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2017年高考命题原则和阅卷流程如下:
出题背景
1、高考主要由大学教授命题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老师出的。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在1、3、4月份,选择一部分优秀高中教师和一部分大学教授(以各地大学和师范学校为主)。
另外,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几年才会换一批。
2、分工明确:命题人→选题人→学科主持人
出题工作大概会持续到4、5月份,一部分命题人出完题,做完参考答案就可以回家了,但选题人和各学科主持人要一直待到6月10号,转战阅卷工作。
每两个出题人命一个题型,每个题型初步出15道题,而且是可以超纲的。
选题人要从每个题型中选出最优秀的题进行组装。选完题,工作人员负责把题目跟网上和市面上的参考资料对比,题型和内容超过50%雷同的会换掉。最后选出今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
3、在景区全封闭命题
接到通知参加命题后,考试中心会给出题人一个口头通知,并且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就“关小黑屋”。一般是直接包一个小型景区来进行(如华北地区比较出名的是温塘)。
前一天没收所有个人物品,只发教材、大纲、笔、纸。接着出题人审题人分组进驻不同宾馆,一个宾馆一个组,方便工作。
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后,出题人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只有在有人陪同、全程录音的情况下才能打电话与家人联系。
4、测试生:提前高考的“小白鼠”
当命题完成后,会有数名考生提前考试,接触到刚刚定好的当年高考试卷,选拔标准是成绩中游,来自省内几个县市的主要中学。试考的成绩就是他们高考的最终成绩。
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
命题原则
1、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非常重要的。
2、尽量不出怪题、偏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3、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阅卷流程
1、阅卷时的大方向和小细节,分别由谁来管?
阅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阅卷组和一线阅卷人员。
阅卷组主要是大学教授及出题人员,以及一两个相关机构官员,也有中学教师,但很少。
阅卷组主要把握大方向。标准答案在出题时已经完成,其中详细到包括每个得分点失分点,可能阅卷组会商榷个别得分点,比如把某个得分点从1分变动到15分之类,但是大的变动基本是没有的。
一线阅卷人员基本就是中学教师和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了,完全按照答案及细则阅卷。
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非常详细罗列了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往往有数百条之多(比如“把Tan写成Tg完全得分”)。还会根据阅卷情况进行增补。
2、阅卷全程电子化
考试结束之后两天内所有试卷都会输入系统,所有阅卷人员看不到一张完整的纸质试卷。阅卷全程电子化。
阅卷人员会有一天的培训,主要是学会 *** 作及背熟答案细则,等考卷数据到位后,阅卷正式开始。
3、一道题目要经过3次批改
基本上每个阅卷人员一天就改一道大题。
原理很简单,每道题至少要经过两位批改,如果两位批改的分差在2分以内,取平均;如果分差在2分以上,系统自动分配第三人批改,第三人分差在2分以内则取其中相近两位的平均数。
举个例子:
某道题A判了18分,B判了17分,那么就是175分;
如果A判了18分,B判了14分,系统将自动分配给C,C判15分则取BC平均145分,C判17分则取AC平均175分。
阅卷人员并不会知道自己眼前这份是一改二改还是三改,不会有任何显示。
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即ABC的改卷分歧都在2分以上,那么这份试卷就会被判为重大分歧卷,必须上报给巡视组,由阅卷组老师斟酌评判,阅卷组给出的分数即最终分数。
此外,这个分差临界值并不是完全固定,这题2分,那题3分,英语作文5分,语文作文7分。而且也有可能在阅卷过程中发生微调,但不多。
4、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
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也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师会建议文科的问答性题目要多写答案。
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所以,阅卷老师都喜欢条理分明的答案。
5、批改作文时分数靠近平均分
如刚才所讲,高考改卷时,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
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比例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
答题套路
1、答题结构和关键词
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另外,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
2、排版整齐有时候比一手好字更加分
如果字不好看,也尽量对齐,不要画墨点。某阅卷老师表示:字可以写的丑,但排版一定要好。条理清晰的答卷更得阅卷老师青睐。
3、文科尽量写满,理科尽量详细
文科是抓对的,写得越满抓的越可能多,分得的越多;理科是抓错的,写得越详细越知道错在哪,分扣得越细。文科主观题最基本就是抓关键词,写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被抓出关键词,越有可能靠近得分点。
理科的话,过程都写在草稿纸上容易造成遗漏,省略步骤是理科大忌,能写尽量写,否则中间可能只是一点微小的错误,但是没有过程,不知道哪里出错则整个大得分点全部没有。
勾股定理算推理性命题还是程序性命题,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2<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5: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例如: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就是一个三段论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命题“凡是真理 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在这个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 (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七条: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 之间关系的结论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结论的得出就不 是必然的这种错误叫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 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否则,大、小项都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发生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大项与中项的这个部分发生关系,而小项则与中项的另一个部分发生关系,结果是大项和小项之间没有关系,得不出必然的结论来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中项两次不周延”请看下面的一个三段论:教授都是老师;小张是老师;所以,()这个三段论是无法得出确定结论的原因在于作为中项的“老师”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教授”、“小张”是“老师”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小张”和“教授”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 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规则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周延不当”,具体有“小项周延不当”和“大项周延不当”两种表现形式例如:樱花是植物;丁香花不是樱花;所以,丁香花不是植物在这个三段论中,大项“植物”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大项不当周延”或“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规则4:从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确定的结论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都至少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不相交,这样就不能保证大项和小项由于与中项的同一个部分相交而彼此之间发生关系,中项起不到联结大、小项的桥梁作用,大项和小项本身就可能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从而得不出确定的结论规则5:①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是否定的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根据规则4,另一个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大项和小项中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的联系,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的联系于是,与中项发生肯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和与中项发生否定性联系的那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必定是否定性的,所 以结论必须是否定的例如: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某人是有神论者;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是否定的,所以,结论也就是否定的了那么,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然是否定的 呢这是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就意味着它否定了包含关系但是,肯定的前提则是反映了包含关系, 因此,由两个肯定的前提推不出否定的结论也就是说,两个肯定前提不能得到否定的结论②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既然结论是否定的,大项和小项之间发生否定性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建立起来的,那么这两个词 项中必定有一个与中项发生肯定性关联,另一个与中项发生否定性关联所以,前提必定有一个是否定的由两个肯定的前提推不出否定的结论也就是说,两个肯定前提不能得到否定的结论例如:有些动物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所以,有些胎生动物不是哺乳动物这个例子就违反了这条规则,从两个肯定的前提中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因此是不正确的推理规则6: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规则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必然特称三段论的省略形式 >>三段论的省略形式,是省去一个前提或结论的三段论例如:“你是学习委员,所以你应当名列前茅”这就是一个省略了大前提“学习委员应当名列前茅”的省略三段论省略三段论也可以是省去小前提或省去结论由于省略三段论中省去了三段论的某一构成部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 隐藏各种逻辑错误比如,有人这样说:“我又不是当翻译的,我不需要学好外语”这就是一个其中隐藏着逻辑错误的省略三段论当补充上省略的部分后,其中的错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三段论的完整形式是:“凡是当翻译的都需要学好外语,我不是当翻译的,因此,我不需要学好外语”这个三段论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它违反了“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的规则,因而在结论中也就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有时需要把省略三段论补充成完整的三段论,然后看其前提是否为真,推理过程是否有效有效的检查方法是把被省去 的部分补充起来,将它复原为完整的三段论补充的过程和程序是:首先,判明在省略三段论中哪一个命题是结论这一般可以根据表达命题的语句的语言标志(在 “因为”后面的命题是前提,在“所以”后面的命题是结论)或上下文的联系来判定当然,如果根据上述方法仍找不出结论,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省去了结论部分的 省略三段论然后,要找出大前提或小前提结论一旦判明,根据三段论结构的定义,便可确定作为主项、谓项、中项的概念以及作为大小前提的命题的构成情况了第三步,依据一定的三段论格式,复原为完整的三段论在做了这些工作后,我们便可根据三段论的规则来检查这些推理是否正确了 例题精讲 >> 例1所有湖南来北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理了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也当上了门卫;所有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A 所有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B 没有一个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办理了暂住证C 有些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D 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解这道题所需要使用的就是三段论由题干中前面两句话,使用三段论可以推出选项A,即“所有湖南来北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由A和题干最后一句话可推出“所有的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都不是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因此,不可能有湖南来北京的打工人员是业余武术学校的学员即C项必定是假的选项BD可从题干给定的条件中逐步推出所以,正确答案是C点评熟练运用三段论规则进行推论例2某些经济学家是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很有研究的人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 ()A 某些经济学家专攻经济学的某一领域,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没有太多的研究B 某些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很有研究的经济学家不是大学数学系毕业的C 所有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很有研究的人都是经济学家D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很有研究的人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题干的推理可以看成是个省略三段论,要保证推理的成立,必须保证省略的小前提是真的那么大家通过分析上图,会发现只有保证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属于 “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有研究的人”,才能够保证有的或者某些“大学数学系毕业生”成为“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有研究的人”可见省略的小前提便是我们在上图中看到的图示,“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有研究的人”的范畴要把“经济学家”的范畴包括进去才能使题干成立点评对于省略的三段论,在做题的时候适当进行补充,并学会使用关系图的形式(欧拉图)进行推理当然如果直接运用三段论推理规则逆向推导,也可以迅速得出答案如本题:根据小前提和结论,可知大前提的构成如下:①肯定命题(因为小前提和结论都不是否定命题);②中项是经济学家(因为这个概念在结论中未出现);③中项必须在大前提中周延(因为小前提中中项未周延),因此可以得出大前提必然是D项例3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逻辑结构一致()A 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B 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 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D 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因此它是鸡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通过对题干的欧拉图进行分解,大家发现只有D项符合题干的三段论推理结构这一项中的“鸡”类似于题干中的“聪明人”,“尖嘴”类似于“近视眼”,而“这种鸟”则类似于我,所以它们的结构是类似的答案应为D项点评对于三段论推理的题型,可以用做图的形式进行解题,即根据概念的外延关系来画图,用图的形式去表现如果根据三段论规则来判断,可知题干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D项也是这一错误例4湘君:因为茱萸是优秀运动员,所以,他有资格进入名人俱乐部国风:但是因为茱萸吸烟,他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因此,茱萸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国风的论证使用了以下哪项作为前提()Ⅰ有些优秀运动员吸烟Ⅱ所有吸烟者都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Ⅲ所有被名人俱乐部接纳的都是年轻人的好榜样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Ⅱ D 仅Ⅱ和Ⅲ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国风的论证包括两个推理一个推理是从“茱萸吸烟”,推出“茱萸不是年轻人的好榜 样”,这里补充选项Ⅱ作为前提,能构成有效三段论另一个推理是从“茱萸不是年轻人的好榜样”推出“茱萸不应被名人俱乐部接纳”,这里补充选项Ⅲ作为前 提,能构成有效三段论国风的论证不需假设选项Ⅰ作为前提点评补充选项,使之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include<stdioh>
int isprime(int n)/判断n是否为素数的函数/ {
int j,x;
for(j=2;j<n;j++) if(n%j==0) {
x=0; break; }else x=1;
return(x); }
main() {
int n,i;
printf("请输入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n"); scanf("%d",&n); while(n<6||n%2!=0) {
printf("您的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 scanf("%d",&n); }
for(i=3;i<(n/2);i++) {
if(isprime(i)!=0) if(isprime(n-i)!=0)
printf("%d可以写成%d与%d之和,哥德巴赫猜想成立。\n",n,i,n-i); }}
一般情况下来说,在数学当中所谓的命题,也就是数学的题目所在。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读清题目当中的已知条件,以及所问的问题关键点。
这样才可以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解答,达到精准的快速计算效果。
数学快速计算方法
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 计算时先将8凑成10 8加2等于10 7减2等于5 10+5=15
如17+9=26 计算程序是17+3=20 9-3=6 20+6=26
二 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 100 1000 等等。
8+2=10 78+22=100 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
例如6+8=14 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 先6+10=16 后16-3=13
如27+8=35 27+10=37 37-2=35
如25+85=110 25+100=125 125-15=110
如867+898=1765 867+1000=1867 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
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 再如83+38=121
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 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二多位数补数减法
补数减法就是减1加补,三位减两位的方法:百位减1,十位加补,如268-89=179,计算程序是268减100等于168,168加89的补数11就等于179。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公众有知情权吗全部的内容,包括: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公众有知情权吗、勾股定理算推理性命题还是程序性命题、直言命题三段论的推理方法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