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方便的对Matlab中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

如何方便的对Matlab中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第1张

第一步:安装Git

首先到网上下载Git的安装包,windows版本的下载地址如下:>

第二步 : 在Matlab中配置Git

打开Matlab,并将工作目录切换到你想要进行版本管理的代码路径中去。我这里的工作路径为"F:/汪汪/git_test",里面包含一个“sorm”文件。现在我要将这个目录下的文件添加到我的GIt仓库中,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指令就可以了:

第三步:在Malab命令行窗口输入“!cmd“切换到window的命令行模式,即:感叹号+cmd

第四步:初始化Git,在命令行下输入git init,如果此时出现找不到命令‘git init’ 那么请重启一下Matlab就好了,正常的情况会有提示 Initialized empty Git:

第五步:添加code到git中存储库中,使用命令 git

add --all,--all代表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添加进去,如果你只想添加单个文件,在git add 后面跟文件名就好了。输入命令后除了git add --all之外没有任何的提示,有一种说法即没有提示即成功。

第六步:提交代码,使用git commit -m "for init"

这里-m 和面跟的是提交的日志,以方便你自己以后知道恢复到哪个版本。和大家简单说一下git的原理,git 的存储会分为暂存区和Header, 暂存区相当于临时保存的区域,Header相当于最终代码保存的区域,git add 命令会将代码添加到暂存区,此时只是暂时保存,并没有真的提交, 只有使用git commit 命令时才会真正的提交到Header区来保存

计量经济学方面的论文,一篇论文的架构如何安排,解释什么,构建模型,验证

如果是简单的横截面数据,按照这个上面的步骤做就行了

高数论文中模型的假设,建立,求解分别写什么?

假设还不好写啊!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假设掉,假设成简单的问题,当然这不能改变题原来的本意,尽量的把一些不确定因素,假设出来,也就是把他定死或,不与考虑等等。只要你觉得怎么做,而又有条件限制了,你可以把一些限制去掉。

在数学建模论文中的模型建立中,我通过逻辑分析得出了一个方程,那么在模型

建模中一般你根据所有的条件建立完模型 在使用matlab(或lingo)计算结果和分析

硕士论文中的模型可以是自己建立吗?意思是不搞仿真

嗯,可以的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论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要写好一篇论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二)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概括结论。1、题目-体现内容。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阅读文中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作者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精练、易懂,要能正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地反映此研究的范围的所达到的深度。同时要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例如,”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学习的激发”和”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学”。前一个题目明确的反映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研究范围,即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一个题目明确而精练,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3、查阅有关的文献

sor模式是D M Young提出的。

D M You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逐次超松弛(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迭代法,简称SOR方法。

SOR方法的思路为:如果能够简单有效地确定单个样本加入样本集后对训练结果的影响,一方面,出现新的样本时可以利用原来的一训练结果而不必重新开始;另一方面,让训练样本逐个进入样本集可以简化寻优过程,提高算法速度。这实际上是将样本集中的样本数减少到一个。

SOR迭代方法中松弛因子的取值直接影响到算法的收敛性及收敛速度。若选择得当,可以加快收敛速度,甚至可以使发散的迭代变成收敛。因此,松弛因子取值的选取是SOR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

逐次超松弛迭代法松弛因子的选取:黄金分割法

依据黄金分割法的思想,通过计算机自动选取最优松弛因子的近似值,算法描述如下:

(1) 对(1,2)区间第一次0618的分割,区间边界a1=1,b1=2,在(a1,b1)区间分割出黄金t1=a1+0618(b1-a1),进行SOR法的迭代,求出迭代次数k值。如果迭代次数没有超出规定的发散常数,迭代结束;否则转步骤(2)。

(2) 在(1,1618)和(1618,2)之间进行第二次的黄金分割,找出分割点t2=a2+0618(b2-a2),其中a2和b2是新分割区间的左右边界。找出迭代次数最少的w。发散则改变区间继续进行黄金分割。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方便的对Matlab中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方便的对Matlab中的代码进行版本管理、sor论文模型如何构造出来、sor模式是谁提出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691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