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人参种植技术基本方法

盆栽人参种植技术基本方法,第1张

有很多的人开始在家庭里 种植 盆栽人参,那么盆栽人参的种植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盆栽人参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盆栽人参种植技术

一、生长习性

人参喜荫或半荫半阳,怕强光直射。盆栽人参最好放在空闲的室内和棚内,如放在阳台上、楼顶上和庭院里,可加设遮荫棚,使棚内斜射光和散射光时数达6~7小时以上,即能满足盆栽人参正常生长发育对光照的要求。

盆栽人参最适生长温度是22~28度,35度以上生长抑制易枯萎。10度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早春和晚秋季节怕缓阳冻,往往因缓阳冻致盆栽人参死亡。

二、盆栽技术

1、选盆:最好选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形或直径为25厘米的圆形花盆。

2、选苗:人参苗以选择芦头完整、芽胞肥大、根须齐全、体壮浆足、体形美观、无病虫伤痕的3年生头路参苗为宜。

3、土壤消毒:盆栽基质可用腐殖土、河砂及活黄土各1/3混拌或用50%草炭土、35%河砂、15%炉灰混合而成。ph值为56~7即微酸性至中性为宜。把土壤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阳光下曝晒2天。或用400~500倍代森锌或五氯硝基苯溶液喷洒伴土,将土拌得湿润即可。

4、施底肥:底肥施用过磷酸钙与豆饼各半。方法是:将豆饼泡透后磨成豆饼乳与过磷酸钙搅拌均匀,放缸内充分发酵后,作盆栽人参底肥。

5、栽参:春栽在4月中下旬,秋栽在10月中下旬进行。长方盆采用斜栽,即参体倾斜度与盆底平面呈60度角。栽时先用瓦片将盆底的渗水孔盖上,铺2厘米厚的河砂,然后铺2厘米厚的盆土,施入底肥,盖过河砂1厘米,再用盆土在盆内一头培成60度角坡,将参苗芽胞朝上扶在坡上,参苗的根须要顺直,整个参苗的苗身周围和上下都撒上一层薄薄的河砂,然后覆土至参苗的膀头,膀头以上至芽胞全盖河砂。盖河砂厚度视参苗大小而定,一般芽胞以上盖6厘米厚为宜。圆盆栽参与长方盆栽参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是圆盆栽参是在盆的中间立栽参苗。

6、繁殖:人参7月结果,7月底至8月初采果,参果采下后,搓掉果肉放清水中漂洗干净,捞出晾干。用布袋装好吊荫暗处,待第二年入伏前3天播种完。如当拨好籽则须催芽后播种。盆播人参籽与盆栽人参程度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浇入底肥后填土离盆口8厘米时将土塘平后,按株行距5X5厘米点播人参籽,覆土6厘米,放室内管理。来年四五月可出苗。第三年倒盆移栽,第四年开花结籽。普通参第六年可收获成品人参。

三、管理

1、越冬管理:在结冻前盆内湿度要保持在30%~35%。人参具有较高的抗寒能力,一般冬季可放在室外荫暗处盖10厘米厚的防寒物或埋入地下50厘米深的土窖中,可安全越冬。在 清明 后、五一前出窖为宜。

2、浇水:盆栽人参水分蒸发快,盆内土易干燥,要用喷壶拿掉喷头,早晚向盆内浇等温水。一般水温在15度左右为宜。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夏季室内盆栽人参可3~5天浇1次,室外风大干燥可勤浇少浇,以防止在浇水过程中引起斑点病和烂根病。浇水时间一定要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3时以后。用浸盆法效果更好。

3、喷肥和病害防治:为提高盆栽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盆人参的营养,防止病害的发生,在人参出土后展叶前,彻底喷1次120倍的波尔多液。展叶后,每隔10天早晚在参叶上下和茎杆上彻底喷800倍的代森铵与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次,可增强抗病能力,避免病害发生。

4、通风换气:盆栽人参需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空气不流通,人参长不好,特别是盆栽人参放在空闲的棚子里和室内管理时,更注意通风良好。夏季闷热,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会引起人参病害的发生,造成人参盆栽生长的失败。除应开放门窗通风换气,温热带地区还应安装风扇通风换气降低温度。

5、倒盆移栽:播种的人参籽,出苗2~3年后,可以倒盆移栽。一般1盆可倒栽3~4盆。原种参的盆土应全部去掉不用,更换新盆土栽参。

6、收获与加工:普通播籽参6年后可长成成品,移栽三年生参苗3年后可收获。收获前1个月要浇水灌浆,吃足浆后,在 白露 前后收获。收获方法:将盆倒扣,盆边用木方或砖块垫起,再用细木棒或手指顺盆底渗水孔顶出盆土,将盆慢慢提起,抖松开盆土,小心细致地将成品人参全须提出,用毛刷刷掉泥沙,放清水中刷洗干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全须生晒参。

盆栽人参种植注意事项

人参为多年生落叶草本。株高约60cm。花生于茎顶,白色或淡**,伞形花序,每花序有小花数朵至数十朵。果实为扁球形浆果。生时青色,熟时鲜红。既可观赏又可药用。人参属半阴性植物,喜暖畏寒,在15~28℃温度条件下生长良好。低于8℃即休眠;喜燥畏湿,盆土湿度以30%左右为宜。过湿易烂根。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盆栽一般可选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也可用长40cm,高25cm,宽20cm的方形盆,每盆栽2~4株。一般需养植3~6年,其根才能长到胡萝卜大小。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部发育,否则人参生长缓慢。人参种子一般8月份成熟。采收后可立即盆播,也可进行砂藏,翌年春季再播种。一般播后第三年或第四年开花结果。播种苗长到2~3年于早春芽未萌叶前进行移栽。移栽时要选株形美、芽苞丰满、须子全的苗。栽时应注意将芽苞朝上,斜栽入盆内。播种和移栽用土,都要经过阳光曝晒或药物处理的培养土,以利消灭土中的病菌和虫卵。

庭院种植人参方法

1先从山上取回阔叶林下黑色腐殖土,然后再取回山上风化砂,具体取土数量可根据自己要种面积确定。

2做池装土。

用砖砌宽12米,高08米的空池子,池子长短因地制宜。砖与砖之间用黄泥砌成。池子砌成后装土,在没装土之前先将取回的土用细筛子筛去石子和草根、树根,然后再往池内装土。池子最底层铺5厘米风化砂。风化砂上面再垫20厘米配制成的营养土(腐殖土与风化砂配比为3:2),在配成营养土上面摆满石片,或者是鸡蛋黄大的河卵石 ,石头之间空隙距离为2厘米,以便参须下扎,第三层石头上面再垫25厘米配制营养土(腐殖土与风化砂比例为3:1),然后将池拢平待播种。

3人参品种选择。

池种人参以长脖品种为好,其次是二马牙品种 ,所以品种选择是关键 ,品种优劣决定10年后经济效益。不管缸种还是池种都是采用籽趴。生育周期内不移栽,所以必须把住品种这一关。

4播种前种子处理。

将要播的参籽放入缸内或盆内用水漂去秕粒,用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装入透气 编织 袋内,用湿细砂子拌入种子袋内,然后埋入阴凉处。待参籽完全开口再播种。秋季不播种可将种子袋埋入50厘米深处盖上防寒物。

5人参播种。

人参播种时间一般采用秋季11月中旬(封冻前)或者次年清明时。一般清明播种参体灵体多,商品价值高。播前先将参种摊在塑料布上用50%高效低毒多菌灵拌种消毒,放入阴凉处晾干。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用4立方厘米木棱压沟,沟深2厘米,然后将种子用手摆 ,每粒种子之间距离3厘米,每平方米撒籽25克,约650粒,行距为15厘米;撒播每平方米播种约800粒左右,播后覆土15厘米。没播种前籽下撒上多菌灵药土,播后上盖一层多菌灵药土。

人参种植

6病虫鼠害防治。

幼苗最容易感病,出土5—7天易得猝倒病,后期易得立枯病,必须提早防治,可用多菌灵、敌克松等多种药物针对病情进行综合防治。不论哪种药剂必须要求是低毒的,做到安全用药,不可超标,为人参绿色保健药品保驾护航。地下害虫用敌百虫毒饵撒入池土表层,除此之外还要防鼠。

7严格控制水分。

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通常掌握参池土表一扁指下是湿土为适宜墒情,干时必须浇水,一次浇透,水晒过为好,不能浇冷水,浇水时间在早晚。为了不使水分快速蒸发,播种后要在池面上盖一层树叶。

8搭棚遮阴。

不论池种人参还是缸种人参都必须搭棚遮阴,可用蒿秆帘子或遮阴网,透光度在30%为好。还要履盖塑料膜,防止伏雨渗漏池内,平时盖膜也相应控制水分,使人参生育期内不易感病。

9防止杂草。

参池上杂草要及早拔出,如草大时不能拔,容易带出参苗,可用剪子剪 去杂草。参池不能松土,以免破坏层对人参“籽扒”不利。

10冬季防寒。

秋后捡净池内人参秸秆,上好防寒土,池上防寒土的厚度2厘米,上面再盖15厘米树叶或秸棵。必须掌握每年上一次土,有利于人参拔芦。落雪前要拿下参帘和塑料膜。次年清明前7天左右,根据气候逐渐变暖,池面逐渐撤下覆盖物,待参苗出土。

>>>下一页更多精彩“药材人参盆栽种植方法” 

(一)播种时间

不同树种应视其自身特点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季节,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使出苗整齐,抗性增强。一般种子的播种时间有:

1春播

我国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树种都适合春播。春播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在不遭受晚霜的前提下,适当早播,可增加幼苗生长期,提高幼苗抗性。一些有生理休眠特性的种子,播种前应做好沙藏及催芽工作。春播北方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华东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南方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2秋播

部分树种适于秋播,时间因地区和树种不同而异。多在秋末冬初土壤未冻结前进行,不宜过早,否则如秋季气温高,有的种子当年发芽,冬季易受冻害。

3随采随播

一些树种种子细小或含水量大,生命力短,失水后易丧失发芽力,应随采随播。如杨、柳、榆、桑、枇杷、七叶树等。

4周年播种

一些温室栽培的树种,种子萌发主要受温度影响,温度合适,可随时萌发。因此,在有条件时,可周年播种。

(二)播前准备

1土壤准备

由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分、通气等要求较高,因此对土壤的排水、透气等的要求也就较高。所以,播种地应注意深耕细耙,并尽可能用砻糠灰、泥炭、沙等疏松改良土质,并保证良好的排灌条件。土壤要作好消毒处理,并注意轮作,避免连作引起的病虫害蔓延。对一些有菌根的树种如松类、栎类等,应接种菌根菌,以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具体做法只需从相同树种的苗圃地或林地挖取带菌土,晾干碾细后均匀撒在苗床内即可。接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如再结合使用375~60克/平方米过磷酸钙作基肥,效果更好。

2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可有效预防苗期病害,提高成活率。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播前1~2天,种子浸于稀释200~300倍的40%福尔马林溶液中,大约16~30分钟,取出覆盖保持潮湿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阴干后即刻播种。若消毒后长期不播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2)高锰酸钾消毒 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取出后用布盖30分钟,冲洗后播种。

(3)硫酸铜溶液消毒 浸种用03%~10%的浓度,浸种4~6小时,取出阴干后播种。

(4)敌克松粉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先用药与10倍的细土拌成药土,然后拌种。

以上方法,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不宜用于已催芽的种子,尤其是胚根已突破种皮的种子,否则会产生药害。

(三)播种

1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主要取决于种子大小,常用方法有撒播、条播、点播等。

(1)撒播 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适于小粒种子的播种。如紫荆、榉树、黄连木、紫薇、泡桐等。当带有绒毛或种粒过小时,可将种子与适量细沙混合后播种。撒播产苗量大,土地利用率高,出苗快而齐,但用种量大,苗木密度大,通风不良,容易产生两极分化,苗木管理也较困难。

(2)条播 即按一定行距开沟播种,适用于中、小粒种子。行距和播幅视苗木生长快慢而定,一般行距10~25厘米,播幅宽10~15厘米。播种行多南北向,使苗木受光均匀。条播用种量较少,且苗木由于透光好,管理方便,故生长健壮,成苗率高,也便于起苗。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条播法。

(3)点播 在苗床上按一定行距开沟后再将种子按一定株距摆于沟内,或按一定株行距挖穴播种。适用于大粒和发芽势强、种子较稀少的树种。如银杏、核桃、七叶树、栎类及雪松等。一般每穴放1~3粒种子,并应注意种胚方向。点播较费工,但出苗健壮,后期管理方便。

2播种工序

一般包括播种、覆土、镇压、覆盖、灌溉等工作。

(1)播种 根据种子大小,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

(2)覆土 播后应及时覆土。覆土厚薄常影响种子萌发:过薄种子易干,也易遭鸟、兽、虫等为害;过厚不利种子发芽、出土。一般覆土厚度是种子直径的2~4倍。一般小粒种子覆土厚度为05~1厘米,中粒种子覆土1~3厘米,大粒种子3~5厘米。此外,沙质土覆盖可稍厚,黏性土宜薄;干旱地区宜厚,湿润地区宜薄。覆土应选用疏松山泥心土或用木屑、细沙、草木灰、泥炭等,不宜用黏重土壤。

(3)镇压 镇压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使种子充分吸收土壤毛细管水,促进发芽。镇压应在土壤疏松、上层较干时进行,如土壤黏重或湿度大时不宜镇压,以免土壤板结,影响种子发芽。

(4)覆盖 播种后,用草帘、薄膜、遮阳网等覆盖,有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杂草,防止因浇水、雨淋等引起种子流失和土层板结及调节温度等作用。但覆盖物在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应及时分批撤除。

(5)灌溉 水分是播种管理的关键。最好播前土层灌足底水,发芽阶段不再灌溉。如必须灌溉,应喷水或土层灌水,避免直接在床面上冲刷,防止床面板结和种子淋失。盆播时,如果是细小种子,应用浸水法,大粒种子可用喷壶浇水。

草本花卉育苗时盆播与地播均可,木本花卉长地播。播种的要领是先浸种、再播种,浸种的时间与种子的大小与种皮厚度有关,种子越大、种皮越厚,浸种时间越长。播种时要覆土,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到5倍。

以上就是关于盆栽人参种植技术基本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盆栽人参种植技术基本方法、播前准备与播种是怎么样的、花卉的地播和盆播的技术要领及适用对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714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