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一个扫描周期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PLC以扫描方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上的输入信号,并将各输入状态存入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断。
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中,输入映像存储器与外界隔离,其内容保持不变,直至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扫描阶段,才被重新读入的输入信号刷新。
可见,PLC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不直接使用现场当时的输入信号,而使用本次采样时输入到映像区中的数据。一般来说,输入信号的宽度要大于一个扫描周期,否则可能造成信号的丢失。
(2)程序执行阶段。
在执行用户程序过程中,PLC按照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一般来说,PLC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步骤逐个执行程序。但遇到程序跳转指令,则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跳转地址。
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指令中涉及输入、输出状态时,PLC就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读入”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像寄存器“读入”对应元件(“软继电器”)的当前状态。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运算结果再存入输出映像寄存器中。对输出映像寄存器来说,每一个元件(“软继电器”)的状态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3)输出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的运算结果被存入输出映像区,而不送到输出端口上。在输出刷新阶段,PLC将输出映像区中的输出变量送入输出锁存器,然后由锁存器通过输出模块产生本周期的控制输出。如果内部输出继电器的状态为“1”,则输出继电器触点闭合,经过输出端子驱动外部负载。全部输出设备的状态要保持一个扫描周期。
PLC的工作方式采用不断循环的顺序扫描工作方式。每一次扫描所用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或工作周期。CPU从第一条指令执行开始,按顺序逐条地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用户程序结束,然后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新的一轮扫描。
Plc扫描程序的方法: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指令,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种工作方式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扫描输入的状态,按用户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向输出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PLC的循环扫描分为普通扫描和周期扫描模式
普通扫描为:从头扫描到程序结束段,也即END语句然后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扫描,即每个周期由于条件等原因它的周期是不固定的
周期扫描为:每个扫描时间的周期是固定的,可设为50MS,一个周期结束等到时间到才会进行下个周期扫描。
程序中循环扫描过程为:从主程序第一句开始扫描,遇到子程序跳转,如果条件满足就会跳到对应的子程序中,扫描完子程序后再返回主程序进行跳转语句的下一句的扫描,知道遇到结束语句END,一个扫描周期结束!
各个品牌的PLC都类似,我是以西门子和施耐德的PLC为例介绍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程序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的程序直到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再开始下一次扫描;如此周而复始。整个工作过分为自诊断、通信服务、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这五个阶段。这5个阶段称之为扫描周期。
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扩展资料: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从输入状态开始到输出状态结束。
在扫描周期内,输入状态在输入采样阶段进行,输出阶段在输入刷新阶段被送出。
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以上就是关于plc的扫描周期是怎么执行程序的全部的内容,包括:plc的扫描周期是怎么执行程序的、谁知道怎样简述PLC的扫描工作周期过程、请问plc怎么扫描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