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的电脑上都不安装360了

为什么很多人的电脑上都不安装360了,第1张

关于会电脑大致可以分三个方向:软件、硬件、网络。有人可能三个方向都通,有的可能只通一个或两个,这就是为什么当别人得知自己是程序员时要求他配一台电脑时,会被程序员吐糟。很多人的电脑上都不安装360了,现在电脑软件开发的越来越多了,360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选择了相比360更好的软件。

一般只做硬件的电脑人,不会在乎你是安装360还是腾讯全家桶,他只会在意你的硬件配置能不能带不起来。甚至为了炫耀自己的配置高级,邀请你去下载这些软件,来看看开机速度,来跑个分什么的,而且很少(注意:是很少不是没有)有病毒会伤害到电脑硬件,如果电脑中毒太深,一键重做系统就可以了,由此可见,精通硬件的电脑人绝对谈不上鄙视360。

360消灭了杀软与病毒所构建的原有产业链条。功不可没,且坚持至今提供免费的安全服务。给予了诸如某星小狮子某山某民等老牌江湖骗子做的一些往井水里投毒然后向百姓们提供解药的恶劣行径一记重拳!

我推荐使用360。不是为谁安利也没有报酬。就是看不惯电脑管家利用病毒木马的形式安装全家桶,像这样的软件还有某度和某山。就在前段时间不久有国内专业组织揭露了某讯公司的阴毒行为!对此麻花疼出面致歉。这样的大公司却做着阴毒的事情。要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懂电脑的人为什么讨厌360,那就要先说说360的前世今生了。

360的前身就是一款恶意软件,叫做3721浏览器插件,他会在不经过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在用户的电脑上安装各种各样的插件,而且即便是懂电脑的人,想要完全清除这些插件都是要废很大劲的。化身为360后,他就是靠清除恶意软件起家的,那就是在清除他自己安装的一下恶意软件,当然轻松了。后来积累了一定的用户了之后就开始搞免费杀毒,其实360的杀毒能力真的不行,误判率太高了。

到现在360已经用户量非常巨大了,之前的3q大战就说明了360的气量有多小,再加上他360之前的3721的恶名,导致了我讨厌360,而且360还经常各种d窗,各种限制你使用同类型的软件,这就是赤果果的不正当竞争。

理性分析:

3Q事件,归根结底是暴露出我国在这方面法制的滞后、空白、不健全:

1、QQ是否侵犯隐私,没有相应的法律能判定;

2、360在没有法律判定的情况下,自己当判官,它没有资格;推出保镖软件,有侵害QQ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嫌疑,但好像也没有法律能明确判定这种行为;

3、QQ单方面不兼容,两家在用户桌面打架,有侵害用户权益的嫌疑,但也没有法律能有效制裁。

存在这么多法律空白的地方,逐利的公司采用灰色、甚至黑色手段恶性竞争不可避免,反过来也能促进法制改进,使互联网向进步、规范发展。

感性感受:

TX太霸道;360恐怕也心虚,不然不会急忙召回保镖软件;总之,都是商人逐利,都为了利益而斗,都想硬往道德上靠,都不是圣人,没有雷锋!

马化腾:巨大威胁下除了自救我们别无他法

腾讯公司董事长兼CEO马化腾

马化腾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详谈12年来最惨烈的战争———除了对抗和下网我们别无他法

从11月3日宣布让用户做出360与QQ“二选一”的决定后,马化腾———这位腾讯公司董事长兼CEO就一直备受煎熬。“这是12年来最惨烈的一场战争”,马化腾说,他到了必须自救的生死关头。然而,他的“自救”并没有得到外间的一致理解。选择权被剥夺、隐私保护……一系列的指责潮涌而来。他试图解释。“如果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可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可是我只有两天半时间!”他很无奈,也很委屈。360和QQ,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羊城晚报专访马化腾试图揭开一些秘密。

羊城晚报记者 张军

“它就是要让QQ自救不成”

羊城晚报:听说工信部已经出面调解腾讯和360之间的纠纷,现在进展怎么样?

马化腾:实际上从它(360)发布外挂(指360扣扣保镖),我们就一直在找有关部门协调。在这之前,我们虽然遇到过游戏、彩虹QQ等外挂,但都没有这个性质恶劣,一天之内过千万用户被感染,形势已经非常危急。按我们的估算,如果任由下去,三天扣扣保镖就可以放量到8000万,而且它是安全厂商推出,属于最底层的应用,隐蔽极深,还有底层的安全软件保护。所以我们赶紧与工信部、公安部门沟通,希望出面制止,当然,我们也走民法程序,但是灾难正在发生,靠打官司不可能来得及,我们只有做两手准备:一是找政府;二是自救。

羊城晚报: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让用户“二选一”,也就是你说的自救?

马化腾:这两条路当中,政府这条路非常漫长,扣扣保镖是上周五11时多发布,周一已经有2000多万感染,周二我们已经看到它在诱导用户生成并进行传播,假设每个QQ用户有40个好友,那2000万用户就可以扩散到8亿,形势已经很危急,除了对抗和先下网,我们已经别无他法。

羊城晚报:如果不下网,会有什么后果?

马化腾:它已经在明目张胆地盗用QQ的资料,2000多万用户资料被复制。我们已经有很详实的证据保全。360之前的隐私保护器就是为了推出扣扣保镖做铺垫,它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干掉QQ的安全模块,让QQ无法升级,自救不成。

羊城晚报:360要这些资料做什么呢?

马化腾:360做安全只是一个借口,推即时通讯才是目标之一。

羊城晚报:何以见得?

马化腾:已经看到一些截图,也了解到他们在跟以前一些QQ的外挂程序员接触。

“工信部倾向认定腾讯无辜”

羊城晚报:双方是不是已经在沟通?

马化腾:我们提出了三个条件———要求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隐私保护器的卸载,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并向腾讯公开道歉赔偿损失。政府部门一看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我是站在这里啥也没干,偏偏你来搞我,总不能搞完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人吧?!

羊城晚报:360答应这些条件了吗?

马化腾:它一度把扣扣保镖的入口关闭了。但是马上360安全卫士的75版本直接将扣扣保镖打包进去了,我们又跟政府投诉。还有用户已经装了扣扣保镖的,他们狡称用户自己不删除也没办法,这怎么可能,你的“云指令”不是很厉害吗?直接启动删除指令不就行了。

羊城晚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工信部倾向于认定腾讯是无辜的?

马化腾:的确是。但考虑到用户,工信部还是希望求稳,不要波及面太大。在我们看来,有政府帮忙,至少能让它有个保证。如果能有个第三方认证,那是最好的,毕竟现在的法律对这部分认定模糊不清,很多时候厂商游走于边缘地带,有时候,它先泼脏水,你已经受到很大伤害,等你洗干净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用户资料肯定不上传”

羊城晚报:但现在网友们普遍反映,他们的选择权被剥夺。

马化腾:确实网友的选择权受到一定的伤害。如果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能想出更完美的方案,可是只有两天半。我必须先救火,虽然对大多数网友来说,火还没烧起来,但等他们看到火光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羊城晚报:为什么不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屏蔽360?

马化腾:我是应用层,它是底层!相当于我是“民用”,它是“军用”。除非直接删除它,但那样对方就可以告我违法。它敢做的事情,我们不敢做。

羊城晚报:也有网友担心,QQ的安全扫描,对用户的隐私形成威胁。

马化腾:如果要防止用户资料被盗,就一定要扫描,但是安全模块只会去读exe程序头1K资料,不会去读整个文件的,那样不是浪费时间吗?更不会上传用户资料。

羊城晚报:QQ是什么时候加入安全模块的?为什么会加入?

马化腾:2006年。那个时候,木马、盗号已经很猖獗,甚至有盗号教程在流传,很多木马都不是通用的,写出来先测试能不能骗过几大安全软件,能骗过才释放出来,QQ深受其害,不得已才嵌入了安全扫描模块。

这些木马藏在哪里?当然不可能在QQ文件里,而是在其它应用程序里面,所以我们只能对其它文件进行扫描。直到现在,我们每天查出被感染的QQ号都有170万个。没想到,这么正常的一件事,会被人家抹黑,这简直是200%的污蔑!

羊城晚报:这些扫描资料会上传吗?

马化腾:肯定不上传,我上传它干嘛?但如果发现木马,木马资料会被上传。

羊城晚报:木马资料会包含用户信息吗?

马化腾:当然不会。

羊城晚报:360说,QQ的安全扫描中,包含了将近700个软件“超级黑名单”,以帮助QQ收集用户的软件资料?

马化腾:我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应用软件问题,定性就够了,用不着定量。有这么多调查公司,它们的数据已经足够清楚了。这种说法纯属污蔑,只能骗那些不懂软件开发的人。

羊城晚报:QQ电脑管家对360如何评价?

马化腾:我们不放这种没道德的厂商的产品,直到现在,我们还在鼓励用户卸载。

羊城晚报:有人担心,这次QQ强迫用户二选一,下次再与其它软件发生冲突时,又使用同样的方法。

马化腾:怎么可能,这次是在救急救灾、生死攸关的时候才做。之前,腾讯也跟很多公司发生过冲突,我们使用过这种方法吗?完全没有。我自己的用户,难道我不心疼?难道他一个外人反而比我心疼?

“腾讯历史上最大灾难”

羊城晚报:你认为,腾讯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马化腾:当然不是,我们也有一些问题。所以现在添加了“安全扫描”提示,下一步也会让用户选择登录前还是登录后扫描,甚至可以选择每天扫描、每周扫描还是每月扫描。

还有9月份升级安全模块的时候,我们把QQ医生更名成了QQ管家,用户看到图标换了,很快就投诉到我这里。我们内部已经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第二天就改了,并且d出选择框,让用户自己选择安装,但360拦截了这个模块后,用户看不见选择框了。羊城晚报:有没有考虑到,用户会选谁?

马化腾:先不考虑选谁的比例比较大吧。最关键的是先脱险。救命的时候,要不惜代价。

羊城晚报:会不会有用户离开?

马化腾:也有人离开。如果他们觉得先卸载QQ,等以后事态平静了再回来也可以,只要资料没被感染,就好了。

羊城晚报:在你看来,这是不是腾讯历史上最大的灾难?

马化腾:肯定是。而且是人祸,不是天灾。

“15%用户被提示下线”

羊城晚报:有没有估算,同时装360和QQ的电脑有多少?

马化腾:360真正的装机量在12亿到15亿之间,与我们的电脑装机重合度大概60%。估算下来,受影响的QQ用户大约有1亿。

羊城晚报:大概有多少QQ用户收到卸载360的对话框提示?

马化腾:80%的用户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只有15%的用户提示“下线”。

羊城晚报:会不会扩大通知下线的范围?

马化腾:我们会像打外挂一样,打掉所有扣扣保镖。

羊城晚报:360说它托管了扣扣保镖和隐私保护器的源代码,这不就意味着它是没有问题的吗?

马化腾:托管源代码能说明什么问题?代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它是采用云技术控制,把对手的软件配成“木马”,直接杀掉,神不知鬼不觉,托管又有什么用?!

“我收到短信威胁”

羊城晚报:与周鸿祎有没有沟通?

马化腾:9月份有过沟通,当时他认为,我们做电脑管家,对360是很大的威胁,就要我们投资它,并且要联合我们打百度,并且说要拦截百度广告,打掉它大部分收入。

羊城晚报:你答应了吗?

马化腾:没有。也是因为这,让360想清楚了,先打腾讯。我还收到短信威胁,也报案了,公安也取证了,家里人还很担心我的安全,特地加强了安保。

羊城晚报:是什么时候?会不会只是开玩笑呢?能看看吗?

马化腾:是九月二十几号从周鸿祎的手机发出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但口气绝对不是开玩笑。

“需要中立机构制衡”

羊城晚报:政府部门是不是介入很晚?

马化腾:其实很早,但定性很困难。腾讯面临的问题是,3天就完蛋了,我们必须要2天半解决问题。

羊城晚报:在监管上能不能有什么改进?

马化腾:确实需要一个中立机构,尤其是底层的安全问题。这个裁判最好不要做业务,它需要是非盈利机构。但如果这样,又怕留不住人才。原来我们一直不想做通用安全软件,认为有瑞星、金山这些制衡360就够了,但他们顶不住了,我只有做。

羊城晚报:传统的监管是不是也有点跟不上节奏?

马化腾:互联网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像云查杀,根本无法来得及反应。但建议工信部特别重视这件事情,否则太恐怖了。

羊城晚报:这件事到现在为止,你有没有反思过,互联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马化腾: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互联网大部分企业的竞争都是非常良性的,是公平竞争。但360,可以说是一颗毒瘤,就算清除不了也必须修补。很多老总都打电话要我挺住。不过,没有打到自己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看热闹,他们都挺怕当炮灰的。

3Q大战,腾讯和360各自要埋多大的单?

11月4日稍稍进入“中场休息”状态的3Q(360与QQ)大战事件,到了11月5日后再度升级。昨日上午,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联手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

事件一再升级,留给围观者越来越多的猜测:腾讯和360将为这场3Q大战付出多大的代价?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陆志霖 林曦

3Q大战,腾讯损失知多少?

正如经济学家所说的,在这次360与腾讯的“战争”中,“苍蝇逼疯了大象”,而“大象”因此作出了不明智的举措,所受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3Q大战后,腾讯的港股股价遭到重创,导致自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也仅仅是账面数字,声誉和实际营收的损失才是关键。

据介绍,腾讯QQ用户安装了360扣扣保镖后,360扣扣保镖马上会启动专门针对QQ的体检。通常首次体检的分数都非常低,在这种诱导下,用户会下意识地点击右键出现的一键修复按钮。所谓的修复,实际上是11项QQ功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删除,其中包括聊天窗口广告、QQ迷你首页广告、QQ公告广告、腾讯搜搜插件、QQ秀插件、QQ会员插件、QQ宠物、魔法表情等腾讯重要的盈利工具。

腾讯联席CTO熊明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损失都暂时没有一个统计数据。但有专家告诉记者,360之前的“广告过滤”有影响到QQ主页的门户流量,而扣扣保镖的推出更使得QQ软件广告收入、新产品推广等商业行为受挫。没了上述的多种插件功能,可想而知,腾讯在盈利模式上就会大打折扣。

百度客户端副总监吴涛认为,扣扣保镖是直接屏蔽QQ面板上所有广告,至少是聊天面板上的广告,还有QQ秀,表面看起来是小事情,但大家想一下,QQ秀产品是典型的用户收费产品,用户增值性产品,这是互联网行业当中非常大的一块商业利润,基本上占到一半以上的商业利润。如果QQ秀屏蔽掉,理论上来讲把所有增值业务的收入全部屏蔽掉。

不过,为了收复被恶意“屏蔽”掉的利润,腾讯宣布与360不兼容,将对腾讯声誉上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腾讯也将面临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损失。通信产业独立分析师刘宁波指出,随着2007年前后一批新兴即时通信工具的发展,同时使用2-3款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比例也逐步增大,已经超过了50%。如,阿里旺旺和慧聪发发,随着中国电子商务人群的进一步扩展,将逐渐占有中国电子商务的即时通讯市场。

挑起战争,360是输还是赢?

来反观360,它会不会在这次事件中有什么损失?答案是,有,但它的目的也达到了。

以前周星驰的**中经常会提到“打不死的小强”。而现在,360似乎正在扮演这么一个角色。从奇虎公司成立以来,360安全卫士就在互联网业界四面树敌,先是和阿里巴巴纷争不断,后来又与瑞星、金山等国内杀毒软件的同行隔空对骂,俨然成了互联网界的烂仔“阿飞”。

2007年8月10日,360与阿里巴巴的“流氓软件”官司有了二审结果。北京二中院判令奇虎网败诉,需赔偿阿里巴巴公司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费4万余元。但阿里巴巴的上网助手和网络实名业务在2009年也终于宣布正式停办。

2010年3月初,360安全卫士70软件版本中,将百度开发的百度工具栏和百度地址栏两款软件定义为“恶评插件”,并闹上了法庭。随后,百度与360达成协议,360浏览器捆绑了百度工具栏,而360方面则通过计算流量的方式,“每个月从百度分得上百万元的收入”。

2010年5月21日,金山安全发表声明指出奇虎借口兼容问题诱使用户强行卸载金山网盾。360作出回应,宣称金山网盾确实存在干扰360安全卫士网页防火墙运行等多项问题。案件在法院正式立案。在这场战争中,金山方面没有透露相关经济损失,但是在市场份额的占有上确实是受到了影响。“以上事件早已导致360在业内名声恶臭。”国内一家知名杀毒软件厂商的首席技术工程师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360是没有什么声誉可以损失的,而且该公司也不是上市公司。况且,这么多年的“唇q舌战”中,360依然将自己打造成了国内第二大的客户端软件,仅次于腾讯。“而这次事件大大分化了网民,估计也能为360带来相当程度的利好。换句话说,360的部分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了。”

然而,昨日上午,中国互联网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继腾讯之后联手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并联合披露了360的“八大谎言”。事件会否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和平解决仍有待观察。

但上述的首席技术工程师认为,“360的生死很难说。”该位人士表示,从360最早说腾讯窥探用户隐私,到一个月间不断放出腾讯的负面消息,到推出扣扣保镖让腾讯损失盈利工具等一系列动作看来,360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而腾讯则遭到重大损失。“从商业的角度讲,一个企业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360这么做一定有它的目的,它这些动作也许都是为自己以后要推出某个产品作准备。相信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宣布将不兼容360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昨日,中国互联网正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兼容事件: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五家厂商联手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包括百度负责客户端的副总监吴涛、傲游的CEO陈明杰,可牛的CEO傅盛(微博)、金山安全CEO王欣(微博)等均现身发布会。但五家厂商表示,目前不兼容的方式尚未确定,但是必须出来表明态度:“我们将选择最惨烈的方式,不惜玉石俱焚,与360战斗到底,永不妥协!”

五厂商宣布将不兼容360

“我们认为360是互联网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安全谎言。”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可牛CEO傅盛代表五家厂商列举了360“八大谎言”,称360长期以来打着“安全保护”,实施的却是“恐吓用户”,指出“360漏洞补丁最安全”、“云查杀”、“尊重用户”等均为谎言。同时傅盛也披露了360“4亿用户均沦为其筹码,用于满足其商业利益野心”,相对应的事件是“360就先后以安全的名义手刃金山网盾、拦截可牛杀毒、硬拆遨游浏览器、恶评百度软件,污蔑腾讯公司”。

五家厂商在现场要求“360立即放弃自己的满篇谎言,真心地向全体中国网民道歉”,并表示如果360“坚持欺骗和绑架用户”,五大厂商将选择不兼容360系列软件。据悉,这是继腾讯在装有360机器上停止运行QQ后,互联网第二批企业联手对360“宣战”。

权威管理部门或介入调查

有消息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此次360和腾讯纠纷,工信部官方调查程序正式启动,接下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会召开专家会议,对此事进行讨论。

百度客户端副总监吴涛表示,五家厂商也将联合向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递交建议,呼吁政府部门出面调停。他透露,建议的第一条就是希望把整个所谓的软件评测的权力上交给国家。“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谁说一个软件是一个恶意的软件,或者说这个软件对用户是好还是坏,这个评测权益不在于某家厂商,而是交给政府机关或者政府机关指定一家非常专业的第三方公正的评测机构。”

你好,当然不是的,电脑上的一切程序都不需要360进行控制的。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很多人的电脑上面都是没有下载360的,但是里面的所有程序都可以正常运行,所以一切程序都不是靠360来控制的。

对于程序员来说,的确是年纪越大在职场上的发展机会就越多,但是这是基于个人能力的基础上的。职场歧视的确是存在的,年轻人尚敢趁着年轻多换几个工作尝试不一样的人生,但是三十多岁的人在没有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是万不敢轻易辞职的。很多人觉得35岁以上的人在职场上如果还没有稳定或做到领导层的话,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前途了。

不得不承认,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这样的,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喜欢聘用年轻人,年轻人身体素质好,没有家庭牵绊,可以多加班。而且年轻人社会经验不足,工资也低。再加上年轻人思维活跃,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想法。所以那些被家庭孩子所牵绊,思想又疲软的35岁中年人就慢慢的开始被职场所淘汰。虽然社会就业非常残酷,但是也并不代表所有的行业到35岁都会失业,比方说程序员。

相对于应届生来说,大厂会更加喜欢年纪偏大一点的程序员,因为写程序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样,不需要员工付出多少创意,只要在写代码的时候不出错就好。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更加容易出错,而且入职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培训。反而那些年纪稍大一些,有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他们在写程序的时候出错更少,效率也更高。

刚毕业的程序员心高气傲,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被否定很难接受,也不愿意修改。但是那些年纪大的程序员早已懂得老板和甲方的喜好,就算是要修改也能更加准确,更省时间,不会浪费时间。所以在大厂里年纪稍微大一点,有一些工作经验的程序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但是这也要看每个人的能力大小。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很多人的电脑上都不安装360了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很多人的电脑上都不安装360了、360与腾讯,请网友们发表自己看法、360腾讯你们过分了~百度你跟着参合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9872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