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软件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电脑软件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第1张

第一代软件(1946-1953)

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第二代软件(1954-1964)

当硬件变得更强大时,就需要更强大的软件工具使计算机得到更有效地使用。汇编语言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程序员还是必须记住很多汇编指令。

第三代软件(1965-1970)

在这个时期,由于用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处理器在等待运算器准备下一个作业时,无所事事。因此需要编写一种程序,使所有计算机资源处于计算机的控制中,这种程序就是 *** 作系统

第四代软件(1971-1989)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Pascal语言和Modula-2语言都是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规则制定的,Basic这种为第三代计算机设计的语言也被升级为具有结构化的版本,此外,还出现了灵活且功能强大的C语言。

五代软件(1990-至今)

第五代软件中有三个著名事件:在计算机软件业具有主导地位的Microsoft公司的崛起、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出现以及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普及。

电脑软件(ComputerSoft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程序必须装入机器内部才能工作,文档一般是给人看的,不一定装入机器。

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其中系统软件包括 *** 作系统和支撑软件(微软又发布嵌入式系统,即硬件级的软件,是电脑及其它设备运算速度更快更节能)。

但是系统软件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应用领域。而应用软件则相反,不同的应用软件根据用户和所服务的领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一、手工 *** 作(无 *** 作系统)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还未出现 *** 作系统,计算机工作采用手工 *** 作方式。

  手工 *** 作方式两个特点:(1)用户独占全机。不会出现因资源已被其他用户占用而等待的现象,但资源的利用率低。(2)CPU 等待手工 *** 作。CPU的利用不充分。

二、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加载在计算机上的一个系统软件,在它的控制下,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成批地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作业(这作业包括程序、数据和命令)。

三、脱机批处理系统

为克服与缓解:高速主机与慢速外设的矛盾,提高CPU的利用率,又引入了脱机批处理系统,即输入/输出脱离主机控制。

这种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增加一台不与主机直接相连而专门用于与输入/输出设备打交道的卫星机。

四、多道程序系统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即同时把多个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在CPU中运行,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当一道程序因I/O请求而暂停运行时,CPU便立即转去运行另一道程序。

五、多道批处理系统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前述的批处理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形成多道批处理系统(简称:批处理系统)。它有两个特点:(1)多道:系统内可同时容纳多个作业。这些作业放在外存中,组成一个后备队列,系统按一定的调度原则每次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作业进入内存运行,运行作业结束、退出运行和后备作业进入运行均由系统自动实现,从而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自动转接的、连续的作业流。(2)成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允许用户与其作业发生交互作用,即:作业一旦进入系统,用户就不能直接干预其作业的运行。

六、分时系统

由于CPU速度不断提高和采用分时技术,一台计算机可同时连接多个用户终端,而每个用户可在自己的终端上联机使用计算机,好象自己独占机器一样。

七、实时系统

虽然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能获得较令人满意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响应时间,但却不能满足实时控制与实时信息处理两个应用领域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实时系统,即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并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实时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应用中常作为一种控制设备来使用。

八、通用 *** 作系统

*** 作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通用 *** 作系统:具有多种类型 *** 作特征的 *** 作系统。可以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九、个人计算机 *** 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上的 *** 作系统是联机交互的单用户 *** 作系统,它提供的联机交互功能与通用分时系统提供的功能很相似。 由于是个人专用,因此一些功能会简单得多。然而,由于个人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对于提供更方便友好的用户接口和丰富功能的文件系统的要求会愈来愈迫切。

网络 *** 作系统

十、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设施,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 *** 作和协作处理的系统。 网络 *** 作系统:在原来各自计算机 *** 作系统上,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协议标准增加网络管理模块,其中包括:通信、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和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十一、分布式 *** 作系统

表面上看,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多大区别。分布式 *** 作系统也是通过通信网络,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数据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协作完成任务。——硬件连接相同。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通过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然后执行,运行速度比高级语言快;另外VB也是通过翻译成为机器语言执行的;

3、高级语言,比如C++,要通过编译转化为机器语言,然后执行,编译比翻译慢,所以运行速度比汇编慢

拼团小程序的成长历程怎么写的?1 团人数。由厂家设定团购人数,凑齐人数就可以在商城上以优惠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商品。例如:泰国椰青,单独购买349元/4个,但是当凑够5个人一起购买

2 集攒团。由厂家设定,把商品链接分享到朋友圈集赞,集到相应的赞数就可得到相应的优惠价格。例如:板栗原价4斤32元,厂家设定当粉丝集到50

3 拼货团。每个粉丝购买不同的产品凑在一起买单可得到相应的折扣

软件是由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的概念发展演化而来的,是在程序和程序设计发展到一定规模并且逐步商品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软件开发经历了程序设计阶段、软件设计阶段和软件工程阶段的演变过程。

程序设计阶段

程序设计阶段出现在1946年~1955年。此阶段的特点是:尚无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主要围绕硬件进行开发,规模很小,工具简单,无明确分工(开发者和用户),程序设计追求节省空间和编程技巧,无文档资料(除程序清单外),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

软件设计阶段

软件设计阶段出现在1956年~1970年。此阶段的特点是:硬件环境相对稳定,出现了“软件作坊”的开发组

软件工程

织形式。开始广泛使用产品软件(可购买),从而建立了软件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高级编程语言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开发者和用户有了明确的分工,社会对软件的需求量剧增。但软件开发技术没有重大突破,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了“软件危机”的产生。

以上就是关于电脑软件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电脑软件的发展史是怎样的、计算机 *** 作系统软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610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