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预约电脑怎么 *** 作

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预约电脑怎么 *** 作,第1张

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预约电脑 *** 作非常简单,首先,登录肌电图检查系统,然后点击“预约电脑”,在预约电脑页面中,可以查看当前可用的电脑,选择合适的电脑,然后输入预约日期、时间和检查人员信息,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预约。

既然是“电图”,那肯定是记录电活动的检查,就像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脑电图记录大脑的电活动;肌电图,就是记录神经肌肉电活动的检查。

肌电图检查中使用特殊的电极(包括贴在皮肤表面的电极和扎入肌肉的针电极),记录肌肉和神经主动或诱发产生的电信号。专业的肌电图医生通过对这些电信号的分析,可以判断周围神经肌肉(包括神经元、神经根、外周神经、神经肌肉链接处和肌肉)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具体部位。

因此肌电是检查人体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以及肌肉本身是否存在病变的检查,就像电工可以使用电笔找到损坏的线路一样,医生也可以通过电极和针电极的传导找到神经损害的部位,并判断它的类型,所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

出现什么症状要做肌电图检查?

患者平日总感觉四肢无力、手脚麻木(包括感觉减退、针刺和蚂蚁爬的感觉等)、肌肉萎缩、肌肉酸痛僵硬等症状。临床医生根据上述症状,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比如运动神经元病、颈腰椎病引起的神经根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局部单神经病,癌性周围神经病、肌病包括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其它遗传代谢肌病和强直性肌病的诊断、面瘫的鉴别和预后等,运动神经元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时,会给患者开肌电图检查申请。

注意: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用来排除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

听说做肌电图检查很疼,真的吗?

肌电图检查和心电图、脑电图检查不同,肌电图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感到一些不适,检查神经传导时会有“触电”样的感觉;扎入肌电针检查肌肉时有肌肉的酸痛感。不过这些不适感都比较轻微,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承受的,少数患者扎针部位肌肉酸痛、少量淤血和肌酶暂时轻度升高,一般几天后就会恢复正常。

病情分析:你好,肌电图检查只要暴露检查部位就可以。

指导意见:肌电图检查没有必要一定要脱裤子,只要暴露检查部位就行了。

肌电图检查多用针电极及应用电刺激技术,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痛苦及损伤,因此除非必要,不可滥用此项检查。另外,检查时要求肌肉能完全放松或作不同程度的用力,因而要求受检者充分合作。对于某些检查,检查前要停药,如新斯地明类药物应于检查前16小时停用。

因为不知道具体临床体征,如果单纯从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来看,以你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

1、运动神经传导:电刺激左右手正中神经,拇短展肌记录,潜伏期延长,意味正中神经受损(神经纤维受累、脱髓鞘)。波幅降低,这个国内遵循的波幅标准偏高且教条,按国际上的标准1-13mv都在正常区间,主要是看你自身对比是否差别有50%以上,所以得知道你具体波幅的数值才好做判断;

2、感觉神经传导:左右正中感觉神经指腕减慢,也证明了以上的结论,感觉波幅降低,也得看实测是多少,正常值不同年龄段差别比较大,区间也很大;

3、左右尺神经运动、感觉传导正常,说明尺神经没有损伤;

4、左右拇短展肌见大量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说明有神经源性或肌源性疾病,结合上述神经传导检查,可以排除肌源性疾病;

综合起来看,就是你左右手的正中神经,在经过腕部的时候受到嵌压损伤。

因为不清楚你临床实际的体征,也不清楚你具体的工作,只能这样跟你解释。完整的临床诊断,要结合体征做判断的。

肌电图是记录神经和肌肉生物电活动以判断其功能的一种电诊断方法。

检查时将电极插入肌肉,通过放大系统将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出来。肌肉在正常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肌肉收缩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离子转移到细胞内,使细胞膜内、外与静息时呈相反的电位状态。于是收缩与来收缩肌纤维间产生电位差,井沿肌纤维扩散,这种扩散的负电位称为动作电位。一个运动神经原及其触实支配的肌纤维为一个运动单位。触突支配的肌纤维数目差异极大,少到3~5条,多达1600条。当电极插入肌肉瞬间,可产生短暂的动作电位的爆发,称为插入电位。其后,肌肉在松弛状态下不产生电位变化,示波器上呈平线状,称为电静息。当肌肉轻度收缩时,肌电图上出现单个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这是脊髓前角α细胞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时的综台电位活动,其时限为2~15ms,振幅100~2000μV。动作电位波里可为单向或多相,4相以下为正常,5相波超过10%时为异常。在肌肉用力收缩时,参加活动的运动单位增多,此时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互相重叠而难以分辨,称为于扰相。用两根针电极插人同一肌肉,两者距离大于一个运动单位的横断面直径时,则每个电极记录的动作电位仅10-20%同时出现,这种同时出现的电位称为同步电位。但在一些小肌肉(手的骨间肌、伸指短肌等)电位易于扩散到整个肌肉,同步电位置就会超过20%。

神经损伤后,插入电位的时限明显延长,可达数秒甚或数分钟,且出现连续排放的正相峰形电位。这种情况见于损伤后8~14天,也见于神经再生期。肌肉放松时,肌电图上本应表现为电静息,但神经损伤后却出现多种自发电位:1、纤颤电位:常是一种无节律的双相棘波,时限为02-3ms,振幅5~500μV,多在神经损伤18~21天后出现。若神经损害不恢复,肌肉变性后纤项电位也随之消失,称为"病理性电静息";2、正尖波:为一正相关形主峰向下的双相波,仅见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时限5~100ms,振幅50~4000μV。早于纤颤电位发生,约在伤后l~2周即可见到;3、束颤电位:是一种时限2~20ms、振幅100~4000μV的近似于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自发电位。只有同纤颤电位同时发生才有病理意义。当脊髓前角细胞病变或慢性用围神经损伤后,未受损害的运动单位的触实代偿性增生,长入病变部份的肌纤维,导致其电仁时限和振幅均明显增加,形成巨大的多相电位。

北京德胜门康复中心有着最权威专家团队,能够很好的帮助到你。

肌电图是一项通过检测和研究肌肉生物电活动,以判断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变化的检查。正常肌电图静息时处于静止状态,随着运动的增大,其振幅随着放电频度增加而增大。 肌电图检查的作用是可以辅助区分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还可以鉴别周围神经病是以轴索损害还是髓鞘损害为主。各种肌病有自己独特的肌电图表现,具体病症要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结合其他临床资料作进行综合分析。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患者检查前全身皮肤清洁,穿宽松衣物,易于暴露四肢进行 *** 作;

2、检查不宜空腹进行,饥饿容易诱发低血糖、头晕等不适;

3、检查前明确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应避免针极测定;

4、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针刺部位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一般能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5、年纪大或者患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对电流刺激敏感,承受力较弱,过程中应注意有无不适症状。

在做肌电图检测前一天要洗澡、洗头(勿擦发胶、头油)。穿宽松的内衣、裤,以便在检查时方便暴露上、下肢。检查前要吃饱饭。检查前一天尽可能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如安眠药、镇痛药、兴奋药等)不要戴首饰。检查时要关闭手机等电源开关。

肌电图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以结合临床对疾病做出诊断,利用肌电图检查可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更有独特的价值。

神经肌肉单位又称为运动单位,由一个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正常的运动单位在静止时肌纤维呈极化状态。神经冲动传到肌纤维时,肌纤维呈去极化状态,即产生动作电位并发生收缩,收缩之后又恢复极化状态。由于神经、肌肉病变性质及部位的差异,动作电位也不同。通过多级放大后将其显示在阴极示波器上,可用肉眼观察波形。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肌电图检查正确率很高,经手术验证,其诊断与手术符合程度还略高于脊髓造影。特别是对于腰5、骶1 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位置过低,检查结果可能不满意。此时做肌电图检查,若有阳性改变则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在临床上,若能将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联合应用,就能提高诊断之准确性。

肌电图检查还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适当的评估。无论是经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做肌电图检查均可以了解治疗后病变神经根压迫的解除程度及神经变性的恢复程度。对于术后下肢疼痛复发的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其肌电图表现,就可以区别其疼痛是由于术后神经根粘连、髓核再突出或功能性等原因引起的,这对于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预约电脑怎么 *** 作全部的内容,包括:肌电图检查工作人员预约电脑怎么 *** 作、检查运动神经元肌电图、有关肌电图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28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