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片机实现119报警器的程序(最好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

用单片机实现119报警器的程序(最好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第1张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普通有限电话都有两种拨号模式,即音频拨号和脉冲拨号。一般来讲脉冲拨号较容易,容差性好一些。你上网查一下就可以。程序很简单。语音部分可以用现成的语音模块。当然整个电路还得自制一些模拟电路。

硬件都没有编什么程序,就像是没有锅你靠什么来煮饭的一样。

要先确认用什么硬件构架,单片机的程序是要靠硬件执行终端来反映效果的!

等一下,莫非是大家把问题想复杂了?楼主要的是119消防车上报警器的声音或者那个闪烁灯的控制程序~~

1、 在计算机的管理工具里面设置数据源dsn

2、在scu里面启用报警odbc服务,服务对应的进程是almodbcexe只要把此服务开启,ifix运行后,almodbcexe会自动启动。并配置链接到dsn

3、添加历史报警显示的控件,两个配合使用:Vx数据控件和vx网格控件

接成了一个低频多谐振荡器 。其控制电压输入端5脚与单片机AT89C2051的 P3l7脚相连 ,受P3.7脚输出的高低电平间隔 1S的脉冲信号控制。当P3.7为高电平时控制电压 Uco较高 ,阈值电压 UT+(=Uco)和 UT一(=1/2Uco)也较高;当 P3.7为低 电平 时 UT+和 UT-也较低。当 UT+较高时,电容 C9充、放电的电压幅度较大 。因而振荡频率较低。反之 ,当 UT+较低时,电容C9充 、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幅度较小。充、放电过程完成得较快,故振荡频率较高。即当P3.7=1时.555输出脉冲的振荡频率较低;当P3.7=0时。555输出脉冲的振荡频率高。该输出脉冲经过

拨打“119”火警电话 与公安消防队出警灭火都是免费的。发生火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着急,也不要慌张,最主要的就是自救。下面是我整理的火警处理步骤,欢迎阅读。

火警处理步骤

第一节、火警处理流程

1、自动报警系统显示火警信号或接到火情 报告 后,应按下“消音”键,确认火灾信号部位;

2、消控室值班员主管应立即派一值班员或通知消防巡查员前往火警现场观察;

3、火情确认后,应立即报告值班室主管,由值班主管抽向主管领通报;

4、值班主管确认火灾后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

5、接通相关部位的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通知火灾及相关区域人员疏散。

6、根据火灾发生的位置及状态启动相应的联动设备,如消防栓系统、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

7、主管值班员应留在控制监视系统运行,并做好火警记录。

第二节、火警误报处理步骤

1、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火警信号或接到火情报告后,应首 先在系统报警图形中核实所对应的位置;

2、消控室值班员主管应立即派一值班员或通知消防巡查员 持通讯工具和灭火器前往报警现场观察情况,主管值班员 留在控制室随时准备实施系统 *** 作;

3、值班员或通知消防巡查员在现场核实火警时为误报时, 应及时通知消防控制室;

4、主值班员接到误报通知后应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5、在值班记录中对误报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 方法 进行详细记录;

6、消防值班员应及时将系统误报的原因、处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三节、火灾报警处理程序

1、消音;

2、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携带对讲机,消防电话等通讯工具, 迅速到达报警点确认;

3、如未发生火情,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处理 措施 ,并认 真做好记录;

4、如确实发生了火灾,应立即用通讯工具向消控室主管值 班员报告,并立即用现场灭火器灭火;

5、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根据火情启动相关消防设备,通 知相关人员,报告领导,拨打119报警;

6、处理完毕,恢复系统到正常运行状态。

第四节、 其它 情况处理方法

一、值班员到现场确认火警与消防控制室失去联系统处理程 序

1、如果同一探测区域内另外探测器继续报警,应按火灾确 认程序处理;

2、通知有关人员并报告值班领导处置。

二、不同探测区域同时报警应如何处置

1、若应急方案有规定的按应急方案处理;

2、优先处理重点防火区域的报警,然后再处理另外区域报 警。

三、同一区域多个探测器相继报警处理办法

1、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确认;

2、按火警确认程序处理。

第五节、系统检查

一、日检

1、系统运行日检内容:设备运行正常还是有故障,分析报 警性质是火警、误报、故障报警,是否有漏报、报警原 因和处理方法并作好记录。

2、控制器运行日检内容:自检、消音、复位、故障报警、 巡检、主备电等是否正常。

火警紧急处理方案

1、初期火警扑救无效,火势无法控制并进一步蔓延时,在场当值负责人应该第一时间向中心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向消防局报警。讲清楚市场地点、起火楼层、火势、起火材料等。

2、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或卷闸;安排人员携带灭火工具检查相邻房间和上下楼层通道是否有火势蔓延;检查电梯有无困人。

3、灭火行动组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组织灭火,针对燃烧性质不同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防止火灾蔓延。

4、救护疏散组指挥人员疏散,疏散顺序先从着火层以上各层开始,安抚暂不需要疏散楼层的人员;指导着火房()间或楼层人员安全疏散,随后查漏;引导人员从消防通道疏散到首层,无法从消防通道疏散到首层时,引导用户疏散到天台上风处等待营救,并组织水q掩护。

5、交通指挥组消除路障,指挥无关车辆离开现场,维持市场外围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市场,指挥疏散人员离开市场;引导消防局消防员到火灾现场。

火警报警 *** 作流程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接到火警显示后,应保持镇定,不得慌乱,并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经行工作。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点位置平面图中何时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由手动变为自动,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保安人员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自动消防系统 *** 作人员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 *** 作。

3现场核实报警部位确实起火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并立即拨打119,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座落地点,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

4发生火灾后及时通知上级领导。

5报警后,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员应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通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组织疏散和自救工作。

6消防控制室的自动消防系统 *** 作人员要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火灾情况下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自动运行。

*** 作流程

1按自动键显示输入密码,密码为00000。

2然后看指示灯查看是否在自动指示灯上。

3确认后FT8304总线置手动控制盘所相对区域(如排烟口 按下排风口键然后按下卷帘门键。超过80度自动喷淋系统启动)

4拿起红色报警电话显示输入几级密码(如 2级,输入2222。) 5按下确认键,输入号码119后按下拨号键,最后按下通话键,接通后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座落地点,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

发那科系统报警大全如下:

1 程序报警

003 输入的数据超过了最大允许输入的值。参考编程部分的有关内容。

004 程序段的第一个字符不是地址,而是一个数字或“-”。

005 一个地址后面跟着的不是数字,而是另外一个地址或程序段结束符。

009 一个字符出现在不能够使用该字符的位置。

010 指令了一个不能用的G代码。

011 一个切削进给没有被给出进给率。

014 程序中出现了同步进给指令(本机床没有该功能)。

015 企图使四个轴同时运动。

033 编程了一个刀具半径补偿中不能出现的交点。

034 圆弧插补出现在刀具半径补偿的起始或取消的程序段。

037 企图在刀具半径补偿模态下使用G17、G18或G19改变平面选择。

038 由于在刀具半径补偿模态下,圆弧的起点或终点和圆心重合,因此将产生过切削的情况。

041 刀具半径补偿时将产生过切削的情况。

043 指令了一个无效的T代码。

044 固定循环模态下使用G27、G28或G30指令。

077 子程序嵌套超过三重。

090 由于距离参考点太近或速度太低而不能正常执行恢复参考点的 *** 作。

2 伺服报警

400 伺服放大器或电机过载。

401 速度控制器准备号信号(VRDY)被关断。

410 X轴停止时,位置误差超出设定值。

411 X轴运动时,位置误差超出设定值。

415 X轴指令速度超出511875检测单位/秒,检查参数CMR。

416 X轴编码器故障。

436 Z轴编码器故障。

437 Z轴电机参数错误,检查8320、8322、8323、8324号参数。

3 超程报警

510 X轴正向软极限超程。

511 X轴负向软极限超程。

520 Y轴正向软极限超程。

4 过热报警及系统报警

700 NC主印刷线路板过热报警。

704 主轴过热报警。

FANUC于1959年首先推出了电液步进电机,在后来的若干年中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以硬件为主的开环数控系统。进入70年代,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FANUC公司毅然舍弃了使其发家的电液步进电机数控产品,一方面从GETTES公司引进直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FANUC

以上就是关于用单片机实现119报警器的程序(最好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全部的内容,包括:用单片机实现119报警器的程序(最好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ifix怎样用按钮调用报警历史程序、求一个报警程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44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