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策划——礼品选择——吸引流量——社群运营——活动变现——顾客裂变。
一、社群策划
社群策划需要懂得实体店的行业属性与社群定位。通常实体店可以分为三种:刚需高频,刚需低频,小众需求。
三种类型社群要如何做呢:
刚需高频:
把目标用户吸引进群,通过社群运营,激活客群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塑造价值,然后批量成交(储值,买满送活动等等);
刚需低频:
这类型顾客很难复购,建立社群必须延伸相应的产品,或联合其他周边关联商家共同运营,资源互换。例如建材社群可以联合厨卫、家居等商家合作,相互之间客群互补;
小众需求:
可以建立内容输出体系,通过内容吸引和顾客同频的人,把顾客延伸到全国范围。
二、礼品选择
社群礼品可分为三种:
1、引流礼品——拉新礼品;
2、抽奖礼品——群活跃礼品;
3、奖励礼品——裂变礼品。
礼品的好坏对社群的成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设置相应的物质激励,可以活跃群内的氛围,同时刺激群内成员主动裂变拉新。
三、吸引流量
实体店搭建社群,首批目标群体肯定是进店客群,只要一个小礼品,就可以将众多用户拉进群,成本控制在3元内就可以。
其次是线上顾客,可以通过走心的文案、内容营销等让顾客心动进群。同时还可以借助店铺间相互引流,例如帮助其他商家送礼,顾客扫码进群后,来到自己的门店领奖等方式,将客流导流过来引进社群。美容院可与内衣店合作,餐厅可与水果店合作等。
还有一种方法是消费者在合作商家消费满XX元后,扫码进群加群主好友就可以到自己的门店免费领奖,现场导购让顾客花小钱消费。因为顾客都有占小便宜的心里,一旦她觉得价值100多的产品只要花5元既可以购买到,就会行动。
四、社群运营
有了流量以后,社群就可以开始运营了。
社群运营包括:抽奖规则,群规设计,小号互动,娱乐主题,讨论主题,分享主题等。
社群内群规一定要设置好,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事先规范好,例如禁止发广告,避免引起其他群员的反感。小号互动可以避免早期群内陌生的状态,活跃群内气氛。群内还要适时营造话题,带动群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例如运动商家可以在群内发布关于减肥、健康等话题,引起目标群体的关注与参与等。
五、社群变现
社群运营的目的,就在于变现。任何活动要想成功大卖,必须有前期铺垫,如何铺垫?
发布活动其实可以不必通过群主来发,可以让小号来发,避免群成员认为是广告。活动还可以设置限时抢购,利用少量心理、稀缺效应,引发群成员的快速消费心理。
抽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让大部分的顾客都中奖,让顾客占了便宜,这样当商家再推销变现的时候,大部分顾客会不好意思拒绝。如果再加上赠品诱惑,顾客很容易就行动。
有一套不用花钱让所有群员都能中奖的模式:所有群成员都可以免费领取三等奖,现场兑奖后说服他们加点钱升级成一等奖,这些钱足够覆盖掉1等奖的成本。这样你一分钱不花,把所有顾客都送了人情。
六:顾客裂变
我们通过社群成交,一个微信群只能放500人,无论怎么样成交,销售额都难以突破。如何让社群一个群变成好几个群,甚至几十个群?
1、让顾客邀请好友进群,有奖;
2、顾客发圈,有奖;
3、顾客带来朋友充值,有大奖;
4、组建社群联盟,联合其他周边商家形成一个有黏性的商圈。
肯定很多人认为社群运营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下通知,遇到发广告的小朋友就送他飞机票,遇到喜欢聊天的小朋友就收集一堆的表情包,开始斗图模式.......但其实接触社群运营的工作之后,你才会理解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要做好社群运营,首先要有一个社群运营方案。
社群运营方案需要:设定社群的总体目标,有逻辑地拆解任务目标,撰写社群运营的执行文案,执行中发现和迭代问题,设定社群的总体目标。
无论你是准备要写内容运营方案、活动运营方案还是社群运营方案,所有的运营工作方案都是“目的先行”,因为后期我们所有的工作任务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进行的,如果目标设定不合理或者不准确,那么后期所有的工作都会是十分低效的。在开始运营一个社群之前,我们必须要思考以下这些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群?目标用户有什么样的痛点,我们可以通过社群解决用户的什么痛点问题,带来什么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在哪里?
根据SMART 法则的五个要素:
明确性:目标一定要够明确具体,不能够太过抽象,用具体数字来制定目标使目标具有明确性。
衡量性:目标制定要考虑以后的可监测性,通常来说具有明确性的具体目标,就具有可衡量性。
可实现性:可以根据当下的时间规划,之前的历史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推论,检验目标的合理性。
相关性:社群运营目标的相关性,更多是用户痛点相关,目标要和用户痛点有相关性。
时间性:你可以在目标上付出的时间是多少,决定了你要把目标订得多大。
有逻辑地拆解任务目标:在设定了具有可监测性和合理性的总体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对总体目标进行有逻辑性的拆解,将其拆解成为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具体任务。拆解目标的逻辑一般也是按照社群运营的逻辑展开的。
(1)入群前的成员邀请:想要建立一个社群,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定数量的群成员。
精准地找到目标用户:我们要缩小搜索用户的范围,更精准地找到社群活动的目标用户。这就需要我们对活动和用户痛点都有很好的认知,知道活动所针对的目标用户经常会集中在什么渠道上活跃?就多多在那个渠道上发布招募信息。
用AB型文案来撰写招募文案:可以参考AB型文案来准备一份有吸引力的邀请文案。A就是Attention,也就是社群活动吸引别人的亮点。B就是Benefit,就是这个社群活动对用户有什么好处,能够解决目标用户的什么痛点问题。把活动特色和用户痛点结合起来,会使得招募文案更加具有吸引力,加入福利干货吸引用户,如此一来,文案就具有了更强大的吸引力。
(2)入群后的用户激活
吸引了一定数量的群成员入群之后,就要在短期内就激活用户,不然就很容易让社群变成一个僵尸群了。如何激活用户,让他们在社群里面活跃起来?我觉得这需要群主做一个很好的平衡,既要让大家在群里面踊跃发言,又不要让大家发一些与社群目标无关的内容。想要达到这个平衡,可以做下面这两件事:
引导群成员做自我介绍:想要让群成员在群里面积极地发言,活跃社群,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家建立一种信任感,这就需要我们在社群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引导成员做自我介绍,让大家熟悉和认识彼此,营造一个较为轻松和活跃的氛围。
强调社群规则的遵守:想要让整个社群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社群目标上,避免发一些无关的内容,这就需要群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明确地告知社群规则,在有人违反社群规则时候,就要及时予以提醒,并且再次强调社群规则的重要性。
(3)提高用户留存
用户在刚刚进入社群的时候,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和新鲜感。持续地喂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人定期地发布早报或晚报,早报或晚报的作用其实就是持续地给用户喂内容,使社群持续地曝光在用户面前,让用户的注意力不至于被奇台事物所分散。
发布任务提醒:除了早报以外,我还可以在社群里面发布一些任务公告,提醒大家要完成的社群任务有哪些,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社群成员把注意力集中在社群任务上,配合完成社群运营的目标。比如在实战周的社群里,我们每天早上8点都会发布当日的挑战任务公告。
定期引导讨论:可以定期地找一些社群相关的话题或者安排答疑,定期发布到群里来活跃社群。除此之外,我自己还会比较关注一些喜欢在社群里发言的同学,在发布话题讨论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也可以放一个自己的小号在社群中,在没有积极发言的时候,把自己的小号拉出来暖场。
设计社群活动:定期在社群里举办一些活动,让社群具有多层次的价值。
撰写社群运营的执行文案:确定了整体目标和执行策略之后,我们需要开始撰写将在社群中发布的文案。不同的文案也有不同的特色和功能,另外有的文案是不可以提前准备好的,比如早报晚报但有些文案则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比如说邀请成员文案、社群规则文案、任务公告等。
邀请成员文案: 邀请成员的文案一定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可以用AB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