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里面说,三岁前幼儿的记忆是照片式的。就像认识水果蔬菜一样,文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图形罢了,也不存在简单和复杂的区别。所以,只要朵朵感兴趣,我就教,如果没兴趣,也不强求。
但教的时候我觉得有几点挺重要的:
首先就是一定要正确发音。比如朵朵爸是弗(湖)兰(南)人,经常L和N混淆,ZCS和ZH CH SHI傻傻分不清。教宝宝的时候呢,吐字发音一定要尽量清晰准确,不然以后矫正很麻烦。
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话,建议可以用一些辅助发音的工具。我给宝宝用的就是一个叫识字认词的微信小程序,这个小程序主要是针对2-6岁的宝宝学习的,、声音、汉字相结合,学习测试相结合,宝宝每天可以学习10多个字,发音也很标准。
再一个就是成人教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敷衍孩子。当孩子认识新的字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时孩子已经认识的字会忘记,那也是正常的,不要用考试的心态来看待。每天朵朵学习的时候,每天学习10分钟,13个左右的字,不管最后宝宝的成绩上有几个是正确的,我都鼓励宝宝:宝贝,你真棒!今天又进步了!学的全对时,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还有就是一定要结合自家孩子的发育阶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我们朵朵就是典型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不太爱看书,坐不住。所以我就没有用绘本、识字卡片,而是用的VX小程序:识字认词。上面有、发音,答对了还会鼓励,并且有10分钟休息功能,朵朵每次学完都觉得意犹未尽。不过我引导她休息,不然会伤眼睛,长大了戴眼镜就不好看了。
识字的工具和方法也有很多种,市面上的字卡啊挂图啊各种产品应有尽有,你可以在游戏中教孩子认字,大点的孩子还可以和她一起猜谜语。
总之,只要你能想到的且孩子喜欢,都不防试一试。
我们这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都是先学拼音,然后用拼音学习怎么读字。
但2016年,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之一,就是将一年级语文从先学拼音后认字,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作为一个先学拼音再学认字的人,一开始,我并不理解这种变化。
后来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先认字再学拼音比较合理,好处很多。
主要原因是直接教孩子识字比学拼音要更容易。

教孩子认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学拼音。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汉字和拼音的基础知识。
汉字的构成有字形、字音、字义三要素,常简称为汉字的形音义。
例如,汉字“天”,“天”的形状就是由这些线条组成的形体图案,“天”的读音/发音就是“天”的字音,“天”的字义就是人的头顶,也指人头顶上无边无际的苍穹,引申出天空和太空等义。
要认识汉字“天”,就需要掌握“天”的所有形、音、义,三个缺一个就不能算认识这个字了。
我们再来看看汉语拼音,想学拼音,需要认识26个拼音字母和四个声调,同时要会读声母、韵母、声调、双字母等,最后你就可以整体识别音节。掌握了之前所述,就会读拼音“tiān”了。
但是,学了这么多东西,只能学汉字的音。如果想完全认识汉字,你必须学习汉字的字形和字义。
显然,直接学习认字和通过汉语拼音学习认字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字音。
孩子学会汉字读音需要掌握汉语拼音的整个体系,而学会直接认字,只要老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怎么读这个字就可以了。
所以,直接学习认字比通过拼音学习认字内容要少得多,而且更容易学。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触汉字的机会比拼音多。
路标、街道上的商店招牌、超市里的商品标签、电梯里的广告、餐馆里的菜单、报纸、杂志、书籍等等,能让孩子一直接触、熟悉甚至使用汉字。
拼音除了一些专门标有拼音的童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
毫无疑问,无处不在的汉字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起来也会更轻松。
2002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王淑珍等人对4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共124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
随机指定两个班为汉字班,另两个班为拼音班,从常用词中选取96个词(100个字)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设计成绩试卷的依据。
结果表现:
两个汉字班的成绩优于两个拼音班,汉字班的完成时间短于拼音班。
从这个实验也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学习拼音比学习汉字更难。

其次,是让拼音回归其作为学习汉字辅助工具的地位,以减轻孩子学习拼音的压力。
通过我之前的介绍,相信你应该已经知道拼音只是一个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没有拼音,我们也可以学习阅读。
但在改革前的教学要求中,汉语拼音的定位太高,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学习起来很难。
比如1992年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隔音符号的内容,并且还提出了直呼音节的要求,这很明显增加了小学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压力。
很多家长一听说小学一年级拼音一个月就学完了就很紧张,担心学习进度太快,孩子会跟不上。
其实是因为小学拼音的教学内容比以前要简化多了,只有声母、韵母、整认读音节、字母表、大写字母等基本组成部分被保留,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节奏,做好预习和复习,基本就能跟上。
现在小学拼音教学已经不再过分强调拼写规则,学生可以做到用拼音来认字,查字典即可,学起来只会更轻松。
先学汉字,再学拼音,更有利于学习拼音。
小学语文改革前,刚开学学拼音很难,有一线教师反映,孩子在开学时学习拼音,因为拼音太难,往往导致厌学。
目前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前几个模块都没有拼音元素出现,第一课是楷体字:“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号字,学这些字真的比学拼音容易多了。
识字的前面模块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教学时间,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孩子们逐渐适应了学校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后,更有利于拼音的学习。
有了识字基础,也更有利于汉字学习和拼音学习的结合。
综上所述,一年级语文从先学拼音再认字变成了先认字再学拼音,这种顺序变化的目的是把汉语和汉字放回首位,让拼音回归到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的地位,减轻学生学习拼音的压力。从这项改革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成熟,人文关怀也越来越多!
最后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不先学偏旁部首。
因为,幼儿识字能力和我们成人有很大的不相同,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往往会把一个汉字当成完整的、由线条组成的图形来看,这是一种“图形识记”过程。
所以,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再去学习偏旁部首,往往能事半功倍。
2n6t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里有20课的阅读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封建社会的家庭对学前儿童实施生活常规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礼仪常规的训练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①礼仪常规的训练
在封建社会,幼儿的礼仪常规训练又称为幼仪教育,它充溢着封建“礼教”的思想和内容。
幼仪教育,首先是合乎礼仪的姿态训练,即要求儿童站要有“站相”,须直身而立,两眼平视前方,而不要耸肩塌背和左右倾斜。不但“站相”要正,行走坐卧的姿态同样也要求保持端正,符合幼仪的规定。
其次,对幼儿进行尊老敬长的礼仪常规训练,是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礼貌知识教育。按照幼仪的规定,幼儿路遇长辈,必须快步上前正立拱手,长者有问则答,无话则退;长辈牵着小孩走路时,小孩应以双手握着长辈的手;长者抱着或挟着小孩,并偏着头与小孩讲话时,小孩应掩口而对,以免气触长者;长者召唤幼儿,幼儿须疾步前往;听长者教训,须谦恭起座、低头听受,不可顶嘴抗辩;在长者面前,不要卖弄才华。总之,幼儿对长者必须谦恭、礼让,不可恣意妄行。
此外,进行初步的待人接物的礼仪常规训练,也是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时家长们经常教育幼儿与别人同坐时,不应当将双臂横撑在席上,以免妨碍邻座的人;遇父亲的朋友来访,进退要听从其吩咐,以示恭敬;与客人同进屋时,进门要让客人先行;在客人面前,不应当吆喝狗;别人让吃东西时,不要吐唾沫等。
②养成卫生习惯
养成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家庭生活常规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宋教育家朱熹就曾要求幼儿每日鸡鸣起床后,应自己完成洗脸、漱口、梳头等事务,并且规定“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除了穿戴要整洁外,饮食卫生也必须讲究。许多家庭当孩子能独立饮食的时候,就教儿童用右手拿筷子和汤匙;大小便回来,要求幼儿把手洗干净;吃饭的时候,教育儿童不能贪多,喝汤不要流出嘴角,不要把吃过的鱼肉再放回菜盘中去,等等。
幼儿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还要为家庭的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洒扫”小事。 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爱清洁的习惯,对于养成儿童勤劳的习性亦不无稗益。
(3)文化知识教育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选拔是与文化考试紧密相联的,它促使人们异常重视文化知识(主要是儒家经典)的学习。于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下,文化知识教育便成为众多家庭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封建社会家庭对幼儿实施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教他们识字、学书、听解《四书》,以及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
识字教育是文化知识教育的重点与起步,在有条件的家庭中,幼儿的识字教育一般在3、4岁时便已开始,并且有的家庭还很注意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
古代家庭教育中,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因手骨没有发育完全,执笔有一定困难,故识字教学与习字教学常常是分开进行的。一般的家庭在幼儿6.7岁时才开始教他用毛笔在纸上练习写字。教幼儿习字的程序大致是先教幼儿把笔,“盖蒙童无知,与讲笔法,懵然未解。口教不如手教,轻重转折,粗粗具体,方脱手自书。”
在学前家庭教育中,当时除重视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还着意于使幼儿养成乐学、勤学的学风。为此他们常常鼓励幼儿要从小立下大志,以此作为勤学苦读的目标和动力。
(4)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
古代学前儿童的教育内容是以思想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但同时在许多家庭中也注意到教养结合的问题,强调注重对婴幼儿的身体保健工作。
游戏是学前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古代家庭中加强幼儿身体锻炼的一种重要方法。
纵观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德、智、体等诸方面,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教育的连贯性。但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又是偏颇的,它过于突出德育与智育,而且许多繁杂的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与教条化,使幼儿难以承受,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导语:阅读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在入学前做好准备,通过阅读来扩充幼儿的知识经验,改变幼儿的观念,提升幼儿的思想,而且使儿童扩大书面词汇量、掌握丰富的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么教育幼儿学会阅读一、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应该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阅读的兴趣也是通过环境和氛围来加以保持和巩固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幼儿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以后,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首先是教师讲,幼儿听,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故事或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指字,教师读,这样,可以同时发挥视听两方面的作用;以后逐步让幼儿练习自己指,自己读。
早期阅读的兴趣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每周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要在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的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如,晨间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也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早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幼儿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
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平时,家长对幼儿的阅读情况多加鼓励,以培养和巩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摆脱孤立识字的方式,以阅读为主线
我园在早读课上选用《鹤立阅读丛书》作为教材,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不是切忌孤立地教孩子识字,而是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孩子在优美的诗歌和故事教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掌握字。
(二)先读书后识字
一般的阅读训练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我园幼儿阅读训练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教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教师教幼儿以手指字,眼看字,耳朵听老师朗读,老师读一个字,幼儿指一个字,达到手、眼、耳的协调运做,跟随着教师直接进入阅读状态。几遍之后,幼儿手指字,眼看字,随老师一起读,教师怎么读,孩子跟着怎么读,这样就完成了字音和字形的联系。
(三)综合运用手、眼、口、脑
如上所说,在阅读时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具体 *** 作可由教师或家长握着幼儿的食指,一边读诗歌或故事,一边带领幼儿指字,反复进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指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四)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在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训练时,必须顺应孩子的天性。比如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玩,所以阅读活动一定要新鲜活泼,不断添加小游戏;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赞许,所以应该多多运用鼓励原则。加强家园联系,让幼儿在家表现出阅读学到的内容,得到家长的赞许,激发学习的热情。
三、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具体 *** 作方法
(一)先背后认法
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背下来,而且一定要背熟,这有利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然后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使字音和字形达到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
(二)故事提放法
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幼儿提出贯穿故事内容的关键字。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中,一只羊到溪边喝水,一只狼看到了,应该提问幼儿:“谁看到了”幼儿回答说“狼”,那么“狼”就是关键字,此时反复提高声调用疑问语气询问:“谁看见了”同时出示“狼”的字卡,幼儿在反复的回答过程中,口说“狼”,眼看“狼”,手指“狼”。通过对关键字的提放,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其中汉字的认识。
(三)跟读训练法
在开始学习阅读的时候,经常运用跟读训练法。就是教师拿一篇文章和幼儿一起朗读,教师在前面读,幼儿紧随着教师进行跟读,跟读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用手指字。跟读在诗歌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跟读可以采取几种形式:顿读,教师读一字,幼儿跟着读一字;顺读,教师完整读一句,幼儿完整跟读一句;跳读,教师和幼儿相错阅读,教师读第一个字,幼儿读下一个字,或者教师读上句,幼儿读下句;倒读,从后往前读。
(四)文中识字法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直接交给幼儿,让幼儿独立阅读,遇到生字时,再由教师帮助幼儿解决。
(五)猜测推断法
这种 *** 作在开始时和文中识字法一样,即让幼儿自己阅读,不同的是,当遇到障碍字时,教师不再帮助幼儿扫除障碍,而是要求他凭借语言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猜测推断,读出字音。教师要有意地训练幼儿独立阅读的胆量,不要怕幼儿读错。这种方法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获得自信。
在运用文中识字法和猜测推断法时,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文中生字注意过多,冲淡了阅读内容;另一种是只有泛泛的阅读,而不强调重点,这样,效果可能会不扎实。
在实施上面各种 *** 作方法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安排一些相应的教学关键环节作为补充,每节复习课情节多变,形式不一,这种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很受幼儿欢迎。
导语: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动力和基础,已成为我们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研究首先应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怎样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提高阅读兴趣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1为幼儿选购合适的读物
专家的择书指南是:零至三岁的儿童喜欢情节简单、图画明确、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有关的读物,图画的形状和颜色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三至六岁的儿童喜欢和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动物故事、幻想故事、诗、儿歌、神话和传说等,也喜欢表演故事。
具有重复句子和段落的故事(如《金鸡冠的公鸡》、《兔子和狐狸》等)对他们特别有利,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而且能提高记忆力,增加词汇量。这就告诉我们引导幼儿读书时,应为幼儿选择与其年龄、兴趣爱好和能力相适应的书。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幼儿,购书时就应注意品种,内容不能过于单一化,涉及面应广一些。
2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同时,我们应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交流活动。并设置“说说心里话”、“我与字宝宝交朋友”、“我们爱图书”、“图书为什么哭”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
二、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1认识书名。
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于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2学会翻书。
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按顺序向后翻。
3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
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组织幼儿看书。我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三、在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怎样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呢怎样唤起幼儿比较低级的阅读感知呢首先应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
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
其次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等。
还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吃。”还有的想到了潜水员、孙悟空、奥特曼等。
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层次的,在阅读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为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要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如:狐狸想了什么办法玩球后来怎样了呢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等等,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狐狸用脚踢皮球,狐狸用头来顶球;狐狸把球拿到店里补起来;狐狸叫别的小动物借给他玩一下……”
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赞赏、激励(“你讲的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鼓励(“你真会动脑筋,讲的跟别人不一样”、“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奖励(五角星、苹果娃娃等)。这样幼儿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就得到了培养和体现。
培养幼儿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 摆脱孤立识字的方式,以阅读为主线。
我园在早读课上选用《鹤立阅读丛书》作为教材,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不是切忌孤立地教孩子识字,而是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让孩子在优美的诗歌和故事教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掌握字。
2.先读书后识字。
一般的阅读训练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我园幼儿阅读训练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我们的阅读丛书中包括诗歌和故事两方面的内容,诗歌明快活泼,故事短小精悍,有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情节。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教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教师教幼儿以手指字,眼看字,耳朵听老师朗读,老师读一个字,幼儿指一个字,达到手、眼、耳的协调运做,跟随着教师直接进入阅读状态。几遍之后,幼儿手指字,眼看字,随老师一起读,教师怎么读,孩子跟着怎么读,这样就完成了字音和字形的联系。
3 .综合运用手、眼、口、脑。
如上所说,在阅读时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具体 *** 作可由教师或家长握着幼儿的食指,一边读诗歌或故事,一边带领幼儿指字,反复进行,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节奏,区分文字和标点符号,有标点符号的应该语气停顿,但是手不用去指标点符号,应该直接去找下一个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儿换到下一行,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拐弯请注意”
4.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在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训练时,必须顺应孩子的天性。比如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玩,所以阅读活动一定要新鲜活泼,不断添加小游戏;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赞许,所以应该多多运用鼓励原则。加强家园联系,让幼儿在家表现出阅读学到的内容 ,得到家长的赞许,激发学习的热情。
5.孩子是阅读活动的主体。
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自始至终让孩子参与。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我实践的过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读、自己想。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具体 *** 作方法
1.先背后认法。
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背下来,而且一定要背熟,这有利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然后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使字音和字形达到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
2.故事提放法。
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幼儿提出贯穿故事内容的关键字。如在《狼和小羊》的故事中,一只羊到溪边喝水,一只狼看到了,应该提问幼儿:“谁看到了?”幼儿回答说“狼”,那么“狼”就是关键字,此时反复提高声调用疑问语气询问:“谁看见了?”同时出示“狼”的字卡,幼儿在反复的回答过程中,口说“狼”,眼看“狼”,手指“狼”。通过对关键字的提放,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其中汉字的认识。
3.跟读训练法。
在开始学习阅读的时候,经常运用跟读训练法。就是教师拿一篇文章和幼儿一起朗读,教师在前面读,幼儿紧随着教师进行跟读,跟读过程中一直伴随着用手指字。跟读在诗歌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跟读可以采取几种形式:顿读,教师读一字,幼儿跟着读一字; 顺读,教师完整读一句,幼儿完整跟读一句;跳读,教师和幼儿相错阅读,教师读第一个字,幼儿读下一个字,或者教师读上句,幼儿读下句; 倒读,从后往前读。
4.文中识字法。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直接交给幼儿,让幼儿独立阅读,遇到生字时,再由教师帮助幼儿解决。 5.猜测推断法。
这种 *** 作在开始时和文中识字法一样,即让幼儿自己阅读,不同的是,当遇到障碍字时,教师不再帮助幼儿扫除障碍,而是要求他凭借语言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关系进行大胆猜测推断,读出字音。教师要有意地训练幼儿独立阅读的胆量,不要怕幼儿读错。这种方法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获得自信。在运用文中识字法和猜测推断法时,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文中生字注意过多,冲淡了阅读内容;另一种是只有泛泛的阅读,而不强调重点,这样,效果可能会不扎实。 在实施上面各种 *** 作方法时,教师还必须注意安排一些相应的教学关键环节作为补充,就是在复习阅读内容时,根据阅读内容和情节设计、运用一些游戏,加深对关键字的认识,比如,在《小黑狗吃ji蛋》故事的复习中,除了让幼儿整体指字阅读外,还要将关键字制成ji蛋形状的字卡,让幼儿都来吃ji蛋,从而来认识那些字;还可以设计“走亲戚”的游戏,让相近字作为亲戚在游戏中出现。每节复习课情节多变,形式不一,这种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很受幼儿欢迎。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3岁可以开始认字了吗全部的内容,包括:孩子3岁可以开始认字了吗、为什么现在小学生先识字,然后再学习拼音和偏旁部首、如何做好幼儿阅读教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