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资金业务如何开展

银行同业资金业务如何开展,第1张

为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国家将金融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取向,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同业机构的分化、整合将进一步深入,专业分工逐步形成,同业竞争加剧与合作扩大将同时并存,各类金融机构将加快业务发展战略调整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经营行为更加理性,提升服务品质成为金融机构拓展客户、扩大业务、获取利润、谋求发展的重要法宝。

一、建立健全同业金融经营管理体系,增强同业金融业务整体调控能力

要按照同业客户综合营销、统一管理和资金业务集约经营、专业 *** 作的原则,构建全行同业金融业务矩阵式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总行同业金融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职能和业务调控能力;建立总行资金营运中心,实现全行资金业务集中运作,强化总行资金业务经营职能和盈利能力;根据同业金融业务特点,建立同业金融业务计划、考核体系。

二、树立“大同业”观念,拓宽同业金融业务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实施“大同业”发展策略就是要做到宽领域、专业化。通过宽领域发展同业金融业务,可以使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租赁和其他银行等不同金融机构间开展广泛的业务合作,实现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突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限制,促进业务综合经营和快速健康发展。

三、积极开展以品牌管理为中心的各类专项营销活动,提升同业金融业务市场营销能力

一是要充分调动总行专业化的研发力量,持续开发、提供有针对性的同业客户专业服务解决方案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产品,开展面向全国的高层次专题营销活动。二是要充分利用分行直接面对客户、服务客户的优势,开展各类同业特色产品和当地同业客户需求有机结合的专项营销活动和综合营销活动,塑造区域性市场同业品牌。三是建立总分行、银行与客户间的市场营销持续反馈和改进机制,提升营销成效和合作价值。合理分工,整合全行客户经理资源,建立总分行两级同业客户经理体系,实行同业客户直销制度。四是建立高效运作的同业客户经理制。五是根据重点同业客户评定标准,制定重点客户营销拓展和日常维护制度,选出总分行重点同业客户,配备专职同业客户经理,并对这些同业客户实行资源优先配置、政策倾斜、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

四、量化评估,差异化服务,增强同业客户管理能力

一要对同业客户评级标准进行梳理整合,重点从客户资质着手,建立可量化、可评估、可 *** 作的客户评级标准体系,对客户实行科学分类,明确客户准入退出机制,促进同业客户结构的优化调整。二要在客户分类评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客户与本行的合作现状和合作潜力,建立账户核算制度,从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和联动效益等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准确评判客户的贡献度和潜在价值量,并根据客户价值量和对本行贡献度配套不同层次的标准化合作方案,实现投入产出的匹配。三要根据客户评级和贡献度的评估,深挖合作潜力,并发挥同业联动平台作用,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确定本行的同业核心客户。四要研发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行共享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总分行信息互动。

五、坚持市场导向,借鉴国际经验,增强业务创新能力

开发发行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同业借款等主动负债新产品,转变负债业务发展模式,拓宽持续、低成本的主动负债渠道。发挥同业金融合作平台优势,探索利用信托平台,通过资产转让设立信托计划,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不良资产处置、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发挥同业业务联动作用,提供增值服务,积极发展代理类中间业务,促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变。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大力拓展开放式基金、企业年金、QFII等业务托管资格,开展基金、企业年金及信托计划等各类他资产托管业务。

六、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升同业金融业务风险管理能力

一方面要使全行同业业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经营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需要正确面对风险,树立风险收益匹配的风险经营观念,强化制度建设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宏观经济周期、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形势和行业波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能力,尽快健全覆盖政策、市场、 *** 作、信誉、道德等风险类别的风险识别、防控体系,建立风险分散、隔离、锁定、化解等工作机制,建立防范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防范化解业务风险的有效办法,不断完善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经营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增强业务执行力。建立客户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建立并落实明确的同业信用业务授权审批责任制度和强有力的问责制度,尝试实施同业信用业务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应明确总分行各级授权管理制度,加强分行对辖内同业信用业务的管理。

一、总体情况

(一)整体完成情况

截止11月02日,我分行同业合作平台框架协议累计签约115户(含单边签约3户),较上周新增3户(中山2户、自贸区1户),签约覆盖率67%。

佛山、河源、省分行营业部、汕头、汕尾、肇庆、江门、阳江、揭阳、云浮等10家二级分支行签约覆盖度低于60%。请上述行认真研究对策,尽快取得营销成效。省分行将按周对上述行进行督导、落实营销进度,必要时协助营销。

(二)省联社及辖属农合机构签约情况

截止11月02日,我分行已与省联社本级及辖属共50家农合机构签订同业合作平台框架协议,签约覆盖率为51%,未签约客户48户。基于省联社已与省分行签署框架协议,请大家尽快落实签约事宜。

(三)同业合作平台框架协议签约意向客户情况

目前,有意向签约客户共38户,请加快推进营销工作,早日完成签约工作,每周按时报送营销进展。

(四)服务落地推动情况

1、广州银行“零售智能风控”数据测试结果已出,预计下周向总行及金科提供相关测试报告;

2、广汽汇理已进入“零售智能风控”《数据测试服务协议》签订流程;

3、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已完成同业竞价APP产品签约与服务落地工作;

4、渤海银行广州分行已同意签约同业竞价APP产品,相关流程正在推进中;

5、广州银行近期拟招标业务核心系统,拟邀请我行、建信金科以IT架构咨询角色参与该项目,我分行将于近期邀请总行以及金科公司走访洽谈。

二、营销风采展示

省分行-中山市分行

11月02日,省分行梁海燕党委委员走访中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吴诰锦董事长一行,并见证了中山分行与中山农商行《同业业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省分行金融市场部(同业业务中心)、数据管理与信息技术部、中山市分行陪同出席。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覆盖率较低的二级分支行应立即采取对策,尽快取得营销成效,省分行将进行专项督导通报。

四季度以来,各二级分支行签约进度缓慢,系统内兄弟分行追赶势头迅猛,我分行距系统内第一仍具较大差距,任务压力较大。对于签约覆盖度低于60%的佛山、河源、省分行营业部、汕头、汕尾、肇庆、江门、阳江、揭阳、云浮等10家二级分支行,省分行将采取重点督导,具体要求如下:

1、以邮件形式每周向省分行报送辖内法人金融机构客户情况以及目标客户清单,并每周进行更新;

2.、以邮件形式向省分行报送目标客户、挂钩责任人、营销进展、客户走访记录、照片等;

3、辖内同业合作平台考核政策、任务分解等。

(二)加快已签约框架协议客户金融科技产品实需落地。

针对前期已经签订同业合作平台框架协议的客户,后期要深入挖掘目标客户需求,加强营销力度,尽快争取服务实需落地,确保在考核上既得势又得分。

四、考核解读

根据省分行《2018年金融科技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力争系统排名第一的要求,结合目前各二级分支行的疑问,相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关于考核口径

按照总行及省分行征求意见稿,考核口径为:统计框架协议和产品协议签约对应的客户数据。按照框架协议客户占比70%,产品协议客户占比30%进行计算。

(二)关于计划总数

不设置绝对值计划总数,以2018年末系统内排名第一的一级分行完成数为总计划,按照上述覆盖率通报表的各二级分支行的计划进行同比例调整。

例如:假设上海分行9月末签约完成数为150户,我分行为100户,某二级分支行覆盖率计划为10户,调整后该行计划为150/100*10=15户。

(三)关于ITM系统数据准确性

由于总行运营系统上线较晚,相关数据有待进一步清理和更新,我部将与省分行金融科技部(网络金融部)进行沟通,采用我部相关实时数据进行通报。

(四)对于未下达签约覆盖计划的二级分支行考核方式

对于辖内法人金融机构资源较少的二级分支行,如白云、番禺、花都、从化,采取下述考核:签约1户计划完成率为60%、签约两户为100%。

(五)关于金融科技中的“新一代案例推广”考核该指标将与同业合作平台覆盖率与签约完成数挂钩进行考核。

五、四季度专项激励方案

(一)同业合作平台是总行“金融科技战略”14个社会化平台之一,在“金融科技”考核(KPI分值7分)中权重为32%,已纳入四季度二级分支行KPI考核,指标为“总行主推社会化平台获客量”,详见《关于印发2018年四季度各二级分支行KPI考核办法的通知》(建粤函〔2018〕598号)。

(二)根据《关于做好四季度同业合作平台营销工作,持续发力“金融科技”战略的通知》(金融市场部(同业业务中心)〔2018〕801号),省分行四季度将安排不超过1000万净利差、400万中间业务收入、30亿同业资产日均规模进行同业合作平台业务专项激励,按照客户签约时间,先到先得,分完即止(中收按照框架协议10万元/户、服务收费落地20万元/户的标准进行奖励)。

同业部是做金融机构之间同业资金的往来的业务部门。也就是资金营运部。

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制订与国内银行往来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维护和管理国内银行数据库,制订往来政策和指引

2、负责与国内银行总对总协议的安排,协助相关业务部门安排与国内银行间的专项业务合作协议,并推进相关协议的实施,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国内银行合作框架

3、负责组织争取充足的国内同业授信额度,满足日常业务需要,并不断扩大同业负债

4、负责协助风险管理部制定对银行同业授信管理的准入标准、参考限额及信贷掌握意见并组织实施

5、开展对直营客户的授信业务的尽职调查、信用评级、评估分析、拟定授信方案,以及授信管理工作,并对分行拟定的授信方案进行初审

6、负责境内清算账户的管理,理顺清算渠道,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7、负责牵头营销国内银行同业的来委业务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提高业务往来收益;与其它业务部门紧密合作,营销高端个人业务

8、与其它业务部门紧密合作,营销高端个人业务

9、负责拟定、修订和组织实施国内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

金融同业指的是与金融相关或与银行有共同客户市场的业务,比如保险、期货、证券等。金融同业部主要是负责这些同业客户,并与之发展互助合作关系,比如银保业务、银期和银证业务等。由于属于不同业务范畴,有不同的终端客户群体,所以彼此之间有很多业务边界需要明确,而在目前不允许混业经营的情况下,金融同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具体包括:代理同业资金清算、同业存放、债券投资、同业拆借、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代客资金交易和同业资产买卖回购、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近年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同业业务量、收入、利润等在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占比和贡献明显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092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