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划的六大关系

产品规划的六大关系,第1张

产品规划的六大关系

产品的规划属于产品战略管理的一部分,笔者将产品的规划管理总结出“产品规划的六大关系”即:“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与组织的关系、产品与产品的关系、产品与竞品的关系、产品与经销商的关系”。通过以上的六大关系,在实际中,综合运用进行产品规划。

一、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产品在进行规划时,往往第一个要素就需要考虑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1,首先需要考虑产品的行业从属,确定行业边界。由此可以了解该产品的市场总体容量大小。

2,市场的结构分析,主要考虑市场不同维度的市场细分,如从产品角度以价格、功能、材质、品质等区分,或者以消费者角度划分的年龄、消费能力、职业、性别等。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是更精准的了解细分市场,从而更加具象的分析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点,影响最终细分市场的覆盖选定、产品设计要素、价格、表现形式、推广手段。

3,分析产品相关市场的区域特点,如产品在各区域的容量、竞争情况、各区域的接受程度、文化特点等情况。在了解区域市场特点后,最终对产品的设计要素,渠道设定、覆盖区域、推广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4,分析不同细分市场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周期会影响产品进入市场的节奏、推广方式、营销方式、产品的研发周期等因素。

5,分析不同细分市场产品的竞争状态、集中度、竞争手段,如不同市场的各产品的销售情况,各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占有情况,竞争导向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等因素。分析细分市场的竞争状态,最终会影响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策略、设计要素、推广方式等因素。

二、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

1、分析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的结构,分析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属性,如社会属性的职业、身份等,自然属性的年龄、性别等。通过不同维度的聚类,了解消费者的整体结构和需求占比。在最合适的划分维度下,影响产品设计的不同导向,最终影响到整个产品线的长度、产品的设计要素等因素。

2、分析不同结构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如消费者的购买场所、购买频率、主流价格带、功能差异、或者看重产品的品牌、功能、质量等特点,此类分析最终会影响产品的设计导向、成本控制、产品线结构、传播媒介选择、渠道架设等因素。

三、产品与组织的关系

1、考虑企业的整体战略,在产品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产品规划要符合公司整体的战略,不能与企业的战略发生冲突。如该产品线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支持品牌建设?或者抢占市场占有率?不同的定位会影响产品的.设计要素、推广方式、营销手段等因素。

2、企业的核心能力,产品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程度,如果产品开发需求的资金、技术等大大超出了企业的能力,会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3、需要分析企业的组织覆盖能力,最终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数量规划,营销节点规划。

4、分析产品与各事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事业部产品的地位不同,激励程度不同,自由回转能力不同也会导致各事业部的主观意愿、产品的现金流回转情况的不同,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规划数量、市场推广支持力度方式等因素。

四、产品与产品的关系

1、根据不同的营销任务,确定在同一产品线中的不同定位,如狙击产品(与竞品相比同质低价,或者优质同价),基础性产品(销售量大,价格处于主流价格带)、利润型产品(由于某种突出的特质保证高利润,但产品销量不一定高)、品牌型产品(高利润,但不求销售数量,同时主要为了塑造品牌形象,不一定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衬托型产品(为了突出自身产品线高利润产品的优势,设定价格低,但消费者主要需求特点不占优势的产品)。最终影响到产品线结构、产品设计要素等因素。

2、需要了解公司其他产品线,在不同产品线中,考虑是否可改进或者直接采用公司其他产品线中的产品,此类做法可以优化成本投入,最终影响到产品线的结构、资金投入等因素。

五、产品与竞品的关系

1.竞品的价格、卖点等基本属性,了解竞品的基本属性,如价格区间、卖点、利益指向性、渠道覆盖等情况,通过竞品与消费者需求进行对比,最终可以发现市场空白点、消费者未满足点等,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设计要素、价格、渠道覆盖等。

2.分析推广方式,了解竞品在经销商中的优惠政策、返利情况,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手段、广告发布渠道等等,最终影响到产品的渠道分布、营销手段等。

3.消费者对竞品的联想,竞品的联想,以及其优势与劣势的总结,这样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设计要素、营销手段、推广方式等因素。

六、产品与经销商的关系

1、经销商结构、数量影响,比较其是否满足了产品对渠道的设计需求,最终影响对组织覆盖能力的调整、产品的市场份额预估、市场投入分析等因素。

2、经销商与组织的黏度、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最终涉及到产品市场推广投入的力度、推广的方式等因素。

在产品规划中,可以根据产品的六大关系框架进行梳理,根据“六大关系“作为规划产品线的基础信息,为产品进入实质研发阶段做好了准备。同时六大关系中多处提到的营销能力、渠道覆盖、市场推广等要素的确定,都涉及到产品的上市管理、资金管理等不同的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优秀产品经理所必备的不同职能。

产品策划一般是根据新产品,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不是很了解,企业需要打开产品市场的时候进行的工作,重点是产品的宣传,策划内容集中在产品的功能、产品的使用、消费者口碑、企业口碑等,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及口碑。

营销策划的内容面就大了,他可以针对企业宣传、品牌宣传、口碑宣传、市场宣传等等,目的是帮助扩展市场或者是促进销售的一种方法。营销策划的内容是根据营销目的来确定的!产品策划属于营销策划的一种类型...

2020年底的时候,一篇《2021,To B年度市场计划指南》发布后,不少朋友加了我微信,大多数都是要PPT的。

图表虽说简单,我发出去也顺手的事儿。但转念一想,假如自己不做一遍,怎么能理解其中的逻辑?

我一直坚持营销的底层逻辑比套路有用的多,方法本身不神秘也不高深,但要结合业务做到言之有物又能落地执行,仍需要大量的积累。

这次,我再把上文中的三个关键图表拆解一下,把背后的思路再详细解释一遍。大家看完自己试试画一画,希望能活学活用。

一、矩阵模型

矩阵模型在职场用的太多了。随手画出一横一竖,定义好X和Y轴变量,就可以找到坐标位置。

著名的波士顿矩阵(市场占有率/需求占有率)、时间管理四象限(重要/紧急)、三维立体的RFM(最近一次消费Recency/消费频率(Frequency/ 消费金额Monetary)……都是经典的矩阵模型。

市场计划常用矩阵模型来做品牌战略定位,寻找市场潜力与业务能力匹配的领域做重点投入。

我们以生产与销售工业PDA的A企业来举例说明。

右上角的新零售是有近几年的发展大方向,A企业本身在这个行业有大量成功案例、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有高可靠的产品、团队实力也很强,那么新零售就是持续投入的领域。 

物流和大健康行业发展潜力大,但是现有业务能力还不占竞争优势,因此需要重点投入。

做过矩阵分析的人都知道,这个模型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企业自身能力评估的是否客观?行业的吸引力有哪些数据可以支撑?……

因此,矩阵分析是战略分析中最需要大量客观数据的一环,结合大趋势、第三方报告、内部业绩、销售以及代理商的反馈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

我也见过有些企业先有结论然后再找数据证明。这样往往会先入为主,缺乏理性客观地分析,误导决策。

矩阵模型不仅用来规划业务战略,如果把X轴不变、Y轴变成产品竞争力,这就是个简单的市场与产品(MPF) 匹配模型。

再标上竞争对手的坐标,可以找到企业在所在行业的位置。著名的魔力象限就是调研公司用前瞻性和执行能力两个纬度来分析某个细分领域的领导者(第四象限)、挑战者、探索者和观望者。

用矩阵模型分析了企业的业务、产品以及竞争定位,可以开始营销战略部分的规划。

二、信息屋

简单来说,营销战略就是选择在哪个市场上重点投入资源,对谁说,以什么方式说的问题。

用信息屋(message house)模型来做营销战略分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简单,也一点都不新,IT架构师再熟悉不过(比如讲中台的,常常都用几层来划分架构),只不过加了个尖尖的帽子,更强调统一目标,看起来像个屋子。

一个屋子只有一个屋顶,下面的砖和柱子可以有很多层,每个柱子也可以有很多层砖组成。所有柱子下面还可以加统一的砖瓦,让房子更稳定。

看过《金字塔原则》的朋友也会发现,信息屋实际上也是从目标出发的层层逻辑分解,唯一不同的是金字塔强调每个细分都要满足MECE的原则,互不相关。但在营销应用中,分解的部分是有关联的,并不互相独立。

一个精心规划的信息屋用在品牌信息传播的时候,可以保证在各个渠道、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传递的内容都是内核一致的。

延展开来,这个屋子除了在年度计划的时候用,还可以用来做某个campaign的内容规划,甚至标明传播渠道,做全渠道营销规划。

还可以用来做企业战略分解,比如下面这个示例:

屋顶变成了Vision愿景,比如某公司“打造万物互联的星辰大海”。这个愿景看来来很虚对不?所以下面有一层说明,更明确了目标。

下面一层可以是3年的战略计划,比如自研 *** 作系统、全球营销体系、建立合作生态…

分解到每一个关键任务比如全球营销体系需要团队招募、营销体系搭建、品牌定位等。

一步步从高大上的目标分解到了落地执行。如果想增加,还可以加上每一个战略柱子的考核标准等。

这样来看,信息屋也是一个做战略分解到战术的非常有用的思维模式。

不过,信息屋跟矩阵模型一样,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比如如何把品牌定位分解成核心message,在什么渠道说?怎么说?这些都需要深入的思考与多方探讨。

一旦做好了分解,具体campaign计划,可以用甘特图。

三、甘特图

甘特图实际上也是一种矩阵,只不过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一个个执行细项,是营销执行中最常用的计划工具。

为什么用甘特图,而不是普通的excel表格来做计划?这是因为市场人平时的工作内容太杂太琐碎,需要多任务、多线程同时工作。

比如当把UI设计的需求发给广告公司的这段时间,回复微信后台留言,同时思考文案灵感……

再比如要组织一场线下市场活动,再跟进演讲嘉宾日程的时候,还需要跟进舞台设计,与酒店协商入场时间……把时间细分成一个个小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随时切换是多面手营销人的必备技能。

以网站搭建的计划为例,示范一下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管理的含义。

比如1月第二个星期,要同时做选定合作商、内容筹划等工作。而不是等找好了合作商再开展下面的工作。

但是我发现很多朋友虽然做了甘特图,但是还是单线程作业。发现下面的计划和上面的是示范有何不同了没?

虽然也是甘特图,但是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件事情后在做另外一件,时间上没有重叠,等前面的所有任务完成了才开始下一步。

这样的方法是电路上的“串联”不但时间拉长了,也容易因为前面任务拖延而造成进度的延误。而通过“并联”,可以同时开展多个任务,合理的分配时间,协调沟通,提升效率。

说完了这三张PPT,大家会发现实际上说的是三个思考方法。

矩阵模型通过两个相关变量做定位,加强调客观数据,是定量的分析;信息屋从目标出发层层分解,保证传播的时候有统一的信息;市场执行计划用甘特图做有效的项目管理。

这三个常用的思维模式,在营销工作中非常有用,大家可以活用起来。

另外,这些方法用来做个人年度计划也很适合。比如用矩阵模型分析自己的优势,用信息屋规划自己要做年度重要事件,用甘特图来具体制定行动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1062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