应用平台等系统支持能力的空白,实现金融风险管理和预警的数据化、移动化。

浙商银行运用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依托核心企业产业链生产经营活动,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迭代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采购、仓储、租赁、销售、分期还款、存量资产盘活等多跨场景应用,助力“固链、强链”。

同时,浙商银行进一步构建“物联网+区块链”监管平台,推进新型安全现代金融网络建设,从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重大需求出发,融合先进的大数据风控算法模型,创新“动产监管”“企业经营状况监控”“金融风险识别”等场景应用,实现贷款、抵押、租赁、授信等多金融场景风险防控,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滞后难题。

融入改革大局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浙商银行紧密围绕政府数字化改革重大部署,利用金融 科技 重塑业务经营,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开放共享的技术服务和场景应用主动对接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等政府平台及数字工程,大力支持“未来工厂”“未来社区”建设,积极融入省数字化改革的系列场景应用, 探索 多跨场景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通过系统独立部署、SaaS服务、系统托管等标准化+定制化模式,广泛服务于电力、金属加工、机械工业、畜牧等多跨场景的产业链供应链领域,融资余额超1900亿元,盘活企业应收账款超5000亿元,已沉淀20余个行业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为近20%的A股上市公司、40%的中国500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以浙油中心为重点服务对象,为浙油中心打造独立自主的区块链仓储系统,对接存管通等金融服务,提升本外币支付便利化等数字化能力,全力落实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此外,浙商银行与国家电网合作,运用区块链联盟链技术打造网融链平台,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赋能电力行业上游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在省内注册企业超1200家,核心企业商圈覆盖全省77家电力公司,加速“金融+ 科技 +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浙商银行还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打造更多数字化“硬核”成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 科技 力量,让金融“活水”浸润实体经济。

投资有风险 理财需谨慎

数字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也是决胜未来的胜负手。随着数字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的浙商银行,不断破题探路,主动融入浙江数字化改革大潮。

6月29日,浙商银行召开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正式发布“数智浙银”品牌和“185N”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明确了数字化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及“数智大脑”与八大数智系统等,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会上,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指出,“数字化改革是一场大变革,要立先行之志、担先行之责、闯先行之路、成先行之势。要通过改革,从原来的技术应用到系统性重塑,从原来的‘点上开花'到形成整个数字生态,从原来的传统业务模式创新到数字化业务重组,以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危机感,全面聚焦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推动数字化改革跑出加速度、跑出好成绩。”

发布“数智浙银”品牌,开启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四大战略重点之一。

在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浙商银行副行长景峰发布了该行首个数字化品牌“数智浙银”。通过数字化的综合服务赋予浙商银行全新形象,标志着该行以创新突破、提质增效的数字化应用赋能金融服务,以敏捷高效的变革型组织重塑经营管理流程,以开放共享的场景构建金融数智生态。

“数智浙银,致广而精微,惠企利民,活水以见海。”新品牌上线的同时,浙商银行还发布了 “微海(MICROSEA)”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将聚焦当前经营管理的数字化需求。

据介绍,“MICROSEA”由数智浙银8大系统首字母组成,包括“数智管理、数智投行、数智跨境、数智零售、数智运营、数智监督、数智企服、数智资管”,意指浙商银行数字化改革的一个个“小切口”(Micro)服务广大客户,将金融活水汇聚成海(Sea),聚全行合力构建能够不断迭代升级、循环赋能的数智浙银“微海”生态,开启金融服务国家、浙江战略的“大场景”。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明确“185N”改革体系构架

大会现场,浙商银行正式发布了围绕业务模式、管理体系、风控体系、服务生态“四个重塑”,构建的数字化改革“185N”改革体系构架:

“1”是“浙银数智大脑”,是数智底座,综合集成算力、数据、算法、模型、业务智能模块等资源,打造形成技术引领业务、业务积累数据、数据反哺大脑、大脑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中枢。

“8”是八大数智系统,以“小切口”,谋划“大场景”,汇集形成的八大数智系统,是业务的未来形态。

“5”是五大客群,包括个人客户、企业客户、政府客户、同业客户、员工及家属等五大客群。

“N”为N项如金服宝·小微、供应链金融、大数据营销、罗盘等重大应用,将把浙商银行的特色服务嵌入到各个应用场景和生态,是数字化改革的最大牵引。

据介绍,在“185N”体系构架下,浙商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开发129项应用“一本账”,提炼形成标志性成果,迭代升级为政府、企业、公众输送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数智金融特色服务。

本文源自银柿 财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71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