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制度由哪些内容

工艺管理制度由哪些内容,第1张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试行)

说 明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厂工艺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艺管理制度<>"的制订,目的是为分公司工艺工作的运行提供依据分公司下属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制度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

目 录

第一章 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第二章 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工艺文件更改制度

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附件 1 工艺文件编写规定

第一章 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11产品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工艺性分析和审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2工艺性审查和会签程序

121产品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会签,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进行

12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先划分工艺路线再由专业工艺人员审查,并会签

123审查过程中如有分歧意见,由产品主持工艺师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124未解决的分歧意见由主持工艺师和主管设计师协商处理,仍未解决由双方领导商定或呈报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裁决,然后再行签字

13工艺性审查,会签要求

131工艺性审查,会签工作按整件齐套进行

13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字

14工艺性审查主要内容

141产品材料工艺性审查

(1)材料牌号,规格,状态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选用是否合理 (2)净重栏是否填写

142结构工艺性审查

(1)设计基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结构要素是否合理

(3)技术要求是否适应本厂的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4)结构尺寸,形状是否有利于加工和检测

(5)整,部件分级是否适应装备工艺要求

(6)整,部件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本厂有无对应检测设备和手段

(7)引证文件是否合理,正确

15本厂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或难以达到的设计要求,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拟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例如外协,攻关,申报技措计划等

第二章 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21生产定型工艺文件有五类十六种

211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

212工艺规程

(1)专项工艺 (2)合编工艺 (3)汇总表 (4)典型工艺 (5)工艺细则

213工艺装备

(1)专用工装; (2)自制工装图册;(3)专用设备

214汇总清单

(1)工艺关键件清单;(2)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3)加工用试件清单;(4)易损件清单 ;(5)工艺调整垫圈清单

215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1)产品车间分定额;(2)产品汇总定额

22产品主持工艺师可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酌减工艺文件的种类,但需经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领导批准

23生产定型工艺文件底图中,自制工装图册和汇总清单在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资料室归存,其余全部正式归档

24新产品设计定型前工艺文件齐套内容,由产品主持工艺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执行一般包括:

241白卡工艺规程(通常为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

242白卡自制工装图

原则上不提选正式专用工装和专用设备个别确实需要申请工具车间制造的工装,绘制底图,按"0"批工装管理

243产品设计部门直接向供应部门提供原材料消耗定额

244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直接在产品图纸上划工艺路线,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在技术准备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由产品设计人员处理

第三章 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3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工艺文件

311编制白卡工艺文件

312工艺文件拟,审程序

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编制1份,供生产存留,使用用后由各单位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技术室主任审核

313工艺关健件和选用自制工装的工艺规程

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含自制工装设计)——技术室主任审核——主持工艺师同意

"0"批工装按324条处理

32生产定型工艺文件

321 编制工艺文件底图

322 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工序会签——材料定额员旁签——主持工艺师复核,注意核对工艺路线,检查齐套性——标准化审查——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工装使用性———归档

323典型工艺和工艺细则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会签——主持工艺师同意——标准化审查,编号——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使用性——归档

324专用工艺装备(专用工装)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工装设计任务书和订货单,技术室主任审核——工装设计员设计——设计组长审核——技术室工艺员会签——工装管理员建立使用卡片并订货——标准化审查——归档

如果专用工装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程序可以相应简化但签署必须齐全

325自制工装管理办法按第四章

326专用设备

3261立项

分公司下属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卡"——技术室主任审核——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同意——分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计划员编号

3262设计

设计员设计——设计室主任审核——使用设备厂工艺员会签——设计单位领导批准——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办理晒蓝,保存好底图和"专用设备申请卡"

如果专用设备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立项和设计程序可以简化签署必须齐全

3263制造

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制造报告"——分公司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计划员持报告和蓝图送生产计划处下达生产计划

外购件清单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由承制单位直接报送技术处

3264验收

由分公司技术处组织验收,由设备管理员纳入设备管理

3265生产验证

试用6~12个月后,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纳入工艺并按技术处的规定转为固定资产

3266底图修编

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将底图退还设计单位——设计员修编——设计组长审核——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注销计划——标准化审查——归档

图纸修编后,使用说明书,明细表和外购件清单必须齐全

327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

产品主持工艺师拟制——室主任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归档

328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产品汇总定额)和按产品分车间零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产品车间分定额)

材料定额员拟制并建立材料使用性卡片——主管材料定额员审核——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归档

329产品工艺关键件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划分等级——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各分厂资料室归存

3210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

3211加工试件,易损件和工艺调整垫圈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

33正式工艺规程,汇总清单,工装图纸以及各分厂技术室开列的清单,和产品图纸,工装定货单一起流转

34各类工艺文件传递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问题提出人直接同拟制者协商有分歧时逐级上报协调处理,直至工艺文件签署齐全拟制者才算完成任务

35技术处资料室归存的工艺文件和图纸由资料员统一办理晒蓝按规定发放到各单位需要更改时,由拟制者以通知书形式通知资料员

36会签,旁签,同意和批准规定在工艺文件封面后首页位置见艺表1a以及专用工装,专用设备装配图上签署但应对整份资料负相应的责任

37审核,同意和批准允许指定专人签署

第四章 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41自制工装的定义

结构简单,由各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工装称做自制工装

42自制工装应用范围

自制工装适用于单件和批量不大的成批生产

43自制工装的编号

自制工装按下述方法编号

产品图号

自制工装顺序号

汉语拼音"自"的第一个字母

工艺特征代号

44对自制工装图纸的要求

一般只绘制一张能够表明结构,零件装配状况标有主要尺寸要素的装配图一律用3号幅面格式1底图描制,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45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

45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属一次性使用

452在白卡工艺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字样

453自制工装在白卡工艺简图栏中绘制,随产品图纸白卡工艺流转,供生产使用;生产完成后,由各分厂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留

46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

461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要以产品为对象,按产品图号顺序汇总装订成册,封面书写"×号产品自制工装图册"

462在正式工艺文件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工装号以及"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字样

463自制工装图册的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底图)——技术室主任审核,汇总——各分厂资料室存,办理晒蓝,装订和发放

464更改办法按第三章第五条(35)执行

465自制工装图册的蓝图,发至生产计划处,人力资源处和使用单位

466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由各分厂工具室上架,登记,建卡,按正式工装管理

467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因产品图纸更改,或因磨损超差等原因不能再用时,由各分厂提出书面申请,技术处主管人员同意后,作报废处理或另作它用

468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不作标记,由生产班组直接管理,使用

47自制工装供料方法

471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

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设计定型前自制工装需带工装图纸)——各分厂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72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厂主管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8自制工装的制造工时

481人力资源部按自制工装图册定工时

482一次性使用工装按投入生产批次逐批追加工时

483可重复使用工装再次生产,按技术处通知书追加工时

49工时和材料费用计入对应零件生产成本

第五章 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51拟制,设计者的责任

511正确性:能够按照工艺规程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的产品

512经济合理性:保证工艺方案,工艺路线, 工艺设备,专用工装,标准工具,加工方法,加工余量选择经济合理

513继承性:努力提高对原有工艺方案,典型工艺,工艺装备等的继承性

514完整性:确保工艺文件齐全,完整

515协调性: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各生产单位不产生工艺上的矛盾

516安全性: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工人 *** 作安全

517标准化:编制工艺文件中,遵循工艺标准化要求,认真贯彻各级标准及标准化有关规定

52审核,复核者的责任

521对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工艺方案合理性,专用工装选用的必要性等负责

522对 *** 作安全性,质量控制可靠性,材料毛坯类型,主要工艺技术要求的经济合理性负责

523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负责

524对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的贯彻负责

53会签的责任

会签者应对所会签的有关部份能在本单位执行负责会签后,根据实际需要,拟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54同意者的责任

541对工艺文件执行中业务渠道是否协调,畅通负责

542对技术法规和工艺管理制度<>的贯彻负责

543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齐套性负责

544保证工艺文件没有原则性错误

55批准者的责任

551对工艺文件是否符合上级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负责

552对工艺管理制度<>的贯彻负责对工艺文件的质量负责

56定额者的责任

561对工艺材料消耗定额的正确性负责

562对材料利用率的提高负责

57标准化人员的责任

571对有关标准化法规和标准的正确性负责;对工艺文件的贯彻负责

572对工艺文件签署齐全和完整性负责

573对工艺文件保持高的继承性负责

574对材料,标准工具选用符合现行标准负责

58对签署的一般要求

581工艺文件签署必须齐全,一人只许签署一栏

582各级签署要认真履行职责

583字体清楚,注明日期,不准代签,不准摹仿他人笔迹冒名签署

584非本企业人员不得在工艺文件中签署

第六章 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6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列为工艺技术关键或工艺试验项目

611成批生产中的不稳定项目

612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本厂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工艺关键件

613试制期间未彻底过关,降低技术指标通过成批生产中需要继续解决的项目

614成批生产中新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质量问题的项目

615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62工艺技术关键和工艺试验项目等级划分原则

621按关键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划分等级

622共分五级

一级:国际先进水平首创,或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的项目

二级:国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或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项目

三级:国内已掌握,但我厂还需花费很大努力,经过试验才能掌握的项目

四,五级:需经努力,采取措施后才能解决的项目

63项目确定程序

631工艺技术关键和工艺试验项目,需经分公司技术处确认,统一归口管理

632产品工艺关键件和不稳定项目按第三章329和3210条的程序确定

633项目批准后,由各分厂主管领导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工艺技术攻关和工艺试验措施计划,经主持工艺师同意分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后实施一,二级项目的措施计划,由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

634由各分厂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处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4工艺技术攻关和工艺试验的计划管理

641措施计划批准后,由公司技术处下达工作令号,转发生产计划,供应,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疏通业务渠道进度由生产计划部门统一协调,考核

642攻关和试验中所需物资,由实施单位开列清单技术处主管人员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领取

643工时定额由人力资源处制定,实施单位按项目令号单独统计

644实施过程中跨单位的协作由生产计划处协调

645攻关和试验费用,按项目令号汇总统计摊入生产成本

65攻关标准和鉴定程序

651攻关标准

(1)加工对象符合产品设计或工艺技术要求 合格率在75%以上,具体项目具体规定

(2)工艺规程,工艺装备,通过生产验证, *** 作工人已基本掌握 *** 作技巧进入成批生产后,不会存在重大技术问题

652鉴定资料准备包括:

(1)技术总结报告; (2)成套工艺文件(含工装);

(3)检测证明; (4)用户意见;

(5)鉴定证书草本;

653由分公司技术处组织鉴定委员会鉴定,办理鉴定证书鉴定委员会由工程师以上5~11名专家组成一,二级项目鉴定证书需经分公司副总经理批准三,四,五级项目鉴定证书由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

654鉴定书一式三份,由公司技术处分送有关单位技术资料由公司技术处资料室收存

66奖励

661参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工作的有关规定由公司给予嘉奖

662奖励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第七章 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71通知书使用范围

711向有关部门发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中的临时性指令

712对协调的技术问题,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713向有关部门发出临时性工艺试验以及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摸底的指令

714更改技术处归存有的几种工艺文件

72通知书的内容

72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22具体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723有效期限(批次或日期)

724通知书接收单位

73编号方法

通知书顺序号

产品代号,或工艺试验代号"72"

"技"一拟制单位简称

74拟,审核程序

业务人员拟制——室主任审核——主管领导批准

75通知书的发送

由拟制人负责发送有关单位

第八章 工艺文件更改制度

81用途

本制度适用于工艺文件的临时性和永久性更改

82工艺文件更改的种类

821临时性工艺更改

由于材料,工具,设备等原因引起,暂时不能按工艺规程加工或装配的临时性工艺变动

822永久性工艺更改

由于设计更改,工艺改进,消除错误等原因引起的永久性工艺变动

823永久性工装更改

由于设计更改,工艺更改,消除错误等原因引起的工装图纸的永久性变动

824工装紧急更改

直接更改生产现场的工装图纸

83变更单

831永久性工艺更改采用底图"工艺变更单"和"工艺工装变更单"续页

832临时性工艺更改选用白卡"工艺变更单"和"工艺,工装变更单" 续页

833永久性工装更改选用底图"工装变更单"和"工艺,工装变更单" 续页

84工艺变更单填写方法

各栏目按下述规定填写

会签栏是指完善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重要文件上按程序报批的一种常用形式。会签栏在建筑图纸上是用来表明信息的一种标签栏,其尺寸应为75㎜20㎜,栏内应填写会签人员所代表的专业、姓名、日期(年、月、日);一个会签栏不够时,可以另加一个,两个会签栏应该并列,不需要会签的图纸可以不设会签栏。

扩展资料:

建筑施工图纸的识图

1、先看现场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及周围建筑对本工程的影响。 

2、再看施工组织,大概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3、看施工结构图和建筑图,两图结合看,整体了解工程概况。   

4、详细看施工图结合结构施工图集查看做法,建筑施工图结合建筑施工做法图集。 

5、结构图从轴线尺寸看,查看剪力墙、柱、梁、板等配筋是否有无前后出入,结构是否与建筑图相符。梁、板等原位标高是否正确,卫生间板面是否标注详细,沉降缝处的结构处理是否合适,楼梯的做法是否详细,各种洞口的详细做法。 

6、建筑图看每层的布置是否合理,非承重墙及承重墙的布置是否合理,梁、柱等布置是否美观,位置、尺寸与结构图是否一致,各种洞口有无遗漏。 

7、建筑做法是否合理,防水材料,涂料,瓷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签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工程图纸

会签是撰拟公文的过程中,主办单位主动与有关单位协商并核签的一种办文程序,一般当公文的内容涉及本单位的多个部门或与其他单位有关时,需要进行会签。

1、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审批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它也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

2、编制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银行编制以及公益性岗位。

3、会签根据对象的不同分为内部会签和外部会签。内部会签用于与本单位内部的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核签;外部会签用于与外单位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核签;二者的性质相同,但处理形式不同。

4、 在管理系统中的会签流程,例如公司职员离职要在不同的部门去签字确认,这里去哪个部门签字没有顺序之分,但所有部门签字完毕后才可以离职。

1环评委托。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2、环评备案。在建设项目审批前,需要到市政务大厅环保局窗口备案,确定环评报告编制等级、环境现状监测单位等内容,项目单位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

3、环评受理。环评文件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携带环评文件和审批申请向当地市政务大厅环保局窗口提请受理。

4、现场踏查。当地市政务大厅环保局窗口人员组织相关人员现场踏查,了解周边环境状况。

5、技术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科直接审核或委托评估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论证,出具审核意见,作为环评审批技术参考。

6、环评审批。由当地市政务大厅环保局窗口出具审批意见。审批时限:报告书4个工作日;报告表4个工作日;登记表1工作日。

扩展资料:

环境保护部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二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申请与受理。建设单位应当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采取法定形式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行政审批大厅受理建设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材料,并进行核验,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处理。

2、项目审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需要进行技术评估的,由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机构应在30个工作日内提交评估报告。

3、项目批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根据审查和评估结论提出审批建议,经相关司会签后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专题会和局务会审议,经审议通过后办理批件。

4、听证与信息公开。在政府网站公布受理的建设项目信息;在作出予以批准的决定前,公示拟批准的建设项目信息;作出批准决定后,公开审批结果。对可能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项目,可以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环评审批

百度百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1、公文的起草:主办部门起草人及部门负责人

2、会签:其他协办部门

3、审核:办公室文秘

4、领导会签:主办部门及协办部门的分管领导

5、签发:单位负责人

6、印制:办公室

7、送达:办公室或主办部门

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1)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机关设置的外收发人员、通讯人员从发文机关、邮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文件交换站,或通过自备通信设备收取公文。

(2)外收文登记。即由外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出简要记载。

(3)启封。即外收文登记完成后,公文送至机关统一或分别按内部机构设置的内收发部门 (或人员),由其签收后,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者亲启。

(4)内收文登记。即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出较详细记载。

(5)分办。即经对收文进行分类筛选后,由指定的有关人员根据公文的重要程度、各部门职责分工及有关程序规定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6)摘编。由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进行的加工活动,主要是针对这些文件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等。

2.第二阶段:办理收文

(1)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

(2)批办。即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提出处置意见。

(3)承办。即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4)注办。即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第三阶段: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1)组织传阅。指独份或份数很少的公文需经多部门或多位工作人员阅知处理时,使公文在他们中间得到有效传递和阅读。

(2)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根据承办时限和其他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3)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第四阶段: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等。

以上就是关于工艺管理制度由哪些内容全部的内容,包括:工艺管理制度由哪些内容、图纸会签栏的内容是什么、编制·审核·会签·批准。会签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742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