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程序员有很多标签,大家对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有一些总体评价或者是刻板印象。这些现象跟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千千万万程序员中,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尽相同的,部分程序员木讷而且冷漠,大概有两种原因:
1,他本身的性格就比较“木讷”,他刚好又是一个程序员。
2,工作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程序员的工作主要是对着电脑,他输入一个代码,电脑就会给他一个直接的反馈。相比和人的相处似乎更加简单直接。程序员在工作中普遍缺乏与人的交流,工作时大多不愿意讲话。(很多程序员都是戴着耳机在电脑前专心地工作)长此以往,程序员缺乏锻炼社交能力和情商的机会。
关于冷漠,程序员们也许真的只是不会表达自己,其实很多程序员是很善良热情的。
每个人职场人都希望在一个轻松、开心、干净、舒适的环境里面工作,这样心情好工作起来自然效率高,但是这毕竟是理想状态下的工作环境,当然现在绝大多数企业工作环境虽然达不到百分百,但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吧。
那么对于程序员这种有点特殊的工种工作环境又是怎么样的呢
程序员又被人们称之为码农,也有人调侃戏称“程序猿”,程序员对工作环境往往需要有一张大的办公桌,他们不仅用一台电脑在工作,有时候需要几台电脑同时 *** 作,而且遇到一些bug或者瓶颈的时候需要和同事协同工作,当然在硬件方面除了办公桌要大外,还需要配置比较高的电脑,毕竟这是程序员最基本的工作工具,试想如果刚有灵感,结果电脑卡顿或者死机了,那有可能灵感顿时就消失了,所以他们大多数工作环境都拥有足够大的办公桌和高配置的电脑。
前面就提到了程序员是有点特殊的工种,因为他们往往加班到很晚,时常会通宵,这就和我们正常上班的时间上错开了,他们往往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有时候为了打起精神工作,他们提神的方式各自不同,有抽烟的、有喝咖啡的、有听歌的等等,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吗?但是程序员工作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安静的环境,毕竟安静能让人更好的思考问题。
每个人对工作环境要求都不一样,让自己觉得舒服的环境是自己愿意留在公司的原因之一吧,程序员也是一样的。
大公司的程序员,工作环境基本上就是一个电脑版的“衡水中学”,每天就是开会写代码改代码查代码开会继续循环往复,跟中学里每天就是拼命读书刷题刷题读书吃饭无味上厕所要跑一个样。
硬件配置无需你考虑,肯定是够你用。跟人的成本比起来,硬件就是个渣。
大公司的程序员工作比较稳定,每个人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职业路径也很明晰,越往上的职位对智商的要求越高,这点和靠情商往上升的工作还真有点不一样。在程序员这个队伍里拍马屁搞关系基本没啥用,你写的代码都无需用户检验,自己一跑就知道成不成。这也是IT公司通常人际关系和氛围都比较轻松且简单直接的根本原因,特别适合那些不喜欢搞关系的同学去撸起袖子加油干。
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智商一定要够用,真的。有没有基础倒在其次,如果数学好更佳。有些业内大咖本身是学数学或物理这些靠智商吃饭的学科的。
小公司的程序员,尤其是那些非IT类小公司里的程序员工作压力更大。面对不懂程序的销售和老板,还有极度贪心又不愿多付费的客户,需求三天两头变,界面是个人就可以提意见改,时间永远是“明天就要”。他们觉得程序员比悟空办法多,所以什么要求都提得出来。能在小公司做出成绩的程序员,真心让人敬佩不已。
小公司的程序员是掌握公司核心机密最多的人,比老板都掌握得多,所以通常他们的待遇也还过得去。另外他们一来二去把公司业务摸透了,出来自己干的也不少,当然能不能干成是另一回事。
其实程序员的工作环境真没什么要求,只要没什么干扰就行。学霸们在这里会找到十分熟悉的感觉,所以程序员之间以“同学”相称的极多。
我是2015年本科毕业的,但是2014年就开始工作了,从程序员+运营的工作开始实习(其实也是看最后哪一个更合适就走哪一个方向)。
对于实习阶段,因为当时待的是小公司,所以大家的配置都很一般。几个主力程序员加上我这个实习的,工作用的都是windows笔记本,联想的,除了我自己配的固态硬盘之外,很多都是机械硬盘在跑,没有特别明确的代码库规范、没有知识系统,交流全靠跑,有的是后端和前端一起干、前端和客服一起干,所以我兼职运营也是如此……平时要是不忙的话,那还没什么事儿,大家会闲聊扯淡,也算是其乐融融;但是要是忙起来,可能会突然加班到很晚——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
工作到了中型公司,跟以前的小公司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了。这个时候主要的工作是后端开发,配置的电脑是联想的ThinkPad,但不是最高配那种,仍然没有固态硬盘,慢的要死。第一梯队的程序员配置有双显示器、机械键盘、mac。我的话配置的是外接显示器,座椅很一般,坐久了比较累。公司分工明确,办公室跨越两座楼,各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有自己的wiki、定期站会、严格的代码规范、安全规范。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在解决各种bug,或者开发新系统。偶尔流量高峰的时候,会加班到一两点,平常并不是特别忙,工作还是比较有序的。
其实想要招妹子进团队的,因为我们团队唯一的测试工程师长得真的一般,而且性格也很差……一个性格好长得好看的运营妹子真的能调动整个团队的气氛。
所以什么机械键盘、Mac、外接多少显示器、加多大固态硬盘、多好的人体工学座椅……这些都是假的,开发的团队里面有好看的妹子才真的是“好的开发环境”。
可以穿拖鞋?可以戴着耳机听着歌?配备两个显示器?身边总是围绕这MM端茶递水果?还是以上都不是,而是诗和远方?
程序员,一个高薪却严重亚 健康 的群体 。他们有着极客精神,疯狂coding的时候可以废寝忘食,但他们也追求精神自由,喜欢自由自在。对于这样一个群体,良好而又恰到好处的工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 d性上班制
常规企业的朝九晚五上班制度,说实话并不适合程序员一族,因为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这个最需要差异性的群体的差异性,把程序员的Coding灵感等同于工厂流水线上机械手臂,希望按钮一按下,灵感发动,按钮再一按下,灵感结束。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所以对于高层次的程序员群体,请不要在作息时间上严格限制他们,因为他们不是装配工,有着独一无二的个体差异性,有着不同的思维G点,他们需要差异性的时间作息来调整自己的最佳状态,从而迸发激情和灵感。
2 宽松的工作氛围
程序员群体讨厌管理,任何自上而下的所谓管理都容易引起程序员们的心理抵触,特别是那种死板的、指令式的管理模式,尤其让程序员们作呕。
程序员们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出于内心的意愿,那样他们就会干劲十足,而不是来自于经理计划文档中那条冷冰冰的文字,哪怕是他们心里意愿的和经理的计划本是同一件事。所以对于程序员群体的管理需要技巧,要化管理于无形,让他们感觉不到管理的痕迹,让他们感觉着做这些事情就是出自于他们自己的意愿。
总结来说就是让他们作为自己的管理者,而团队的管理者所要做就是培养他们这种自管理的能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产生做事的动力,但长时间的持续的压力却是扼杀激情和创造力的罪魁祸首。压力会让程序员焦虑,同时也会造成低劣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因为交付的压力会让程序员对匆忙设计出来的方案妥协,而不会持续的优化找到最优方案。而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缺陷设计集合到一起,就会形成让人意想不到的、不可控制的乱象。
所以,“快”不见得是好事,“慢”也不见得是坏事。
3 鼓励参与开源项目
开源项目社区的欣欣向荣,是一朵盛开的奇葩,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一些著名的开源项目,例如Linux,Apahce, openssl等等,数不胜数的优秀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惊喜,同时也催生了多少的商业公司。
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是一个程序员从初级走向高级、完善技术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一些著名的开源项目,架构设计和Coding技巧上都属上乘之作, 浸*其中,受益匪浅。
其实以上三点不仅是对程序员群体,对任何一个职业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再看下知乎上程序员们理想中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
@萧井陌: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执念,一定要找一家可以穿拖鞋背心大裤衩上班的公司(当然我不穿大裤衩),如果我找不到这样的公司,说明我学得不好,所以我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似乎只是为了进一个能穿拖鞋的公司?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我只想要2个显示器
@知乎用户:1安静,没有人随便喊你或者在你耳边说话;2绝对的自由,程序员都有一定的怪癖,比如我喜欢听着摇滚乐写代码。这些都要被允许。3温度,气味舒适的环境。
4有个养眼的MM同事,大概是这样的
嘿,箭头方向那个哥们才是真正的程序员吧
5独立10M光钎线
@Indream Luo,软件工程师:1女多男少,人均年龄不到27;2身处白云山上,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墙之隔;3无边界文化,有问题可以找任何人沟通,包括高层,如果你见得到;4 健康 文化,加班有补休,提倡8小时,自建食堂和农场,买下巴马泉眼特供矿泉水
@石磊
硬件:
1 顶配的 MacBook Pro。
2 上厕所不需要排队。
与人相关:
1 不会在开发到一半时被通知要重新讨论功能,然后把以前做的东西全部推翻。
2 没有不必要的会议,必要的会议速战速决。
3 行政人事什么的做事清爽高效,这样不用在各种日常手续上浪费时间,只管写代码就好。
4 同事们效率高、工作态度严肃、善于沟通、活泼有趣。
@张英锋: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应该是能帮助团队沉下心来,开发出最好产品的环境。
1上级对程序员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2对所作的工作有自主权和决定权;
3营造能让程序员专注于工作的设施,比如大家都提到的安静、以及各种提高生产率的硬件条件;
4最后是公司是盈利的,最好是暴利,能持续提供更多福利。
@庄生:其实最重要的工作环境,还是有一帮靠谱的同事,真心的。可以术业有专攻,但是该你负责的你负责到底,保质保量,不要麻烦别人。
那你呢?你希望你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
上联:一个项目两部电脑三餐盒饭只为四千工资搞得五脏俱损六神无主仍然七点起床八点开会处理九个漏洞十分辛苦 ;
下联:十年编码九年加班八面无光忙的七窍生烟到头六亲不认五体投地依旧四肢酸软三更加班只为二个臭钱一生孤苦;
横批:苦逼程序员。
程序员飘过
作为一名程序员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是的,工作环境就像问主那样,可能会稍微好点,我们公司都是中央空调,不用电风扇!
我在程序员的岗位上也有好几年了,也待过几家公司,其实就工作环境来说,程序员的工作环境还是不错的,不用风吹日晒雨淋,而且是冬暖夏凉!和人们眼中的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差不多的。
工作氛围其实也是很好的,程序员在穿着方面大部分公司是没有什么太大要求,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风格(脑补一下大裤衩配凉拖的程序员正在撸代码),同事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活跃的,所以程序员的苦逼之处不在工作环境,而是工作内容和压力。
程序员分工:
1纯软件工程师,就是只靠电脑吃饭的,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网页、架构、UI、数据、运维、系统等等,整天与代码打交道;
2Firmware(分位)工程师,半软半硬的工种,要焊板,要搭建环境,还要写代码维护代码,算法可能没有纯软件工程师牛,但动手能力绝对强,涉及的知识面可能更广。
本人就是后者,来看下我的桌面:
各个公司对于办公环境都不一样,国外都注重个人隐私,很多都是一个人一个封闭的房间。国内大部分就像图中所示那样,半隔开。也有 科技 公司,鼓励大家敏捷开发,多沟通,开方式办公
请忽略那些包含“安静,优美,闲逸的办公环境”的答案吧!
图中的环境,只是正常普通公司的工作环境。
不一定是程序员的。
程序员的工作环境,因工作内容,导致需要很多屏幕。
而且电脑配置也需要很高。
每个人因面对的公司、自身能力等因素,都会导致工作环境的不一样。
所以就有了工作环境好坏的区分。
如果你曾对着大海构思过某个接口,
在樱花飘落的院落里调试过代码,
那么你还觉得在写字间喝着咖啡对着三屏显示器敲键盘是理想的环境吗?
工作环境,还是得靠自己改变。
在程序者的不断追求下,编程是可以和写作一样成为艺术创造过程,
那么任何一个能够激发出你灵感的时刻和环境都应该可以成为你的办公环境。
资深码农应邀回答这个问题。笼统来说,程序员的工作环境与图中展现的差别不大。但根据工作属性和所属行业来讲,还是有一些区别。
甲方和乙方的区别
我在刚毕业时进入了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甲方所在地完成的。
因为甲方员工是公司的稳定员工,所以工位来讲就要精致一些,配备也要完善一些。一般都会是隔间,有抽屉、插座、文件架、座机、台式电脑,甚至还有床等等。
而我们作为乙方因为流动性大,人数也不固定,甲方公司不太可能为我们准备这些精致的办公位,一般只是拉几张桌子拼凑起来,然后再接几个线板,有时候靠椅都没有,还得坐独凳。
技术驱动和业务驱动的区别
现在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技术部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的公司会以业务为驱动,有的公司会以技术驱动业务。
以业务为驱动的公司就会优先考虑业务的发展,然后技术来辅助实现。我现在所在的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这样的公司技术部门就会非常的小,人员也会很少。这样的公司程序员的工位大体上和整个公司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人少,一般只有5-6个人,做技术的也喜欢安静,所以一般位置会选择靠近办公室的角落。
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会依靠自身技术实力结合行业发展,碰撞出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品种,并与业务部门配合来实现并推广产品。这样的公司技术人员起码占到50%以上,这样的公司更有可能为程序员规划一个单独的大办公室,与外界隔离。一方面是为技术人员提供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尽量避免闲杂人等进出公司技术核心所在地。
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往往技术实力比较突出,所以他们会为自己的技术团队配备“驾驶舱”、小机房等设施。
就问题中的格子间来讲,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只要场地不是特别的拥挤,都会设计成格子间,这样既保护了员工隐私也充分利用了办公场地的空间。这并不是程序员特有的风格。
大家好,感谢收听程序员·随身听。
这一期准备讲一讲程序员群体中的一种玄学:键盘,具体来说,是机械键盘。还有一种玄学,是耳机。如果说键盘是程序员的武器,那么耳机就是程序员的铠甲,不过,这一期我们先不讲耳机了。
先阐释一下啥叫玄学,玄学是指那些不可知,不可思议,科学不能解释,不能涉及的学说。
这样来说,似乎玄学带有贬义。不过,事先声明,本期中的玄学并没有贬义的意思,而是带有一种膜拜,或者说,想要亲近,却不得要领,没有途径,而带有一种酸葡萄心理的感情色彩。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听者琢磨出来点味道,好家伙,原来你不是圈里人啊。
对啊,我不是圈里人,默哀三秒钟,一,二,三,然后擦干眼泪继续说。
到这里,作为厚道人,我得说,如果您想通过本期音频,得到关于机械键盘的指导型知识,就得失望了,因为我也想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知道,还希望您能够通过微博告诉我。我是真的想知道啊。在此,先声谢过。
那么,我说点什么呢?才疏学浅的我,只是想把这个话题抛出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看法。如果有幸能够抛砖引玉,得到高人指点,到时候任督二脉一通,我再做一期指导型的音频。
那么,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键盘作为电子产品的输入设备,比鼠标要出现得早。这很正常,因为进入图形交互系统的时代,我们才有鼠标的需求嘛。直至如今,键盘仍是我们在电子产品输入内容上,不可或缺的设备。
我们知道,一般来说,键盘有两大类,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还听说一种,叫静电容键盘,静电容键盘太少见,我根本没见过,百度百科上说,静电容键盘是利用电容容量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开和关,在按下按键后,开关中电容容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触发,整个过程不需要开关的闭合。正是由于无物理接触点就可以实现敲击,因而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更稳定、迅速、全键无冲突、无比灵敏。通常在大型医疗设备上能够见到,也可作为比较昂贵的高端游戏外设。
在静电容键盘还没有进入主流前,我们就不说它了,回到薄膜键盘和机械键盘上。它俩的区别,简单来说,薄膜键盘的键,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个的,其实,每个键帽是依托在一整张薄膜上的,按下一个键,薄膜上就压下去一个点到印刷电路板上,发出电信号。而机械键盘,那真是一个键,就是一个电信号的开关。所以,你就知道,为啥机械键盘要比薄膜键盘贵很多了,因为从工程学上讲,机械键盘的结构就比薄膜键盘复杂多了。
虽然,一般,机械键盘比薄膜键盘贵,但吊诡的是,早起的键盘可都是机械键盘。我小时候玩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那个一开机就发出诡异的声音——“小霸王,其乐无穷啊”,那就是机械键盘的。那时候还觉得敲键盘挺费力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键盘的发展历史,就不奇怪了,就跟汽车一样,早期的汽车,纯手工打造,零件都是匠人一个个做出来的,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追求产业化,模块化,纯手工打造的汽车必然退出主流汽车市场。键盘也是如此,随着技术发展,产业化的进步,薄膜键盘应运而生,一下子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便携性。为什么还增加了便携性呢,因为由于机械键盘每个键都是一个个小开关,它需要一定的体积,而薄膜键盘只是一个按的动作,因此薄膜键盘能够做的很薄。为啥苹果的 MacBook 系列能那么薄?所以,即使它的键盘体验被称为敲铁板,它也不可能换成机械键盘,只能在薄膜键盘的基础上,想办法提高键盘的舒适感。
按理说,机械键盘在薄膜键盘的冲击下,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就像软盘被U盘取代,机械键盘的好兄弟,机械鼠标(就是肚子里装着一个滚球的鼠标)被光电鼠标取代。但是,有时候,有些看似过时的产品,还能苟延残喘,甚至是复活。就像纯手工打造的汽车,可能还是有它的小众市场。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见,比如说拍立得,前段时间,我的朋友还用拍立得给自家的娃拍照留念;比如说广播,要知道**电视的兴起,那可是把无线电广播冲击的奄奄一息,但现在广播在汽车的普及下,在新的生活节奏下,又生机盎然。我作为程序员,都要在蜻蜓FM做广播了。
这里插一句,关于小众产品的复活,大家可以看一下爱奇艺上王自如的脱口秀,《科技相对论》,其中第一季的第三期就专门说的小众产品的复活。
书归正传,继续说我们的键盘。机械键盘为什么能够复活呢?我觉得,一个原因很重要,那就是有很多工作,都是要长期伏案于键盘之前的。像编辑,像程序员,一天敲键盘几个小时那都是少的。键盘作为生产力工具,那就相当于战士的武器,谁不想要一把得心应手的武器呢?这时,我们就怀念起机械键盘那独特手感和反馈感,甚至那噼里啪啦的敲击声。这就是我认为机械键盘复活的重要原因。
另外,程序员作为一个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虚的,是需要在具体事物上表达的。作为程序员的一个重要生产力工具,键盘必然被程序员赋予了文化符号。为了个性化的彰显,为了追求差异化,甚至仅仅是为了鄙视另一个程序员,就这样,机械键盘就在薄膜键盘的势力包围中,强势回归。
现在的机械键盘,不仅种类很多,颜值担当的也很多,甚至有很多绚丽夺目的小功能,什么呼吸灯,跑马灯,夜间背光等等。我们接下来就说说机械键盘的门派。
在机械键盘的江湖,有四大门派,轻快如风的红轴,内外兼修的茶轴,嚣张直爽的青轴,直来直去的黑轴。
门派之别,来源于对武术的不同见地,但毕竟都是武术,有相同的根源。那机械键盘的共同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不管是什么轴,它的机械轴都是由开关帽、开关帽固定卡、d簧、触点金属片和底座构成,还有一部分的机械轴里还有跳线。这几个部件中,最关键的部位是开关帽,d簧和触点金属片,它们的不同导致了触发的压力,手感和按键的寿命不同。先说d簧,d簧的圈数越少,d簧的反馈压力就越大,黑>青>茶>红,再说开关帽,开关帽作用于触点金属片,按压导致触点金属片连接或者断开回路,发出电信号,开关帽作用于触点金属片时产生阻力,阻力就会让我们感受到传说中的段落感,再加上开关帽不同的嵌套结构,作用到底座的键程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节奏感,红轴和黑轴就是直上直下的感觉,而茶轴和青轴则有一定的阻尼感。然后说说触点金属片,机械键盘单轴寿命是2000万次到8000万次不等,如果一个键被用坏了,一般来说,就是触点金属片损坏了,可以说触点金属片决定了机械键盘单轴的寿命。(要知道,薄膜键盘的寿命一般来说是30万次,如果一个键,你一天按100次,30万次就代表着这个键你能用3000天,小十年呢,机械键盘单轴几千万次,可以说,在你厌烦它之前,是用不坏的)说完最关键的三个部件,最后说说键帽,键帽是我们敲键盘是最直接触摸到的,一般是不同质地的塑料,键帽上的字有很多工艺,比如丝印,激光雕刻,激光刻蚀,热升华,二色成型,丝印是最容易让字摩擦刮花甚至消失的。
热闹的江湖只有四种门派么?当然不是,除了红黑茶青,还有绿轴,橙轴,白轴,灰轴,甚至怪轴,它们有的是不同于上面几种轴的力度,有的是用于空格键这样比较特殊的按键上,它们都比较稀有,有的已经停产,比如白轴,有的是厂家定制款,比如雷柏的橙轴,所以,这个江湖还是很热闹的。
讲完了机械键盘的基本情况,我们来说说玄学部分吧,那就是机械键盘的体验。
有人说,青轴是键盘里的春天,因为青轴触发深度最深,段落感最强,噼里啪啦的声音最大,打字的时候清脆爽快,像沐浴在春风中敲架子鼓。据说,使用青轴容易被你四周的人揍。。。
有人说,黑轴是公认的游戏轴,玩游戏黑轴是不二之选,因为黑轴没有段落感,直上直下,一触即发,打一盘游戏,尽显激情。
又有人说,茶轴是键盘中的绅士,优雅冷静,它全面兼顾,介于打字和游戏之间,相较于青轴,段落感弱了很多,相对于黑轴,又不是直上直下,因此,也有人会觉得它中庸没有个性。
最后说,红轴,红轴一般推荐给女生,因为它和黑轴一样直上直下,打字轻快,同时,它压力系数最小,毫不费力。
听到这里,不知道你能不能明晰的分出四种轴的不同,其实,真让你感受四种轴,可能没有那么明显的不同,如果把那些更小众的轴加上,如白轴,橙轴,灰轴,绿轴,你更加区分不出来。但是被人表达后,人为的强化了不同。这就产生了玄学。玄学的诡谲之处在于,你要根据这些体验去选你想象中的键盘,大概率的可能性是与你的想象不同。就是说,听起来很有道理,指导起事情来,可能要抓瞎。所以,我觉得买键盘,还是要买有眼缘的,当个外貌协会也不错,有机会呢,还是要去感受一下,觉得喜欢就好,没必要根据四种轴的文化定位来选。即使你选了黑轴,该团灭还是会被团灭的。
关于上面说的体验,没有接触过如此多的种类,或者没有长时间在键盘上码字的体验,可能很难有共鸣。你也可能会觉得这些人好矫情啊,不就是码字敲键盘么,说的神神叨叨,故弄玄虚。是啊,是有些故弄玄虚,文化不就这样么,虚虚实实,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喜欢听故事的动物啊,把你心目中的神抽丝剥茧,还原历史情境,他还会让你感动的起鸡皮疙瘩么?所以,我们还是把机械键盘理解为一种程序员可爱的文化吧。
总结一下来说,机械键盘,相对于薄膜键盘,在体验上没有质的飞越,打字也不一定更快,也不省力,可能只是释放了本能中对节奏的渴望,但是却给程序员带来了很大的愉悦,创造了话题,也是程序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感谢您的收听。
程序员喜欢什么?
看一看就知道了
NO1 办公桌
ABLE电动升降桌,看上去很高端有没有
官方售价:1699 ¥
NO2 工程椅
NO3 键盘
HHKB键盘,好货不多说,太美了
女朋友送一个直接娶回家系列
官方售价:1799 - 2199 ¥
FILCO 圣手二代87键
某宝价:1099¥
NO4 显示器
显示器 一定要4K HDR,不要拿1800的4K糊弄程序员小哥哥,一眼就看出哪里不对。
LG 27UL600 4K
官方价:2899¥
三星:U32R592CWC
官方价:3199¥
NO5 音响
B&O PLAY 17 便携式无线蓝牙音响
官方售价3988¥
NO6 台灯
明基 BenQ ScreenBar Plus 显示器屏幕挂灯
顶在屏幕上方,节省空间
官方价:899¥
NO7 眼部按摩仪
飞利浦 MS3020/10眼部能量仪
官方价:398¥
NO8 计数器
作用我不多说来,放在办公桌没事儿按一下。
NO9 钟
emmm 这个就自己买吧,女朋友别送来。
官方价:两三百吧!
NO11 橡胶枕
价格自由发挥,手感参考硅胶娃娃。
NO11 耳机
压轴重量级,森海赛尔大奥,价格我不说来。
附: 程序员桌面日常,参考物品自由发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love
转行程序员
点赞转发给女友, 疯狂暗示!
如果你有女朋友!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看待部分程序员木讷而且冷漠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看待部分程序员木讷而且冷漠、程序员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程序员·随身听】玄学:机械键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