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中模块如何添加端口?

simulink中模块如何添加端口?,第1张

步骤如下:

1、建立系统框图。这步需要确定输入输出的个数,输入端为sources中的in,输出端为sinks中的out。将Simulink库下的Ports&Subsystems中的Subsystem拉至simulink框图中。

2、功能的搭建。点击建好的子模块,在其中进行功能模块的搭建。

3、子模块的封装。所谓封装(masking),即将其对应的子系统内部结构隐含以来,访问该模块的时候仅仅出现一个参数设置对话框。需要如下几步完成:

3.1、右击模块,选择Mask Subsystem选项,蹦出Mask Editor对话框。

3.2、Icon属性。如果要显示端口的名称,Transparency属性设置成Transparent。Drawing commands编辑框允许给该模块图标上绘制图像,可以选择的有plot()、disp()等等,比如disp('PID Controller')。在Drawing commands中输入语句,如何写函数的提示在封装编辑对话框的下方。

3.3、Parameters属性。这个东西是给模块中的变量赋值的,选择左方有朝左的小箭头的按钮是添加变量的,这时右方会有一横栏,Prompt是该变量的提示信息,Variable是相关联的变量名称,一定要与模块中的变量名称一样,Type是变量的类型,edit(可编辑)、popup(下拉框),选择后者的时候需要在左下方的popups中分行写上可以选择的数值。左方的叉按钮是删除变量的。

3.4、Initialization属性。对模块进行初始化 *** 作。

3.5、Documentation属性。对模块进行说明。封装后双击模块就可以看见Mask Description中的内容。

关于模块封装的一些 *** 作还有:

(1)如果要观察模块的内部结构,右键模块,然后选择Look Under Mask即可。编辑模块封装选择Edit Maks。

(2)把要封装的东西全部用鼠标框起来,选择Edit中的Creat Subsystem就可以将选中的东西封装起来了。左键单击模块,用Edit中的Mask Subsystem即可进行模块的封装。同样用Edit下的Look Under Mask即可观察模块的内部结构。

1、创建硬件工程

启动XPS,创建Lab3工程。因为PS系统和FPGA连接是采用AXI接口,因而选择内部互联类型(Interconnect Type) 为AXI。

选择设计平台为Zynq ZC702

到外设配置界面,系统会默认有GPIO_SW 和 LEDs_4bits 这两个外设,我们不需要,remove之

2、添加AXI GPIO外设

工程建立后,在IP Catalog中,找到General Purpose IO,找到 AXI GPIO,双击添加到系统中。

修改元件实例化名称为axi_LDs,这个名称就是将要实例化连接到PS的元件。将长度改为8,其他默认。

点开Bus Interfaces标签,可以看到系统汇总现在有PS(这里是processing_systems7_0) 、添加的外设axi_LDs 和AXI内部互联总线axi_interconnet_1。可以看到对于 axi_interconnet_1来说,PS是AXI主设备,外设是AXI从设备。

在Port标签,将IO_IF中的GPIO_IO_O(output)设置为External Ports,将Port名称改为LD。LD就是顶层对外的引脚名称

3、设定引脚约束

在project标签中,找到system.ucf约束文件,

将其内容改为

4、点击Generate BitStream,生成bitstream

如果没有错题,控制台会提示信息如下,表明成功生成了FPGA的配置bitstream文件

5、将硬件配置导入到SDK,启动SDK。这里需要将bitstream和BMM文件同时包括到SDK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11933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