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说 Java 不适合编写桌面应用

为什么很多人说 Java 不适合编写桌面应用,第1张

Java的桌面程序并不少,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Eclipse。在Linux和Mac下,Java程序的比例远高于Windows下。

不过,“Java不适合写桌面应用”的说法有一定道理,论调的主要背景是供Windows下使用的企业桌面应用的开发。由于一些历史和定位的原因,对于这种GUI程序的需求,Java的优势不明显,劣势比较明显。

这事还得从Java的传统,“跨平台一致性”说起。

在写后台逻辑的时候,跨平台是好东西。很多公司都是在Windows下开发,在Linux下部署,方便。

但涉及到GUI的时候,跨平台就成了个“看上去很美”的东西。理论上,我写个窗口,在Windows和Mac下都一样能用,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但实际上,每个平台提供的GUI控件多多少少有点差别,一坚持跨平台,麻烦就来了,该支持多少控件,怎么支持呢。

一开始,Java的思路是:那简单啊,有原生控件干嘛不用,至于不跨平台的,就不支持呗,又坚持了原则,又回避了问题。这一代的gui库,awt,就此诞生。

因为Java一开始是一根筋想推广Applet的,只是“顺便”也支持本地应用,设计成这样不能说不合适,毕竟,HTML也是同样的思路,只支持几种最基本的控件。

但对于想开发复杂点界面的人来说,就有麻烦了。想来个目录树吧,对不起,不支持;想来个进度条吧,对不起,不支持。旁边放着Delphi和VB这么方便的东西,哥干吗受这气啊。

这样一来,Java自己也觉得说不过去了。但又要跨平台,又要提供丰富的控件支持,那就只有另起炉灶,开始用第二种思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重写一套GUI控件,代替 *** 作系统的原生控件。这一代的gui库,叫做swing。

这也是一个想“彻底”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要付出代价。

代价之一就是效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另一个相同思路的产品——flash。为了实现矢量动画,在flash的那个小框里,图是一帧一帧地算出来的。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复杂的flash动画极耗cpu;iPhone说,您太耗电了,俺就不支持了;Adobe说,那好吧,那俺也不费心折腾移动版flash了。

自己画出来的控件毕竟不能跟原生控件比效率,尤其是在早期Java优化还不够完善的时候。而且,自力更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平台兼容,不是为了更好的效果,这事儿其实怎么想怎么亏。

代价之二就是效果。自己画的控件毕竟只是模拟,还是会有细节差别。比如著名的毛玻璃效果,这不是简单套样式就能套出来的。

而且,各个平台控件的风格本来就不一样,虽然swing提供了几种外观,但大部分程序出于偷懒或是跨平台一致考虑,还是使用默认外观。默认外观跟平台不一致倒也不是问题,主要是别比平台效果土。我用着win7,一个程序非让我感觉回到xp时代,心里特别添堵。

就这样,一帮人商量着,又琢磨出个新思路:做适配。平台有这个控件,就直接用,保证效率;没有,再造轮子,保证可用。就这样,swt问世。eclipse的gui就是基于此。

swt是赞,不过这属于改良,两个根本问题仍在:

1 跟 *** 作系统api打交道不是Java的长项,效率仍然不能与c++等相提并论。

2 到底要不要跨平台。如果要跨平台,swt接浏览器控件、接ActiveX控件的功能就成了形同虚设;而要是不想跨平台,又何必使用Java呢,Net在一旁已经恭候多时了。

(补充:原生控件在各平台下还是会有些差异,感谢@冯东指点)

@冯东:另一方面,即使每个平台都支持的 control 也多多少少有些差异。比如同样是文本框,Windows 和 Mac (Cocoa) 对待 non-English 输入法选词的语义就不同。再比如对 focus-lost 的处理二者也不同。所以 SWT 其实目前很难做到 Swing 那样的跨平台。跨平台么,终究还是只能做到最大公约数,比如 x86 支持 4 级,Unix 只用两级。可那是大家都同意不用的。在 UI 级别可没有人能同意不用 *** 作系统的某个功能。

除了技术本身,还有一个产业的问题,围绕着GUI控件也存在一个生态环境,没有丰富的领域、行业控件的支持,技术本身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而Java这方面的生态较为薄弱。

综上,如果一个GUI程序使用Java,通常都是有这些特征:

确实是想跨平台

对界面并没有太多效果的要求,界面效率也不是瓶颈

相比于其他GUI工具,开发人员对Java更为熟悉

比如,一些工具的管理界面,很符合

首先将你的java程序用eclipse自带的导出工具导出来,格式为jar,如果你想在windows上面运行的话,你可以下个生成exe格式的软件,顺便给你推荐一个java打包exe的软件exej,很好用的,如果不会用,联系我

需要的工具myeclipse 、jar2exe

步骤:1、将Java项目导出成jar包,鼠标右键项目名,选择导出

2、导出的方式选择Runnable JAR file,点击next继续

3、选择导出文件的路径

4、 jar文件成功导出到桌面

5、用工具将jar文件打包成EXE可执行文件,选择刚才导出的jar文件

6、选择要导出程序的类型

7、选择主类,可不选

8、导出程序的具体设置

9、 选择辅助jar文件没有则不选

10、最后为EXE文件命名和更换图标

11、成功生成!

InvokeUI是一个Java桌面程序开发框架。

它将Flex界面API进行Java本地封装,以实现用Java快速构建

漂亮桌面程序的目的。InvokeUI框架构建于SmartInvoke之上,另外还有Swt。您可以再网上搜索。

一、从行业上划分,软件开发有以下:

1、手机

MacOS(苹果的),Linux,Palm(最大特色是不能后台),BlackBerry(黑莓)WindowsPhone(WP,不错的系统,)

Android(安卓,07年兴起的,很好的系统),还有几个新系统,三星与intel联合开发的tizen,Mozilla公司的FireFoxOS,N900的maemo。

2、电脑

企业管理软件,如:如MES系统软件、OA系统软件、CRM系统软件、HR系统软件、ERP系统软件合同。

二、从设计领域划分,包括以下领域:

1、桌面程序:Java、C++、C#、VB、C均可。

2、网站服务器端开发:JSP(Java语法)、PHP、ASP(C#语法)、WebApp框架等

3、网站客户端: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等

4、智能手机程序:安卓使用Java,iPhone使用Objective-C

5、底层、工具开发:C、C++

6、多功能脚本程序:Python、Perl、Ruby等等

7、人工智能:Prolog、PDDL

1、桌面程序:Java、C++、C#、VB、C均可。

2、网站服务器端开发:JSP(Java语法)、PHP、ASP(C#语法)、WebApp框架等

3、网站客户端: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等

4、智能手机程序:安卓使用Java,iPhone使用Objective-C

5、底层、工具开发:C、C++

6、多功能脚本程序:Python、Perl、Ruby等等

7、人工智能:Prolog、PDDL

8、工业控制:C、PLC、汇编

9、通用应用层数据交换处理技术:标记语言XML/XPATH/XSLT、JSON、YAML等等

10、数据库SQL/PLSQL

中国现在软件领域主流主要是这几大领域的开发

1系统应用和硬件应用

2WEB网站

3行业应用,包括C/S模式,也包括B/S模式我为什么把系统应用和硬件应用放在了一起,这是因为这两者都是比较在深层次上开发。系统应用,如防火墙、杀毒、杀木马、BT下载等等,我的机器上有一大半都是这种软件。

其实游戏也算一类系统应用,为什么?因为游戏开发,是网络技术、集群技术、安全技术、图形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深度综合考验的软件,对CPU、内存、显卡、网络性能有严重考验的应用。

一、从行业上划分,软件开发有以下:

1、手机

MacOS(苹果的),Linux,Palm(最大特色是不能后台),BlackBerry(黑莓)WindowsPhone(WP,不错的系统,)

Android(安卓,07年兴起的,很好的系统),还有几个新系统,三星与intel联合开发的tizen,Mozilla公司的FireFoxOS,N900的maemo。

2、电脑

企业管理软件,如:如MES系统软件、OA系统软件、CRM系统软件、HR系统软件、ERP系统软件合同。

二、从设计领域划分,包括以下领域:

1、桌面程序:Java、C++、C#、VB、C均可。

2、网站服务器端开发:JSP(Java语法)、PHP、ASP(C#语法)、WebApp框架等

3、网站客户端:HTML、CSS、Javascript、Flash等等

4、智能手机程序:安卓使用Java,iPhone使用Objective-C

5、底层、工具开发:C、C++

6、多功能脚本程序:Python、Perl、Ruby等等

7、人工智能:Prolog、PDDL

8、工业控制:C、PLC、汇编

9、通用应用层数据交换处理技术:标记语言XML/XPATH/XSLT、JSON、YAML等等

10、数据库SQL/PLSQL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说 Java 不适合编写桌面应用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很多人说 Java 不适合编写桌面应用、java开发的桌面程序如何在windows下运行、如何把写好的JavaSE项目打包成桌面可执行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491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