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有哪些?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有哪些?,第1张

宝宝辅食的添加遵循以下原则:

1、一般来说,宝宝的挺舌反射消失之后,即可添加辅食。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六个月之后;

混合喂养或者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4个月之后。

2、建议购买可以用配方奶冲调的高铁的米糊,以免口味突然更改,宝宝不适应。

3、宝宝开始吃米糊,建议调成可以流动的糊糊状态,先喂一小口试试。

如果宝宝愿意吃,且没有腹泻、呕吐、长湿疹等过敏现象,则可以继续吃。

4、辅食应慢慢由稀到稠,再到颗粒状,然后到固体,品种由单一到多样化。

5、每次添加一种辅食即可,确认宝宝不过敏再添加其他的。

6、蔬菜、水果、肉等建议煮熟后磨成泥状再喂宝宝吃。

7、宝宝长牙齿之后,可以换成颗粒状的食物

8、一岁之前的宝宝,主食还应该是母乳或者配方奶。

9、宝宝若有自己进食的欲望,可以训练让宝宝自己吃。

10、刚开始添加辅食,宝宝容易便秘,因此应该增加每天的饮水量和运动量,并给宝宝按摩、揉肚子,预防便秘。

另外,一岁之前的宝宝,不要吃盐、糖等调料。

总之,宝宝添加辅食也是需要注意的。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宝宝应该要在满6个月后才开始添加辅食,并且辅食的范围是指除了母乳和配方粉之外的所有食物。所以当宝宝满了6个月之后我们就该好好考虑怎么样宝宝添加辅食,来满足营养需求了。关于辅食添加的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了解辅食添加的重要性。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

满足宝宝快速生长的需要。

刺激宝宝唾液和其它消化液的分泌。

增强消化酶的活性。

促进牙齿的发育。

训练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增强宝宝的消化能力。

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辅食添加时间应该是宝宝满6个月,最小不低于4个月,最大不大于8个月。

过早添加的危害:辅食取代了母乳,造成营养素不足,增加患病的危险。

过晚添加的危害:

宝宝没有得到所需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并且口腔能力较差。

第三,辅食添加的原则主要遵循。

由少到多

有稀到稠

由一种到多种

无盐、少糖、少油

一岁前不吃蜂蜜水或糖水,尽量不要喝果汁

第四,食物性状添加原则。

0-6个月:纯母乳喂养,不添加辅食

6个月:泥状食物。

7-9个月:末状食物

10-12个月: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

12个月以上:根据宝宝的消化情况尽量细腻易于消化。

第五,食物类别添加原则

谷物类食物:强化铁米粉开始,后逐渐加入米粥、烂面条易于消化类

蔬菜:根茎类、豆类、瓜类、叶类

肉类:猪肉、鸡肉、鸭肉、肝类、鱼虾(7个月开始添加)

蛋类:鸡蛋、鸽子蛋(7个月开始添加)

水果;苹果、香蕉不易过敏类逐渐增加

第六,食物添加后观察原则。

一种一种食物开始添加,每种食物添加后,至少观察三天,如果宝宝饮食睡眠正常,那么再添加另一种。如果添加后出现异常,那么暂停半月再尝试,若任然出现异常情况,那么至少暂停三个月以上再可尝试。

这就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几点要注意的原则,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多注意,一定小心谨慎,尤其是鸡蛋、鱼虾这类易过敏食物。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孩子出生以后是需要喝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以及营养物质,辅食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辅食可以给身体健康带来的营养物质都不同,正确辅食的添加原则也要好好了解清楚,下面是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1

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从少到多,也就是在哺乳以后,立即给予婴儿少量的含强化铁的米粉,用勺子进食,6-7个月的孩子可以代替一次乳量。

2、从一种到多种,比如蔬菜的引入,应该每一种蔬菜尝试1-2次/天,直到3-4天孩子习惯这种口味后再换另外一种,这样可以刺激孩子味觉的发育,另外,单一食物的引入也可以帮助了解孩子是否会出现食物过敏。

3、从细到粗,一般可以从泥状、茸状的食物过渡到碎末状的食物,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咀嚼。

4、从软的到硬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食物有一定的硬度可以促进孩子的牙齿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形成。

5、需要注意进食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孩子主动参与进食,比如7-9个月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抓食物,一岁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用勺子进食,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锻炼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在一个月之后可以适量的增加鱼肝油的摄入量,两个月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喝点果汁或者是菜汁。6个月以后可以适量的添加流质的食品。

9个月就可以吃流质的食品,比如说稀饭、面条。一岁以后就可以按照成人来进行饮食,注意营养,观察有没有出现体重的变化,如果出现了体重减轻,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均衡营养,多晒太阳。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2

辅食添加原则

1、添加的辅食与月龄相适应

不同月龄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不一样,需要对应不同的辅食。比如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同时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导致宝宝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2、辅食种类的增加循序渐进

妈妈首先要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尝试添加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

3、辅食口感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牙齿萌出较少,这时建议给宝宝喂流质食品,再逐渐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例如:米糊→粥→软饭。

4、辅食质地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并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的萌芽期,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萌牙期的宝宝会因长牙而牙龈痛痒,此时,妈妈就要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磨牙棒,它不但能满足宝宝喜欢咬东西的需要,还可以锻炼TA的抓握能力。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什么3

辅食添加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初期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并不是需要妈妈发挥多好的手艺,根据辅食添加原则,把握好量,还有简单就行,还有就是从稀到稠、由小至多、从细到粗、由简到繁的原因掌握好,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首先属于宝宝的配方米粉是比较好的选择,很多妈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会第一个选择它,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稍微稀一些,用水调制就行,不要放入奶或是米汤之类。通过一段时间添加后,宝宝吃得比较开心,也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依次添加,按照原则来。

其次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奶量需要控制好,辅食不能抢了奶量的位置,主要还是以奶为主,才能够真正起到作用,如果宝宝不愿意吃,就不要添加,不能强行让宝宝吃,更不能训斥。

最后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宝宝是早产儿,作为合格的妈妈,一定要学会通过矫正月龄,来进行合理的添加辅食,以更好的控制辅食的量。

1、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

家长们需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初添辅食,务必一次只添一种,切不可贪多;每增加一种新的食物时,都应当有三四天到一周的适应期,看看第一次试吃后以及逐渐加量后,宝贝是否会有不适反应。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添加新辅食。

2、添加的食量——由少到多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只能逐渐增加,由少到多。比如添加蛋黄时,先从1/4个甚至更少量的蛋黄开始,如果宝贝能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增加到1/3的量,然后逐步加量到1/2、3/4,直至整个蛋黄。

3、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牙齿还没有长出来,所以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最初可用母乳、配方奶、米汤或水将米粉调成很稀的稀糊来喂宝贝,确认宝贝能够顺利吞咽后,再由含水分多的流质或半流质过渡到泥糊状食物。

4、食物的质地——由细到粗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嫩滑,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宝宝长牙之后就可以尝试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正确的顺序应当是汤汁-稀泥-稠泥-糜状-碎末-稍大的软颗粒-稍硬的颗粒状-块状等。

5、遇到宝宝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

宝宝吃了新添的食品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如出现腹泻,或便里有较多黏液的情况,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品,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

婴儿辅食的添加原则是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由于婴儿的消化功能,会逐渐的完善。婴儿辅食适应一样以后,在逐渐的添加。如果宝宝有消化不好、呕吐或者腹泻时暂停添加辅食。一般的情况下从4~6个月开始添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09736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